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藏日记第三部分拉萨,我来了(2001.7.

[游记]青藏日记第三部分拉萨,我来了(2001.7.

2007-07-21    

青藏日记

《拉萨,我来了》(2001.7.22-8.1当雄-拉萨)


--------------------------------------------------------------------------------
2001-7-22,单骑中华行第183天,少云,5-20度,31工区-乌马乡22(原32)工区-龙仁乡-当雄县(G109/3730km),74公里,累计9748公里
早饭后和赤列维色一家合影,之后大家都去上班了,老阿玛一个人在家。我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老阿玛摇着经轮出来送我,为我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我的妈妈一定也在家里为我祝福,祝愿天下所有的游子都能平安回到母亲的身边。
我为老阿玛拍了一张照片,邻家年轻美丽的少女跑来看,害羞地拒绝了我拍照的提议。离开了美丽的谷露曲雪山脚下沿谷露河南下。
在谷露河大桥旁,远远看到一个穿着蓝紫色藏袍戴着红头巾的女孩子坐在在河边。在广阔的高原上,绿草,河流,蓝天,白云,红头巾的年轻女孩坐在河边,纯净而自然。她的身边放着一个铁皮的水桶。我远远地排了张照片,又走过去,正好她的十多岁的小妹妹也来了,背着一个塑料桶。我过去和她们打招呼,她们笑着,很不好意思又颇感兴趣。两个人把水桶装满清澈的河水,然后背起来回家。他们家在河边不远的山脚下,是土坯的固定房屋,还有一道土围墙。
桥的下面挂着一个牛头,据说是祈祷平安吉祥的意思。牦牛和羊,尤其是牦牛,是高原上牧民赖已生存的主要牲畜。藏民喝的奶和食用的酥油都是来自牦牛,牧民的帐篷也都是用牦牛毛编制而成的,而藏北高原没有树木,牧民的燃料就是牛粪。藏民对牦牛的感情很深直至崇拜。大多数藏民,尤其是农牧民的房屋前门上也都有个牛头骨,房子和墙头的很多地方都插着风马,就是我们说的经幡,上面绘有佛法经三宝。
高原的气候干燥,干裂的嘴唇仍然在加重,一次次地脱皮和开裂流血使我的下唇中间的裂口越来越深,裂口的周边不断加厚,经常一张大嘴就撕裂流血,不断地涂油脂也无济于事。今天上午不知为何感到特别累,浑身发软气短,虽然从唐古拉山下来以后再也没有头痛头晕,但今天的乏力恐怕跟高原反应有关。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东西,咬着牙“蹭”到乌马乡,G109/3698公里处的22工区,在那里一个养路工人开的餐馆吃了些饺子又看了会儿VCD。
今天到那曲去庆祝西藏解放50周年的大干部们将要返回拉萨,路边仍有很多武警在值勤。已经是中午2点左右了,车队还没有到,两个在等了半天的武警战士也跑进来看片子。突然间警笛大作,大队车辆飞驰而来,其中一个赶紧猫到墙后面,另一个刚要出去,我们提醒道:“来不及了,别让他们看见。”这一位也躲在屋里不出去了。车开得那么快,谁也不会注意到这一段无人值守。等大队车马过去了,他俩长出了一口气:“哎,一会儿接我们的车就来了。”
饭后继续前进,在3700公里附近爬上一段缓坡,放眼一望,我几乎惊呆了:
道路两旁绿草如地毯般,
许多蓝紫色的小花在绽放,
两面青山相对,
四面白云环扶,
头顶蓝天如洗。

蚱蜢在空中振响着翅膀,
鼠兔不时跳来跳去。
温暖的风轻轻抚过我的脸,
没有风声,
一只鹰悄悄滑过天空。

阳光温柔地照着,
阳光下一条闪光的路,
向前方耸入云端的雪山延伸,
消失在绿色的草地上。

宁静,安详,纯清,透明,
前方是通往天国的路啊......
没有痛苦,只有纯净,
我在这里消融......
那一条路,通向......
一缕炊烟在升起......

