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拉萨印象

[游记]日记拉萨印象

2007-07-21    

) 推薦本篇文章轉寄本篇文章

January 11, 2006

【日記】拉薩印象。

「拉薩早就不是拉薩了,拉薩現在是四川人的拉薩。」這句話,是一個在茶館喝茶的老礦工說的。看他說的激動莫名,而我們卻聽了感慨萬千,因為這句話,幾乎說出我百分之八十的感受。

就好像每次從大昭寺要回吉日時,總是迷路進了不知名的小巷子,三個一看就是外地人的裝扮,在拉薩人住的街道巷弄裡走著,一樣的格格不入。今天我們意外的進了一家德吉甜茶館,就像是誤闖了什麼秘密基地一樣,裡面擺著一排又一排的長桌子和長板凳,眼睛所見的都是藏人,他們喝著甜茶、邊玩只牌邊聊天,好不愜意。

這是一個只要一塊兩毛五就可以喝甜茶喝到飽的地方,只有藏人會來這裡,或者說,一般的藏人也只能負擔的起這個地方的消費。至於隔壁的岡拉梅朵,一杯甜茶要收15元人民幣,裡面全是遠渡重洋而來的西方背包客,或是內地闊氣的觀光客。同樣走在北京東路上,一牆之隔,卻隔開兩種全然不同的的世界。
每當我遞出一張一角台幣不到一元的小紙鈔,真的很為藏人抱不平:因為眼前明明是一個快速成長算的上是現代化的城市,可是八廓街後面的小巷子裡,拉薩居民的環境仍然很差。

這是兩種街景的對照:

而拉薩人還算是幸運的了,至少她們的孩子從小就受漢、藏、英語的三語教育,只要能夠受教育,總是有機會改善自己的生活。可是,許多從鄉下來的孩子說不定連個戶口和身分都沒有,在她們的家鄉吃不飽,來城市也只能乞討隨便住,遑論上學的機會。而這樣的孩子充斥在拉薩附近的觀光區。以至於「有許多伸手乞討的小孩」是遊客的第一印象。
那個老礦工說的很貼切:「政府只管有錢的,沒錢的誰要管呢?」至於所謂的有錢人是誰呢?聽說整個拉薩城有大量的四川移民,還有康巴人,掌控著西藏的經濟資源和收入,而藏民在政府嚴格的控管下,很難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
當然,拉薩居民也不再那麼樂之天命,畢竟觀光客來來往往,帶來的那些在城市裡流行的新玩意兒,就像當初洋人剛剛進到中國,在知識份子間掀起的西學熱潮一樣。年輕人的藏人在學校學了漢語和英語,也許到了內地唸大學,看到連台灣來的我們都會乍舌的現代化建設,我懷疑著還有多少藏人記得自己的文化?
難怪有人要說:「來西藏前,心裡嚮往著一定要到拉薩走一回,來過西藏後,卻後悔到過拉薩。」總覺得拉薩,已經不是想像中的拉薩了。但悲哀的是,這些情形都是現代化的必經過程,所有原始天真的文化終有一天要被所謂的現代文明給取代,而我們這些外來的旅客,不能阻止自己想像中的拉薩風貌改變。

事實上在來拉薩之前,已經聽說多少人說過拉薩的情形,儘管當初就知道,拉薩的發展和物價指數已經超過我們能夠想像的了,每當看到喇嘛穿著皮鞋、戴墨鏡、喝可樂、邊講手機邊走過自己面前時,還是忍不住訝異的想多看兩眼。
其實我在的地方還是拉薩,一個擁有布達拉宮和無數寺廟,和所有轉經的人們願意經歷千山萬水來此朝拜的聖城;可是這的確也是一個在快速現代化、漢化,文化風貌在內地人和觀光客大量湧進之後迅速流失的城市。關於這一點,我們無能為力也無可奈何。
不過即便如此,拉薩還是一個來過之後,這輩子就無法真正離開的城市。
而這一位是那個跟我們抱怨一整個下午的老礦工,他曾投資將近三百萬台幣的錢挖礦,卻因為政府的漢化政策弄的血本無歸:

2005.08.07,在吉日寫的。
P.S.,這一篇的初稿寫在2005年的8月,在西藏寫的,我實在不能確定現在寫的有沒有當初好。

發表於 January 11, 2006 10:31 AM
| 散落在行程中的文字。[

原始链接:http://blog.sina.com.tw/angeleggroll/article.php?pbgid=14091&entryid=8727
转自:2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