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之行2 |
[游记]拉萨之行2 |
2007-09-08 66wz.com |
每次上网吧都是一次痛苦的体验。 前天在某台电脑上辛辛苦苦下载了acdsee和拼音加加输入法,发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心里松了口气。第二天又坐在同一台电脑前,结果发现下载的玩意统统不见了。今天下载了一个acdsee,更惨,居然连移动硬盘也识别不了。我带的笔记本电脑则是一堆废铁,无线上网卡半个小时打不开一个窗口,气得要砸它。没辙,今天只能发文字了。 11号到达拉萨,今天已经第五天。经历很复杂,又好像很简单。说复杂是自己每天都忙忙碌碌,好像在做很多事情;说简单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所做的事情都不值一提。就在今天早上,我跟昨晚刚入住的一名房客说,自己这些天都呆在拉萨没动弹时,对方毫不遮掩地呈现出轻蔑的表情。反正我已经习惯了,我知道自己干什么就好。我天生不会应声附和,我做什么只管自个高兴,我还准备把游记写成流水账,管谁爱看不看呢。 10号(温州-成都) 这是最简单的一天,从温州坐71路专线车到永强机场,只花了4块钱,比到民航路乘坐大巴省了6块。在机场门口到小吃店吃了一碗蛋炒饭和紫菜豆腐汤,花了我15元,心疼。 机场大厅偶遇同去拉萨的“芭芭拉”和“好人”,在对飞机误点究竟会多久的争论中一起上了国航,晚点一个小时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在是否要露宿机场的争议声中,我们一起上了一辆揽客的面包车前往“国营”的机场宾馆。到了之后才发现,头衔类似的宾馆在一条街上居然有几十家。考虑到一张床位才40元,我们也就不生气了。 11号 (成都-拉萨) 芭芭拉们的班机早,等我醒来,他们已经消失了。我上的是空客A330,平生仅见的大家伙,两条走廊共八排座位,可坐280人。得意之余,隔壁的告诉我,他在美国坐飞机都两层呢,于是得意变成了沮丧。 想着下面的雪山如何如何美丽壮观,但看到的无非形式多样内容单调的云层罢了。8点到10点半,飞行两个多小时,劝看官们不要抱非分之想,专心睡觉为上。 贡嘎机场距离拉萨1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远的机场,抱着高反的恐惧战战兢兢出了大厅,发现双腿的确比较软,于是连烟也不敢抽了。上了开往市区的大巴好一会儿,才觉得心跳比较正常。开始观赏风景,但是没有想象中的奇特,无非是荒山野岭,寸草难生。拉萨河不像河,像是宽窄随意的沼泽地。 车子开到布达拉宫方停,一睁眼有股惊艳之美,不过没有想象中激动,也许是布的个头比脑海里要小一号的缘故。 下车就往北京东路的东措国际青年旅社走,走到决心投降改打的时,才看到它那毫不起眼的大门。建议初次来拉萨的看官不要太托大,宁愿花十元打的,别学我,刚下飞机就拎着大包小包走在高原的大街上,绝对不是件好玩的事。 旅社挺便宜,一天30元,但是要防止服务员使诈,看你歪瓜裂枣或者西装革履点样子就一律说没有床位,因为他们有点怪,只作背包客的生意。对付她们很简单,只要机灵点就没事。 四个床位的房间空荡荡只我一个,躺下便睡。下午四点多被吵醒,原来是其他几位房客进来收拾东西并接着要离开,然后就发现自己头疼欲裂,跟从前每次酒喝多了一样。经过谦虚的咨询才知道,这就是最典型的高反。有些人还会眼胀,呕吐,不一而足,(我后来甚至还看到一个波兰人脚背肿胀起来的)反正按照我的意思就忍着吧。吃点高原安或者红景天也无可厚非,但就这样与高反擦肩而过未免太可惜。 忍着锥子一般钻来钻去的头疼,我下到旅社大院内的“陌生人餐吧”吃了碗羊肉面,并且很得意地掏出笔记本和无线网卡准备美滋滋地上网,结果发现半个小时还打不开一个完整窗口,绝望得五体投地。 然后按照前面刚离开的房客给的电话号码,我找来了一个开旅游咨询公司的北京人,向她咨询在拉萨的行程事宜。她从前是个记者,现在辞职常驻拉萨了。在拉萨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俗称“拉漂”一族,在拉萨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大都有点美丽的人生计划,但大部分最后都因为经济问题被无情地变化掉了。 这个拉漂还有些钱,有辆8座面包车。在她提议下,我决定半夜12点跟她一帮人去哲蚌寺守候到天亮,然后一早上山看雪顿节最盛大的活动--晒大佛。 可惜车子刚到哲蚌寺路口,就被警察拦住了。我掏出了记者证和单位介绍信,但都被公正不阿的拉萨警察嗤之以鼻。无奈之下,只好满怀着对拉萨警察对无限敬意弃车步行上山。 在哲蚌寺门口,遇上一拨带帐篷的家伙正在搭帐篷,我实在头疼,于是顾不上其他人,管自个搭帐篷睡觉了。 12日(哲蚌寺晒大佛) 去哲蚌寺看晒大佛的人有多少?我在睡觉的时候就领略了。赶集一样的人群不断从帐篷边经过,嘀嘀咕咕说三道四,我不时被吵醒,看看表才三四点钟,再醒来,又才走了几分钟而已,就这样反反复复几十次,才终于熬到天亮。那时是七点钟,我的头疼依旧,没办法,也只能收拾帐篷出发。 找了一家藏族女孩开的茶馆吃酥油茶和小笼包。酥油茶的确如同人们说的那样难喝,但是相比起小笼包来,又算是美味了,谁让我胃口好呢?再难喝的东西照样一扫而光。然后把装帐篷的登山包寄存了,背着一个小包轻装上山。 哲蚌寺跟所有藏区的大寺庙一样,房多,路多,人多,就像一个缺少规划的村庄,无论你怎样走,都无法把每个角落逛遍。人们都往晒大佛的后山涌去,偌大的村庄反而冷冷清清。悠闲自在地逛着,时不时钻进喇嘛和信徒居住的院子瞧瞧,倒也新鲜。遇见的每个人都挺好,只要你先笑,他们就会跟着笑,然后就一切ok。 房子都美轮美奂与内地风情迥异,乐此不疲甚至忘了自己来这里干吗来了?突然就听到一阵巨大的喧嚣从后山传来,心里一紧:不好,大佛开晒了!紧跑两步穿过曲折的巷道,眼前突然大亮:只见一幅数百平米的如来佛平平展展地铺泄在半山坡,上下左右人头攒动,如蚂蚁捧月。隔着一条山谷的这边,几乎所有可以站人的地方都被各式各样的镜头占据了,费尽心机想找个最佳角度已经不可能,因为所有喇嘛都把通往房屋高处的房门紧锁,除非你爬墙进去。还好,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于是才有了这些勉强能看清晒大佛盛况的照片。
|
转自:http://blog.66wz.com/user3/wenzhoujiali/archives/2007/139616.html17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