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和山的彼端(从拉萨到珠峰的骑行日记) |
[游记]云和山的彼端(从拉萨到珠峰的骑行日记) |
2007-09-08 8264.com |
下楼叫饭,红烧茄子一盘,饭没要钱,吃完后和老板们聊天等等,老板是四川人,告诉我他正打算搞改革,把肉菜和素菜的价钱降下来,和别人家竞争。我说好啊,过几天我回来就吃你的便宜菜了,上楼回房,屋里先住进的两个人回来了,一打招呼发现居然是我的祖籍辽宁海城老乡,住在海城市新转盘附近的,是来这里贩卖皮衣的。真是亲切啊,讲起老家的特产南果梨,大家一齐赞叹还是家乡水土好。又聊了很多别的,十一点才睡。 8月25日凌晨4点多住进一人,是西边萨嘎来的,因为道路塌方和河水暴涨,折腾了一夜刚到。一觉醒来浑身酸痛,这6天来接连赶路,天天走到9点钟天黑才歇息,怕是积劳渐深,身体不堪重负了,有些流鼻涕的症状,可能抵抗力降低所致,有必要休息一下,今天就不走了,休养一天吧。再说早晨又在下小雨刮风,不知今天天气会怎样。 早上七点多,海城老乡准备回拉萨去了,因为昨天天气预报说那曲地区天气降温,他们就准备到那曲看看皮衣销路,看来卖皮夹克也不容易。我问了萨嘎方向坐车的问题,说是有车去,但不是天天有。穿好衣服出门吃了早点,粥一碗,馒头两个。路边停着一辆大客车,过去一看,同屋的三位全在车上,和他们告别,聊了几句,感觉天有些冷,回屋,喝水,盖两床被,睡。 下午1点多睡醒了,屋里很暖和,比较舒服,起床在对面饭馆吃西红柿鸡蛋和米饭。天晴了,阳光很好,有些许风,在街上溜达一阵,回旅店推出自行车来,动手换磨旧的外胎,摆弄了半天也没弄好,看来自己修车水平还不行。 到街上修车铺,一个二十上下的小伙很利索的修好了车,顺便换了车闸皮,放好车,去街上洗澡。暖暖和和的很舒服,精神抖擞的回到旅馆。今天和族馆的老板已经混得很熟,收拾背包,将暂时不用的东西并换下的衣物送到服务处寄放,等回来时再曲。觉得背包轻了好几斤,一种紧凑的感觉。买桃7个,洗了吃。 同屋住进一人,居然是河南老乡,何其幸也!是个五、六十岁的许昌老汉,看着他想起了爸爸,又想起很多家里的书和朋友,想家了。在旅馆门口遇见一个北京来的小伙,说今天刚从珠峰回来,前方加措拉山口在下雹子,同乡老汉又说前天过山口时下着雪,看来这个加措拉山口还真成问题,不知明天我爬山时会怎样?龙卷风?哈!管它呢! 北京小伙儿搭一辆路过的沙漠王越野车去狮泉河了,要价600元。吃晚饭,同午饭一样。修剪指甲,吃桃三个。坐在被窝里写日记,窗外天色正明,有音乐传来。楼下有本旅馆的网吧,但是不能上网,只可以打游戏,8元/小时,网吧里常常传来《仙剑奇侠传》的悠扬音乐,听了让人思绪万千。 夜里11点40多分又住进四位甘肃客人,太乱了。 8月26日早上8点起来,吃早点,饼两个,粥一碗,鸡蛋两个。推出车子,绑好行李,给前轮了充气,门厅里还有几个洋人。听说今天的路前三十公里比较难走,是上坡,翻过了加措拉山口就好多了。 进入崎岖的峡谷,有点小雨,行至10点多,基本顺利,自己觉得有些消化不良,停下吃了点药。太阳出来了,暖和得多,我还在流鼻涕,千万不要感冒了。因为飘着小雨,路面湿漉漉的,车经过时,不起灰尘,走起来也舒服。 拉孜镇口是318国道5054公里处,在标志5058处318国道与219国道相遇。219国道是从新疆叶城开始,翻过著名的界山大阪,穿越阿里地区南线从萨嘎延伸而至的,号称世界上最难走的公路,这里就是219国道的终点。我向左拐弯,继续沿318国道前进。 现在已在5068处,12点20,遇见的道班工人说到山口还有14公里,那么今天肯定可以多赶些路了。