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笑谈:拉萨“玛吉阿米”泡吧指南 |
[游记]笑谈:拉萨“玛吉阿米”泡吧指南 |
2008-07-01 sina.com.cn |
“玛吉阿米”泡吧指南 先说说写这个“指南”的缘由吧: 一位博友看了阿文关于拉萨酒吧“玛吉阿米”的介绍后,到了西藏就想亲身体验那份西藏的浪漫。她和朋友一行四人在“玛吉阿米”吃了一顿藏餐,见到我就诉苦:从未吃过这么难吃的菜。 今天在网上搜索,发现一篇《丑陋的“玛吉阿米”》,虽不完全赞同,但也是有一些同感的。 其实,虽然“玛吉阿米”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它优越的地理环境,富于人文气息的浪漫传说,还是很吸引人的。那么,怎样在“玛吉阿米”才算是享受呢,看看阿文的心得吧:) 不要在“玛吉阿米”吃藏餐 不知大家有没有细看,每次阿文写“玛吉阿米”,都没有写吃饭。一般都是喝点青稞酒、酥油茶,或者拉萨啤酒。后来有一次请朋友去,想点一些下酒菜,这可难煞阿文也,把菜单从头翻到尾,从尾翻到头,点了一份石头牛肉---就是洋葱多,牛肉少,然后再放一个大石头。害得我们翻开洋葱找牛肉,很是辛苦。 实话实说,“玛吉阿米”的藏餐只是拉萨一般的。比如,有一次请画唐卡的达娃(大家可以在《在拉萨,看画唐卡,会流泪》中看到他,最帅的那位藏族小伙子)去,他们点了一壶酥油茶,只喝了一小杯,就再也不喝了。问他,他说不好喝。我倒是,每次去都喝一小壶,觉得还行。 《丑陋的“玛吉阿米”》一文中提到的雪域藏餐厅我是去过的,去年在中行工作的卓嘎就是请我在那里吃藏餐,说明她们本地人也认为那里的藏餐比较正宗,想品尝藏餐的朋友可以去那里。 甜茶一杯,看八廊街朝圣众生 如果你不喜欢喝酒,喝酥油茶,那么喝甜茶总可以吧!要上一壶甜茶,坐在“玛吉阿米”二楼的窗边或楼顶上,悠闲的放松心情,看下面八廊街上来来往往的朝圣众生。看到感兴趣的,可以随意拍摄,没有站在街上面对别人那种尴尬。 看了藏族人,可以看周围的老外,他们显然也很享受这样的氛围。如果你在“玛吉阿米”看到外国人比中国人多,千万别奇怪。 在“玛吉阿米”,还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在那里过生日的,拍摄纪录片的,电影学院的学生实习……那么,你就当是欣赏一出戏剧,在背景音乐里置身事外,也未尝不可。 “玛吉阿米”声名显赫,在里面当服务生也不是轻松的事。都是藏族人,不仅要懂藏语,还要英语,汉语。在客人看来,你不仅态度要好,还要有浪漫的文化气息,可怜那些二十来岁的藏族小伙姑娘,他们哪管这些,戴着耳机听他的流行歌曲,在一旁打打闹闹,也属正常。只是你自己要有好的心态,不然叫上两声他不应你,非像《丑陋的“玛吉阿米”》中那位仁兄一样,被气的半死。 友情提示:青稞酒不能多喝,两三杯足矣,喝多了胃很难受。 阿文的“玛吉阿米”生活 记得我第一次到“玛吉阿米”就是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要了一壶酥油茶,一杯青稞酒。那是一个下午,阳光懒懒的照在八廊街上,我翻开菜单,一个关于仓央嘉措的古老传说让我沉醉……从故事里出来,看那些转经的人群也恍然如梦,一切都是浪漫的存在---在那样的状态里,吃什么喝什么都挺有味道的。 第二次到“玛吉阿米”是坐在楼顶,天空是那么清蓝,不喝酒做什么:) 哎,世上本没有完美,能有这样的地方享受虔诚的信仰,也是上天的恩赐吧! 此时刚好一条短信过来,请君过目: “天涯海角生死叵测 大梦而已” 丑陋的“玛吉阿米”<转> 在西藏的八角街的东南角矗立着一栋黄色的两层建筑,在周围白色墙体的建筑中格外显眼。八角街这幢黄色小楼,正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下榻过的地方,传说在300年前,当时西藏的宗教领袖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次在这里下榻时,邂逅了一位有着月亮般美貌的少女。后来,仓央嘉措经常到这里,期待能够与那位少女的再次相遇,可那位少女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于是,仓央嘉措写下了美丽的诗句:“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那醉人的笑脸/就冉冉浮现在我心头。”