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到拉萨的路

[游记]我到拉萨的路

2007-08-02    

8月14日到8月17日,在拉萨的八廓街不停地来来回回的那些天,我感觉象是在天堂,有松软的被窝和美丽的食物。但在晚上的很多时间,我却总要想起在四川、在波密以及从昌都出来后的那段日子。

7月25日
晚上6点,在上海那条荒凉又出奇杂乱的顾戴路上和小张告别后,我便开始了一直梦想的西藏之行。7点57分,从上海开往成都的384次列车准时离开了上海站,在这趟中国目前象万元户一样普通的空调车上,我面临的是史无前例的45小时。我决定去补一张硬卧,以节省在交通上的无谓的体力消耗。结果却是让我精疲力竭,车长是个让人无法捉摸的女人,让你充满希望却永远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从上海一直到湖北的襄樊,在无数次满怀希望和面对从冰箱中刚取出的列车长的脸后,我决定不再奢侈。呆在12车厢87座上其实也是不错的主意,周围的3个旅客都是有趣而不附属风雅的人,因此我始终在快乐和极度疲劳中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7月26日天亮时,我们仍在江苏境内,接下来的一整个白天,是被动的河南全省游,在几乎历遍了所有河南的名城之后,晚上十点,我们终于迎来了湖北的襄樊,在火车上的第二夜是最难熬的,坐硬座的感觉仿佛是头悬梁一般,在你极度睡意无比快乐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让你痛不欲生。
7月27日早上醒来后,阳光很好。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掰着手指数过,回想已经历的大半旅程,真的如梦境一般。大家都觉得很多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困难,只不过每个人心中原存的躲避心态自然而然地将其虚拟得面目狰狞罢了。
下午5点,火车到成都,此时的感觉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只想倒头大睡一觉。在火车上与网友阿钟联系好了,所以下车后便直奔他的住处。虽然是第一次到成都,但因为有火车上认识的朋友的指点,一切都很顺利。在人民南路四段北这一站的站牌下,我和阿钟第一次见面。与我想象中的广东人不同,阿钟完全是北京人的样子,又高又大又白,还略微有些发福,除了他满口广东味的普通话以外,没有其他的特征能证明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广东青年。随阿钟到他住的地方,洗澡后吃晚饭。然后如同老朋友一样和阿钟聊天,当然话题也离不开西藏。十二点半时,两个人都很困乏,于是睡觉。在经过火车上长长的睡眠沙漠后,一夜香甜无梦。

7月28日
起得很晚,昨夜成都狂风大雨,早上仍然意犹未尽。下楼和阿钟吃早饭的时候觉得闷热异常,不过比较上海和杭州的酷暑来讲已经是好受很多了。
饭后去联系走川藏线的车,按《西藏旅游探险手册》上说的,我先找西藏饭店附近的白马寺,原来以为白马寺只是个庙宇,后来问当地人才知道白马寺很大一块地方的总的地名,所以找车站来十分不易。最后在西藏饭店的门卫的帮助下,才了解到在西藏驻成都第二招待所有定时班车去拉萨,寻到那个地方后却失望地发现所有的班车都是走青藏线的,每天的下午6:30发车。票价上铺500,下铺510。到附近的货运站打听,货车也都是走青藏线,因为只有青藏线最安全。川藏线在8、9月的时候是雨季,所以塌方可能随时发生。据长跑此线的司机介绍,从川藏线进藏必须分段前行,先从成都到昌都,然后再从昌都到八一,最后到拉萨。