这段路的确如人所说,几乎全是上坡,坑坑洼洼的山道弯弯曲曲,走得久了,会产生错觉,把缓些的上坡看成平地甚至下坡路,我一直在推车,腿脚并非太累,但呼吸吃力,有些跟不上,我停下休息一会儿,吃了点葡萄糖,希望能好点。来往的车辆多是各型越野车,车里的外国人比以前多了,在这种地方,来自城市的人,不论中外都觉得亲切了些,互相打个招呼什么的,也许在接近世界之巅的地方更能感受到人的渺小和社会、团体的可贵吧,太阳一会儿出来一会儿钻进云层,阳光照在身上觉得热乎乎,偶尔一片云影遮过来,立刻又浑身冷嗖嗖的,真不愧是高海拔空气稀薄地区,地表一点热量也留不住。 1点50分,走了这么久,又累又干,路面全干了,有车开过时又开始扬弃讨厌的灰土,不过在这种氧气稀少的地方什么车都跑不快。吃了半块干粮,喝了点水,在5073处,大约还有10公里,得三个小时以上才能到,5点钟见到山口就不错了。 2点45分,全身无力,过了5075处不多。刚才听见身后车响,回头看见几辆摩托车飞驰而来,还有一辆越野车开过,然后又有几辆摩托车冲过去,骑摩托车的全是大胡子老外,服装什么的都是一样,看来是什么团体的组织,呲着牙和我打个招呼就跑远了,呵呵。我头有些痛,有点闷,应该是高山反应的表现。路边有一家藏族人闲坐,支了帐篷在喝酥油茶,一条大狗忠心的守在一边,我停在他们的帐蓬边坐下休息,谢绝了喝茶,和他们聊天。他们说还有5公里就到山口,然后再有5公里能到山脚。希望如此,路上一个人太闷,遇见别人总是振奋一点。 4点15分,累极,似乎全身的力气都被轧干了,歇息,在5078处左右。右前方出现一片白雪覆盖的山峰,很平缓的伸展着,和前方的路差不多高。乌云蔽白日,马上觉得有点冷,看来这里全靠太阳支撑温度。 在5082处停下,吃了半块干粮,倒在路旁,太阳照着我暖洋洋的,慢慢地睡着了,忽然滴下几滴雨点落在脸上,我被惊醒,突然想到这个山顶的变幻气候,前几天的冰雹和大雪,顿觉此地不可久留,急忙起身推车前进。走了不到1公里远,就看见远远飘着红幡,原来山口就在5083处,路边一块碑写着"加措拉山5220米"。我慢慢地走过去,从山口向前方眺望,天边一排排雪山象屏风一样,空气透明到极点,似乎遥远的山峰触手可及,洁白明净,天地间纤尘不染。拍照后向山下骑去,下坡路轻松多了,我捏着车闸,自行车慢慢向下溜,绕过坑洼不平,到5095处左右才渐渐是平地,几个老少牧羊人围过来盯着我看,路过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车里的游客很兴奋的打招呼,问我要不要吃的喝的,好象我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一样,我谢绝了。 从山口下来的路极差,凹伏不平之极,真正考验了我的车技,也使我对车子更有信心了。快9点了,5100处见一道班,进去和修路工人打招呼,准备借宿。他们这里好象什么食物都没有卖的,算了,我的背包里还剩半块干粮,我节省着吃了一半。屋里有一座牛粪炉,一口高压锅在火上煮着羊肉,这里海拔太高,不用高压锅煮不熟食物的。过了一会儿羊肉熟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过来坐在旁边,肮脏得看不清眉眼,请我吃肉,我告诉他我不吃肉的。他抓起羊肉,掏出腰刀慢慢切开肉吃着,和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我开始疑神疑鬼,心里嘀咕着这里太荒凉了,几十里都不见人烟。昏暗烛光映照下,那把尖刀寒光闪动,那小伙脸孔显得分外狰狞,不时抬眼瞄我一下,一块块羊肉消失在他的嘴巴里……,后来他讲起自己的对象,很幸福的拿出一张女孩的照片来给我看,是住在定日的,这个举动使他突然有了人情味,我也渐渐放松下来。