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受尽苦难,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是我跟逸风一路拦车实况转播,谢谢观看! 大名鼎鼎的珠峰宾馆 开车师傅把我们留在了离协格尔(新定日)还有七公里的路上,并一再强调这条路是去珠峰的必经之路。路边冷冷清清几家店铺林立在马路两旁,其中川菜馆成为主要营业场所,善于经营的四川人已经遍布西藏的各个角落,在异乡土壤里生根发芽,散枝布叶。大名鼎鼎的珠峰宾馆坐落在马路对面,一河之隔。我与逸风背着沉重的行李,越过路面因为雨水形成的小溪流,来到宾馆大厅。宾馆有160元一间的套房,也有20元一个的床位,穷困的我们只能选择后者。 身穿藏服的服务员带领我们经过一个停车场来到一栋两层高的楼房前,房间是一室一厅,4个床位。挂在门上的锁已经锈迹斑斑,厅里放着八十年代流行的按钮电视,打开电源,电视开始唧唧喳喳的乱叫,偶尔晃荡出几个画面也不知道是人是鬼,让人毛骨悚然。房间里浓浓的酥油的味道,床单上躺着几只早已风干发硬的昆虫。 服务员哼着小曲,提着一壶开水晃晃悠悠的来到房间内。“这里可以洗澡”她指着卫生间说。我一阵窃喜,一路过来,沙尘满天,正好可以清洗干净。扭开水龙头,浑浊的自来水带着一点过气的余温落在手上,摇摇头,在西藏,想舒舒服服洗个澡真是件难事。 一碗牦牛肉面 我的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腹中的一些黄瓜和面包早被消化的一干二净。安顿好行李,我与逸风直冲距离最近四川餐馆,老板娘40来岁的样子,个子不高,面庞白皙,一看就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一进门,正在打毛衣的她马上笑嘻嘻的迎上来,擦桌子,倒茶水。一看菜单,哇,一个青菜炒肉就要20元,分量少的可怜,老板娘忙解释:这里天气恶劣,不能自产蔬菜,所有的菜,肉都是从日喀则运输过来的,所以才会这么贵。正在我们犹豫不决时精明的老板娘早就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笑说:“这里的牦牛肉面价格便宜量又足,你们可以尝尝。”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呵呵。 在高原,煮面需要用高压锅。这是今天我学到的一点小常识。 当热腾腾的面条上桌时,我竟然有想流泪的冲动,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感只往上涌,殊不知,这才是开始,最辛苦的还悄悄埋伏在后,等着我们去经历。 珠峰宾馆的惊喜 “没有边防证是不能进珠峰的”。老板娘一句话像晴天霹雳惊醒了两个梦中人,“而且明天就是周末,办证处不上班”。我跟逸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欲哭无泪,看来只能在这个空空荡荡的街上停留两晚了。垂头丧气回到宾馆,实在不愿回到那间臭烘烘的屋子,我就呆坐在宾馆大厅看报纸。 真是世事难料,半小时后命运之轮又把我们引入我们期望的那个轨道。逸风在跟一位导游聊天时,意外得知珠峰宾馆可以开介绍信,这封信就可以当作边防证。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那种绝处逢生的狂喜和欢愉直冲入脑,让我哭笑不得。 通过珠峰宾馆的经理签字,我们拿到了那张薄薄的通行证。(需要登记身份证号码)今天,我们又离珠峰近了一些,站在珠峰宾馆的门口,远远眺望,似乎珠峰就在眼前。但是,命运总是不会按照人的意愿安排,十天以后我们才艰难的到达珠峰大本营。 鲁鲁边防站拦免费车 我们没有包车,只能在定日拦车进珠峰了。定日珠峰宾馆的老板帮助我们询问了将去珠峰的旅游团队,他们要不车上已经没有空位,要不是韩国团队不愿带国人,失望之极我们毅然决定去鲁鲁边防站试试运气,希望能在边防站拦到去扎西宗村的车子,然后搭环保车上去。 我们临时组成拦车突击队,逸风是队长,负责背行李,我是副队长,负责拦车,全队共两人。 鲁鲁边防站离定日有7,8公里,它是去珠峰和樟木的必经站,所有车辆需要在那里检查证件,我们满怀信心,在路边搭上一辆去公路段修路的大卡车,兴高采烈的前往边防站。 不到半个小时,传说中的鲁鲁边防站已近在眼前。看到几辆车停在边防站边等待检查,我们顷刻信心十足。边防站的士兵看到我们大包小包的从卡车上下来,立刻明白了我们的来意,热情的带领我们到检查站工作室登记,休息。一位年纪20来岁的小战士给我们端来热腾腾的茶水,捧着茶水,我的眼泪在眼眶中不停的打转,这种单纯的亲切像涓涓流水,缓缓的流入心里,滋润着早已冷漠如冰的心。在西藏,蓝天,白云,都是不带一点杂质的纯粹,但是最感动人的却是这些热情善良的人,心灵没有任何的界限和防设,真诚热情的对待这些需要他们帮助的人。 站在边防站的路口,太阳像一个大暖炉炙烤着大地,阳光直射下来,让人睁不开眼。