这一切都像是个梦,但却是真的。继续西去,河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牛羊闲步河畔。牧民的孩子们在捡着牛粪,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而平静。一男一女在被如地毯般的蓝紫色花丛包围的河边洗衣服,我过去给他们拍了张照片,虽然他们不太懂汉语,但他们灿烂而朴实的笑容却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我在花丛中坐下,让花朵和土地的香气沁入我的心肺,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的老家是胶东半岛的一个村庄,依山傍水。我少年以前的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时常在山坡的草地上躺下看蓝天,在河里捕鱼游泳,那是我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下午八点(这里9点半才黑天,所以8点还算下午)到达当雄县城,这里规模也不大,只有几千人的样子。在公路段求宿得知孙老一周前来过,在对面的川菜馆吃饭时孙老从拉萨打电话说他住在公路管理局招待所。
饭后到集贸市场疯狂购买蔬菜水果补充营养。这里做生意的人大多是内地人,四川人最多,还有些山东人。



2001-7-23,单骑中华行第184天,少云,5-20度,当雄-宁中乡-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镇35工区(G109/3804km),74公里,累计9822公里
上午准备去纳木错湖,有40公里远但没有班车,当地人告诉我路上有沼泽地,没有向导很危险,要包车去需要600元。我等了半天,没有等到包车的同伴,便回公路段收拾东西,11点半离开当雄,在路边看到5个徒步去拉萨的喇嘛。
一点半走到G109/3759km处停下吃午饭。一个到宁中乡磨面的藏族少年停下看我,我给了他一个火烧、一个西红柿和半根黄瓜。藏北高原地区不能种菜,藏民也没有吃蔬菜的习惯,他似乎没有吃过西红柿和黄瓜,也不知道名字,说味道好极了。看到我吃大蒜,他也咬了一口,辣得吐了出来。我吃完了,把鸡腿骨头扔到路边的水塘里,他用石头打那根漂浮的骨头。看我照相,他好象明白了些,端着我的相机看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钱,指着我用过的胶卷说要买,好半天连说带比划才让他明白没有相机胶卷是没有用的,并告诉他便宜的相机只要100多元就可以买一个。
溯河而上向念青唐古拉山方向前进,出去不远,看到一群羊在一段土围墙外的草地上吃草。一只小羊爬上围墙去吃墙头草,其他的几只小家伙也跟了上去,他们甚至在墙头上砰砰地顶起角来。当顺着墙向南转了个弯,最小的那个家伙看不到墙北的羊群了,着急地“妈...妈...”地叫起来。墙北的一只母羊开“咩...咩...”地始回应,两个一唱一和。哎,母子情深啊。
在这里念青唐古拉山(以下简称念青山)主峰已经清晰可见。山顶上白雪皑皑,白云环绕,但从东边的公路上看来,山势并不是很险峻,让人疑惑海拔7162米的她怎么会成为至今无人登顶的处女峰。但顺109线西南而下,几乎每一公里都会发现山貌有很大的变化,越现巍峨壮观。藏民称其为“阿弥陀佛”,是心中的“圣山”。山前雪山融水形成的河流清澈冰冷,河边草地上蓝紫色的野花盛开,与蓝天白云和巍峨的雪山相映生辉。
在山脚下,爬上一段小坡来到经幡招展的玛尼石堆前。玛尼,就是藏传佛教六子真言“哞玛尼巴米哞”(菩萨保佑)的简称,玛尼石,就是刻有经文的石头。在藏区,一般在路口,山头,古树旁都有大量的玛尼石堆,凡信徒经过此地必捡一块石头放置于玛尼堆上。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放置石头于玛尼石堆上,以示对藏民传统的尊重反之也会得到藏民的尊重。如果要围着玛尼石堆转圈,一定要从左向右沿顺时针方向走,以免违背藏民传统。我捡了两块石头放在玛尼堆上。
三个藏民在玛尼堆前卖雪莲,我买了十几只,准备和在唐古拉山口买的一起寄回家给妈妈用。连说带比划,我和他们合了个影,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说清自己的地址。
再往前去,路边卖“奶子”(一种干的牛奶制品)的两个妇女和一群小孩拦住我,我尝了一点,有酥油的味道,感觉不能适应。小孩子们围住我要钱,我给了他们每人一角零钱。稍大的男孩子借了我的打气筒用,一个妇女把小孩的钱要回来要还给我,我摇摇手,说不要了。
开始下坡,沿着另一条河流向拉萨市羊八井镇飞驰,海拔逐渐降低,路边出现了许多叶子如君子兰的鲜艳的黄色花朵。
羊八井镇离拉萨只有70多公里了,海拔4200多米,在这里,我看到了从格尔木出发以来一千多公里内见到的第一片树林。铁二局正在对到拉萨的一段公路进行施工,我在那里的工区求宿,结果住到了铁二局施工处的高原急救站病房里。哈哈,好多年没有住过医院了,这次一住,可以消灾避难了。明天将直下70公里,海拔落差六百米到拉萨,快要到达一段的终点了,反而有点想家了。