9点多就睡了,在靠窗的那个脏得看不清纹路的床上,道班工人找来一床被子,特别强调这床被子脏得出奇,让我凑合着盖吧,我看了看他,说没关系,和衣而卧;他又加了张毯子在我身上,然后说你睡吧,我去隔壁看录像。隔壁有汽油发电机,晚上可以供电。 夜里醒了几次,床铺不平,硌得难受,不管它,只要暖和就好。 8月27日昨夜梦见在寺坡,和朋友们在一起,醒来伤感不已。早晨7点50多分起床,因为昨夜什么衣服也没脱的,翻身坐起就算起床了,抓起夜里当热水袋用的水壶,喝了点水,吃点胃药,把昨天剩下的四分之一块干粮吃了当早餐,不知这么点食物能顶多长时候。屋里的牛粪炉已熄了,有些冷。不过是早晨,总会振奋些吧,8点20分出门,和同屋的小伙再见,问他昨晚看的是什么录像,居然是央视《西游记》。 路况比昨天的好,出门是318国道5100公里处,下坡居多,很快到了加措的果热村,村里正在大兴土木盖学校。再向前,路上有些小孩在卖化石,是喜马拉雅山里的远古海生动物化石,好像鹦鹉螺什么的,久闻其名。在5122处有一村庄,村头小店里,一老妪卖给我杂牌方便面,用睡梦中一样的缓慢动作找还零钱、取了食品给我。干嚼完方便面,10点41分出发,继续走。山谷两旁坡地平缓坡牧草片片,有牛羊徜徉,一条河水在谷底流过,水不甚清。 到前方一道班歇息,问道班工人定日县城还有多远,他回答说还有80公里,我很奇怪--地图上明明还有10公里左右就到了啊。买了方便面吃,突然想到道班工人可能是汉语说不好,把8公里说成80公里。再行,中午12时许至定日城的白坝村,问过路线后,到珠峰旅游局开的金豹家庭旅馆住下,买珠峰地区门票65元,前方到扎西宗村需翻过大山杰乌拉,今天时已过午,翻山怕是来不及了,只好先住下。至门口饭馆吃蛋炒饭一碗,10元。有买了包饼干做干粮,这里饼干卖到18元一包。回来住13号房,服务员给了我14号的钥匙,调换。院里有两条大黄狗,规规矩矩趴在门口看着我,我递给它们几块饼干,两条狗安安静静的吃掉了,便趴在我门口左右酣睡,但决不进房内,我以饼干诱之,两条狗才小心翼翼的踏进来,吃完饼干又悄悄退出门去,自始至终神态从容,亦不争抢。 我拾掇一下行李,又检查了一遍车子,给家里打了电话,2元/分钟。下午睡了一个多小时,觉得口干舌燥,好象与此地海拔高水汽稀少有关。天气怪得很,从1点钟到这里住下至晚上8点吃完晚饭至少下了4场冰雹,时间很短,冰雹粒也不大,最大的像花生米。说起花生米,真想吃点家里的花生米,喝上一杯啤酒,可惜花生米饭馆里没有,啤酒我也不敢喝,怕明天乏力。和门口的成都酒家老板(四川人)聊了一会儿,他讲了不少东西,譬如援藏干部能发大财之类的,我以前还真不知道。他说拉一卡车从拉萨到这里要3000块运费,生意不太好做,不过比起内地来省心,没有喝醉酒闹事的,也没有工商税务来找麻烦,这里人都很朴实,比内地的汉人好多了。我出门转了一圈,拍了两张照片,回来休息,明早7点就要起床,那时天还没大亮呢。今天遇见的乘车游客有好几拔,中国人和洋人都有,大家都对我有兴趣,洋人也和我嗑嗑巴巴的聊,大家总觉得我看上去是外语很好的样子,其实我的外语水平太差,真是不好意思。到现在为止,除我外没遇见有骑车和徒步的,我真想找个同伴,要是有徒步的,我也可以一起徒步去珠峰。听说杰乌拉的上山路只有十几公里,也许比以前听说的容易些,反正我是一路锻炼过来的,不怕。明天只要不下雨,我就有信心。现在已近9月,天气转好,不但可见珠峰,还可能见到各路登山队呢。 8月28日早上6点40分出门看天,繁星闪亮,熟悉的猎户星座赫然在目,让我又想起在家的日子。太冷了,回房再睡。7点40分再起,已是旭日东升,有几个北京游客一早就来了,说是急着去珠峰,当天要返回,他们可是够紧的,我出门到成都庄园酒家吃了早点,顺便给家里打电话嘱咐点事,花费10元。