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9月6日,拉萨 从纳木错出来时,结交了一个朋友,他便是东嘎度假村的老板jiake。后来在拉萨半个多月.我们一直在他的度假村扎营。一块特别漂亮的草皮专门拨给了我们。 拉萨的路边有很多小吃。 众多小吃中又当推炸土豆条。将土豆切成指头粗细.放到油锅里炸至金黄.再撒上盐巴和辣椒粉.真是人间美味。而味道最好的是在北京中路亚宾馆向前行50米的小巷子口.一个老妇人卖的便宜又美味的炸土豆是我在拉萨每天必吃的。一块钱一碗,用小塑料袋装了,提在手上.就那么满巷满街游荡.边走边吃。吃完吮吮手指.意犹未尽。 甜茶也不错。除了众所周知的藏医院路上的光明甜茶馆.那是个规模比较大的甜茶馆。甜茶三毛钱一杯.三块钱一瓶,味道一般。若要推荐的话.个人认为用来配藏面的那小碟泡菜味道着实不错。味道 最好的甜茶是丹杰林路上的一家藏包子店喝到的。因为出发前曾在杂志上看到有人推荐她们家的藏包子.于是便闯了进去。门面窄窄的.大概只有1米多点。里面倒还宽敞.左边靠墙坐了几个藏族女子在喝甜茶。老板娘是个歪眼的女人.却很和善。要了两块钱的藏包子.又要了一杯甜茶。她家的甜茶杯略大.但卖到一元一杯。我没吭声.但喝了一口甜茶后.吃了一惊。这甜茶.实在是太好喝了。味道浓稠.奶 味纯正,一元一杯的确是物有所值。 不得不提在罗布林卡看藏戏。在拉萨的时候.刚好赶上了雪顿节。传统节目有哲蚌寺的晒大佛和罗布林卡的藏戏.尤其是藏戏.持续7天之久.可谓全民娱乐。由于都晒得比较黑.我们拿着三元的藏民价 的票,顺利的溜进了宝贝公园罗布林卡。寻到看藏戏的场子时.那里早已是围得水泄不通.哪还挤得进去。我踮了脚使劲的往里面探脖子。只是藏民个个身形高大魁梧.就似一堵堵高墙耸立在前面。很多藏民是带了小板凳的,他们站在凳子上看。站我旁边的那个老太太甚至带两个小板凳,一脚一个,好不安逸。后来老太太将她的板凳给了一个给我。真是个好心的藏族老太太呢。也不知为什么.藏族老太太都很喜欢我呢。禁不住纳闷的想.难道我都长得像她们未出嫁的孙女7在板凳上站定后.这才发现周围的树上居然也都爬满了人。占树为王,好不惬意。抱着树枝.全神贯注的看着藏戏。我却是担心,万一他看到激动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起来.忘了身在何处.岂不惨了。藏戏自然是用藏语表演的.演员们穿着传统藏族的服饰,一大帮人,就在上面咿咿呀呀的唱。并不知道戏目,只是怀着猎奇的心理,就这么看了下去。场上演员的状态非常轻松,往往是还没等观众开始笑,演员自己已是先笑开了。里面有非常多的独唱,王的,年轻女子的,年长 女子的,祭师的,这时,周围的侍从宫女便会低声应合伴奏,非常好听。有时候.演员们会伴歌伴舞,鼓点 加快,一排排的长袖甩将起来,宛若漫天云霞飞,只让人目不暇接屏了呼吸眼也不眨的看。而两方对仗的时候.也非常好看。犹如电影的慢镜头.手放在腰间的配刀上.迈出脚.伸腿.站直刀出鞘.两方对阵.刀刀相交.相交.再相交,回闪.躲避,身体以美妙的姿势旋转.中刀,弃刀.鼓点加快,败方弃刀而逃。途中,有个少年的配刀拔了几次都未拔出来.全场哄然大笑。那少年却也不窘迫.反而趁机挥手向观众打招呼。藏民看戏非常投入.往往到了剧情精彩的时候.就全场一阵叹息或喝彩。遇到这样的观众.想必演员们都很受用。 9月3日,拉萨——墨竹工卡 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驶过拉萨大桥,离开了拉萨。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一路上有许多朝圣者.他们大多来自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他们结伴而行。推着一辆风尘仆仆几近散烂的板车.车上装着成袋的糌粑、装水的桶.备用的木板、橡胶皮还有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结伴而行的朝圣者中由年幼者为年长者做后勤工作,做饭.搭帐篷.推车。一路上要经历无人区、高寒区要跋山涉水.风餐露食。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每次看到他们,脑海中总会自动勾画出那幅画面:茫茫朝圣路.长长信仰线。一个个虔诚的朝圣者拜倒在那条路上.消失在天与地之间。天路天路.正因为有了他们才可以被称之为天路。 9月4日.林芝边境 夕阳的余晖尚没散尽.我们已选好了扎营地。CC对此次的扎营点满意非常除了草地上牛羊粪便实在多了点.其他一切可谓完美。因为是凸出在河边的一块草地上。