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攻略(拉萨、阿里、珠峰)之三 日光城拉萨 |
[游记]西藏攻略(拉萨、阿里、珠峰)之三 日光城拉萨 |
2008-06-27 sina.com.cn |
我一个人在拉萨呆了两天,我提前了两天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先和联系好的旅行社签去阿里的包车合同,我到的当天晚上,旅行社的小老板来和我谈合同,他是一个藏族帅哥,82年的,比我小很多,但当天晚上我们谈的很投缘,简直就是一见如故。我在上海这么久,还是受不了那种麽麽唧唧,斤斤计较的人,看来性格这个东西真的很难改。这个小伙能力很强,也很有魄力,原来和老婆两个人都是做导游的,后来出来自己单干,做的很不错,他和我说,第一年就赚了30万(不知道是不是吹牛,呵呵),不过现在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儿子有事业,每年冬天就休息四五个月,在拉萨这个地方,日子过的是太滋润了。 以后谁要是去西藏可以找我,当然也可以直接找他,当然别忘了提我的名字,他给你打个折肯定没问题,呵呵!他叫赵瑜,电话是:13908912551 我提前到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两位同去阿里的同伴,这样包车的费用就可以省下不少,当然最后没有找到,只有两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费用。 在拉萨呆两天足够了,基本所有的景点可以玩到,而且也可以顺便适应一下高原的环境,再上阿里高原反应就没那么严重了。 拉萨位于两座山脉的中间,南北都是山,中间一条拉萨河穿过市区流淌而过,比起内地城市当然很小,但是现在发展也很快。 拉萨以布达拉宫为中心,东边有大昭寺和八角街,东北边有色拉寺,西北边有哲蚌寺,寺中心还有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景点和博物馆和寺庙等。 图1:拉萨市内景点一网打尽 图2:吉日青年旅舍的BBS,我就是在这里发贴找人的,看见最中间檐子下面,那张贴在别人纸的下面的没有,就是我发的贴子,仔细看,还可以看到我的手机号码吧!呵呵! 图:吉日青年旅舍BBS 哲蚌寺:从市中心座巴士302(2元)可以到达哲蚌寺的山脚下,再坐一个敞棚的三轮拖拉机(一元)就可以上山到哲蚌寺门口。我当时不知道这个拖拉机是载客的,自己爬呀爬呀,爬的我吐血,终于爬到了哲蚌寺门口,正在喘气,一个下山的小伙问我:你干吗不坐车上来,只要一块钱。立马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呵呵! 图:上哲蚌寺一块钱的车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位于位萨西郊5公里更丕乌孜山下,为格鲁派最大的寺院。 图:哲蚌寺全景 该寺是历世达赖喇嘛的母寺。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1546年作为该寺的第一个活佛被迎请入寺。后来他应蒙古俺答汗的邀请,到青海讲经传法。明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由于历世达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图:哲蚌寺的金顶 图:哲蚌寺的经幡 图:哲蚌寺的建筑 图:哲蚌寺里的轮回图 图:观看拉萨全景的喇嘛 当西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雪顿节到来的时候,雪顿节最初是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在哲蚌寺会有巨大的唐卡被展开,据说,当佛像展开时,无论天气是阴是晴,太阳都会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人称此为 图:哲蚌寺雪顿节晒大佛 ------------------------------------ 图:大昭寺 “昭”在藏语里是妃子的意思。大昭寺既是为大妃子修建的寺庙。小昭寺自然也就知道了。松赞干布时期,同年分别迎娶了尼泊尔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因为尼波尔离西藏近因此先到达的尼波尔公主被立为大妃子,唐朝的文成就成了小妃子。作为聘礼两位公主分别带来了佛陀的8岁和12岁等身金像,将其供奉在大、小昭寺里。修建大昭寺时,选址在吉雪沃塘,修建是困难重重,总是修了又塌老也修不好。很是让尼泊尔公主伤心,有人告诉她,唐朝的文成公主精通阴阳五行之术,便派自己的贴身侍女带着一升的金沙作为礼品,向文成公主请教修建寺庙的地点。文成公主摊开从长安带来的五行推算图,仔细推算间发现:吉雪沃塘得确是个好地方,天现如意法轮,地呈八瓣莲花,周围吉祥八宝。不过整个西藏地形呈一幅魔女仰卧之相。沃塘湖是魔女的心血,红山、铁山、磨盘山是魔女的骨头。只有把释迦神庙建在沃塘湖上才能使藏土得到安宁。如果用白山羊驮土填平沃塘湖,寺庙将吉祥永固,佛法将不断传承。填湖修庙的工程开工了,填了湖,打好了地基,开始筑墙、盖屋、塑造佛像。藏王松赞干布说了,要盖一座两层楼的神庙,要盖一座像藏斗一样的梯形神庙,要盖一座中等航船那么大的神庙。工程进度块,工匠和劳力不够用。松赞干布亲自出马!把自己变为108位工匠抡斧干活。有一天,尼泊尔公主派侍女给松赞干布送饭,只看见108位工匠在屋檐上雕刻108座狮王的鼻子。侍女想,听说藏王能够变化,难不成这些工匠都是藏王所变?随想便噗哧笑了出来,藏王一听到笑声,一回头斧头错位将狮王的鼻子削掉一块。到现在大昭寺屋檐上的石狮王鼻子都缺一块。 历时一年的时间,大昭寺建成。里面供奉尼泊尔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的八岁等身金像。同一时间,文成公主在吐蕃君臣的支持下,在沃塘湖北岸修造了一座神庙,供奉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金像。两座神庙一座朝西,一座朝东,意为两位公主不忘自己家乡和父母。