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海浪淘(五龙山一期之老英雄是也) 第六章《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实际上就是历届达赖喇嘛的寝宫。不到拉萨不算到过西藏,而不进布达拉宫就不算到过西藏。在拉萨市区,只要是视野开阔的地方,你放眼望去,都可见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巍峨地耸立在红山上。布达拉宫也是目前拉萨市最高的人工建筑物。是我国最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之一。 红山是位于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它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依据此山山势蜿蜒修建,直至山顶。布达拉宫建在海拔3770米的普陀山上,相对高115米,东西绵延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殿宇楼阁近千间,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包括山下经院、监 狱、藏军司令部、后花园等附属建筑,占地41公顷。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悠久的历史,恢弘的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坚固的结构、华丽的造型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回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是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宗教艺术的宝库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五世达赖喇嘛灵塔高14.86米,建于1690年,塔瓶内是经脱水处理后配以香料、藏红花保存的五世达赖遗体,金箔的塔座、塔瓶用去黄金11万两,上面镶嵌着钻石、珍珠、玛瑙、翡翠等各类宝石1500颗,塔前陈设着金灯金碗以及明清时期的玉器、瓷器。旁边还有十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及两座尊胜塔。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此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帐,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五世达赖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七、八、九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规模都较小,但形制基本相似,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座座价值连城,可以说还没有那个王候的灵墓有着如此多的财富所值得夸富的。 1933年深秋,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人们认为他的政绩可与五世达赖相比,因而灵塔的规格应与五世达赖的不相上下。1934年,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开始动工,3年后落成。它是布达拉宫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灵塔高14米,仅比五世达赖灵塔低0.86米。但金箔所用黄金竟达590公斤。殿内壁画是十三世达赖的生平,内有他于1908年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荟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达赖喇嘛一生的传记壁画。灵塔殿内的经架上,存放着十三世达赖生前主持印刷的拉萨版《甘珠尔》全套经卷。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以2万颗珍珠和珊瑚、 松耳石、玛瑙等宝石串成的曼荼罗(坛城)。据导游说,由于十四世达赖喇嘛尚健在,目前尚不轻易对外开放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而每年每当开放供人瞻仰时,布达拉宫外就排满了各地的人群。住足在这些包金镶宝的灵塔前,不由得使你浮想联翩。 西侧的甘丹吉殿,也叫极乐世界。据导游介绍说,六世达赖喇嘛没有灵塔,他是自己隐退的。此殿曾经是六世达赖喇嘛的经堂,也是布达拉宫里唯一保留六世达赖遗迹的地方。正面设有达赖的宝座和经台,周围的佛龛上供奉着千佛。六世达赖是一位文学家,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相传,布达拉宫背面的龙王潭公园,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拉康殿中有大 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中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在一些殿中还悬挂有清朝皇帝的匾额。在达赖居住的宫殿中还有大量豪华陈设、服饰。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的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 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金银器、玉器、瓷器、珐琅器和工艺珍玩等。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为了保护布达拉宫,现在规定,每天只许800人参观,上午十二时之前由各地观光人员进宫,每人每卷100元,从山脚西侧原达赖骑马入宫的地方入宫内参观,下午十二时后,由当地朝圣的藏民们从正门拾阶而上入宫,他们每人只需一元。 当天上午,我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缓步行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途中,我们看到沿布达拉宫一周,放养着无数只野生的梅花鹿,在藏人的信仰中,鹿是代表着吉祥如意。在进入大殿的门前,有一处土石砌成的公共厕所,冯导告诉大家,大家有必要在此方便一下,否则,进入宫内二个多 小时内就没有厕所可用了,同时这还是世界上最高的厕所。听了这话,每个人不管是需不需方便,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进了一趟厕所,像看风景一样,唯恐没有享用到这世界之最。我是第一个想到用相机拍下这难得的一景,许多人看到我的动作后,纷纷也是笑呵呵地跟着效仿起来,一时间这间厕所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了,弄得工作人员看到我们这行游人的举动,也不由得好笑起来! 当我们走进宫内时,眼前所见,全是土石砌成的殿堂,古老而神圣,连每一个木桅都显得那样古朴。每想到这就是西藏劳动人民在数百年前,用原始的工具,一层层地建造而成,就不由得叹为观止!在各种不同的佛像前,都可以见到堆满了各种敬献的钱币,有人民币,日元,美元,马克,等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而每一尊佛像的表情,都是栩栩如生,个个宽 眉大眼,面目不凡。拾阶而上的参观通道也显得十分窄小,仅能供很少的人出入,一些通道常因游人增多而堵塞,要靠工作人员及时的疏导才行。每当导游介绍到每一个达赖喇嘛灵塔的价值时,都不得不让大家不由得发出惊叹声!宫内很少有窗户,走在宫内一间间地参观,仿佛是在不见阳光的寝室内行走一般,其内部的陈设也十分古老。其古老和原始正是它独有 的艺术魅力所在! 今天,在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就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其外型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既古老而又富 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无不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而说它是一部珍贵藏民族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人乃至世人的眼里,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俨然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