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旅游日记拉萨40小时(高原反应) |
[游记]西藏旅游日记拉萨40小时(高原反应) |
2008-07-01 sina.com.cn |
拉萨的40小时(高原反应) 2006年的4-6月,我都在为西藏行准备资料,最终形成一本厚厚的西藏旅游计划书。7月15日还专程去北京排队购买青藏列车的票(当然没买到,详情见我前时发表的《购票记》),并去北京西藏大厦买了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品。 没买到火车票,只好买了7月25日飞往拉萨的机票。提前10天,我和太太、儿子便开始服用索罗玛宝,启程当天,按药的说明,改服高原安。 7月24日 16:42 鞍山晴,午后温度约32°,穿短袖T恤也热, 车厢内温度约22°,穿长袖T恤有点凉 我携妻带子,身背大包,兴冲冲地登上鞍山至北京的2550次火车,一家人便开始憧憬西藏的壮丽风光了。虽然也担心高原反应,但谁也想像不出究竟会反应到什么程度,都认为大不了多歇一天便可应付。我的《计划书》中把到达拉萨的当天下午和第二天、第三天都安排成休息或拉萨市内悠闲游览,没什么费体力的行程。 7月25日 5:02 北京阴,早晨温度约29°,穿长袖T恤正好, 机舱内温度约22°,穿长袖T恤有点凉 清晨,抵达北京站。出站后一眼望见前方的国际酒店,走过天桥,步行十几分钟便到了国际酒店西门。这里有首都机场专线巴士的售票点和车站。时间尚早,未开始售票。我们便先去国际酒店里的五星级卫生间洗漱一番,然后到巴士站点北面不远处的小店里吃了油条稀粥,老北京的甜锅壁(油炸糖饼)吃不到了,油条的味道也不似从前了,都是南方人在此制做经营。 快7点钟的时候,我们登上机场巴士,一路昏昏欲睡,抵达首都机场时才来了精神。原本打算拍一张机场照片,到了机场才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首都机场太大了,入场、出场的通道口有几十个,车道好几条,上下两层立交,要想拍候机楼全景,得在一公里之外的高处,及至巴士进了机场入口区,根本连候机楼上半部都看不见。 进入候机楼内更惊讶,与我在别处乘机大不一样,这里区域众多,面积极大,摩肩接踵。多方打听才终于找到我的航班的换牌处,换了登机牌,找寻安检和候机厅又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安稳下来候机时,已经花费了40多分钟,幸好我们的班机晚点1小时,我们还来得及休整一下。 7月25日 14:30 贡嘎晴,正午温度约32°,阳光灿烂,穿长袖T恤有点热 飞机10:30起飞,14:30到达拉萨贡嘎机场。西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纯净的蓝天、白亮的云朵、刺眼的阳光、灼热的空气。我没有感到一点点不适,儿子似乎也感觉良好,太太好像有些憋气,行动立见迟缓,但这主要是她主动放慢了脚步。 一大一小两辆巴士停在候机楼出口等候乘客,我向司机打听得知,乘车的人多就开大巴,人少就开小巴。于是我没急于上车,在两车之间等候。此时儿子去拍照机场。最后司机决定开小巴,我便成为第一个上车的人,当然选择了靠窗的好位置。 7月25日 车子沿拉贡公路向拉萨奔去,拉贡公路先是沿着雅鲁藏布江走,穿过嘎拉山隧道后便又沿着拉萨河走。这两条大河都是孕育藏民族的母亲河,风光雄伟壮丽。