后来,十二岁等身金像被移到大昭寺,八岁等身金像被安放到小昭寺,至今如此。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 图:3_大昭寺门口排队上香的队伍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 图:八角街 图:八角街2 -------------------- 到西藏可以先准备一些面值一毛的纸币,藏民只用纸币来供佛,我偷听一位导游说是因为纸币上有藏文,而硬币上没有的缘故,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统。也可以把一毛的纸币施舍给一些小孩或老人,不过在小孩比较多的地方一定注意了,还是不要给了,给了一个,会有一群围上来要的,这些脏兮兮的小孩会让很多想做好事的mm们花容失色的,有照片为证。 图:色拉寺门口要钱的小孩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的色拉乌孜山下。关于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 图:色拉寺大殿 色拉寺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黄教寺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也是拉萨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寺院。该寺是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绎钦却杰·释迦益西在柳乌宗贵族朗卡桑布的资助下修建的。18世纪初,固始汗对色拉寺进行扩建。使它成为了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色拉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麦巴扎仓、结巴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 图:色拉寺金顶 色拉寺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色拉崩钦”,意为色拉寺独有的金刚杵加持节。据传在公元15世纪末,由印度传来一个金刚杵,人称飞来杵,后由结巴扎仓堪布于藏历12月27日迎入丹增护法神殿中供奉。过去,按习惯每到12月27日清晨,结巴扎仓的“执法者”骑上快马将金刚杵送往布达拉宫呈给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对金刚杵加持后,再快马送回色拉寺。这时,结巴扎仓堪布升座,手持金刚杵给全寺僧众及前来朝拜的信众击头加持,以表佛、菩萨及护法神的护佑。每年这天来色拉寺等待击头加持的信徒数以万计。 图:色拉寺山上的岩画 图:色拉寺的建筑雕刻 布达拉宫:参观完了色拉寺,乘坐巴士就回到市中心来参观。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以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行宫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布达拉宫主要分为红宫和白宫,里面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我听一个游客边看边说:估计全西藏的金子都在这里了。呵呵! 图:布达拉宫1 图:布达拉宫2 图:布达拉宫3 图:布达拉宫内的台阶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目前只省下一个很小的洞,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后来达赖喇嘛重建的。(现在布达拉宫采用预售票制度,头一天可以先去拿一张买票的凭证,第二天直接买票进入参观) 布达拉宫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东经91°2’和北纬29°7’的文汇点。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整个建筑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据文献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规模很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干间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解体,西藏陷入长期战乱,红山宫逐渐废记。 公元17世纪(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在红山重建布达拉宫,历时三年,于公元1648年建成了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白宫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200米,是达赖喇嘛当年进行政教活动的地方。主要殿堂东大殿,坐北朝南,宽25.8米,长27.8米,达赖喇嘛座床等重大庆典都在这里举行。殿内北侧设达赖宝座,四壁绘有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壁画。白宫顶部,为达赖喇嘛的寝宫,包括朝拜殿、习经修法殿、护法神殿和达赖的卧室等建筑。现在寝宫的一切陈设依然如旧。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8年后,为了纪念五世达赖喇嘛,并安放他的灵塔,于公元1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695e301007unc.html3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