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墨脱游记-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二) |
[游记]墨脱游记-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二) |
2007-07-16 163.com |
Baggio@Inter 的 西藏之行——徒步墨脱(沿途风光、原创长篇图文) 虽然我不是旅行家,可是我也喜欢到处走走,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喜欢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力!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想到我居然与暴走墨脱联系在了一起! 2006年的8月18日,一个对我来说本来就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始了让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挑战之旅——徒步墨脱,为我这个纪念日子增加了更多的纪念! 墨脱县属于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它的西、北、东三面被喜玛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所围绕,南部海拔走低,与印度接壤,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由此涌入,形成了迥异于藏北高寒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滋润着异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墨脱县境内分布着桫椤、树蕨、云杉、冷杉等3700多种植物,有孟加拉虎、羚牛、眼镜王蛇、棕熊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墨脱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的焦点,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海拔达5000多米,著名的南迦巴瓦峰海拔更是达到了7787米,位居世界前15座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列,谷地海拔则只有5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植物出现了从热带雨林到温带针叶林,再到寒带草甸和高山冰雪的垂直分布,故有“一目望四季”“垂直生态博物馆”之说。墨脱全县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不过有2/3还要多的面积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南,我们知道,英帝国主义炮制的麦克马洪线我国政府是不承认的,但是由于这2/3的领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一条低山支脉以南,交通非常困难,目前还在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峰雪崖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切急流的的隔绝,使墨脱县几乎与外界隔绝,每年只有6月至10月与外界沟通!在2003年之前墨脱县还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公路的县,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你也许很难想象,在我国东部铁路、公路、水路还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成一张张的密密麻麻的大网,这里3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然连一条公路都没有!其实即使是2003年之前,这里也曾经有过公路,也曾有过两天合计4辆汽车通过的历史。1993年9月25日和26日,一条简陋的公路终于使两辆大车和两辆小车翻越了高山峡谷,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缓缓驶进了封闭的“孤岛”,墨脱破天荒的大事使全县人为之惊喜,人们像过节一样前来观看这陌生的自动会跑的“怪物”。