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珠峰大本营自驾游攻略 |
[游记]珠峰大本营自驾游攻略 |
2008-06-10 fqhua.com |
的乐趣在于目的地,而长途旅行的乐趣在于过程。已经出来12天了,每天多少几个小时或者多少几十公里,相对于三十多天的旅行和近万公里的最终行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愿笑着谈着去,要自由寻自我…… 就宿在梅里雪山的对面,海拔3500米,现在这样的高度,对于身体已经适应的偶,只是湿湿水啦。在计划里,听从老五的建议,是在梅里客栈里看雪山、晒太阳、喝咖啡,小资一把,发呆一天,可是,依旧是下雨,依旧是大雾,梅里雪山摆起了腔调,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大雾发呆一天,估计心“瓦凉瓦凉”的直线要发疯的:) 离开梅里是以一段29公里的持续下坡和急弯开始的,伴随着的,还有能见度不足20米的大雾。打开了所有的车灯(后来证明,这是小老婆最后一段风姿动人,媚眼动人的时刻了),让直线打开了光光,为了不扰民,不扰神,不扰一路的牦牛,选择了救护的声音。在214国道上才开出不多路,一个路口就在眼前,一路通往梅里雪山,估计是旅游线路,因此路面非常好,一路通往西藏,立马换做碎石及搓板路。该路段开始直至滇藏线与318交汇处均为滇藏线最危险路段,期间都是在横断山脉内穿行,两次跨越澜沧江。 因为头上的那块乌云,以及路上人烟稀少,再加上路况不良,几乎没怎么拍照。而澜沧江特征鲜明,红色的江水奔流在横断山脉的峡谷间,一路伴随我们。记忆中,好象横断山脉的地质年龄还是比较年轻的,直线说这是跨上青藏高原的台阶,而我看来,横断山脉几乎没有大的植被,裸露的就是暗红色的山石山土混合体,稀稀拉拉地散布着一蓬蓬低矮的灰绿色灌木,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横断山脉就好象一个莽撞的街头不良少年,喜欢裸露刺青的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而暗红得奇怪却一路依随横断山脉的澜沧江,只能形容成身着奇装的小太妹了。 滇藏滇藏,颠着进藏,滇藏滇藏,颠出内藏!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在中午11点40分来到了云南和西藏的界碑处。看到“开放的西藏欢迎您”,很奇怪,自己居然没有非常兴奋,只是有一丝淡淡的高兴。当然,破司还是要摆的。什么集体的,个人的,双人的,兼顾让小老婆休息休息,在界碑处一番折腾。在离开闵行4282公里后,我们进藏啦。。。。。 一路风景不多,只有澜沧江和横断山脉的雄伟、盐井的藏居特色明显的天主教堂有点印象。而翻越的红拉山口是我们目前为止遇到的特殊情况。中午例行午睡,让直线开车。一觉醒来,直线依旧在认真驾驶,而我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对面过来的卡车都装上了防滑链?一问海拔,又到了3500,急叫停车,换人兼加备用油(因为错过了两个加油站,第一个是一座危桥旁的小镇,没有93号,而盐井镇是略微偏离214国道的,所以没有注意,擦肩而过,而在德钦因直接去了飞来寺,也没有顺道加油,油箱里已经快没油了。我可不想在4200米的山头气喘吁吁地干活。)从下午两点到四点半,从翻越红拉山口到芒康,一路的红土。因为下雨和土质的关系,非常泥泞和湿滑。特别是红拉山口的上下坡,因为路面被大卡车的防滑链不住地搅拌,变得象油一样,调头弯又多,山势陡峭。我一边十二万分小心地开着车,一边埋怨:NND,算你们狠,有防滑链,可苦了俺这些穷人啦。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xz/3764_7.html3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