其中前两段路况较差,必须准备充裕的时间。整个行程大约在8-15天工期左右,视不同路况而定。虽然早就准备会有很多困难,但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还是有一种很渺茫的感觉。不过这也坚定了我走川藏线的决心,最美丽的东西往往只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我的计划是先从成都到康定或理塘,8月1日理塘有藏区最大的赛马节,既然有机会遇上,当然不想错过了。
中午在人民南路四段北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店吃炸酱面,味道非常不错。和北京的炸酱面相比,更劲道也更入味,特别是炸酱要比北京的炸酱好吃许多。2两面加上一瓶啤酒便是很好的午餐了。吃完后去找走康定方向的车,按阿钟说的,我却走了好多的枉路。不过成都的公车司机大多数都很热情,而且有好多是漂亮的女孩,这是我在其他的城市所没有见到的。
好不容易到红牌楼附近找到了阿钟所说的车站,却没有去康定的车。没办法凭猜测坐公车又去了城东客运中心,却原来是个公共汽车站。后来又坐11路到火车北站附近的北站客运中心,终于有所收获,找到了去康定的车,每天一趟,下午两点发车。这段经历颇象某一广告语:一直以为还有更好的,反反复复才发觉最好的就在身边。因为下火车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北站客运中心的牌子,辛辛苦苦转了一天还是回到了这里,不觉有些感慨。
买了票后赶回阿钟的住处,稍歇后与阿钟出去吃晚饭。原本打算吃广东菜的,不巧的是去了两家均歇业了。回走的时候恰巧阿钟的朋友约他吃火锅,于是一同去。成都的火锅味道自然地道,只是太麻,吃不多便被啤酒灌饱了。饭后他们一起去茶室打牌,类似牌九的纸牌玩法,我看了一会便觉得没趣,一个人到街上闲逛。11点和阿钟到迪厅转了一圈,回来吃了点夜宵。因为明天还要赶路,又走了一天。挺累的,不久便睡了。

7月29日
昨晚与阿钟很晚才睡,早上醒来时已是8点多了,感觉很疲乏,又昏昏沉沉睡了一个多小时,十点多时起来洗脸收拾东西。与前两天不同,成都今天忽然下起不小的雨来,这给我的行程又添了点阴翳。不过还好,到近午时分,雨便停了。出来吃饭时,感觉很凉爽,仿佛入秋一般。
昨天说到成都的漂亮女司机,这里想略略写一点对成都的印象。仍然从女孩说起吧。一直艘说四川的女孩长得漂亮,但没有具体的概念。到成都之后果然是如此,五官长得特别标致,尤其是眼睛和鼻子长得都很精致,加上天生的好皮肤,所以感觉很宜人。女孩和风景一样,漂亮时都使人觉得心旷神怡。与杭州或上海的女孩相比,显得更健康。
从交通上看,成都作为西南的重要城市,比北京、上海或广州都要顺畅许多,的士以捷达和富康为主,很少看到有桑塔纳。起步价低,5元起步,1公里计价。在成都这个相对来讲并不是太大的城市,这样的计价法就显得比较合理了。饮食上,自不用说,川人的麻辣是闻名的。四川人很爱吃,所以各式的火锅店和小吃铺随处可见,在城市的任何角落你都可以闻得见川人标志性的麻辣味。小吃因为没有时间去尝,无法评说,但辣椒的鲜红却让人不得不胃口大开。娱乐上,成都似乎也并不逊色于沿海城市,听阿钟介绍,光是迪厅在成都就有七八家,酒吧和歌厅更是随处可见。过了午夜12点,路旁的酒吧仍然是热闹非常,比起杭州来,都市的生活气息更浓一些。四川话抑扬顿挫,长调短音,说起来极好听。仿佛是一个正宗的麻辣锅,味浓而耐人回味。四川话相对来讲也要较其他地区的方言来得好学,只要掌握了它的平仄和音长,学起来就很容易了。阿钟到成都不到8个月,一口成都话已经是相当纯熟,对比他带浓厚广东味的普通话,难易自然泾渭分明。