诗中的“玛吉阿米”,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未嫁姑娘,或可引伸为美丽的遗梦…… 三个美国姑娘听说了这个故事后,当即租下了这个地方,把它改成酒吧,并起名叫:玛吉阿米。后来在一九九七年她们回国时,将它转给了一个从不懂餐饮的叫泽郎王清的西藏东部人。他把玛吉阿米开辟成了一个引进和输出文化的窗口,旨在给所有人提供一个自由而舒展的栖息空间。再后来有多家新闻媒体对玛吉阿米进行过报道,使玛吉阿米名声远播。如今已经在北京、云南等地遍开分店。 8月11日晚上,终于有机会能带老婆到久富盛名的玛吉阿米酒吧去看看了。这是我第二次到西藏,也是第二次到玛吉阿米酒吧。一年前我是跟着在西藏认识的几个驴友,一同走进玛吉阿米的,那时玛吉阿米所特有的藏域文化氛围深深的吸引了我,恬静的酒吧里,昏暗的灯光下,都是幕名而来的游客,有几个人在酥油灯下,在留言簿上写着什么;有的在静静的翻看着,手边放着一大摞待看的布皮的留言簿;有的围在一起轻声的聊天;藏族歌曲在酒吧里悠悠的飘荡着。 当时已经晚上10点了,一进二层的酒吧大厅,里面已经座无虚席,只好到楼顶去找位子,一到楼梯口,一块黑板上的白色粉笔字赫然映入眼帘,微软在楼上搞PARTY,9:30结束。一问服务生,说是刚刚结束,人还没有走,东西也没有撤呢。只好等着了,哪个店名气大了,都要排队的,习惯了,尤其是在中国,咱们有人多的优势。没多久上面的人陆陆续续的下来了,带着满意的笑容。我们赶紧上楼,刚上来,正在收拾桌上东西的服务生突然问:你们是就餐的吗,我当然回答是,真的饿坏了,还真怕你们不烧菜了呢。找了个靠近街边的角落,八廊街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尽在视野,实在有些饿了,让服务生赶紧拿菜单来。打开菜单一晃,发现这里的菜价普遍要比去过的几家藏餐店要贵一些,粗略一算,价格普遍高出了50左右,有的甚至是一倍以上,尤其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喝的酥油茶,3磅一壶的酥油茶要16元,而我们喝过的最便宜的藏茶馆才3元钱,贵一点的也只在8元钱。或许是这里的味道更地道一些吧,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也是独一无二的啊,这个价格也是理所当然的吗,名气是无价之宝啊。 俗话说:入乡随俗。既然到了玛吉阿米,就应该尝尝这里的特色,藏餐吃了几次了,看看尼泊尔菜怎么样吧,我点了一个尼泊尔套餐,老婆点了一个印度套餐,还有一壶(3磅的)酥油茶(想想能在俯瞰八角街的地方喝到的酥油茶,自然有它贵的道理,也就不觉得贵了) 服务生写菜的工夫,我跑去找留言簿,想在等菜上来的空闲翻翻,靠近楼梯的地方就有很多书和留言簿散乱地堆在一张茶几上,我过去的路上,正好有几个年轻的内地游客上来,问服务生:可以点饮料了吗?服务生回答:现在是用餐时间,不能只点饮料。只用饮料就要等一会儿才能就座。这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商议是不是要点些吃的东西。我随手拿了两本留言簿就回到了座位上,老婆已经点好了菜,还要了一壶酥油茶,现在似乎已经习惯了酥油茶的味道,每餐必点了。等了好长时间,终于上菜了,发现菜很是一般,包括色泽和味道,没有任何特色,可能是自己点的不好,没点出尼泊尔菜的特色来,只好欺骗一下肚子,胡乱的吃了几口,止住了它埋怨的叫声。所以很是想念在雪域餐厅里点的那道尼泊尔菜,外面一张酥酥的脆皮,里面是咖喱土豆什么的,做的很香,很有特色。本来应该先上的酥油茶还是没有上来,催问服务生,说马上来。这时坐在我们后面,跟我们前后脚上来的几个老外,他们点的酒水早已经上来了,他们已经在边喝边聊了,桌上也没见有任何吃的东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673c373010005qu7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