回旅馆交了房钱。 8点36分出发,5134公里处。柏油路极好,上下几个坡后到了5140处,边防检查站,登记,检查证件后,继续出发,在5142公里处柏油路结束,又是沙石路。5145处一个崭新的大标志牌写着珠峰向左。左侧土路上一路标写着101公里,估计是到绒布寺的路程。我向左转,离开了318国道,分别时看着伴随了一路的318,有些难舍难分了。后面上来一吉普,是旅馆同住者的包车,打过招呼后他们鼓励我几句,走了。再走,在97公里处又见一检查站,登记,一群小孩子围上来要这要那吵个不休,都是那些乱送东西的游客养出来的坏习惯!有一个小孩想拉点生意,就作手势问我要不要"SLEEP",我说废话,谁一大早上要睡觉。出了这村子,在山脚下略息,(写到这里,笔芯用光油了,再换一支),吃点饼干,喝水。一只嗡嗡叫的甲虫总在身边飞舞。四周山势起伏,蓝天、白云,红日高照好天气,开始爬山。 盘山路绕啊绕的,从这座山蜿蜒延伸到那座山,再到下一座山,让人看了不觉伤心泄气。我推着自行车艰难爬升,看见两个牧羊人,照了张相,给他们两块钱,他们还想要两块,我说够了够了。下午1点钟绕过了第一座山,爬进下一座里。有一辆卡车陷在淤泥里了,扛着车子绕路过去,累啊,乌云蔽日,好象不妙,有雨点滴下来。几番歇息努力,终于爬到了最后一座山前!山顶的便是杰乌拉山口,我看了看一圈圈绕得头晕的盘山路,打算抄近路从陡坡上推车过去,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往往得不偿失,不过我还是想试试。爬徒坡极累,最后,又陷在污泥中,直至膝盖全是稀泥,我奋斗了片刻,超近路成功了,不过是后坐在冰泉边洗糊满了烂泥的裤子、袜子和鞋子,耽误了更多时间,喜马拉雅的泉水真凉啊,洗完后湿淋淋的穿上鞋袜,嗓子立刻肿痛起来,要感冒的样子。又经过一番说不出的挣扎,离山口很近了,也更累了,精疲力尽中走错了路,又陷进烂泥汤里一次,刚洗净的鞋子又涂满泥浆,不管它,赶紧到山顶去吧。地势渐高,四周显出的雪山已经连成片了,壮观。 (现在是晚上10点48分,**在扎西宗藏式旅馆二楼的被窝里,被子和枕头都是新的,又大又软又舒服,喝着热茶记日记。)继续推车上行挺过了81公里处,刚转过弯就看见迎风招展的玛尼经幡,好象过节一样--杰乌拉山口到了。看到山口经幡,我顿时泻了力气,慢慢走过去,两旁垒着大大小小的石堆,像坚强的哨兵不畏寒风,在夕阳下昂然挺立。我在80公里处停下,欣赏周边的风景,拍照,杰乌拉山口干净利索,向前二、三十米远就是山背后的下坡路,不象前天翻越的加措拉山口,在山脊上还走了漫长痛苦的1公里远。 转过山口,眼前豁然出现排排雪山,屹立远方,层峦叠嶂,雪白耀眼,被浓厚的云层压着,最高的几座山峰看不清楚。我想起在这里能看见四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慢慢着琢磨是哪几座。这时对面山下开上来一辆越野车,在身边停住,司机探头笑着说你终于爬过来啦?我也笑着说终于过来啦!司机旁边一个挂银色鼻环的洋妞冲我直挥手,我看着她闪亮的鼻环,突然想起,这一车洋人不就是昨天中午和我一起在旅馆里买珠峰票的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看来珠峰天气不错,这几个老外也没什么时间吧,还是我这样旅行自在。 与他们告别后,一边慢慢滑行下坡,一边不住欣赏前方的风景,我想面前这一排巨大的雪峰一定有我想见的世界高峰了,可惜浓云一直笼住最高的几处。转了几弯后,前方有一群四川人在围着一辆大卡车干活,车上装着红色的搅拌机,修路的。和他们聊了会儿,大家一齐合影,有几个人给我留下地址,让我邮照片去给他家里,我答应了。