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第一次玩户外时,问一个老驴今年去哪?阿里,阿里是哪里?很迷茫。。。。 这个地名曾经让多少人望而却步,从拉萨到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最近的路线也有 16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很多都 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戈壁荒滩。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阿里便几乎成了与世隔绝 的代名词。阿里“圣湖”玛旁雍措、“神山” 冈仁波齐,在全世界佛教徒的心中它们是 “世界的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所以,真正能够闯进阿里的人,只需甩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就足以令他人汗颜: “阿里——景色震撼,生命脆弱!” 05年入藏,转遍了大大小小的寺庙,每当我跪拜在佛像下,这心里总觉得还不够, 还应祈拜佛祖,我要用我的双腿,转神山、转圣湖去跪叩。 在07年 完成了。 经过珠峰,穿越阿里,在神圣的神山之下,在神圣的圣湖之旁,我沿着佛徒的脚印, 我抚着虔诚的心灵,我跪拜、我叩头、我转经。 。。。。。。。。。。。。。。。。。。。。。。。。。。。。。。。。。。。。。。 时间:7月23日-8月23日 线路:拉萨-日喀则-拉孜-西夏班玛-佩枯错-萨迦寺-萨嘎-帕羊-霍尔- 圣湖-普兰-塔尔钦-神山-扎达土林-古格古城-扎达县城-狮泉河-班公错- 界山达坂-死人谷-叶城-喀什; 布达拉宫的云——千里佛光 后藏的八月的油菜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神山圣湖--生死相许 神山冈仁波钦海拔6600多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 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 在神山冈仁波钦南面是纳木那尼峰,而这两座雪峰之间,便是圣湖玛旁雍错。面积400多 平方公里,湖水是由冰雪融化而来,清澈见底。--“圣湖畔闲庭信步得宽余” 途中 扎达土林 沿途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一路海拔直下,翻过冈底斯余脉的阿伊拉山,就进入 了环绕扎达的土林地貌。 霞光中的扎达土林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才雕琢 出了现在这副景象。晚霞点燃土林的生命之光,它们好像骤然变成了一座黄金铸造的宫阙, 绵延千里、雄浑而苍凉。 离开扎达县城前往泉河谷,经过土林环抱的托林寺,土林相映生辉又别具一番壮丽。 古格遗址——千年沧桑,灰飞烟灭 古格王朝遗址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 和洞窟,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 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演绎了700年灿烂历史, 拥有10万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 狮泉河的晚霞——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班公错 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湖面海拔为4241米。东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中国领土范围, 余下西面三分之一则属于印度。湖的独特处在于:湖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是淡水,水质洁净, 水色碧绿;而在克什米尔境内就成了咸水。 红土达坂——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死人沟)。 界山以北人称死人沟,曾经有一支部队进藏,途经此地夜宿,因高山反应许多人 没能在第二天起来,故此得名。沿途四散着的白骨也令人畏惧,多是旧时的商队、牧人 葬身于此的。它的海拔在5200米。身体一般的人,在此要小心,不要停留过久。 界山达坂,路边立着块界碑,写着“界山达坂海拔6700米”几个红字,但这一数字 有争议,另有记载为5432米,但是近代没有人再勘测过,孰对孰错,不得而知。此碑是 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线,碑北是新疆的和田地区,碑南就近入了西藏的阿里地区。 界山的南侧相离不远就是红土达坂,因这里的土壤是红色而得名。 风餐露宿八千里,历时三载游圣境。 生死徘徊还复来,不枉此生几十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