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之行2006.5.5 我的行程播报 旅行播报 早上阴天。下午天放晴了。旅游旺季从五月到十月中,布达拉宫实行限时限人参观。一早过来排队,预定到下午参观宫殿的票。 上午参观了大昭寺。逛了逛八角街,那里好热闹啊!大昭寺门口跪了许多磕长头的人。八角街上游人如织。 拉萨街头店铺林立,繁华程度超乎想象,物价指数也是相当的高。 在这里能看到个省份开来的汽车。不是大货车,而是各式小汽车,吉普,SUV,商务车,当然还有QQ和夏利。自驾的人越来越多了:) 今天下午参观了布达拉宫,果然雄伟壮观,里面也是辉煌无比。不虚天上的宫殿之美名。可惜与莫高窟一个规矩,NO PHOTO,包括手机PHOTO! 金顶正在维修,我和驴友想尽办法,也没能上去看拉萨全景有些遗憾。但是能够看到的部分已经非常令人惊叹。 布达拉宫里无论武警,喇嘛还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对我们都很和气,对我在不知情的时候投拍的镜头并没追究。因此我得以保留了一个很美的DV镜头:一束光柱从肃穆的宫殿大厅的天窗中射下,旁边是被布幔包裹起来的以黄金白银灌浇的柱子。 参观布达拉宫是需要报出生日期的,因为没有内部关系的人买票要身份证。这才知道与我从格尔木同车来拉萨的驴友跟我是同月同日生人。巧得难以相信,不过身份证上确实是这么说的。小伙子是自贡人,到拉萨来从事工程预算方面的工作。要待到十一后才下去,西藏的整个黄金季节,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真是幸福啊! 下午去老城区看了小昭寺。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熙来攘往的大昭寺比起来,小昭寺恰如金庸笔下的小昭一样,温柔而善解人意。隐在老城中,不抢眼,也不黯淡,不离不弃的在身边,融化在藏民的血液里。待续 续 不好意思,拉萨与北京有时差,九点才天黑。每天返回宾馆已经九点半,所以行程信息发送稍晚,不便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拉萨的老城区里,全部是很漂亮的藏式小白楼,色泽艳丽的彩窗,朱漆院门,门环上拴着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色哈达,或彩色手编丝绦,还有随风飞扬的幔帐。走进院子,却是简易楼常见的大通道,天井里是公共的自来水龙头,像北京的大杂院。不时还可看到拿着转经筒坐在门口的老人和四处玩耍的孩子。偶尔一间开着门,看到屋里的装饰很简单,光线也很暗,与外墙的干净明亮并不相称,与老城区三字应有的风格也全然不符。 转了很久才明白,这些风格统一的藏房都是由政府一起盖的,因此楼与楼之间才没有年代的差别,也没有风格细节上的差异,新旧程度相差也不是很多。 藏房的外墙多白色红色,修饰则喜用蓝绿橙金几种鲜艳亮丽的色彩。不论是布达拉宫的红宫,白宫,拉康(拉是神,康是宫殿,拉康就是神的宫殿),还是大小昭寺的佛堂,普通民居,甚至举世闻名的唐卡,亮目和谐的色彩是初到拉萨的我最感叹的。 相信这种自然亮丽和谐的色彩,也吸引了无数如我般在城市的灰水泥丛林中逐渐视觉麻木的人。 续二 拉萨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现今旅游城市的含义是你可以享受到在原住城市里相去不多的生活水平。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空手也可来拉萨。