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往拉萨的火车 |
[游记]开往拉萨的火车 |
2007-08-13 ctrip.com |
开往拉萨的火车 列车是传统的绿色外皮。 打量了一下本车厢的列车员,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不过两腮没有高原红----不是藏民。 车厢整洁而漂亮。时尚设计的洗手台,几盏射灯投射得非常华丽,连洗手液也备齐。硬卧车厢里的照明设施也都是LED的射灯,夜晚全部点亮的时候,灯光温暖而明亮。宽大的车窗玻璃据说是防紫外线的,褐色、乳白色方格相间的地毯,透出浓郁的民族风情。传说中的供氧口和海拔表我五分钟就找到了所在位置。包括装垃圾的抽真空设计,我也仔细研究过。而且供氧表和自动化报警装置,设计的非常现代化。洗手间安装了飞机上的厕所装置--压力抽水系统。洗手间里还有嵌入式的废纸篓、除异味的卫生球,注重细节。 同车厢6个来自挪威的老外噼里啪啦照着像被列车员制止了----据说是规定,很不人性化的规定。不过后来的旅程,和列车员混熟了,对于我们照相、摄像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他还会提醒:错那湖快到了,准备好相机。 隔壁铺位还有一个喇嘛,穿着藏族红的袈裟,手臂上带着佛珠。二十四五的样子,腼腆害羞。 同车厢还有央视的记者,扛着大号专业摄相机,转来转去。 我们的下铺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大登山包、冲锋衣、登山杖一应俱全。男的在开车以后还用英语给公司汇报工作,看起来是一位高级白领。 我和姐姐相视一笑,白领小资都推介的三亚、阳朔、丽江都还没驻足,我们一下子升级到了白领旅游的最高境界--西藏。 火车的呼啸声中,一路,向西。 28号的早晨,一觉醒来,快到西安了。 下铺也准备下车了。他们是昨晚十一点在石家庄上的车。听说我们要去西藏,露出羡慕的眼神。 黄色的丘陵和山峦,黄色的河流。偶尔还看见窑洞在车窗外一闪而过。这就是黄土高坡了。 西安的小吃最为有名,连站台上都有丰富的各类小吃:肉夹馍、凉皮、热气腾腾的卤肉、酱鸡翅、炸鸡腿...... 九点半,列车继续西行。 宝典上说,初上高原,要多吃水果,火车上的水果种类丰富:香蕉、哈密瓜、苹果、橘子,不过价钱也挺贵,10元一份。刚要掏钱买,同行资深驴友告诉我,下午四点到兰州买,兰州的水果好吃。 这位驴友阅历丰富,西藏去过好几次了,这次是去格尔木爬玉珠峰。 中午吃的北京烤鸭。甜酱都用来蘸黄瓜了,一点也没浪费。 聊起天来,才知道我们下铺的情侣也是临时决定到西藏,男的竟然是烟台老乡。开往拉萨的火车上,什么都是缘分。 因为大家的行程都没安排,所以凑在一起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宝典,然后集体讨论时发现,原来不同网站上Down下来的大同小异。大家笑言,宝典过时了,意气风发的相约,回来我们自己出一份。 喇嘛还是静静的坐着。我们同他聊天,他就用不熟练的汉语告诉我们,他叫赤株,已经35岁了,是来自当雄县的,家里的哥哥是活佛,在北京。(西藏的朋友后来告诉我说,赤株相当于高干子弟了。) 央视的记者转来转去,忙着工作。他们在拍别人,我就拿着摄像机,拍他们。 老外大部分时间不在铺位上。都说铺位紧张,上来以后才发现60人的车厢只有20人。 下午四点,车到兰州,下车买了两个足球般大小的黄河蜜瓜,才10元钱。兰州买瓜,绝对可以作为攻略写进宝典中。 和喇嘛、资深驴友、情侣分吃了瓜,很甜。泡上了高原红景天喝。 晚上7点过了西宁,这时候太阳刚落山。 列车员在辛苦忙碌着,我抓起摄像机给他拍了几个镜头,央视的记者抓住这一幕,把我拍列车员劳动给录下来了。(发短信告诉了爸爸妈妈,相信他们守着央视新闻台守了好几天。) 过了西宁,海拔逐渐升高了。上窜下跳了一天,躺在铺位上,隐隐觉的胸口发闷,像是忽然跳进了齐胸深的水里。 一夜安睡,黑夜中,列车经过了青海湖。此时的列车已经悄然驶入了青藏铁路线。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41194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