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的这些日子里, 从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 每天没有计划的时候, 只会重复着几个动作, 在街上游荡, 在大昭寺前发呆, 或者坐到某个不知名的茶馆里喝杯甜茶, 要么就干脆在北京中路上挖着牦牛酸奶东张西望的看着来往匆匆的行人. 我曾经围着布达拉宫转了一圈又一圈, 却始终没有进去, 那地方一票难求, 从凌晨开始, 排很久很久的队还不一定能买到一张预售票, 连大门都进不去谈何买100元的门票. 倒是我不花钱的进了大昭寺, 不是碰上免费参观也不是碰上什么好事, 在驴子的逃票攻略指导下, 总之我没买票就大摇大摆的进去看了. 看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 十几分钟我就从那黑了吧唧的大殿出来了, 那里面的阴暗潮湿与散发的酥油的怪味令我有点头晕. 爬上金顶, 有点心虚与内疚, 看着周围都是花了RMB才进来的人,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我竟然逃票总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内疚很快消散, 因为我想到藏民可以只花3元就随意进出罗布林卡的大门, 而我们却得掏出60元RMB, 藏民可以不花钱的进大昭寺, 而我们又得乖乖的献上70元RMB, 最不可理喻的就是布达拉宫, 他们可以5元随意进出, 我们却得先拿预售票, 凭着预售票进了大门后再买门票. 想到这些, 我便心安理得的接受我逃票进入大昭寺的事实. 后来想想, 这也没什么, 这只是应对现实的一种方式而已. 驴子们的宗旨就是, 不花一分钱的玩遍西藏所有的寺庙, 像进出自家厨房一样的进出各式寺庙. 有次在异教徒的带领下, 我们去了大昭寺隔壁的一家茶楼喝奶茶. 奶茶的味道十分可口, 从三楼平视大昭寺风景独特. 身后坐着两个小喇嘛, 其实喊他们喇嘛是抬高了他们的学历地位. 我可以断定, 两个小喇嘛对我们也好奇, 我对他们更是好奇. 实在无事可做, 我跑上去搭讪. 得知是哲蚌寺的小学徒. 想到还要去哲蚌寺看晒佛, 为了可以少花银两, 我厚着脸皮问他们: " 我认识你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花钱进哲蚌寺啊? 不然又要莫名其妙的捐献50块, 我心里不舒坦. " 异教徒听罢爆笑: " 猫女, 你也太现实了吧? " 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 操粤语口音的基本都是跟着旅游团成群结队来的, 金发碧眼的有不少是拖儿带女的, 也有不少是情侣朋友出行的, 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孤魂野鬼, 到处飘荡. 我所知道的几个人, 出来后就一直赖在这里不肯走, 他们真牛, 他们的境界我还做不到. 至于象亚宾馆, 八朗学跟东措, 平措这样的地方, 都被更多的闲散驴子们霸占着, 人满为患, 直到再也挤不下. 于是, 我那想尝试一下青年旅社日复一日的吵闹与喧嚣的想法也终于被现实打败. 拉萨是个奇怪的城市, 我肯定它的交通秩序不算好, 因为最繁华的北京中路上也只有少数的几个红绿灯, 其他的都是人车任意行使, 不过尽管如此, 好象一切看上去也还是似乎比较井井有条的, 听不到都市刺耳的刹车声, 也难寻不管一气胡乱作响的喇叭声, 有次我是看见了的, 偶尔冲撞上了, 也是互相错开又各行其道, 看不见白眼相向与恶语伤人. 驴友熊曾在一个丁字路口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我们从这个方向走, 只需要注意4个方向的来车, 你要从那个路口斜着过, 那我们需要应付的是6个方向的车流. " 我乘坐过一次人力三轮, 在车流中的穿梭勇猛劲让我自惭形秽, 我眼睁睁地看见丰田4500在距离三轮车仅10公分的位置停驻, 也被车夫带着在布宫前的广场上与汽车抢道. 心脏受到强烈震撼, 下车掏了钱后发誓再也不在拉萨的地盘上花钱买紧张. 拉萨的公交车也十分牛, 几乎可以与内地风靡一时的中巴车相媲美. 招手即停, 随喊随下. 完全无视地上画的各种交通指示标志. 至于速度, 也实在不敢恭维. 我曾经在拉萨火车站苦等一班公交车, 89路, 从火车站开往公交公司的, 途径布达拉宫与拉萨百货大楼, 要不是为了节省开支, 现在想来, 我真不如花30元打车前往. 这趟车足足等了我40分钟. 那上车的场面叫一个壮观. 都说拉萨是个古老的城市, 随便一处都承载着太多太重的历史. 对于藏传佛教与近代历史, 我没有兴趣了解更多, 我想唯一能引发我好奇心的就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了. 对于拉萨而言, 我完全是个盲目的游荡者. 我不像一些人那样看似虔诚的把每个转经桶都转过, 甚至围着布达拉宫的转经道绕了莫名其妙的三圈, 也不会把每个佛像都细细的看上一眼. 我说句实话, 经桶上看起来都很脏, 而佛像又都长的太凶猛, 我不勉强自己, 即使看我也是看不懂的. 但我会兴致勃勃的把八角街上的每个摊位每个店铺都逛上一遍买上一大堆东西, 他们都说在八角街游荡过的猫女打扮的更像藏族姑娘了. 但有些东西在我看来又是那样的大同小异, 我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我常常在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下这样的问自己. 坐在布达拉宫解放广场的石凳上, 怔怔地看着这座美丽的宫殿, 越看越雄伟, 越看越肃穆, 也越看越敬仰. 白天的布达拉宫是气派的, 夜晚的布达拉宫却是恬静的. 其实兜兜转转的百转千回纯粹是作茧自缚罢了. 除了驴子与父母外的每个人都说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路上, 在拉萨, 在大昭寺, 说我根本没在一个地方好好的玩, 基于礼貌我努力的附和同意着, 心里却极度的不以为然, 一心奔赴目的地能看到什么? 玩? 有什么好玩的? 最美丽的风景都在途中. 一番周折之后, 得知不能如愿相见, 我亦坦然, 他们会如何? 也许这一路走来, 这一路的发呆, 我慢慢的知道, 什么才是最好的风景, 什么才是最好的释然. 文章引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