2001-7-24,单骑中华行第185天,少云,5-20度,羊八井镇-德庆乡-马乡-堆龙德庆县-拉萨,78公里,累计9900公里
早晨从“病床”上爬起来,觉得身体健康极了,跑到外面的篮球架子前做了几个弹跳,还好,够得着篮板!我问急救站的人那些树木的名字,他们说是杨柳。
近9点时向拉萨方向前进,路正在维修,时好时坏。在群山之间沿河东南而下。这条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之一,两岸青山相对,峡谷中河水波涛汹涌,沿途不断有溪流从山上奔下汇入河中,河流越加壮大。在河边一小块油菜花地前,我又看到了一片不大的杨柳林。两个武警交通一支队的官兵告诉我,羊八井是自格尔木进藏高原上第一个长树的地方,这些叫杨柳的树是杨树和柳树嫁接而成的。叶子比柳树宽,比杨树窄;书皮象杨树般光滑,枝条如柳树般弯曲柔软。
再往下去,突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鲜艳的黄色在青山绿水间,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让人不禁兴奋起来。在一处山峰高耸的地方,一块从山上掉下的巨岩上刻绘着彩色的佛像,我跑过去,在佛像边打坐作佛状,在鲜艳的黄色花丛中,真地要成佛了......

下面的路成了土路,崎岖难行,不时有车辆扬起漫天沙土,我很快就成了个泥人,满身灰土。河边有藏民绕着佛塔转经轮。
差十几公里到拉萨时,路况好起来,刚铺好的柏油路面,两边开始绿树成荫。这里的青稞很茂盛,穗子快成熟了,子粒已经长成。青稞的样子和小麦差不多,只是芒长很多。我揪下一穗搓去外壳生吃了,味道不错,和青小麦一样。
拉萨就要到了,我激动不已,一边骑车一边给莱州的的朋友小张打电话,是他的女友接的,我兴奋地喊道:“我马上就要到拉萨了!还有就几公里......”
2001-7-24下午6:20,“开放的拉萨欢迎您!”的巨幅出现在公路上。拉萨!我来了!
7月8日从青海格尔木出发,7月11日后开始单独行进,经过17天,在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的地区进行了1144公里的艰苦骑行加推行,没有搭过一寸路的车,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跨越世界屋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经过了风雨雪冰雹,克服了高原缺氧,穿越青藏线,2001年7月24日下午6时20分,终于到达了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拉萨!
无法描述自己的激动,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10年时间,边打工边走,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市。这次从云南来的时候只带了400元钱,到了拉萨以后找了工作,正要到中尼边境去修路。他31岁了,说这次赚到足够的钱后将完成剩余的几个省市的行程。我们互相留了地址,我说明天再找他。
到公路管理局去找孙老,在门口问管理局招待所是否在这里,可能是看我灰头土脸的样子,一年轻的警卫恶狠狠地对我嚷道:“这里没有招待所!”我顿时火了,吼道:“没有就没有!你这个态度干什么!?”“就是没有!”他还是很狠。我怒目圆睁,伸手指着他:“你熊毛病!”,心想,你要是再发浑我就揍你。他这次有些胆怯了,板着脸不吱声向另一个方向走去,这时另一个警卫过来说就在里面。(第二天我带姚正富去见孙老时又看到他,我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小伙,你昨天为什么告诉我说没有啊?”他很不好意思,尴尬地笑了。)
孙老正在房间里忙着写明信片。他气愤地对我说是否还记得前两个月在敦煌鸣沙山遇到的几个南宁人,我说大约记得。他说前两天外甥女打电话来告诉他有人说看见他本月14号在拉萨机场向同乡伸手要钱,而那时侯他还没有到拉萨呢。不知这流言是怎么出来的。他正忙着写信和明信片要澄清这件事情
孙老身上的钱确实不多了,但家里的电汇已经发出了(这里电汇要一个周,平信近1个月),他是个极要面子的人,我觉得他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
孙老带我到比较便宜和安全的军区第二招待所去住,晚上我们一起出去吃饭。20多天来我第一次喝了两杯啤酒以示庆祝顺利穿越青藏线。


