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之巅()

[游记]心之巅()

2007-08-05    sina.com.cn

心之巅(9) ——记2006年7月5日-19日青藏尼泊尔天路之旅

——“关于肤浅的分析有一句流行的格言:除了似乎对当下的演绎或其他探究有用的逻辑结构之外,切勿揭示更多的东西。用阿道夫.迈耶夫(Adolf
Meyer)的一句名言说,那里不痒就别在那里搔。”

——“指出我们如何能消除一个概念是有好处的,但是这并不取决于我们实际消除这个概念,这一点是哲学的安慰之一。”

以上均 摘自《语词和对象》(下同)(作者:W. V. O.
Quine,美国近代著名分析哲学家)(1908-2000)<第五章 严格规整化>。

九、心的攀登:珠峰大本营(E.B.C.),不见不散

——2006年7月13-15日,我从拉萨出发,经过曲水-浪卡子-江孜-日喀则-拉孜-(新)定日-绒布寺,最后抵达珠峰大本营(E.B.C.)。路上计划在日喀则、(新)定日各停留1晚。而这一日,小陈他们去巴松措去了;悄悄走川藏南线返回成都。小强的博记说:“巴松措(早晨出发,一路有尼洋河伴随,经过太昭大桥,工布江达,看到了贡布藏族好看的头饰)——晚住在巴松措旁的日式小屋,幽静!~有人搓麻有人洗澡,更有陈队煮着咖啡听着音乐,享受啊!~~~~~”

2006年7月13日,早上八点左右起床(昨晚因为跟小陈他们话别睡得很晚,估计快凌晨2点多了)。收拾好行李,快9点的时候找到总服务台,告诉他们我想去孤儿院。他们说太早,小孩子和孤儿院老师都没有起床呢。于是,我胡乱吃了一点早餐。9:30我拿着那包文具用品再次找他们。这次藏族小姑娘让宾馆的保安小伙子(也是藏族)带着我去了。

原来,孤儿院就在离东措青年旅社很近的地方。走路最多5分钟。出门右拐,穿过一条小巷子,再右拐弯就看到了一栋四层楼高的藏式楼房。其中的第三层就是这所孤儿院。我到的时候,只看到三四个小孩子冲我微微笑。保安喊了几声告诉我老师正在起床。在半回字形走廊等待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我脖子上挂着相机,大方地要求我给他们拍照,这正是我想做的。于是,我随手拍了几张,并且马上显示出来给他们看。孩子们高兴极了。我原来印象中孤儿院的条件不会太好,想象中的孤儿可能不太讲卫生。但到了一看,大大出乎我的意外。整栋楼很干净、整洁;孩子们穿戴也很不错,脸上洗得很干净(并且没有街上和青藏线上我看到的藏族小孩子那样脸红脸黑的,反而很白净)。这时,老师开门了招呼我。孩子们围过去亲切地喊他爸爸。

进屋落座寒暄过后我才知道,孤儿院目前只有9个孤儿,最大的9岁,最小的4岁。这位孤儿院的爸爸老师姓张,是韩国人。他五年前来到拉萨,因为一个特殊的原因和这家孤儿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张先生辞掉了韩国的工作,离开了家人,开始在拉萨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今年年初,他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就说服自己的妻子也来到了拉萨。说话间,他的太太也开门出来跟我打了一个招呼,怀里抱着孤儿院最小的孤儿,一名四岁的小女孩。现在孤儿院的主要开支都是张老师太太自己的钱。最多的时候,孤儿院有70多位孤儿。后来,张老师的事迹在拉萨宣传以后,感动了拉萨一位小学校长。于是,这位校长与孤儿院的张老师成为了老朋友。他们达成协议,孤儿院负责收留孤儿和学前基本教育。到了入学年龄,孤儿就转到这所学校读书。谈到孤儿的出路,张老师告诉我:上学然后自谋职业或者到寺庙当喇嘛。目前孤儿院的经费比较紧张,全靠张老师的太太。张老师告诉我,还可以支撑2年左右;因为偶尔也有海内外的慈善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一点资金支持,但不是很多。我个人感觉主要原因是这家孤儿院收留的孩子并不多(9名孩子);张老师他们为人处事低调,并没有刻意作对外宣传。再有,张老师尽管会讲一点汉语、藏话,但很少。只能简单地跟人交流。英语不错,但他们做的网站只有韩文。这样的话,争取到中国国内的机构或者个人的捐助渠道就少了很多。但5年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仍在继续坚持。他们能这样,纯粹是靠自己的力量默默做着一件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指望的事情。但惟其如此,我才格外佩服他们这对韩国善良的夫妇。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我该跟张老师爸爸和孩子们辞别的时候了。我带来的那包文具用品张爸爸当场拆开分发给了每一位孩子。孩子们兴高采烈再一次围在他们的韩国爸爸身边,我飞快地按动快门,留下了好多张让我现在也常常回忆的照片。能够给张老师和他的孩子们带来哪怕一点点快乐,我都愿意!是啊,我应该感谢的是张老师,他让我思考人生的问题又多了很多视角和深度。有时间再返回拉萨的话,我一定再去看望这些孩子们,还有可爱可敬的张老师夫妇。

离开孤儿院,我到东措旅社退房等旅行社司机接我。但不知为何司机一直没来。于是我跑到红山旅行社。10:20,旅行社临时找来另一位司机朱师傅(黑龙江七台河市人,他的车是一辆丰田4500越野,车况一般)送我到尼泊尔领事馆顺利拿到签证;11:00接到广州新团友老潘、小刘(他们一起从广州来的都叫他“伟哥”)和小韩。11:30在路边川菜馆午餐;11:55我们离开拉萨奔江孜方向而去。

每一位初次到拉萨去的游客离开拉萨的时候心情都是复杂的!这也包括我。此刻,坐在车上,哲蚌寺一闪而过,中尼公路蜿蜒向前,我心里却不忍跟拉萨分手!

(待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04b36e9010005bl4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