继续下坡,遇见几个当地人,问他们哪个是珠峰,没想到他们也不确定--住在世界最高峰脚下居然不知道是哪一座?后来有一人叫我拿出10元钱钞票来,我心想就问几句话还要10元钱?对方提醒我说,钞票上面印有的嘛,看一看不就知道了?我恍然大悟,找出一帐有珠峰图案的十元纸币试了试,还是拿不太准。这些当地人也真是的,面对世界第一高峰而居,竟然无动于衷。 向下骑呀骑呀,捏紧闸,绕过这边的山路再绕那边的山路,和上山一样,走过70公里处、60公里处,又钻过一个山洞,进了山窝里一个村子,问知扎西宗就在前方。此时太阳已落在高山背后,巨大的山影呼的一下把我吞没--暮色降临了。因为空气稀薄的关系,太阳落山后天色很快就黑透了,高山峡谷烈风扑面,呼呼作响。我顾不上劳累,迎风急奔,只恐黑夜里不识道路,迷失在这喜马拉雅大峡谷中可怎么好?所幸不久前方出现几点灯火,即扎西宗也。 进村住路左一家藏式旅馆,老板娘和气生财,招呼周到,车及背包放楼下,老板娘说没关系不会丢的,我也就放心上楼休息去了。二楼一间小屋三张床,吾独居。出门进对面的双流酒家,吃西红柿炒蛋一份,饭两碗。老板夫妻亦和气,旁边一桌有六人就餐,问我何来何往,照例夸奖了一番。问答中发现,这帮人中为首者是辽宁阜新人,原来是老乡。吃完饭,与众人聊天,9点多是我想回去休息了,老板夫妻极力挽留我,说摆摆龙门阵嘛,再侃。老板家真的是成都附近双流人,我告诉他们2000年夏天时我曾在四川徒步旅行,从双流走到邛崃的。10点多回房,上床写日记。末几,吃饭时聊天的那几个年青人寻进房来,大家兴致都很高,又侃到11点半才散去。这帮人是来干活的,给沿途装标志牌,我今天见到的崭新路牌就是他们刚装好的,明天还要继续向前去,最后一块牌子是"珠峰大本营"。怪不得他们好几次说让我搭他们的车!不过我没有道理放弃骑车计划的,只剩50公里了,大约明天可到珠峰大本营。听说前方山路再无大坡,较缓平,我又放了心,看来完成计划不会很难了,事可谐矣。 不知今天过的杰乌拉有多高,记得在边防检查站看过详细的军事地图,从等高线看,也在5000米以上。刚才出门去给车子上锁。偶一抬头见旁屋一人光头圆脑,好像在云南大理时结识的同伴涂谦,我停下仔细看了看,真的是他,遂进屋打招呼,涂谦怔了怔,看着我表情迷惑,瞅了半天才认出我,大惊说你怎么晒成这样?太黑啦!我大乐,说你要是骑车过来,一样得这么黑。他们几个同伴包了一辆车,今天晚上10点才到的,明早去珠峰,想不到在这里相逢。大家约好珠峰见,我告别回房,安睡。 8月29日早上天已大亮,我还没睁开眼,便听得窗外雨声淅沥,心想不妙,不久有人在房门外天庭中哀叹说,好大雨呀!我想雨大了走不成,便翻身再睡,反正屋中就我一个人,清静得很。 8点半,起床,见四外群山围抱,阴云盖顶,了无晴意,心想就是雨停了,也要乌云不散,不喜,回房喝热茶数杯,吃饼干几块,多酶片及维生素各三片,缩身上床,略揭窗帘,望见雨幕飘摇,街心孤狗茫然无从,心有所感。也许要在珠峰一带多停几天了,三天,也许五天,等雨停了路略干便直上绒布寺,等上十天也罢,人已至此再无他念。去绒布寺的路听说还算平缓,反正这几天走的山路上坡便是返回时的下坡,下坡亦即返回时的上坡,正所谓胜固欣然败亦喜,倒也不须挂怀。昨日听得去珠峰的另一条路,即去老定日县城的路,颇有意一试,听说那边没有杰乌拉一样的高山。眼下雨未停,心已静,门外人声走动,各忙各事,吾且睡一场再说。 9点多钟,雨小了,10点上下快停了,大家都忙碌起来,我也起床看了看天,涂谦他们收拾走了,立路标牌的老乡也带着车走了。我出门到双流酒家吃了一大碗蛋炒饭,回来和旅店老板娘结帐告别,这时楼上摇摇晃晃下来一胖大洋妹,楼道昏暗吓了我一跳。 