2001-7-25,单骑中华行第186天,去团委,去财政学校
上午去自治区团委,得知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西藏大厦参加全国会议了,要30号以后才上班。这里的夏天可真是凉快啊。
下午到西藏财政学校去找用友西藏地区的代理,负责人到厦门出差了。我找到姚正富一起去看孙老。大家一起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合影,然后在旁边的一家川菜馆里吃饭,喝了几瓶啤酒,大侃旅途中的艰苦与快乐,畅谈豪情壮志。同在他乡,一老两少,三个旅行者似乎更容易交流。
我们三个人都是在做全国旅行,但目的和条件都不相同。孙老是广西交通厅的退休干部,经济环境最好,他主要是为了旅游和测验自己的体能。我算是小个体户,尽管没有赚到很多钱,但为了实现自己少年时期远行的梦想而放弃了赚钱,现在也要弹尽粮绝了,下一步很可能要考虑回去再赚些钱再出来。而姚正富,是我们当中最艰苦的一个,他今年31岁了,家在农村,也没有太好的受教育机会,十年来在中国各地一边打工一边旅行,收入不高,一路上可以说是极度地节俭。这次从西双版纳来西藏出发时身上只带了400元钱,幸亏路上有人还资助了他300元。但还是真难想象一个人骑车前进一个多月700元钱会够用。我也算是个很节俭的旅行者了,但平常每个月光是吃饭住宿和拍照的费用大约就是1500元。
他家里人经常催促他回家相亲结婚,他一次次推掉,为了自己走遍全国的愿望,在中国的各地打工和流浪着,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类的需求从生存到(理想)自我实现从低到高分为七层,认为一般人都是在满足了低层的如生存、安全、爱、受尊重等需求后才逐渐向高层需求如审美、自我实现的需求提升;但同时也提到,有些意志特别坚强和执着的人,会在极度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在低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仍坚强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我想他应该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吧。
他1.65米左右的个子,黑黑瘦瘦的,没有走遍天下的“大侠”样子,说起话来很朴实,全不是有些旅行者自以为是的样子,但是眼神很执着。
后记:后来我遇到云南的另一位旅行者,他曾经在路上遇到姚并一起走过几天。谈起姚正富,他大加感叹:“那个家伙,真是太艰苦了!我和他一起走的时候晚上在外面露宿,我钻在睡袋里面还冻得难受,他连睡袋也没有,用雨衣往身上一裹就睡了,还睡得很香!”


2001-7-26,单骑中华行第187天,游览布达拉宫
拉萨,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城市1300年前由松赞干布所建。布达拉宫,矗立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山宫合一,高耸巍峨,是拉萨的象征,藏民心中的圣地,7世纪松赞干布的王宫。据记载,当年有房屋999间,加上法王洞共有1000间,后来因战火焚毁,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现在所见的布达拉宫,主要是17世纪五世达赖掌权后扩建起来的。
松赞干布兴建布达拉宫的时候,西藏还不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布达拉宫还只是个宫殿。但自从五世达赖受顺治皇帝册封成为西藏政教首脑之后,布达拉宫就不仅是政权机关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大活佛的居所,因而也成了被藏民顶礼膜拜供奉香火的胜地了,但布达拉宫仍然是宫殿而不是寺庙。
布达拉宫高119米,共13层。建筑集宫殿、堡垒、庙堂风格于一体,历史悠久,文化和建筑风格独特,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白宫和红宫是宫殿的主体。红宫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而白宫则是历代达赖的寝宫。
从外面广场上看去,布达拉宫高耸巍峨,气势宏伟。在宫殿的外面和屋顶看宫殿的外观也是如此,日光城拉萨的日光名不虚传,照得宫殿显得金碧辉煌,照得你眼睛发花。但宫殿的内部,却是非常地狭窄和暗淡,楼梯也很陡峭拥挤。一间接一间的房屋转地我头昏脑胀,在酥油灯常年不熄,藏香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喇嘛们在看护着宫殿,打坐,念经或是做着酥油灯心,很多喇嘛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进寺庙修行。
暗淡的光线下,在狭窄的宫殿里转来转去。殿内到处是雕像,泥的,金的,银的.....墙上到处绘画着各种各样的佛像和故事,到处都有信徒在顶礼膜拜。红宫里到处是黄金和珠宝,五世达赖的灵塔竟然由3721公斤黄金和上万颗宝石制成,有的宝石大如鸡卵,虽然光线不强但仍然闪闪发光。各世达赖的穿过的衣服也被供奉起来,让信徒们顶礼膜拜。大多数宫殿拥挤和暗淡,在酥油灯的照耀和藏香的气味中,显得神秘肃穆而让我透不过气来。
一段曾由僧侣来统治的历史,一座座豪华的宫殿和寺庙,一个一生至少10万长头的民族,一个神秘纯净的雪域高原......这就是西藏吗?这就是拉萨吗?
我终于从里面出来了,从弯曲黑暗的巷道和房间里,从千千万万的形形色色的佛像中,外面的阳光依然灿烂地刺眼......
街上,有藏民叩着一个又一个的长头向布达拉宫方向来。驮着背的老阿玛摇着古老的经轮,路过崭新的楼房,躲过车流,穿过铺着大理石的大街,颤颤巍巍地沿着布达拉宫宫外的山,转动宫墙外的经桶,向宫外的山门走去......
街上,几个染着红头发、穿着吊带裙或是牛仔裤,露着肩膀或肚脐的女孩子走过......
街上,更多的人,藏民、汉民或是其他的什么民,熙熙攘攘、来来往往.....
阳光依然那么灿烂,灿烂得刺眼......