亮晃晃的马路久久也不见一辆去珠峰的旅游车。 鸭子士兵 下午3点,远远看到一队排列整齐的小鸭子晃动着肥硕的臀部,摇摇晃晃的从边防站旁的小溪边走来,一个接着一个,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列队回营。我正疑惑这是怎么回事,站在旁边的一个战士说话了:“那是我们队里自己养的鸭子,每天按时出营,去河边捉食,下午归营。它们自然形成这些习惯。”难道兵营里的鸭子经常偷看士兵们训练的情况?然后自学成才。这样真实的模仿,真让人叹为观止,可惜边防站不能拍照,要不把这一百年难遇的情景留下来,回家给大家看看鸭子士兵奇景。 误打误撞去了樟木 直到下午三点多钟,还没有看到一辆去往扎西宗村的车子经过边防站,旅游车倒是不少去珠峰的,不是客满就是团队,我跟逸风像两个被遗弃的孩子一样,孤零零的站在边防站路口等待,高原的太阳果然不同凡响,烈日下不到半个小时,被裸露在外的皮肤就火辣辣的疼,早上刷在脸上、手臂上铜墙铁壁般厚实的防晒霜此时也被阳光消融殆尽。坐在路边一个藏族的老人在耀眼的阳光直射下悠闲的抽着烟,黑黑的脸颊微微泛着红光,这样强的日照对他来说好像只是微风扶过般自然,舒畅,像我这个以白为第一生命的女生当然只能望而兴叹。“这就是欧洲跟非洲的区别呀!” 逸风说如果四点还没有来车我们就只能原路返回珠峰宾馆,这里去珠峰大本营至少要4个小时,太晚了会有危险。听到这些话我那鼓鼓的信心像被戳破的气球一般,啪的消失不见踪影。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们准备收拾行李打退堂鼓的时候,边防站的小战士跑过来告诉我们,有一个大卡车要去樟木,司机愿意搭乘我们。去不了珠峰去樟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从樟木回来也可以从老定日去珠峰嘛。在定日守株待兔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搭上去珠峰的车哪。我看着逸风,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他只好举手投降。 惊险的樟木之旅 一日三变 挥手告别了边防站的战士,我们拖着大包小包,坐上了去樟木的免费大卡车。卡车是超长型,有10多米长吧,全身橘红,在这色彩荒凉的高原上格外醒目。车身有一米多高,驾驶室还有一个上下床铺,专为开长途车司机休息。这辆卡车是从甘肃兰州出发,车上有两个师傅,昼夜轮流开车,经过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来到鲁鲁边防站。别看开车师傅不过三十多岁,可他们在青藏线上已经跑了十多年,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一位师傅热情的把自己的位置挪出来给我们,他则躺在后面的小床上去了。 活了二十多年,我还是第一次乘坐这样的大卡车,坐在离地面一米多高的驾驶室里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似乎脱离地心引力,在地面上奔驰。因为车身高,车头大,所以两边过往的小车立刻显得比平时小了一半,大卡车威风凛凛的如将军般哄哄哄地行驶在中尼公路上。 在荒凉贫瘠的青藏高原上跑了三天三夜,寂寞无聊是最让人厌烦的。开车师傅希望我们的到来为他们增加些乐趣。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到现在深深的懊悔,来之前怎么就不学几个搞笑段子哪,现在就能调节气氛,消磨这漫长空洞的时间。从鲁鲁边防站到樟木不过200多公里(具体数字不清楚)的车程,师傅笑着说,晚上8,9点应该就能到樟木了吧。想到马上就到那个跟尼泊尔接壤的边陲小镇心里就暖暖的,暗自高兴。 边陲小镇不都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吗?不知道街上是不是遍布身穿各式各样服饰的尼泊尔人,藏族人,四川人,夏尔巴人在进行物品交易.店里卖的都是些具有东南亚特色奇形怪状的物品吗? 是不是低低咽咽的佛教经文吟诵弥漫着整个小镇? “快看,前面在下雨”。开车师傅一句话打断了我的幻想, “我们马上要进入大雨里了” 他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团黑云说。 太阳雨,雨太阳 这也许是高原上的奇观之一。东边日头西边雨就是最好的写照。 在几公里外,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奇观。天空中一团乌云盘旋在山腰上,大雨倾盆而下,形成整齐的雨线,斜斜的插在地面上,偶尔一两条闪电从云层中穿梭出来,为大雨增加了不少亮色。在云层的不远处太阳懒懒的撒在地面上,不知名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附上一层薄薄的金色,闪闪发光。