继续我的行程。中午12点半与阿钟告别后便到北站乘车,下午2点准时从北站出发,但车子到旅游客运中心后足足停了有一个多小时,又上来了不少的乘客,在一番不太听得明白的四川话的争执和放肆的笑声后,车上终于安静了下来。四点十分,车子出发往康定。与我原来想的不同,成都到雅安一般是非常不错的高速路,车子行起来异常平稳。两房的山峦开始慢慢增多。经过两天大雨的冲洗,一切都非常悦目干净,非常养眼大片的绿色中,零星点缀着农人的民居,房子都极有四川特色,屋顶与江浙一带相比,可能降雨量少一些,坡度要小很多。屋顶显得很大很宽,很从容地盖在矮矮的墙上。一直以为中国的古建筑更具美感,很自然地便显出错落层叠的韵味来。宽大的屋顶和低低的泥墙以透露出来的轻灵和飘逸与中国的传统几乎是吻合一致,而那种未经修饰几近天然的布局却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小村或是大镇均能那般疏疏紧紧地层叠起来,黑瓦的屋顶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地分布在村庄的绿荫中,是那么和谐和韵律的美。这与欧洲建筑的亮丽和繁锁的美相比,则是另一种简约和致远的东方味道。然而进入近代之后的建筑却慢慢失去了以往的那种闪韵,现代人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很清晰地表现在了建筑和其他的艺术上,一切均走向了浮躁和毫无美感的统一,屋顶也如现代人的心胸一样越缩越小,作为隔绝人与人的墙却越来越高,到了文化大革命时候建的民房跟那时侯最流行的发型很相似,一律地将鬓角修去,只留高高的顶上的一圈头发,看上去总让人会想到早时上海老街的马桶。进入九十年代,民居和经济一样,呈现出暴发的样子,楼层一幢高过一幢,外墙也象调色板越来越花哨,从马赛克到瓷砖、大理石。屋顶已彻底被遗忘了,原有的轻灵和古风已经丧失殆尽,欧式的华丽亦学得粗得不堪入目,剩下的或许只有作为居住的作用了。在这么多人的中国,这样才是最适合国情的吧。
扯得远了,回到雅安吧。雅安的大小与沿海的小县城差不多,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有不少的招牌写着雨城,大概是雅安的别称吧。在离雅安不远的一个地方,我们停车吃饭,我要了一份魔芋炖排骨和一瓶啤酒,排骨炖得很烂很香。结帐时只要10块钱。
饭后继续上路,不幸的是刚到泗坪便被限令停车了。原来此时二郎山隧道单向放行,走康定方向的车只能绕道汉源和石棉,泗坪和泥巴山一段正在修路,此时又是单向放行。要停多长时间大家心里都没有数,司机也下车到附近的饭店里聊天了。车上的许多旅客都已经沉沉睡去,我因为白天睡了一阵,此时一点睡意也没有,点了支烟在车外闲逛。看见后面来的一辆客车上下来一个老外,心想或许能找到一个同行者,便走上去搭讪,却是去马尔康的,而且有个中国女朋友同行。
这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这两天一直阴雨不断,所以已经有很深的凉意,穿短袖已微微感到有点寒意。想去年和小汪一起去泉州也是相仿的情景,一样在岭上堵车,周围也一样围满了叫卖的小贩。不同的是此时已身在川西,耳边尽是抑扬顿挫的川音。叫卖的多半是妇女和小孩,背着竹编的背篓,篓里的东西也没什么特别,尽是茶叶蛋、速食面和火腿肠。四川人管玉米叫苞谷,叫卖的时候如布谷鸟声一样,很有趣。走这条线的车并不多,所以生意也显得很清淡。妇女见无生意便散去了,但几个孩童幼稚而执着的声音此时却仍然此起彼伏,在静夜里很是清晰。
抽了几根烟,觉得很无聊。回车上躺着,听见后座的几个川妹子正开心地聊天,这时忽然有些独身旅行的孤寂。窗外的饭店灯光很亮,借着光我开始补上昨天未记的笔记,其实这也是种排遣时光的不错方法。写写停停,不觉已是零点了。饭店的灯陆陆续续地灭了,我已经不能再写下去了。闭上眼睛想着以后还要走的路,联系到今天的不顺,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