2001-7-27,单骑中华行第188天,游览大昭寺
上午孙老来了,我们一起去八角街和大昭寺。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距今已经有1350年历史传说是由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三人用三年时间建成的。八角街就是环绕大昭寺的环行街道,是传统藏族商品、手工艺品的集散地。
孙老曾进过大昭寺,这次他去八角街买东西,我自己进大昭寺去。

寺内上千盏酥油灯在闪亮,数以百计的转经桶在川流不息的香客和游客的轮番转动下从不停歇地旋转着。在一个小男孩的引导下,我爬到寺顶的平台上,拍摄远处的布达拉宫。在那里,一位来自四川的女孩子,李,让我帮她拍了张照片,之后我们一起走寺内其他的地方。我很奇怪她为什么会一个人来这么远的地方旅行。
从大昭寺出来后谈论是否去纳木错湖,孙老说没有意思,我虽然想去但考虑资金紧张,跟旅行团需要300多元,便考虑放弃了,大家都不去了。
在八角街逛的时候,几个兜售“狐狸”皮的家伙缠上了我们。其中一个开价每条400元,孙老说100元,最后110元成交。那家伙刚走,另一个跟了上来,拿出自己的货色,忙着跟孙老说:“你看看我这个,多好!”“你摸摸这皮毛,多软!”“你看看这缝,绝对是真的!”孙老撑不住,又看了他的货,确实比刚才那条好些,最后又花了110元买了一条。这下可坏了,我们前往布达拉宫广场去拍照的路上,又有两三个家伙跟了上来,这次其中的一个出示的好象是真货,确实皮毛柔软,工艺精良许多,但开价600。孙老这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原先买的两条可能都是假的,拿后来一位贩子的话讲,“都是狗皮!”。
最后小李也动心了,那条白色的雪狐皮手感确实是很不错的,在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我们走了他又追上的努力之后,小李最后花160元买了下来。据后来另一位贩子讲,这个是真的,值,因为那个家伙是刚来的,连生活费都困难了,只好忍疼出手了,这个皮子他大约只赚了15元。
在这里买东西,不要听了他的报价就轻易还价和购买。可怜孙老,花了220元,买了两张“狗皮”!


