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村5组 玩法二 High在朗玛厅 如果说过“林卡”是阳光下的幸福,那么“朗玛厅”便是月光下的激情。这几年,拉萨开始流行去“朗玛厅”过夜生活。“朗玛”是西藏歌舞的一种形式,原指成年女子的歌舞。在西藏解放之前,“朗玛”中的“朗玛谐”,作为宫廷歌舞,一直只能由达官贵人和高级僧侣独享的,普通平民和农奴根本观赏不到。“朗玛”发展至今,已成一种独特的歌舞形式,曲调完整,旋律优美;舞蹈节奏欢快跳跃,极易渲染气氛。如今的“朗玛厅”里也不全表演“朗玛”,旧时宫廷乐弹唱,印度歌舞表演等也是常见的节目,除此以外还有现代歌舞,甚至你还可以疯狂蹦迪!这几年以来,“朗玛厅”忽如一夜春风来,在拉萨一下子开出了几十家。每家“朗玛厅”的桌子上堆满了酒水和甜茶,许多人家一到晚上就座无虚席。 最叫人惊讶的是,这样的朗玛厅里并不是如我们所理解的,应该是年轻人的天下,除了看见有三五好友围坐桌前之外,更多的是全家老幼一齐前来,共享这欢乐的夜晚。 推荐点:拉萨北京东路上的新世纪朗玛厅,数这家生意最好。 玩法三 骑行拉萨河 常会有“驴友”在东措旅社的公告板上,发布结伴同游拉萨河的帖子。 借一部单车,大家一路沿着拉萨河这样慢悠悠地骑上一圈。当拉萨河经过拉萨时,水流平缓而清澈,两岸皆是明媚的田园风光。曲水大桥至拉萨市区之间,拉萨河便始终伴你左右,一路向北。远方是青灰色的山体,眼前是清澈的河水,村庄、树林错落有致;藏民、奔马点缀其中…… 江苏东路拉萨大桥的对岸有一片非常优美的小树林,背山靠水,风光秀丽。据说每年春天,拉萨人就会成群结伴地来到这里过林卡,他们或是载歌载舞,或是打牌聊天,支起帐篷,美食堆在草地上。吃着喝着玩着,尽情欢乐,因而,当地汉人称这里为“小香港”。 而仙足岛,也是一个欣赏拉萨河美景的好去处。沿着北京路往东,在林廓东路的那个路口往南转,再走没多久便是拉萨河了。穿过大桥,仙足岛就到了。 岛的一半是度假村,另一半则是拉萨市北京中学,沿岛是一圈公路,路旁有笔直的小白桦,每到秋天,公路两旁金色的白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岛上可以看见对岸的部队营地、对面山上有牧民赶着牛羊群正在吃草,拉萨河在面前流过,如此安静,只听见河水拍打沙滩的声音。 拉贡公路的中段地区有一个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村庄,位于拉萨河东岸,属于曲水县茶巴朗乡。因为藏人一般不吃鱼,特别是老人,因此在西藏出现一个渔村,是非常奇特的。在那里能看到沿袭了近千年的捕鱼工具和牛皮筏。为何出现这样的村庄,至今仍是一个谜。如果你有时间也不妨到这里来探寻一下这个百年古渔村的秘密所在。 推荐点:驴子集结处:东措旅社公告板地址:拉萨市北京东路10号交通:从机场乘坐巴士到达拉萨终点站后,出站后在公交站台乘坐任意公交车到达冲赛康站台,向东步行50米即是。从西郊汽车站(纪念碑旁)乘坐109路公交车即可到达冲赛康站,下车向东步行50米即到。 玩法四 藏民家学做酥油茶 在西藏,好客的藏民常常会邀请刚结识的你,到自家做客。 旅途中,我有幸受司机师傅之邀,去他家耍了一把。 司机师傅不过28岁,却似风吹雨打般,岁月的痕迹一览无遗,一路上,他唱着藏族民歌,常常会露出腼腆的微笑。“我家的房子并不好,但我家有藏獒,还有马和牛,你们可以尝一点我家做的酥油茶,吃一点我们藏民特有的食品。” 在快接近拉萨市的时候,他将车转进一个村庄,再接着开了一会,停了下来,师傅转头说:“到了。” 其实,他的家很漂亮。典型的藏族民居,且新造不久,很气派。一进门,就遭到了他家两条藏獒的猛烈攻击,藏獒是极认主人的动物,见到我们生人进入,自然奋起直扑,猛吠不止。好在他们都被绳子拴住,不然我们这些小脸全非给撕烂了不可。 绕过藏獒,上二楼,进入一间宽阔的居室,师傅说他们一家的活动就全在这里了。房间里并没有多少家具。他的妻子见到我们十分腼腆,却又忙里忙外地分外热情。她麻利地烧上热水,又开始做荞麦饼,等水开了,便挖了一大块酥油,给我们现打起酥油茶来。 这应该是比店里更正宗的酥油茶了吧,棕黄色的液体上浮着淡淡的油花,闻起来有花生酱的香味,可吃起来咸咸的,多喝几口,就开始感到恶心。我只得暗暗安抚自己,心一横,把剩下的全倒进嘴里,像吞中药那样咽下去。荞麦饼还是挺香的,我们每人撕了一点点放进嘴里,有麦子的清香,可也淡而无味。 女主人见我们喝酥油茶喝得痛苦,便又拿来一桶牛奶放进火炉,开始煮牛奶。这一定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牛奶,清甜自然,奶香浓郁。相比较之下,在上海常喝的无论是光明还是蒙牛,都显得矫柔造作,奶粉味十足。 接着,我们跟着女主人去她家大院里看她家养的各种牲畜。藏民的家里真可爱,就像一个小型的动物园:小猪跟着老母猪在院子里一广州机票溜小跑;母牛则沿着墙根闲庭信步;公鸡母鸡在杂物堆上扑腾着;还有一只大白猫爬在墙头警惕地看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