7月30日
凌晨朦朦胧胧地感到车开了,却困得睁不开眼,所以一会又睡着了。昨晚睡得很不踏实,卧铺又窄又小,脚也无法伸直,全身都是酸麻麻的。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早上5点多了,天已蒙蒙亮,却不知身在何处了。
6点半时,看到路旁的站牌,知道已经到了石棉,去康定的路已经走了大半。大渡河在山脚下与公路形影相随。虽然两天来雨一直不断,大渡河水却并不见浑浊,大概是沿江上游的植被保护得还不错。早在上小学的时候便知道了大渡河和泸定桥,这时候竟然已经身在跟前,感觉上甚是亲切。与江南一带的河流相比,大渡河显得甚是壮观和雄伟。如果说江南的山山水水是上天在满腔柔情的时候的倾情所作,那么川西的山水便是他激情昂扬时豪作。大渡河夹岸的山峦高入云霄,雨水冲洗后更显得青葱碧绿,如此近的观察一座山愈发觉得人的渺小和卑微,沿河公路随山势忽上忽下,裙带一般镶在碧青的山体上。远处云雾缭绕,洁白的云块柔柔地搭在山峰上,至刚至柔,甚是壮观。在车上往下看大渡河,只见波涛汹涌,不时地看见有雨水汇成山涧从山谷中奔腾而下。两山之间夹得越紧,河水也愈见湍急。毛主席诗曰:“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路上所见的铁索桥粗略算来也不在十座之下。或有名于桥头,大多数却是无名桥。桥面一律都是木板铺就,想来人行其上必然是有颤巍巍的感觉的。
车渐行,山势越来越陡峭,河水也越发湍急,打在暗礁上有时竟激起二三米高的的浪花。窗外始终下着小雨,车在途中又不断地停车修理,让我更觉得前路遥遥无期。在成都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人说从成都到康定需要14到20小时,当时我和阿钟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却是我们俩在对着地图纸上谈兵了。事非躬亲真的是不知其难的,想起西藏之行前的种种预算,此时均象泡沫般散去,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能在半个月之内到达拉萨已实属万幸,倘若途中有什么交通上的耽搁,不知道这一程会是几日。这个季节走川藏线是游人眼中的冒险行为,但旁观车中的平常百姓,走这条线也只是千万日生活中的一日。最伟大的东西往往是最不起眼的。为生活奔走的人可能说出来的故事要比任何探险家的经历更离奇更精彩。
这样想着,不觉中已到了泸定。看表是10点半。司机嘱咐大家赶紧吃饭,吃完后马上出发。吃了碗面后还有时间剩余,就冒雨去看了一眼当年红军浴血悲壮过的泸定桥,与之前看到的铁索桥相比,泸定桥更显古老,桥的两端已建了纪念碑和其他的纪念性建筑。因为怕车开走,加上雨又下得不小,看了两眼后便匆匆赶回,也没有留影。
10点50分,车出泸定县,前往康定。司机大概也急于赶到,车开得明显要比前一路来得快。出泸定不久车便过桥靠河左行,山岩巉巉,不时能看见丛生的野仙人掌。下午1点左右到康定,作为甘孜州的首府,康定并不如想象中的大。天下着毛毛细雨,更觉得有点寒冷。一路上颇嫌累赘的厚重衣服这时候忽显的可爱无比。下车后和车上结识的西藏江达人武部的阿勇一同去找住处。因为买了明天一早6点45分去理塘的车票,所以就近在车站的交通旅馆住了,二人间每人20元,比较价格和条件已经不错,至少屋里的彩电能清晰地收到8个卫星频道。