2001-7-28,单骑中华行第189天,八角街民族市场购物
上午正打开电脑写日记,小李来了,说要去买飞机票准备离开拉萨。我陪她一起去,她排队将要买到时一个搞团体票的票贩子把她拉出来说可以省100元。在等团体票期间,我们一起去八角街买民族商品。
她原先是个会计,后来辞职在东安开了个杂货店,现在嫌忙卖掉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和男朋友一起来,她说他也是个会计,很忙。
我们在八角街转了很长时间,那里到处是各种各样具有藏族特色的商品。编制着布达拉宫或牦牛图案的纯毛挂毯、刀鞘镶着宝石的锋利的藏刀,女孩子佩带的玛瑙和绿松石的饰物,山南地区出产的水晶项链和玉器,从印度而来的藏香。
还有卖藏药的,雪莲、冬虫夏草、藏红花等高原特有的天然药物。其实,藏红花和藏香都不是西藏地产,而是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等地。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这里有很多从印度和尼泊尔的商品,也有很多走私货和假货。小李花30元买了 一瓶CD香水,从包装到香气都仿制得很真,而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据说需要几百元。当她怀疑真伪而拿着到另一家去 验证时,藏族的女店主说这里是有规矩的,不能去评价同行的商品,但她给了她所说的价格高几倍的真品让我们自己对比,我们翻来覆去比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小李不停地问我对各种商品的评价和意见,好还是不好,买还是不买。最后她买了5串水晶项链、一对印度的铜制花瓶、一条手工的藏族牦牛挂毯、十条冬虫夏草、一瓶香水、一包泡药酒的风湿草药。我买了两串水晶项链准备带回家给两个姐姐。
下午小李回去等机票了,我在招待所打日记。晚上看了中央台播的新版的电影《格列佛游记》,记得小的时候就看过动画片,但当时没有关于智慧马“慧音”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其实是整个游记里最精彩的。
改编后的电影《格列佛游记》从格列佛从海外漂泊回到家乡开始,让格列佛本人来回忆这一段故事。格列佛是个英国医生,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做了航海医生,随船出海遇到风暴,船沉没了。当他九死一生回到家乡时,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被另一个有权威的医生买去了,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竟然成了那家的仆人。格列佛向自己的孩子和他人述说自己在海洋的漂泊中遇到的故事,在虚伪的小人国、乌托邦式的巨人国和由疯狂知识分子控制的太阳岛的神奇经历,但在那位心怀鬼胎的权威医生的诱导下,除了他的不到岁的儿子,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疯子,把他关进了精神病院。
他仍然给周围的精神病人、来访者和医生讲述着他的神奇故事,越发让人以为他是个严重的神经病。他的妻子深爱着他,不停地写信鼓励他,告诉他她爱他,但她的信件都被权威医生暗地扣留了,因为他想娶格列佛的妻子并霸占他的家。格列佛最后提出召开听证会,他的妻子和孩子爱并支持他,他的儿子一直相信他并意外发现了医生扣留信件的事。
听证会上,格列佛讲述了智慧马“慧音”的故事:一个岛上有一群会讲话的叫“慧音”的智慧马,他们的社会有着纯净的精神文明。“慧音”生活的岛上还有许多吃生肉的野人“野呼”,这些“野呼”半裸着身子,吃生肉,挖钻石黄金、捣乱和追逐异性,“慧音”无法理解这些野蛮的行为,视他们为下贱的野人。,一次意外中,慧音发现没有穿衣服的格列佛竟然和“野呼”是一个样子,格列佛拼命地解释自己和“野呼”是不同的,但他所描述的人类社会中所谓的体面、谨慎、法律、政府、组织、谎言、金钱,都使这些智慧马们更加恶心。看到“野呼”们采集黄金和钻石,格列佛也曾一度瞒着“慧音”去偷采,但当他积攒了许多后,却发现自己是多么非常孤独和痛苦。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家乡,他觉得自己更需要家庭,更需要爱,而不是更多的金钱。他把钻石和黄金统统抛进大海,告诉“慧音”自己要回家,“慧音”终于发现他确实和其他的“野呼”的不同并理解了他。格列佛自己做了一片小舟漂洋过海,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故土。
这些话呐喊着撕开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虚伪的外衣,震惊了听证会上的官员和医生,他们更认为格列佛是精神病了。他们要求格列佛放弃自己的想法,承认自己说的话是假的就可以释放他,但格列佛拒绝了。他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经历,听证会即将宣布他为严重精神病的时候,他儿子来到了法庭,因为他在花园里找到了从格列佛旅行箱逃走了的从小人国带回来的老鼠大小的绵羊。所有的官员和医生都惊呆了。
格列佛终于自由了,他和妻儿恢复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我开始适应了所有‘野呼’的邪恶,但骄傲除外。我经历了一切,但又回来了。”


2001-7-29,单骑中华行第190天,买睡袋,孙老决定经格尔木回兰州,我将独自穿越川藏滇藏公路。
上午孙老来,问我是否到日喀则去,我决定不去了,因为资金紧张,那曲的赛马节也不去了。在新疆期间相机损坏,计划外多花了800元钱。前两天莱州的朋友刘发芝打电话问我钱是否够用,我向他借了1500元,让他交给我哥哥,再存到我的邮政绿卡上,如果没有这笔钱,我连西藏也出不去了。

原始链接: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7137&PostID=7221841
转自:3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