我和CC的帐篷紧靠着河岸.不及半 米的外便是潺潺流水。我们第一次在距水这么近的地方扎营.比沙岛更近。已经很久没有听着水声入眠了。 帐篷很快就搭好了。闲不住的CC又跑去帮老P搭灶。石灶很快搭好了.两个男人满意的对着它左看右看。柴也拣了一大堆了。准备工作一切完毕。CC在后备厢里翻呀翻.居然翻出了航空汽油。小心地将其倒在木头上.不让滴落在地。火很快便腾起来.旺得厉害。老P往其中添柴.我翻出桌布铺在地上.又是一次篝火之夜。CC不知在哪拣了个破渔网回来.跟我说:“晚上捉鱼。” 夜空清澈。对面的山峦显出黑色的轮廓.两边山峦所形成的M型剪影上方.刚好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 9月5~9月6日,林芝一林芝县一雅鲁藏布江九道口——色季拉山 天色渐渐暗下来。最后一丝余晖散尽。路依然在山中盘旋伸进.空气中充斥着潮湿新鲜的负离子。老树的枝桠直指夜空.留给我们遒劲的剪影。空气中的温度愈来愈低。夜色寂寥。四周幽静。没有人烟。 如此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我看了下时间.彼时已过22点了。前方依旧是连绵的山脉黑影.没有尽头。诺大一座山,竟只有我们三个人……万寂人踪灭啊。 要在此选择扎营地了。就在心巴凉巴凉的时候.居然看见前方半山腰处竟有隐隐灯火。看那灯火的位置还很奇怪似乎是座两层的小楼。 “呀!山里有人家啊!”我惊喜万分.忍不住叫起来。 开将过去.惊喜过望。并不是什么两层山中小楼.而是那辆傍晚时超过我们的外国房车。这是施工留下来的一块大平地.已经搭好了六七顶帐篷了。平地上架了一张四米的长桌.折叠可收的那种。上面整齐地摆放了四个储物筐,鬼佬们正在切菜做饭,我顺着看下来,居然看到了煤气罐!天!他们还带了煤气罐! 我们迅速找好位置搭完帐篷,跟鬼佬和带队的两个藏人导游打了个招呼.这才发现饮用水不够了,再看当空皓月,照亮山腰下玉带般的溪流,我们便商议要去下面取水. 溪流在谷底,营地在山腰,我们需要从面前的断崖上翻下去,穿过一片草地便可到达水源.断崖大约有6层楼高的样子,并不险,虽接近垂直高度,但植物茂盛,土质结实,攀爬起来都很方便.不到20分钟,我们便翻下了断崖. 开阔的谷底,前方松林后传来淙淙流水声,月色更是幽香,我们三个,就像三个探宝人,方才还是月色魅影,疑神疑鬼,现在已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水的月华下,山谷如仙境一般. 上山时坡度太陡.身体必须前倾方能保持重心。往返便是一个小时。一回营地我赶紧冲进帐篷换掉冰冷湿透的裤子。鬼佬们已经吃完.钻回各自的帐篷休息了。间或听见他们的窃窃私语。房车的灯透出来.暖暖的橘色灯光.两个男鬼佬就着灯光.搬了凳子坐在一旁轻声聊着天。那两个藏人向导得知我们居然是翻断崖取水去了,忙说你们淡水不够早说嘛.我们车上多着呢。 于是赶紧生火做饭。不料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天居然落起雨来。两个鬼佬将车下层储备室的门打开了.撑在那里成了一个天然的遮雨棚。谈兴不减.看着他们我突然联想到了芝华士的广告。男人.伙伴.品味.人生。 9月7日,色季拉山———鲁郊镇一排龙乡 出色季拉山不久.见前方桥头停了几部车。雨下的很大.而桥身上站了好几个人正冒雨看着什么。 渐渐近了.我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由远及近.巨大。轰轰作响。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停了车.直奔桥头。俯身一望.都呆了。泥石流。我们居然遇上了泥石流。声势浩大。 巨大的石块被河水带着翻滚向前.其实河水的水质早已不可以称之为水.而是密度极高的粘稠泥浆。待遇到河心中更大的石块时.在强大的冲击力下.两石相击.瞬间崩裂为大小不一的碎石屑。并在前 进过程中不停的侵蚀两岸的泥土。小体积的石块在流质中翻腾。不停地被卷进深处.又有新的石块冲出。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无能为力。脚下的桥身在振动。大地也在振动。 波密县非常小。整个县只有一条街。作为一个中转小县.它的物价贵的实在没道理。矿泉水五元一瓶.湿洗个头发也要十元。川菜馆无处不在。我们在一家川菜馆吃完饭.去超市补充了物资。临出门.看到有鸡蛋.五毛钱一颗。心一动。又拎了10个鸡蛋回到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