老人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汽车,孩子们则惊恐万状,有些人甚至拜跪在汽车前祈祷祝福。然而这轰动一时的新闻仅仅几天的时间就成为了历史,汽车开进墨脱也成为瞬间的传说!据说,后来在墨脱县城有人还找到了“扎墨公路”通车后遗留在城中未能开出去的“东风”牌卡车的残骸——长满铁锈的驾驶楼空壳和车厢挡板……说到这里,你应该像生活在这里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同胞们致敬,靠着刀耕火种、弓箭狩猎的生产方式他们顽强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全国各地的驴友以暴走墨脱作为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一种尝试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日常生活那样几乎每天都在这条路上用双脚在来来回回穿梭着,因为他们需要靠双脚与外界联系,他们要靠身体来运送物资……在中央政府的不断努力下,2003年之后,夏季的扎墨公路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而每年10月至次年6月由于大雪封山而完全中断!“墨脱”一词在藏语中是“花”的意思,由于没有受到过多人类活动的污染,这里仍然是一处莲花圣地之净土,这里还享有“世外桃源中的世外桃源”之美誉(林芝地区被称为世外桃源,墨脱则是林芝地区的世外桃源)!墨脱县城有座圣洁的藏传佛教神山莲花山,每年都吸引着许多藏族人从拉萨甚至更远的地方前来转山…… 墨脱县地图 徒步墨脱路线图 我是一名地学科技工作者,这次来西藏之行也是工作——扎墨公路嘎龙寺隧道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需要,要求我们在工程场址——扎墨公路(从波密县所在地扎木镇至墨脱县所在地墨脱镇的公路)嘎龙寺隧道外围不小于150公里的区域内调查可能会对工程场址产生灾害影响的地震构造,提供隧道建设使用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由于从米林县的派镇至墨脱县不通公路,所以,我们只能靠双脚来完成这段路程的调查工作。 2006年的8月16日,我们一行3人从波密县城沿着著名的川藏公路——318国道,经通麦大桥、排龙天险老虎嘴到达林芝地区所在的八一镇,然后沿省道一路调查,于下午4点到达米林县县城,由于路途不熟,我们没有继续前行,就在米林县居住,很不巧的是,米林县条件最好的宾馆——米林县政府招待所由于有会议安排,我们只好住进一家条件相当简陋的旅馆——好像是粮油招待所,这里没有标准间,我们三人挤进一个三人间,只有三张床,和一个很小的厕所,厕所内的马桶黑乎乎的让人恶心得都不想去解决不得解决的生理需要,说到这里大家也能想到了,这里没有也不会有洗澡的地方!尽管如此,我们也只能接受,因为我们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也许就昭示着我们接下来的艰苦行程,我们简单做了一些第二天的准备工作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前往著名的派镇,在路过林芝机场时,我们看到了远处雅鲁藏布江畔一座双峰雪山,我们的藏族司机告诉我们,这就是著名的南迦巴瓦峰(后来证实那其实是加拉白垒峰),于是,我们连忙停下来拍照一番,一路的颠簸我们于上午11点抵达派镇。到达派镇之后,我们简单地安顿下来,住进了网上推荐的兄弟饭店,简单吃些午饭,我们驱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我们不能不这样做,因为,那里既有世界第一、中国最美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也有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首的南迦巴瓦峰!从派镇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有12公里的路程,路上,我看到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雪山在云雾的簇拥下高昂着头颅,我被它的雄姿折服了,拿起了相机坐在车里透过窗户就抢下了一张照片,尽管当时有人声称那不是南迦巴瓦峰,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它确确实实就是传说中桀骜不驯的神山——南迦巴瓦峰!这张照片居然也是我拍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张南迦巴瓦峰照片! 