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偶尔打开电视浏览一下,发觉电视节目还是娱乐节目占着不知多大的一大半的天下。不是超女秀歌,就是媒体大拼盘,或者就是格格大侠满世界地飞腾跳挪,眼花缭乱,看得比他们现场表演还吃力。 倒是纪实频道的一个并不长得片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录的是一对德国父子自助去挪威峡湾考察当地的生态,尤其是熊的故事。其父是一位自由摄影者,儿子才十岁。这天两人乘飞机绕过北极来到挪威,之后再自驾船来到著名的挪威峡湾。这地方其父来过多次,已经非常熟悉当地的风土地理,熊、鸟、鱼、虫,儿子却是第一次出远门,跟随其父来做“科考”探险。 期间两人先是驾船,来到熊岛。后来又去峡湾边钓鳟鱼,来到荒岛上观察稀有的鸟类,晚上就露营在上面。 就我当时看来,两人放着德国农场中悠闲舒适的生活不好好过,去到荒岛上过餐风露宿的生活,所为何来?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是别的什么? 后来转念一想,除去我的“现代化”时代的功利想法之外,就只是从大家熟悉的家庭教育这一角度来说,也是有所感受的。首先,我们一般理解的家庭教育,就是关起门来成一统,一心只读圣贤书。殊不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农业文明社会尚如此,现代社会学习就更应明白学习并不仅是在学校里在书本上。第二,父亲教儿女,也不止是“今天作业做好了吗?”这么简单,也不是去书店收集花花绿绿的“一课一练”,或是拉着儿女的手,出东门进西门地上形形色色的班。而是让孩子对世上的事物产生兴趣,父子间伙伴式的共同做一些学校和平常日子里“无法完成的任务”,经历史上一些奇闻趣事,而在其中又能给参与者许多的启示教益和情感交流。这有多好!其三,不要狭窄认为知识就是学校里教师教的东西,考试要考的东西,或者明知不是如此,也是硬着头皮充当考场外的监考老师,逼着孩子抢分。何苦来哉!?考试升学仅是孩子未来的一部分,远远不是全部意义。不要让他们除了考试之外一无所知、一无所能! 德国父子的旅行故事的启示远非仅此而已,你又能体会出些什么味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