提款机,网吧,酒吧,书吧,超市,酒楼,宾馆,专卖店,打手机的喇嘛,做生意的藏胞,文明的进步,让你几乎感觉不到你是再一个很多藏民还要靠政府拨款支援,才能保障基本生活要求得不发达地区。 而这种文明进步的代价是你看到的人文景观,也随之发生让你跌掉眼镜的改变。 拉萨街头随处可见着僧衣的喇嘛,他们会向你伸手化缘。游客聚集之处也不时可见脸色黝黑伸手向你乞钱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八角街上买东西,不侃价的结果是你要多花两三倍的价钱。今天在八角界碰见两个结伴从上海来的女孩子,开价120的天珠,30元就买了。其杀价的功夫实在是令我和驴友叹为观止,佩服至极,也对货物的底价很感纳闷,这东西到底该多少钱?顺便提一句,拉萨地图是俺去过的所有城市中最贵的一份。因为拉萨印不了,本地人也不用。 续三 明天开始安排回程。从行程上看,重走青藏线,经西宁返回,时间有些来不及了。 而走川藏线,经成都返回可能还有机会。不过听我的驴友说,川藏线不好走也不安全,否则他也不会大老远从成都坐火车绕道格尔木,走青藏线上拉萨来了。 现在情况还不明,等明天确定了线路后告诉你们。 呵呵,自由和不确定,就是一个人背包游的特点精要所在。摸不着头脑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原谅。:) 棋子的拉萨之旅 2006年5月5日 晴 拉萨 早上醒来已经8点了, 床头窗户昨晚我开了些的, 我喜欢即使冷点都要有新鲜空气,几只小鸟在我脑袋旁唧唧喳喳的,似乎在说看这人怎么这么能睡啊。下楼梳洗完了, 给谭昀发个短信“起床啦懒猫”不一会回信“正起呢,你还好吗?”上午谭昀去了大昭寺, 还买了把手工藏刀。并排队买了2张布达拉宫的门票还帮我买了张地图,叫我下午2点在昨天开始转经筒开始的地方找她。 公司在上午拿了份招标文件,我在那看, 很不好意思说要出去溜达, 最后在中午饭完了都2点了, 我终于忍不住了, 给经理请个假, 说要陪我表妹逛逛布达拉宫,真是说谎不害臊啊, 我一出门就象那鸟一样飞往布达拉宫, 谭昀等我等了估计有1个多小时,听她后来说, 等我的时候就蹲那儿玩手机游戏, 她手机很象一游戏机的手柄, 结果吸引了很多个藏族小孩子围着看。 跑得我上气不接下气, 到她跟前, 真想冲上去抱抱她。在门口休息一下, 她递给我一瓶水, 说自从出来这几天, 今天算遇上一最实在的生意人啦。我问?她说上午买地图时,一张要8元, 她感叹“好贵啊, 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地图啦”没曾想那卖地图的大婶接口说“就是, 我都觉得贵啊!”------谭昀说到这笑得眼睛都弯月了----“我说, 大婶, 您是我遇见的最实在的人,我给您照张相吧”大婶双手连连摆动推辞, 照片就这样定格了, 攀谈间知道大婶是四川内江的,大婶后又送谭昀一瓶水, 就是我现在喝着的这瓶。 谭昀很关注一些细节, 见路边岩石上长出的一小株蒲公英, 就把相机凑上去特写,以及岩石上的藏文, 也一一收录。 我们两尾随着不同的导游团走, 这样可以听介绍, 才能明白些。拉康---佛的宫殿。 我映像最深的是里面的宝贝, 有一文成公主的殿说是所用黄金可以买下解放前的上海市,还有绿松石啊,最记的是从一大象脑袋里发现的一个鸡蛋大的白色宝石, 价值连城。总的来说, 我们两象两只没头苍蝇一样在里面乱窜,有些地方不允许游客去的, 在施工维修的, 我们老偷偷钻进去, 爬上去, 开始里面管理员们还笑着告知我们不能走这边-----后来终于被暴露了, 所有管理员一看见我们就好像看见两耗子,知道我们是最不守规矩的游客,远远就手势打住。