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 等我们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的时候,原来难得一见的晴朗天空已经被乌云笼罩了大半,神秘的南迦巴瓦峰也不知什么时候隐藏它高贵的面容,只是露出它雄伟的身躯的一部分。看着白雪皑皑的南迦巴瓦,再回头看看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水在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怒吼,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渺小!本着虔诚的心,我们等待了半小时之后,南迦巴瓦峰居然被我们感动了,露出了它海拔7787米、雄伟高傲的主峰,虽然没有露出它全部的尊容,但是这也足以让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此时此刻,我们终于认清了南迦巴瓦的轮廓,证实了从派镇向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段行进的途中看到的就是南迦巴瓦峰,而在林芝机场远远看到的只是与南迦巴瓦隔江相望、海拔7192米的加拉白垒峰! 加拉白垒峰(路的尽头) 晨曦中的加拉白垒峰 8月18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收拾好行李,简单吃过早饭后,带着我们请的背工驱车前往徒步暴走的起点——海拔3700多米的松林坡,8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松林坡,花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我们告别了我们的司机,开始了为期4天半的旅程。我们是从内地来的,而且还不是为了徒步旅行而旅行的驴友,我们的身体条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背着行李去完成徒步行走121公里上上下下的旅程,所以,我们请了两个门巴族小伙子给我们背行李,一天一人160元,这两个门巴族小伙子是兄弟俩,哥哥叫旺庆,20岁,弟弟叫扎西,16岁,他们家住墨脱县的背崩乡,恶劣的交通条件,使得居住在这里的门巴族同胞,从小就开始靠体力挣钱谋生,他们不分男女,一般从12岁就开始做背工……第一天的行程比较轻松,全长20公里,从松林坡到多雄拉山口是上坡,我们气喘吁吁用了将近2小时左右爬上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此时,我们看了一下表10:25分),在山口上气候变化无常,刚上来的时候还没有起雾,就在我们一边看着后面继续向上攀登的驴友,一边感慨着的时候,没几分钟的工夫大雾就弥漫整个山口,除了白茫茫的大雾,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能见度估计也就5米左右……一阵寒风刺过,我们打了个冷颤,赶紧裹紧衣服。我们在山口处休息了大约半个小时,看着云雾变换着、美丽如画的多雄拉山,我们心里得意着,我用一些供奉之物,拜过山神,从山神那里得到了一根竹竿拐杖,事实证明,这根拐杖在我接下来的旅程中给了我巨大的支撑!沿着多雄拉山边的山沟,我们一路下行,道路两旁的山脊被云雾笼罩着如仙若梦,沿途漫山遍野的是绿油油的小草和鲜艳的无名野花,绿色、黄色、红色交相辉映,云层深处的一条条瀑布若隐若现地宛如一条条白色丝带在舞动,犹如好客的藏族同胞在欢迎着远方的来客……尽管脚下布满突兀不平的山石,我们似乎也并不在意,我们一路说笑,信誓旦旦地计划着到了墨脱稍息片刻之后我们还要靠双脚走出去,何等的豪言壮志!我们边走边看,大约6个半小时之后(17:25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拉格! 云遮雾绕多雄拉 飞瀑 这里交待一下,从多雄拉山口一路下山的途中,我们碰到一个来自重庆并在拉格安家开旅店的内地老乡,他去了位当地的门巴族老婆,我忘记他在山上干什么了,只记得他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的旅店,于是到了拉格之后,我们便在他家的旅店投宿。由于沿途旖旎的风光灌醉了我们,看着简陋不堪的客栈,我们没有丝毫的难过,我们居然很兴奋地接受了现状,还给自己的床铺来了个特写,由于第一天比较兴奋,沿途拍了很多张照片,在询问了门巴族老板娘后得知居然还有电源可以充电,心里特别高兴,于是我连忙拿出充电器把相机的电池充满电,还在电脑里再次重温了沿途的风景……用过略带门巴族夹杂汉族藏族特色的简单晚餐(其实,我也不知说的对不对,由于是时隔数月才整理日志,所以也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只记得有炒土豆、炒米饭、炒辣椒,还有酥油茶……饭菜的质量我不知如何评价,只记得难以下咽,米饭好像还不熟,也许是一路走来过于兴奋,居然全然不在意这些)之后,我们匆匆睡去,因为第二天我们还要继续赶路…… 8月19日很快来临了,这天天还不亮,我们就起床了,目的只有一个,赶路!