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樟木出境到尼泊尔攻略 |
[游记]樟木出境到尼泊尔攻略 |
2007-07-24 |
从新疆跑到西藏,四天四夜的新藏线加上二天三夜的阿里小北线,同行的旅伴不堪旅途劳顿,中途叛变从拉萨飞回北京。在拉萨吉日旅馆征人也没找到合适的同伴,不忍放弃计划,只好只身前往尼国,这回连上厕所看包的人都没拉。 从拉萨到加德满走陆路都有三个办法: 一、拉萨到加德满都开通了尼中国际直通车,淡季每周五发一班车,旺季周二加开一班。这是最方便的路径,途中耗时两天半,车费580元。 二、从拉萨找去樟木接团的越野车,一般是丰田4500,当天到樟木,路上大约15小时,费用400元左右。当晚住在樟木,第二天出境。过了友谊桥找人拼车500卢比到加德满都,或者坐当地的客车200卢比到加德满都。 三、从拉萨坐班车去日喀则,4小时,50元,当日住在日喀则。翌日再乘班车(金杯车)到樟木,约15小时,车费185元,当日住樟木,第三天出境。 因为第一个办法要等时间,还不经济,除了省点事以外没看出有什么优点;第二个办法对于一个人出门来说显然是不太方便,找车找人比较麻烦;于是我就采用了第三个办法,坐班车到了樟木,这样自主又经济。 樟木小镇是318国道的终点,这条最长的国道从上海风尘仆仆一路走来,贪恋沿途雄奇壮美的山川,竟然一口气走了5千多公里来到樟木,它就象一条纽带紧紧系住了一端东海之滨的大都市和另一端的西南边陲的小城。 坐落在山谷中的樟木小镇,房屋依山而建,街道在山间盘旋上下,站在旅馆的阳台上便可看到相隔几条街道的国门出境处。这天是9月22号,昨天下了一夜的雨还没有完全停息,远山缭绕着迷蒙的云雾,满眼的绿色青翠欲滴。我背上大包,揣着仔细分装好换来的一千元人民币的尼币。在樟木换的汇率是1:8.8。为了花费方便,我要了16张500面值的和8张100面值的,尼币没有假的,虽然咱不认识,换起来还是很放心。樟木街上那些背着小包的人都是从事这项业务的,他们以此为生,还是比较注重信誉。并再三嘱咐你,花不完的回来还可以再换回来,当然,真等你换回人民币时的汇率就不是这样了。 为了抄近路,我走了旅馆旁的阶梯小路,雨天的石阶又湿又滑,还有后面65升大包的负重和前面25升小包遮挡着视线,真是举步惟艰。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后悔也没用了,只能扶着长满苔藓的石壁战战兢兢往下蹭。那份小心,直怕万一脚下一滑一失足成千古恨,出国未成身先残,常使英雄泪沾襟。唉,一个老太太,还想出去混,容易吗? 也不知为什么,今天过境的人特别多,见首不见尾的长龙里几乎都是尼泊尔人,中间夹杂着几拨背大包的老外。我站在队尾跟着人群蜗牛般向前蠕动,前后都是尼泊尔人,女人们穿着色彩浓艳的纱丽,男人戴着一顶漂亮的民族小帽,置身于队伍中,就已经嗅到了异域的味道。我一边搜索着驴的踪迹,一边在激烈的思想斗争,要不要投机取巧插队到前面去。最后还是国际惯例战胜了国人一贯的投机心理,老实排队站了一个多小时,才挨到了办证台前。 办完手续我揣好了盖上出境章的护照刚一出大门,一个小客货车的司机叫住了我,这个小伙子要去友谊桥拉货。樟木海关出去后有8公里的开阔地到友谊桥,坐车10元,车上又拉了个尼泊尔中年男人就出发了。这8公里的山路真是不近,泥泞的山路一直在青山碧水间盘绕,靠山的那边是青葱的山林,靠谷的那边是一蓬蓬茂盛的野花。流泉飞瀑自天而降又从脚下淙淙淌过,几条白练象剪刀把那山的碧玉分割成几块。 司机是个四川小伙,从部队复员后就从家乡来到这里谋生,天性乐观的司机一路上不停地给我讲述着在这条路上发生过的事,雨季行路的艰难;尼泊尔司机的高超车技。从樟木到友谊桥海拔下降了300多米,在樟木煮面条还要用高压锅,到了友谊桥就可以不用了,2100米和1770米的差别可真大。 樟木中尼公路烈士纪念碑 车停在友谊桥头的街道上,过桥了就是尼泊尔境内。友谊桥是1983年在中尼两国政府的通力合作下新修的,原来的那座桥在1981年的洪水中给冲毁了。站在桥上我深情地注视着祖国的桥头恋恋不舍,最后才毅然踏上了异国的土地。走出国门象孩子离了娘,今后的事就靠自己了。凭借十几年前自学的许国璋英语第一册,还有一个文曲星字典,显然底气不足,只好自己给自己壮着胆: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第1页第2页 |
原始链接:http://www.hikers.cn/x/200611/8486.shtml |
转自: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