打听到跑马山就在公路后面,所以收拾完了便约阿勇一同去游山。天仍有小雨,往山上走时,突然觉得胸闷脚软,才明白这已是高原了。于是不敢再走得太快,只得一声不响地拾级而上。跑马山上这时也没有其他游客,空无一人的小道旁的灌木上扎满了印有经文和图案的经幡,日晒雨淋,多数已模糊不清。半山腰处筑有一亭,在亭中看得见康定的全景。康定建在两江汇合成大渡河的地方,城市呈三角形,三条河流各居一角。远望大渡河方向,隐隐约约是雪山的峰顶。因为有雨,看得不很远,多数山峰都为云雾所遮。
再往上走时,雨渐渐大了,加上身体又极疲惫,一时觉得意兴阑珊,决定从此折回。在高原上下山也颇为不易,到山脚的水泥路上,仿佛拖着双腿行走一般,此时才晓得高原反应的厉害。不过毕竟康定的海拔还不是很高,在旅馆下稍稍休息之后便适应过来了。这时才下午2点半,所以又到康定街上去逛,在一家香格巴藏族用品店里看到了不少令我心动的东西,因为担心成为进藏的负担,所以并不打算这么早买。康定只有两条夹江的主要街道,沿街走了一段后,我们折入了看起来象是菜市场的小弄,在入口处有两池极清澈的水,一面写着“洗衣池”,另一面是“洗菜池”。探手入池,池水冰冻刺骨,原来是雪山融水。不由得很是羡慕,遥想浙江一带,所用的不过是此处历经万里的长江之水。这种奢侈却是沿海的城市人无法企及的。
在菜市中也有水果及本地的特产卖,象灵芝、雪莲及其他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东西。买了一斤青皮小梨来吃,入口清脆松爽,真的如同被雪水浸渍一般,沁人心脾。又买了当地的煎棕,是没有馅的那种,只用糯米拌着豌豆制成。吃起来松松软软,淡而香冽。买梨的时候,摊主说此地禁用塑料袋,我们只得塞在口袋里。保护环境的口号在沿海已经提到多年,但这件事还是令我汗颜和沉思。
5点多吃晚饭,没有吃到大渡河的特产藏鱼,因为附近的小店都没有存货。所以随便吃了些家常小菜,砂锅豆腐做得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吃完饭后没有出去逛街,在屋里看电视。虽然身体上仍然很累,但一时可能因为缺氧的原因,翻来覆去总也睡不着,于是枕着被子嗑瓜子。九点多去洗脸时,发现屋外气温已经很低。自来水估计也是附近雪山的融水,刺骨地寒冷,草草洗了之后便回屋睡觉。因为明天赶早,所以将闹表调到5点20

7月31日
早上准时被闹表叫醒,又恋了一会儿被窝,便起床洗漱。高山环绕的康定天亮得比较迟,这时候仍然黑漆漆的。到楼下车站看了一下,已经有很多的人等车。回到房间又磨蹭了一会儿,看表已经是6点多了。跟阿勇告别后,提上背包便下楼到候车室,在候车室的小吃店吃了点包子和稀饭。
天渐渐亮了,上车后发现几乎都是背包旅游族。因为每个人的行李都很多,车又是座车,所以显得异常拥挤。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座位,刚坐下车主却解释说持3号车票的旅客要换到另一辆车,于是又重新忙着换车。原来我们买的是从康定到理塘的平卧车车票,比刚才的那辆看上去稍微高级一点。我的铺是左边最前排的上铺,视野相当好,旁边是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整一车有五分之四是旅游者,所以车前发动机旁边的空处堆满了各式的背包和其他旅行器具。
车因为小事耽误了,最后上车的老外在成都到康定的途中遇到过,只是不在同一辆车。她似乎一点汉语也不懂,只能不停地用英语向车主解释,可惜车主听不明白。7点20分车子终于驶出康定车站,这时候天气变得晴朗起来,阳光非常好,我几天来一直有些阴翳的心里也豁然变得开朗起来。