因为今天的路途较远,从拉格经大岩洞、小岩洞到达汉密,全程30公里,几乎全是在亚热带雨林中穿梭。其实,我们这么早起床,也是因为外部原因,因为晚上不知什么时候下雨了,简陋客栈是用木板给围起来的,为了防止漏雨,房顶铺上了一层塑料,下雨的时候,滴答滴答的,把人吵醒后就很难再入睡了!前一天晚上我们跟老板娘商量好了,早饭她给我们准备,起床后,我们简单刷洗一下,随便吃了点东西就上路了!由于下雨,我们只好收起登山鞋,穿上解放鞋,身上穿的是防雨服装!沿途的海拔基本上在3000米左右,穿上密不透风的防雨服装,多少还是觉得有点憋闷!早晨刚出发没走多久,我们遇上了前一天与我们一起从派镇出发的靠摄影挣钱的浙江人,他此行前方只到达大岩洞,然后就返回派镇。看到我们一行4人在雨中的密林中艰苦跋涉,要求我们给他做个模特,我们也就按他的要求配合地摆个pose,然后互相道别,我们继续前行。。。。。。雨还在继续下,我们穿着解放鞋,在参杂着马粪的“水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挣扎着,雨水打湿了我的眼镜,朦朦胧胧的,沿途的风景在与雨雾的亲密接触中分外神秘,长满苔藓的树干密密麻麻、奇形怪状,如孙悟空在腾龙驾雾,如至尊宝在进出盘丝洞,绿油油,阴深深,恍如沿着时光隧道在前世今生来世中轮回,粉色野花在雨中摇曳,散落了满地的花瓣……偶尔林开树散,抬眼望去一条条若隐若现的白色丝带分不清是瀑布还是溪流,白云包裹的黑影也辨不出是山背还是乌云……今天的行程总体上是一路下坡,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在不停的上坡下坡,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很有兴致地用相机记录沿途的风景,由于一上午雨都下个不停,相机也被雨水给淋湿了,镜头里面都渗进一层水雾,后来干脆就不听使唤了,我才又遗憾以心疼地收起相机专心走路……大约12点钟我们到达大岩洞,就在我们很快就要到达大岩洞的时候,雨终于停下了,由于满脚参杂着马粪的泥水,于是在经过一条小溪的时候,我顺便把脚伸进小溪想涮涮鞋子,没想到小溪中的石头很滑,我居然摔了进去,还好,衣服是防水的,只是相机包也掉进水里去了,所幸的是没有全部没进去,否则我的相机恐怕要彻底报废了,我拿出相机,免得相机包里的湿气继续往相机里渗水,好不容易到了大岩洞,在一家简易客站我们歇下来吃点干粮,我连忙把相机拿出来在近火处烤了烤,虽然有些冒险,倒是事实证明,我成功了,烤了一会儿火之后,相机镜头里面的水汽不见了,相机也重新可以工作了,简单地吃点喝点之后,我们告别大岩洞的老乡们又接着上路了。雨停之后,湿热的感觉让人觉得很是疲乏,无休止地在林中上下穿梭,让人枯燥无聊甚至感觉有点窒息,不停地上坡下坡我们的双脚也开始疼痛,解放鞋鞋底薄,长时间踩在乱石上,脚底硌得很疼,其实硌脚还不算什么,我们还可以靠大步猛走的疲劳做法减轻知觉,最难以忍受的是脚趾,下坡时刺骨的疼痛扭曲了我们的面孔,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一切已无法回头,只好咬牙坚持,我们的身体第一次感受到了挑战,上坡的气喘吁吁和下坡的脚趾刺痛,使得我们每走两小时左右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休息之后的行进途中依然感觉不到任何轻松,哎,此时,我们心中已经没有了豪言壮语,再也不去盘算墨脱之后的徒步打算!由于路途艰辛,虽说是4人一起走,实际上是每个人在单独走,疲乏和腿脚的疼痛使得大家根本就不想说话,我们开玩笑说,也就是谁都不想理谁,大家都在闷着头往前走,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也在50米以上,我的脚趾疼痛以及照相等原因使得我往往在四个人中的第3或第4位。。。。。。一次,好不容易赶上了前面的几位同伴,是因为他们停下来告诉我,他们刚才看到了野兽在林中穿行,具体是什么也没看清,根据尾巴判断可能是棕熊或者野猪什么的,使得本来枯燥无聊的行进途中又增加了一些恐惧感。。。。。。在距离汉密还有2个多小时路程时,在我正在休息时,旺庆告诉我我脚上有一只蚂蟥,使得我心里激灵地紧张了一下,赶紧用棍子拨,然而,蚂蟥的吸盘吸得很紧,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弄掉这只可恶的蚂蟥,在旺庆的指点下,我们也发现了草丛中的其他蚂蟥,蚂蟥的出现,使得本来就不爽的心情更加难过,接下来不止是脚疼腿疼的事了,我们还要应付蚂蟥的挑战!决定走墨脱之前,我就从网上得知蚂蟥的事,心里一直对此事犯嘀咕,今天早晨出发之前,我还咨询了一下,本来大部分人都说这段没蚂蟥,可是后来,旺庆告诉我,快到汉密的时候就开始有蚂蟥了,我还不太愿意相信,不相信归不相信,蚂蟥还是如约出现了,好在一路上,蚂蟥似乎并不像网友说的那么多,又经过近3个小时的痛苦挣扎,我终于达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汉密! 