天上时不时还飘点雨,路有些泥泞,我昨天劳累过度,昨夜又夜半才睡,好像有点体力不足,骑不动了就推车,从11点刚过起到12点多才见到巴松村,路标从49公里处到40公里处,巴松村里只有一家旅馆,关着门。围上来一群藏族人,言语不通,只说旅馆主人是去上面了,手指我来的方向。我推车再走,见到一家野人家庭旅馆,和前天在定日白坝住的金豹家庭是一拨的,过去问了一下,店主对答中有骗人之嫌,我觉得不可靠,便不顾而去,此时路标为39。 走啊走啊,路边有鸽子在飞翔,路边哗哗作响的是绒布曲,因为下雨河水很浑,遇一藏民,汉话说得比别人好,聊,他说前面一村是最后一个有人烟处,,再往山里就没人家了,直至绒布寺。我想今天出门太晚,身体又疲乏,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5点了,还是休息一下吧。便随这位藏民来到村里,在一所小学里找到住宿处,是老师的床位,因为没开学,老师不在,还算干净舒适。教室前的院子里卧满牦牛,遍地牛粪,看来在学校放假期间,这里是当作牛圈了。 此地据说离绒布寺不到30公里,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准到。特别想家,多希望就在格尔木啊,坐上火车就到郑州了,唉! 睡一觉,7点多起来,去宿主家里吃了碗甜糌粑,觉得味道还行,就和宿主商量带点走,又吃康师傅方便面一碗,出门转了转,回去休息,已是晚上8点多了,睡,梦回河南。 8月30日早上快7点时醒了,天还未亮,翻身再睡,想事情,7点40分起来收拾一下,吃药,吃饼干,充水,宿主来了,买了一包糌粑。告别,出门。 村口路标28公里,不很累,只是觉得高原缺氧,浑身无力,这里的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的60。 上坡,路是搓板状,没法骑,反正没多远,推车走。空气清新,太阳有时照下来,后背暖乎乎的,出汗,没有阳光时就凉嗖嗖的,路边草滩上有人干活,过去看了看,是割牧草的牧民,拍照,继续走。10点多到19公里处,休息。前方峡谷转弯处见雪壁顶天,上有浮云,快进大雪山了,兴奋。 现在下午1点钟了,从11点钟开始已跋涉两个小时,走到14公里处,爬坡,越来越高的海拔对体力影响极大,一使劲就头晕,进入山谷,两边雪峰林立,白云又松又软,飘在山颠,阳光灿烂。12点时吃了点饼干,休息。现在我带的食物不少,有一斤压缩干粮,一斤多糌粑,半斤多饼干,全是甜的,还有一斤多葡萄糖,其实这些食物有一半就足够了。前路起伏弯曲转入山谷深处,应该离绒布寺不远了,也许路转即见。路右侧的河水是绒布曲,水不深可是轰轰响,冰川溶水作灰白色,在石滩里奔流,一定很凉。 终于看见了珠峰,两点钟光景,从几处斜坡滑行下来,转角处突然出现一座白色雪峰,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洁白醒目,看着它那熟悉的山形,我不用掏出10元纸币来就能一眼认定这是珠峰!我急着向前赶路,绕过一片山丘,2点30分,可以看见很完整的珠峰山体了,可惜一大片白云遮来,始终挡在前面,不过我已经离山峰很近了,相信这几天中一定可以目睹真容。 现在是刚过10公里处,又爬了个高坡,在此时此地,爬这样的陡坡简直能要了人命。过了8公里处,终于看见一片房屋,有人影活动,应该是绒布寺了。果然,当我骑车滑下山坡时,看见了路牌“绒布寺”,绒布寺是路左侧一座寺庙,绒布寺招待所在路右侧,冷冷清清的,只有两个女人在洗衣服,没有人招待,我在招待所里外转了一圈,出来,前方山坡上有些车和帐蓬,过去一看,全是老外,有几个藏族人可不会讲汉语。珠峰大本营就在前方,估计那里有汉人。