太阳与雨在高原上像一对难分难舍的老情人,互相尊重,融洽相处,太阳中的雨,雨中的太阳显得那么的奇特而自然。 大卡车摇摇晃晃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半个小时后,阳光普照的天气嘎然而止,铺天盖地的雨水冲刷着玻璃窗,遮挡了前面的道路。“我们到了刚刚看到的云层下了”开车师傅笑笑说。雨水猛烈的敲打着窗户,路面,车子周围都被雨水团团围住,师傅放慢了车速,这个笨重的铁将军在大雨中小心翼翼地缓缓爬行了一个小时,终于雨过天晴,继续新的征途。 喜马拉雅冰雹 晚上8点多钟,路面开始慢慢爬升,放眼看去光秃秃石头山没有一点绿色的痕迹。师傅告诉我们,车子虽然看上去像是在走平地,实际上一直都在爬坡,因为坡度缓慢,人体感觉不到,可以看看周围的植被变化。我仔细观察,果然,绿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黄黄的砂石取代。“你们看,前面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了,等会儿我们要翻越喜马拉雅。”一个晴天霹雳直直的打入我的脑海。喜马拉雅,我们的神山,我们魂牵梦绕的圣地就是这样光秃秃的连绵山脉?眼前的景色让我觉得特别的沮丧,多少次,在我梦中,威严耸立的喜马拉雅山脉长年云雾缭绕,山上绿树如荫,鸟兽成群※※。“一看就知道你们地理知识太差,海拔这么高,哪里来的绿树和鸟兽”。师傅看着我,笑笑说。现实总是残酷的,任何的浪漫主义幻想最终只能存活在记忆的真空中。看着窗外“一毛不拔”的山坡心里说不出的惆怅。 窄窄的道路缓缓延伸向山脉的顶部,像一条绕着山脉沉睡的大蛇,无穷无尽看不到尾。好像近在眼前的山顶我们走了近两个小时,高原上真是有视觉的误差,看上去很近的东西,其实离你很远。到达山顶,视线突然豁然开朗。开车的师傅说,这个山顶是个几公里的大平地,周围没有任何的阻挡物,是狼群经常出没的地方。在这里不得不感叹狼的生命能力真是强悍,这种杂草不生的高原,空气稀薄,天气恶劣,狼群竟能顽强生存下来。 “这里的星星是最美丽的”开车师傅无限感慨“有一次,我们因为车子抛锚,在这上面住了一个晚上,四周都是空荡荡的,天空群星闪烁,像一个锅盖罩住山顶,太美丽了”。可惜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遇到的不是亮晶晶的星星,而是恐怖的冰雹。 道路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顶部笔直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开车师傅津津有味的描述着他们冬天运货物时,大雪封山,被围困在这里的情景。“那时候十多辆车,在这里可是呆了大半个月不能下山啦,每天吃车上带的干粮,幸亏我们早有准备”。看着窗外干枯贫瘠的土地,死气沉沉的一点美好的感觉都没有。 车开不到半个小时,天色开始慢慢黯淡下来,在黑暗空旷的荒野行车真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情。窗外的风呼呼从耳边吹过,阴森森的,不到一会儿我听到窗外有啪啪啪的响声,仔细一瞧,原来是冰雹砸在玻璃上,响声越来越大,霹霹砰砰从四面传来,“下冰雹了”我惊叫道。师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在西藏,一会下雨,一会下雪,一会下冰雹,这些都是常事了”。冰雹越下越大,密密麻麻地在卡车的玻璃窗上翻腾,跳跃,卡车在枪林弹雨中飞速奔驰。在喜马拉雅山口,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我第一次经历冰雹的洗礼。 卡车在山顶开了近两个小时,终于看到缓缓下山的公路了。夏季雨水多,路面被水破坏严重,坑坑洼洼。道路是沿着山体而建,卡车尽量靠着右侧缓慢行走以免轮胎打滑不慎掉入左侧的悬崖。开车师傅把没有抽完的半支烟仍出窗外,聚精会神的盯着路面。我跟逸风默默看着窗外,一句话也不说。不远处路面有一处塌方,路面的三分之一被雨水冲垮,路的里侧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坑,不断有小碎石从山上滑下来。师傅下车检查了路面,卡车勉强能撑过去。“我们马上要走,不然一会儿这里可能就要塌方,晚上就走不了了”。卡车慢慢从道路的右侧蠕动,小心翼翼地越过水塘,坐在车上的我们感到卡车微微颤抖着,缓缓开过塌方区。哈,一位师傅高兴的欢呼起来,我跟逸风莫名其妙的对望。师傅对着我们说,刚刚非常危险的,卡车的右轮有一半都是悬空,如果当时砂石松动,车子就会滚下山坡。大家都会变成肉酱了。真是无知者无畏,事后回忆,心里不免害怕异常。 就这样,一路不间断的行走,晚上10点,我们到了聂拉木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