亚热带雨林 由于路上没有带水,水在扎西和旺庆背着,而他们兄弟俩仗着自己背着东西经常往返于这条路上,道路很熟而且体力又好,背词总是比我们晚走,所以始终离我们很远,加上路上下雨,从包裹里取东西本来就不便,所以一路上都没有喝水,在这样闷热的气候下,长途跋涉,一天不喝水,实在是太渴了,到了汉密,进了客栈,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水喝,一口气喝了两杯水之后,我才开始审视自己,发现绑在腿上的绷带也松了,不过,好在已经到站了,再一看脚,啊,又有两只蚂蟥在我鞋上,连忙找棍子拨开,仔细看了看,似乎也没有咬我的蚂蟥,就松了一口气。我们在汉密住的客栈是网上推荐的、被网友亲切称为“曾四眼”的客栈,听说还能冲澡,我就赶紧冲了冲,后来才知道,沿途客栈也就他一家能冲澡,他是特意为大家烧的水,服务比较周到,还承诺替大家把衣服烤干,所以出来之后赶紧把绑腿、鞋子和一些需要洗的衣服洗了洗,让后交给“四眼”,让他帮忙给烤一烤。后来的情况证明,洗衣服本身没有什么错,可是放在火上烤就错了……由于这里距离印度实际控制区很紧,来往这里的驴友在汉密必须接受军队的边防检查,洗完衣服之后,我们主动去汉密的驻地部队登记,登记处在“曾四眼”对面,约50米,我刚冲完澡,穿着拖鞋,光着脚面就过去了。我们是因公,并没有办边防证,但是我们有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的介绍信,所以也没什么问题。就在我正登记的时候,我觉得脚面一凉,低头一看,啊,又一只可恶的蚂蟥,这次居然咬了我了!根据网上的说法,蚂蟥叮人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用手拍,通过振动,把它赶下来;二是用打火机烫(据说不能用手扯,怕把蚂蟥扯断,而使一部分直接进入身体,蚂蟥被扯断后,每一小段都可称为新的蚂蟥),我连忙用手拍脚面,可是任凭我怎么拍,它也不下来,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负责登记的士兵说直接扯,他说,他们都是直接扯,正在我犹豫之际,他一把直接替我扯下了,很快一股鲜红的血液从伤口渗了出来(蚂蟥吸血量可达身体体积的2-10倍,被咬之处由于破坏了血小板,往往流血不止,流出的血量往往又是蚂蟥吸血量的好几倍!)。。。。。。登记完后等待着“四眼”给我们做晚餐,我们也就跟他闲聊了一阵,“四眼”人不错,很热情,总是主动给你建议,感觉上总是想驴友所想。我和我的同事一行3人从派镇出发时,与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四位驴友,到达多雄拉山口的时候,有一位决定跟我们走,另外3位体力好,他们走在前面,第一站他们没有住拉格,而是住在了大岩洞,第二站,他们也在汉密投宿于“曾四眼”家的客栈,由于已经相互认识,所以,晚餐大家一起吃,这样,我们的饭菜品种还可以多样一些,这些都是“四眼”给我们出的主意,感觉合适,于是大家就这样办,当然尽管是“四眼”想法设法想为我们做的更丰富一些、更可口一些,但是,这是在汉密,所以,还是无法跟内地相比。。。。。。 8月20日早晨7:20,我们按时起床,我到烤衣物的房间取衣服,发现衣服依然湿漉漉的,“四眼”歉意地告诉我昨晚衣服掉地上了,他又重新给洗了洗。。。。。。对于“四眼”的好意,我只能表示感谢,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湿漉漉的,不知是由于掉地上的缘故还是靠的缘故也没比昨晚脱下来时干净多少,真是有点后悔不该烤!匆匆用过早饭,8:00,我们从汉密出发!今天的行程最为艰苦,路途也最长,汗密——老虎嘴——安尼桥——二号桥——马尼翁(老营部)——解放大桥——背崩,沿途依然是热带亚热带雨林,全程38公里。虽然休息了一个晚上,可是脚趾的疼痛依然没有什么好转,昨晚洗完澡时发现脚趾充血趾甲已经发紫,早晨起来时,我把最为疼痛的右脚拇趾用医用橡皮膏裹了一圈。刚走的时候,虽然依旧是隐隐作痛,但是还能忍受,又走了2个小时之后,疼痛感越来越强,尤其是下坡,说是钻心的疼痛一点都不为过,这里的海拔已经不高了,可能也就2000多米,由于这里的纬度很低,再加上刚刚雨过天晴,疲惫、疼痛、闷热、口渴各种痛苦一起煎熬着我们,简直喘不过气来!然而,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坚持不了也得坚持,没有人能救得了自己。。。。。。10:30左右,我们终于挣扎到老虎嘴,还好,今天是晴天,闷热得让人发慌的天气,还得说它好,因为,走老虎嘴比较忌讳雨天。。。。。。不行了,我得休息会儿,看着自己在悬崖峭壁间的老虎嘴里挣扎,一时间各种思绪一起在脑海中涌现,最让我胆寒的是万一一失足跌落悬崖,那可是万劫不复了。。。。。。