蓝天、白云、远山、近江、田畴、藏居,一切都那么新奇,一切都那么亮丽,我和儿子两台相机一通狂照。 车行快一个小时了,远远望见拉萨铁路桥象哈达般飘舞,随即车子进入了拉萨市区,从雄伟的布达拉宫前经过,左拐驶进航空酒店的院子,终点到了。 7月25日 16:00 拉萨晴,下午气温约30°,阳光灿烂,穿长袖T恤有点热 我们刚刚下车,便有两个“喇嘛”走上近前,双手合十,口吐吉语,围着我们纠缠。我用手指指耳朵,又摇摇手,意思我听不懂。倒是“喇嘛”一怔,因为他们讲的是汉语。随即他俩便又絮絮叨叨地冲着我说吉祥话,其实我听得懂,但我知道他们是假喇嘛,因为真喇嘛没有如此募捐的。我便再次指指自己的耳朵,再次摇摇手。两个“喇嘛”丢下两句脏话离开了,又去纠缠别人。 打个的士去香巴拉酒店,不远,在八廓街的一条支路口停了车,里面白天是步行街。我背起最大最沉的包,儿子背着相机包,太太背着背包。在熙熙攘攘的丹杰林路上走着,寻找香巴拉酒店。 走没多远,在一排纷乱的店铺中间发现了香巴拉的大门,进院才是酒店的主楼,进入大堂,首先给我一种惊奇,大堂的装饰是藏式的,民族风格甚浓。房间的标价很高,但折扣也较大。我是预先通过拉萨国旅定的房,折扣更大。不预定看来也可有房,但价格稍高些。八廓街内旅舍宾馆众多,看来既便旺季,住宿应该不难。 进入我的房间,干净整洁,条件还不错,但在三星级酒店中,这里应该算是中下水平。我没啥高原反应,儿子也没啥感觉,太太似乎有些反应,感觉胸闷,但头脑清醒,还能行动。于是我们决定到本酒店的茶吧坐坐,品尝酥油茶和糌粑。 7月25日 17:00 八廓街晴,气温约30°,阳光充足,穿长袖T恤有点热 茶吧里也是十足的藏式格调,没有其他客人,我们先要了一杯酥油茶来品尝,老板客气,还送了我们一小碟糌粑。 只喝了一小口,太太便不再喝了;儿子喝了两小口,也喝不下去了;我一连喝了几小口,感觉不香甜,便又向老板要了几块方糖泡进去,虽然甜味能品出来了,可酥油茶的味道我终于也无法忍受了!不是膻味,也不是腥味,更不是苦味和腻味,其实没啥浓烈的味,鼻闻不到、舌品不出,可进了肚就有一种恶心的感觉。酥油茶剩了大半杯。我们每人尝了一小块糌粑,但没人能有勇气再吃第二小块。茶吧里卖的红景天饮料倒是还好喝,每人喝了一罐,有点甜,又带点苦涩。 从茶吧出来,大概是17:20,外面依然阳光灿烂,依然熙熙攘攘,我们没敢去遛达,只是在酒店院外门口逛了一小圈,买了几瓶农夫山泉就到酒店的餐厅用餐了。看着菜谱没食欲,要了三碗肉丝面,我和儿子吃着还算可口,可太太说吃面心跳加速,心慌气短。 7月25日 18:00 阳光依然充足 吃完了面回到房间,无事可干,太太劝大家睡觉养精神,以为这样可以尽快适应高原气候。我睡得很好。可儿子醒来时,嘴唇发紫,面色苍白,头痛昏沉,太太有些担心了。因为她的朋友的儿子以前来西藏,没啥痛苦感觉,就是嘴唇发紫,结果被医生看见,说是肺水肿,当即入院抢救,还真是反应得不轻。从医院出来直接去机场飞回内地了。 7月25日 22:00 拉萨晴,夜里温度约12°,单衣有些冷 我和太太搀扶着儿子打的去拉萨最好的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有一个大夫在值夜班。医生检查了儿子的心肺,量了体温,测了血氧含量,决定让儿子吸氧两小时。吸了半小时后,儿子脸色开始红润,嘴唇变得正常。两小时后,儿子行动自如,我们返回宾馆睡觉。 儿子吸氧期间,仍不时有高原反应的病人进来吸氧,多数是跟旅行团进藏的游客,导游带他们来诊治。这家西藏最好的医院的硬件也很落后,跟内地普通县级医院差不多,连好的县级医院都比不上。 