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Dango西藏自驾游- D13 拉萨 |
[游记]Dango西藏自驾游- D13 拉萨 |
2007-07-28 xieyouji.com |
D13 拉萨夜宿 世纪酒店 拉萨是个让人不由自主把节奏放慢的城市,这里日照时间长,每天晃晃悠悠也可以玩很多地方。拉萨挤满了各地涌来的朝圣者,他们行走在寺庙里和街道上,摇动转经筒,表情安祥。 布达拉宫,一票难求? 到拉萨前听说布达拉宫门票紧张,五一期间每天限量供应。而Raphael说拉萨是他的地盘,所以我们就委托他订票。Raphael联络旧友后打听到的结果是,连旅行社都搞不到票,必须起个大早由本人拿身份证去排队买票。Raphael很不好意思的跟大家交了白卷。 到拉萨后,我和Daniel与大家分头行动,Catherine跟了铁脚的车,本来给他们的陆巡编队4号,不过铁脚纠正说,出来玩叫4号不吉利,所以叫他们 5号。3号和5号在布达拉宫不期而遇,令大家喜出望外的是,由于旅游高峰期已过,所以布宫门票随到随买。后来老张老爱提门票的事、跟Raphael开玩笑,Raphael则涨红着脸极力争辩。我觉得他们俩斗嘴的样子很像小孩子。 色拉寺的辩经 第一天我们俩没去布宫凑热闹,反去了色拉寺。色拉在藏语里是玫瑰的意思,据说因寺庙原址长满了野玫瑰而得名。色拉寺白墙红瓦,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我有心要从里到外都参观一番,然而高原的寺庙不易亲近,每上一个台阶都好吃力,所以我们草草参观了寺庙、就去辩经场。 色拉寺的辩经名声在外。辩经是僧人修行的一种方式,一对对僧人在一问一答的辩论中悟得佛学的真谛。辩经时他们神态各异,仿佛寺庙里的罗汉都活过来了,配上独特的手势,引来观众如云。他们在辩论什么?观众都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镜头与他们交流,各种相机对准僧人们、快门声此起彼伏。由于色拉寺的辩经每周一到周五下午定期开放,这里的喇嘛已相当熟悉镜头,表现自如。有的喇嘛瞄到镜头,还特意做分解动作让我拍。这里的喇嘛几乎个个都有手机,和外界密切联系。 相关链接:拉卜楞寺的辩经 辩经前我们还看到喇嘛诵经,下课了,上百名喇嘛涌出佛堂。有一位喇嘛来自青海,我问,“青海不是也有很多寺庙吗?为什么来这里修行?”他答说这边佛学高深,所以前来深造。 阴沟里翻船 将要离开色拉寺,Daniel忍不住把车开上庙里的土路小小的越一把野。路太平、不刺激,所以他扭转方向打算回正路。正在开车下台阶,忽听一声巨响!车子动弹不得。下车察看,原来台阶的这段太高,车轮不着地,被架空了。台阶另一段非常低,导致daniel判断失误。完了完了,没带千斤顶。Daniel拿起电话就找铁脚帮忙,因为他工具齐全。铁脚在书店买书呢,闻听我们遇险便道“我马上来!”对认识没几天的朋友,就能立即伸出援手,铁脚这人真有越野精神。 不知道怎么那么倒霉,两个人手机又都没电了。Daniel去寺门等铁脚,我则去寻找外援。一支南通车队正要离开,我跑去呼救。他们勘察现场,分析、讨论了一番,然后让Daniel倒车,车队的数名驴友、外加色拉寺的几名喇嘛,一起抬车头。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在某些越野环境,还是人力比工具好用。损失不大,只有一块挡泥板脱落。顺利脱险后,驴友们商量应不应该给喇嘛酬劳。驴友甲数落乙道:“出家人是不讲钱的,什么事都只认钱,太俗!”于是我们向驴友和喇嘛们道谢,挥手作别。 八角街,玛吉阿米。 八角街又名八廓街,是围绕大昭寺的环形街道。一方面他是藏民日日转经的圣路,另一方面,他又是繁华的商业街,堆满了形形色色的藏族工艺品:手镯项链、面具、藏刀……据说有的女孩到了拉萨就喜欢逛八角街,挑选、侃价,逛上几天也不嫌腻。 当晚,Raphael带我们去玛吉阿米。这里东西不好吃,气氛却营造得很到位。玛吉阿米已脱离了实际的功用,更多是一种拉萨的象征,成了小资驴友到拉萨后必到之所。Raphael到柜台拿回几个油迹斑斑的留言本,“这可都是宝贝!”原来上面都是驴友留言,记录着他们来拉萨后的感受。有个人写:“我来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Raphael说他半年前也曾留言,可惜找不到了。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tibet/travel-notes/2006/1102/67228.html1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