谭昀还偷拍,带了DV来, 还剩10多分钟带子。门环上系的穗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都是“红黄绿蓝橙的五色”谭昀问了老喇嘛, 解释说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谭昀很专业地把她的推断告诉我“5在中国是吉祥数字, 古人讲五行嘛”------我喏喏。她对细节的敏锐我绝对不及, 她能发觉门楣上的色彩, 以及帷帐的剪裁的缝制,我只傻傻地看看木柱子,以及墙的材料和装饰,关于古建筑的了解, 我就仅仅局限于在考造价师的时候死记硬背的一点点“什么台明,吊瓜, 金瓜, 吻兽, 宝顶,悬山硬山,博风大刀头,。。”她有时候问得我直想钻地缝。倒是导游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点往事典故。 在宫殿里没了方向感, 但我们都觉得不管怎么上窜下钻, 总是有很多地方没去着。她信仰佛教, 估计和家庭有关系,信佛的家庭总是相似的, 不信的却也五花八门,要不她爸爸怎么在她在敦煌的时候打电话叫她买个转经筒回去。 布达拉宫是有游览顺序的, 所有今天的游客逐渐被汇聚到一起,开始往外走。谭昀笑着说我们两就是关门的标志啦, 因为每道门总在我们两身后关闭, 殿后的啦。 出了宫殿门, 还在山上,就站了高处给拉萨市取景。下山的时候, 又从另一坡往上走, 企图到施工的那地儿瞅瞅, 结果费了大力气快到山门了, 被施工的老头一挥手, 撵蚊子一样送客啦。我们是最后出来的游客,估计门口工作人员正嘀咕“这还有两人哪去了啊?不是在里面住下了吧?”。。。。。。出了大门, 我们又决定去昨晚去的那山洞茶社坐坐。。。 从布达拉宫出来,我们去了茶社坐,里面已经坐了很多藏族人。和昨天一样, 对面几个藏族妇女冲着我们挤眉弄眼地窃笑。 我已经习惯了, 很庄严地拿了 杯子嘬一口酥油茶, 然后镇定地放下, 谭昀则不停摆弄DV和相机, 叫我看。出了茶社洞天,我们又一起去小昭寺,她老小昭大昭的念叨, 活像说两姐妹名字的感觉,----------她也知道《倚天屠龙记》里的波斯圣女。走在时尚的街上,她老感叹拉萨是一座很现代的城市,北京路是北京人援助修建的, 瞧她那自豪的样儿,看看藏族的服装, 我说你穿上一定挺好看的。结果她真的进去问价格。我又补充一句,说你矮了还差20公分才能穿, 我总这么口无遮拦的。谭昀其实不算矮的, 个正好,那衣服估计只有模特才能穿。 小昭寺已经关了门, 我们草草围了宫殿四周的转经筒拨拉了一圈,出来时候遇一女驴友, 问我们和她结伴去尼泊尔不。 我们吐吐舌头脑袋摇得拨浪鼓一样。 步行在小巷子里, 能看见平常的建筑, 还钻院子里, 看公用水龙头, 那是用混凝土浇铸保护的, 怕冻吧。民居都2,3层高, 几乎用的都花岗石砌筑的, 表面没有刻意追求平整度,有很多的外墙用的石灰浆抹的, 包括布达拉宫的白宫和一些围墙, 这样的结果是下雨后要流淌, 墙脚下的地上的白证明了这一点。能体现藏族风情的是那门楣,那窗户,都以蓝色打底, 再用另4种颜色描的很复杂的花饰图案, 虽然结合着不锈钢的栅栏,以及铝合金窗户现得结合的生硬,但进步和怀古总是永远的矛盾吧。 夜市。 谭昀在摊子上挑选着转经筒, 以及藏银的小首饰盒, 我则选藏刀。稀里哗啦我买了4把大大小小的工艺刀,又遇2上海女子, 结伴侃价, 上海人真会买东西。猛地昨天那两日本女孩路过, 给我们打招呼, 真是何处不相逢啊。 夜,9点了, 我们结伴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