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拉萨游记(十一) |
[游记]拉萨游记(十一) |
2008-02-21 sohu.com |
西日光殿坐北朝南,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殿内陈列考究,古玩珠宝、民族工艺品、造像唐卡等使人眼花缭乱。西日光殿外面有一宽大平整的晒台,站在晒台上,凭栏远眺,整个拉萨市景尽收眼底。工作之余,这里的确是一个休息身心的绝好去处。西日光殿以下、以东的白宫宫殿,风格气象与红宫大相径庭。由于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所以这里才是名副其实的宫殿。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仅是东西日光殿和与之相关的几所殿堂。包括西日光殿大庁(措钦索朗列吉)、森琼平措堆吉(内供奉有宗喀巴的一颗牙)、森琼甘单扬孜(达赖喇嘛与重要官员议政的地方),等等。 位于白宫顶部东侧的东日光殿(森琼尼伟夏)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于1922年重建的,它座北朝南、拥有近4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第十三世达赖喇嘛晚期和十四世达赖喇嘛早期起居生活和从事政务教务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有议政庁(措钦甘单朗赛)、会客庁(森琼达旦白孜)、护法殿(森琼平措贡司)、达赖喇嘛的寝宫(森琼其美朗杰),以及习经室,传达室等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白宫第四层中央的东大殿(措钦夏司西平措)。这里是五世达赖在位时建于1645年——1648年间的白宫面积最大的大殿,总面积670平方米,殿北中央设有达赖宝座,上方悬挂清同治皇帝御笔“振赐绥疆”金字牌匾。大殿四周绘有极其精美的壁画,其中有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传说藏民族的发祥地在山南,美丽的六公主与神奇猴子结婚,生育的后代逐渐演化成了生生息息繁衍居住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壁画中还涉及了藏民族文化及宗教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吐蕃王朝简史,一至四世达赖喇嘛肖像等等。据说这都是依照五世达赖喇嘛的授意制作的。由此对五世达赖当时的思想脉络可见一斑。东大殿是西藏地方政府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举行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曾举行过自七世达赖以来历代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和亲政大典,是宣布皇帝诏书、任命高级官员的场所。 布达拉宫正门的出入口白宫门庭(藏语称松格果觉)也是一处很有特点的地方。这里是参观者出入而布达拉宫的必经之地。参观完白宫之后,下得殿来,经德阳厦(即布达拉宫开展文艺晚会及大型活动的场所),步下十二层石阶、木制三排梯便可到达白宫门庭。白宫门庭呈四方形,内设四柱八梁,柱间雕有莲花、八药师像等造型,雀堤中央雕有虎、狮、鹏、龙四兽,周围墙壁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壁绘制的五世达赖喇嘛致全藏文告,因为文告下方有五世达赖喇嘛双掌印。这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余四壁上分别绘有僧人生活用具样品、四大天王造像,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全景图以及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奠基开工图、印度讲学大师阿底夏尊者入藏弘法图、唐初长安城示意图和吐蕃婚使智闯“五难婚使”图等等。门庭入口处西侧墙壁上还绘有吉祥回文诗,内容是宗喀巴赞颂词和六字真言图。可以说,白宫门庭既是藏汉友谊的见证,又是佛教文化精品的展示,具有极高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含量。 走出白宫门庭,拾级而下,从侧面仰视红宫的雄姿,是一个难得的观赏角度。这时展现在面前的布达拉宫红宫就如一座壁立之奇峰,通体洁白,高耸入云,峰之颠是须得仰视才可得见的巍峨殿堂,但也只能见其飞檐斗拱。那拔地之势,凌空之态,令人肃然起敬。一伺走到倒“人”字形阶梯“人”字交汇处,才猛然发现,从正门进入布达拉宫的人,并没有直接进入宫殿的路。要么得经过东庭院德阳厦,才能进入白宫,要么是经过僧舍扎厦才能进入红宫,这大概是防卫和安全的需要吧!我这样想着,一路沿台阶向红山脚下走去。 参观完布达拉宫之后,脑子里翻腾着参观时的印象,提出不少假设和疑问,对“三神”的归宿,始终不能释然,于是找了一些资料翻阅,才算得到一部分答案。把自己的看法整理了一下,形成了下面关于布达拉宫的探微。 评论 (0) | |
转自:http://shamotuo.blog.sohu.com/76305472.html3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