还有8公里,走啊走啊,累就不提了,在4公里附近休息一下,写日记时下起雹子,砸在本子上几个,我掂起吃掉了,解渴。冰雹越下越大,打在身上还挺痛,满地白花花的乱跳,算了,还是快走吧。冰雹大大小小时强时弱,我低头缩颈,还是经常打在脸上,好疼啊。撑着转过一个大弯,爬上一道高坡,看见远处隐约透出房影,等我站在前几天扎西宗遇见的老乡们立的"珠峰大本营"指示牌前,冰雹嘎然而止,一场大风吹走了满天乌云,太阳也露出来了,看来这场冰雹是珠穆朗玛峰给我的见面礼。 空地上有几顶帐蓬,有人迎上前来,我停好车子,钻进帐篷里,喝上了热茶,一切都安稳了,一位叫次仁的登山协会管理人员过来,嘱咐了我几句,无非是不要乱跑,这里很容易出事之类的话。我们聊了些有关珠峰的话题,还讲起了前些时候登顶珠峰的王天汉。旁边帐蓬有四男一女,陕西、杭州来的都有,打算沿川藏回去,我和他们聊了很长时间。 天晚了,珠峰仍旧遮在漫天迷雾之后,我吃了晚饭,没有鸡蛋的鸡蛋面,还喝了瓶拉萨啤酒,反正明天是在这里休息,又不用长途跋涉。明天的任务就是守在这里看珠峰了,我有的是时间,珠峰想在云雾里隐藏几天,我就等它几天,一星期也没问题的。回来睡觉,次仁和别人在牛粪炉边唱着歌,很热闹,后来我困了,找了张床铺躺下,把被子盖得严严的,有人过来又给我盖了两条被子在身上,压得我快喘不过气来,可是很踏实、舒服,我咕哝着说谢谢。 9月1日夜里有时呼吸不畅,会被憋醒,就是所谓的Cheyne-Stokes呼吸,由于空气稀薄出现的短暂窒息,醒来呼吸正常后可以继续入睡,直到下一次被憋醒。这是高海拔的正常情况,我倒也不担心。早上6点5分,起床拿上照相机去拍照,未果,外面太冷了,回来钻被窝接着睡。 起床后,去绒布曲洗脸刷牙,冰死了,刷完牙后整张嘴巴都冻得麻木了,话也说不利索。回头看见俩英国人又在辛苦工作,还真是努力啊。我回屋拿上相机,拍了几张相。发现洋人停止工作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咕哝了几句,好像是说气筒被人家拿走了,没办法给模型充气了,于是我嗑嗑巴巴的拼凑了单词跟他讲我带了一个气筒,洋人眼一亮,便要借用,我回来把气筒取出,借给他们,他们二话不说,扎好气嘴就开工。我回帐蓬照例用热水冲了一大碗糌粑当早饭,拌上葡萄糖吃了个饱。出来看见干活的英国人不见了,估计是去吃早饭了。旁边站着另一个高个洋人,这个洋人刚才冲我说了几句话,我没反应过来,他指着努力给模型充气的俩英国人说他们是疯子,我才明白,大家呵呵笑起来。这个高个洋人说他美国人,指着刚上来的几辆车说他的朋友们来了,这句我倒是听得明白。几辆车开到,下来十几个洋人,男女老少全有,打了招呼,就围过来看充气模型,充气的俩英国人也回来了,继续苦干,我在一边看得跃跃欲试,他们俩累了我就替换上去充气。 这时珠峰方向浓厚无边的灰雾渐渐稀薄,隐约显出山形,不一会儿就现出了庐山真面木,大家全被吸引了。观景的山丘上面已有很多洋人,今天大本营除了我以外,游客全是外国人,我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安安静静地坐下来。 遮蔽珠峰的云雾如烟般散去,蓝天映衬下,整座山峰完全显现,完美无瑕,四周无数雪峰层峦迭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它,一丝旗云轻轻挂在峰巅,随风浮动,那是山那边的印度洋暖湿气流飘过峰顶凝成的云带,常年不散。周围的游客没有了喧哗,似乎都被这庄严的景象震撼了,连低语都觉得亵渎,大家怀着敬畏之情,安静欣赏。 我激动不已,这就是我从小盼望的景象,从幼年就盼望有一天能够亲眼看见它,多少年过去了,遥不可及的梦想终于成真。