与成都到康定的险峻不同,康定到理塘的路虽然也一直在爬坡,但山势较以前明显缓和下来,呈现出一片草原的风光。车行出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开始翻折多山。山名是身旁的女孩告诉我的,她在新都桥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教书,趁假期到理塘看赛马。车沿着折多山丰满的山腰慢慢往上爬,想象中西部辽阔的草原景象也渐渐呈现在眼前。天空如此净朗,一切均是那么开阔和纯净。圆满的山体上没有高大的植被,只是舒展而均匀地铺满了厚厚的耐寒的草皮。山谷处有雪水潺潺而下,渐渐汇成跳跃欢腾的小溪。山坡的草地上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嫩黄和紫色的居多,间或有白色的点缀其中。隔不远你就能发现一个加水点,有藏族打扮的小女孩立在门口,在黝黑的肤色映衬下,一对眸子显得晶亮有神。折多山海拔较高,我们乘的扬州亚星在爬坡的时候已是大喘粗气,隔不久我们就得到加水点停车冷却发动机,正好我们也趁机拍一点草原风光。
随着海拔的增高,草皮也变得越来越薄,有些地方已经能看见裸露的黑色地表。藏人的碉房也渐多地出现了,大部分都选择建在背风而靠水的地方,古朴而极具民族特色。筑屋的材料是就地拣取的卵石,堆垒而成的厚实的墙与草原的背景浑然一体,小而色彩艳丽的窗棂在阳光下异常地夺目。成群的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绵羊在蓝天下静静地觅食。这一切与大片的尚未成熟的青稞和豌豆以及清澈欢跃的雪水构筑了一种藏区特有的田园风景。偶尔能看见挺立的雪杉,色彩浓绿,高大挺拔,如藏族汉子一般。
接近折多山山顶,已俨然进入了冬季。窗外稀疏的草皮上星星点点布满了积雪,远处是纯净而雄伟的雪峰,此时阳光更加耀眼。天空明净得如同刚用雪水拭擦过一样,有一种让人从内心深处想要呼喊出来的震撼。整个人那般地渴望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无法表述的纯净中去,我睁大眼睛,张开嘴,仍然觉得自己无法整个地接触她。对一件东西爱到极致总是令人手足无措的。
在折多山顶上,觉得有一点点的头晕。山顶平坦得让人感觉不到这已经是在海拔4000多米高处了,只是高山反应和窗外的皑皑白雪以及从窗缝里吹进来的冰冻的风提醒我不停地意识到这一点。一路上随处可以碰到修路工人,在这样寒冷的山顶也不例外。川藏公路能够保持畅通,养路工人日复一日的工作是功不可没的。
从山顶下来,9点50分我们到达新都桥。新都桥其实是个很小的集镇,但却是川藏公路南北线的分叉点,所以商贸较为发达。在车站转了一圈后,我们便走南线向雅江出发。这时候天气突然就变了,不知从哪里飘来的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原本热烈的阳光。雾气将远处的山峰紧紧拢住,沿路的山势渐渐陡峭起来,茂密的雪杉自下往上覆盖了大半的山体。因为一路都在修路,很多路段只能单向通过,汽车走得沉重而缓慢。12点20分车到雅江吃午饭,原本以为下午两三点能到理塘,不知道是中途停车太多还是其他原因,到理塘已是下午6点多了。中途车子熄火两次,大家只得下车推。每次发动时大家都已经气喘如牛,高原的厉害是无形的。在接近理塘的地方,忽然飘来了大片的乌云,黑压压地罩住了天,一会儿竟下起了大雨。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原是如此。
因为明天是理塘赛马节的开幕式,所以这个小小的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从破落的车站里出来,我和车上结识的另两对夫妻就近找了一间房,房间的条件不是太好,天花

原始链接: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tibet/travel-notes/2006/0721/38034.html
转自:1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