7月26日 2:00 凌晨两点左右,太太因为胸闷而憋醒,下楼租了一个氧气袋,吸了一会儿就瘪了,也没起啥作用。拿出从医院小卖店买来的饼干吃了半块,就恶心得吃不下去了,自己吃了两片复方丹参药片,不久就呕吐了。折腾了一夜她没能睡着。 7月26日 7:00 多云,尚未日出 第二天一大早,我醒来,只感觉头顶稍有闷痛,其他没啥不适,行动如常,喘气比内地稍多些。儿子醒来后头痛难忍,嘴唇又紫。我带他下楼去餐厅吃早餐,他难以吃下什么东西。邻桌的一家看见如此状况便询问:孩子高原反应了吧?我答:是的。那父亲便说:他的孩子昨天也反应强烈,头痛呕吐;太太也如此,昨天去附近的藏医院吸了氧,输了盐水,今天孩子没事了,太太还稍有不适,但好多了。我和儿子又看到了希望。吃了早餐便去藏医院。 7月26日 8:30 八廓街晴,气温约28°,穿长袖T恤正好,天刚亮 这藏医院可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医、藏医、蒙医那都是很有历史的。不过进入藏医院后我发现,这里的硬件实在简陋,与我儿时所见的鞍山医院差不多,30多年的差距啊! 白班的医生还没上班呢,值班护士先给儿子和太太都吸上氧气,让他们等候医生来处置。9:30来了一位男藏医,憨厚的面相,黝黑皮肤,会说汉语,态度非常和蔼。藏医问询了儿子和太太的反应状况和昨夜就医情况,认为吸氧即可。既不听诊、也不把脉。 7月26日 11:00 八廓街晴,气温约30°,穿长袖T恤有点热。 吸了两个小时的氧,儿子转好,太太似乎稍好一些。出了藏医院太太和儿子缓慢步行回宾馆(距离百米左右)。我去藏医院对面的德克士炸鸡店给儿子买了一个汉堡。回到宾馆,儿子吃得很香,我把饼干吃了,太太依然什么也不想吃。 满心希望他俩能逐渐适应高原气候,因为到达拉萨已经快一天了,哪儿也没敢去游览,就休息和吸氧了。高原安依然按时服用,红景天饮料一罐一罐地喝,以至于儿子已经喝腻了。 7月26日 14:00 八廓街阳光灿烂 可是到了下午,儿子头又痛了,嘴唇又紫了。没奈何,再次去藏医院。还是那个和蔼的藏医来诊治,他仍然只是问询,不听诊、不把脉。我跟他商量吸氧的同时能否输点盐水或葡萄糖?太太反映胸闷厉害,希望用药。结果藏医便给儿子输盐水加B6(止恶心的药),给太太输盐水加丹参加胺茶碱。 儿子吸氧后逐渐好转,可太太却更糟,大概是输液过快,输到一大半时,太太浑身发抖,面色惨白,胸闷依旧。我连忙找护士拔了针。并请藏医开单给太太做了心电图。结果心电图一切正常,可胸闷难受的太太噙着满眼泪水跟我说:“咱们撤离西藏吧。”我虽然没有立即同意,可内心感到我们恐怕是坚持不下去了。 他俩继续留在藏医院吸氧。我则赶紧去航空酒店落实飞往成都的航班时间和机票余额情况。得知飞往成都的航班较多,几乎可以当天或第二天飞走的情况后,我想再坚持一下,也许他俩能适应,因为到达拉萨已经一天多一点了。 回藏医院时,特意从航空酒店步行穿过宇拓路,算是看了拉萨市容、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一眼,再往后恐怕没机会看了。 7月26日 18:00 八廓街阳光依然充足,气温约30° 吸了氧的儿子状态还好,太太也缓了过来。我们慢步走进附近的加州牛肉面店里,每人一碗面。我和儿子吃得挺香,太太费力吃了半碗便再也无力吃了,倒不过气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865e7010004h5.html6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