这一次我之所以要骑车来这里,其实也包含着朝拜世界最高峰的心理,当年小孩子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缥缈,今天我却凭着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它。心理学家说,能够实现童年梦想的人是最幸福的。那么,此刻的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地球之巅,你五十年来成就了几百人的登顶梦想,同时也吞噬了一百多条活生生的性命。无数杰出的登山家长眠于此,虽然悲壮,但这也正是他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归宿。 当年有人问著名登山家马洛里为什么要去登山?马洛里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 看着这圣洁的雪峰,我忽然理解了这些登山家对雪山的痴迷,正是大自然的壮丽和恒久使人类萌生向往之情,对未知的好奇,渴望超越,这些永不休止的精神追求,推动着他们前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以求达到与永恒的沟通。 回顾我的旅程,在这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喜马拉雅山里,在似乎无尽头的山路上,在一天又一天的艰难行进中,我也渐渐获得了超脱,对自己的信心、对痛苦的忍耐、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使灵魂和肉体都达到未曾体验过的境界,这些已成为我最可宝贵的财富。 整整几个钟头,大家都在全神专注看着珠峰,偶尔侧头向同伴惊叹几句。我两次麻烦别人为我拍照,一次是请一位荷兰阿姆斯特丹来的黑人,一次好象是请一位美国老太太帮忙,那老太太满脸皱纹里焕发着精神健旺,态度极和蔼,告别时还冲着我把手指一抓一抓,象和小孩子再见一般。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世界最高峰的迷人景色看多久都是不够的,珠穆朗玛峰可以屹立千万年,芸芸众生却注定如电光石火般匆匆来去,这是我们的悲哀;但是在这短短的一生中,能够领略到世界上最壮丽的景色,又成为我们的幸运。 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刻,该走了,我恋恋不舍的走下山丘,去收拾行李。 我的假期快到了,已经没有时间骑车回拉萨去,所以自行车卖给了大本营管帐篷的小伙子,准备搭车回拉萨。反正这些天奔向珠穆朗玛峰路上,艰难困苦没有难得住我,回拉萨的路相对容易些,是否坚持骑回去对我来说已不重要了。 回帐蓬结了帐,背起包出来,大家纷纷和我告别,我也招手示意,诸多洋人也在纷纷回走,好象是去绒布寺。我转身离开大本营,时时留恋的回头张望,珠峰还是那么清晰洁白,庄重大方,目送我们这些渺小的生物远去,似乎在为我们尺蠖般短促的生命叹息,又象是在为它自己的永恒骄傲。 到了绒布寺,我登上山丘最后一次远眺珠峰,巨大的山峰依然清晰迷人,就像没有刚走了8公里离开它似的。不论怎样看,日后都会后悔没有更多看上几眼,也许今生只有这一个机会看见这座世界极顶了,在我还能看得到它的时候就这么看着吧。 文章作者:素食者 授权 中国户外资料网 文章最初发表于 户外资料网论坛
|
转自:http://www.8264.com/13385_1.html3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