所以在我脚趾钻心疼痛时,有人建议我雇一匹马驮着我,被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毕竟我还能控制自己不至于跌落崖下呀,如果换作是马。。。。。。我不敢想象,我只有咬牙坚持了!一公里的老虎嘴,我们挣扎了近1小时才走完。。。。。。过了老虎嘴,又走了大约1个半多小时,于13:20抵达安尼桥,在安尼桥无人值守的客栈,我们稍事休息,简单吃了干粮喝了些水,我们就匆匆上路了,一路上仍然是风景秀丽,可是,脚趾的疼痛、疲惫、闷热和口渴使得我也渐渐没有了力气去拍摄了。。。。。。可能是,医用橡皮膏由于潮湿而粘在袜子上,感觉每走一步,好像趾甲被剥开似的,疼痛难忍,没有办法,在一处休息时,我打开绑腿,查看脚趾,还好,趾甲还没掉,我揭掉橡皮膏,摸了摸趾甲,发现趾甲已经松动,看来,趾甲很难保住了,路途还很远,我还得坚持走,没办法,找人要了点紫药水涂涂又要了片创可贴裹着,忍着疼痛继续咬牙坚持。。。。。。由于没有随身带水,天气又非常闷热,无奈之下,我见到山间小溪就要用手撩水喝,也顾不得溪水是否干净了,后来,潜意识里在不停地期待溪水的出现。。。。。。大约17:00,我远远看见一座桥,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二号桥,这时,我们四个人已经有一个人走在了最前面,甩下我们剩下的3个人已经达很远的距离,无法保持联系,我们3人之间也都有一定的距离,此时,我落在最后,看到二号桥,我随手拍了张照片,就奋力地忍着剧痛追赶他们两个,由于,我不知道这就是二号桥,所以也不知要不要过桥,再加上前面领路的我的同事20年前走过这条路,所以,我也没多想,就跟上了他们。。。。。。跨过一个塌方地带,有一条水量稍大一点的小溪,有一座独木桥,我们跨过去之后,开始上坡,越上越高越上越高,离多雄拉河越来越远,快到山顶的时候,猛然间,我们意识到可能走错道了,再仔细看看路上与原来的道相比,几乎没有什么马粪,到处都落满了树叶,似乎并非有人经常走。。。。。。停下来,我们反复仔细地研究“墨脱攻略”,可是“攻略”上所说的似乎也符合呀,反复推敲推理,最后证明,走错路了,我们绝望了,在接近山顶的位置,我们颓废地坐在了地上。。。。。。本在就是在忍着剧疼在挣扎,身体的疲劳和脚趾的疼痛已经达到了极限,如今又走错路了,哎,我们看来是要露宿荒郊野外了。。。。。。可是,在这片原始森林里可是什么都有的,白天有人走动,野兽们不出来活动,到了晚上,如果棕熊来了怎么办,如果老虎来了怎么办,还有墨脱特有的剧毒蛇,还有野猪什么的。。。。。。我们不敢再想下去了!无奈之余,只好硬着头皮往回走。。。。。。终于,我们在19:00左右回到了岔路部位,在这个令我们吃尽苦头的岔路,我给他们二人拍了张照片。回归正道,我们跨过二号桥,经过一小时的连续上升,在夜幕即将拉开之时,我们来到了马尼翁,即老营部,此时已经将近21:00! 芭蕉叶 溪瀑 多雄拉峡谷 天险老虎嘴 安尼桥 密林中 二号桥 攀登 多雄拉河 一打听,居然有人,一个年轻的门巴族小伙子迎接了我们,询问到背崩还要多久,他说,估计还要2个半小时,试探性询问是否可以投宿,居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绝望之余,我们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也不管这店是不是门巴族人开的了,我们决定住下来,毕竟连夜在这种地方赶路太过危险,毕竟我们的体力已严重透支,毕竟我们可以借这个晚上补充体力了,毕竟不用露宿荒郊野外担心凶猛野兽的侵犯了,毕竟。。。。。。在这种闷热的地带走了一天,浑身都被汗水浇透了,满脚的泥泞,虽然没有换洗的衣物,我还是决定把上身穿的长袖T恤给洗了,同时把鞋子和绑腿也给洗了,只是同样很遗憾,我没有接受在汉密时的教训,奢望这经过一个晚上衣服能被烤干,事实再次证明烤衣服的错误,经过了一个晚上,衣服依然没有干,反而又被柴火给弄脏了。。。。。。回过头来,看我们今晚的住处,连墙壁也没有,只有一个棚子,没有褥子,拿一个毛毯铺在下面,很扎人,天气很热,又很闷,所以什么也不用盖,蚊虫飞蛾很多,在灯泡上撞击得噼叭噼叭响成一片,不过有蹩脚的蚊帐可以阻挡,哎,好歹是有地方落脚了!其实,住在这里,我多少还是有点担心,听说门巴族人有些村落还信仰苯教,信仰笨教的人认为,如果他看你像有福之人,那么他会想方设法向你投毒,你死了,你身上的福气就会转移到他身上。我并不认为信仰苯教的人坏,毕竟他们也是受这种最原始的信仰驱使才会这样的!当然,现在信仰这种教的人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像这种开客栈的人,我就是相信他们不会,所以,我们就决定再次投宿,而且,我们还让这个门巴族小伙子给做了碗米饭,不过,由于米是半生不熟的,所以,我也没怎么吃下!听这个门巴族小伙子说,山上确实有熊,他们村子每年都会杀死至少3头熊,因为熊会到庄稼地里祸害庄稼,所以,村民会涉及陷阱来捕杀它们!这些话,我们听起来都有些后怕,如果我们走错路时坚持不下来露宿荒郊野外的话,真不知道也到野兽时该怎么办!本来由于毛毯的缘故就扎得人很难受,好不容易睡着了,大半夜吓雷阵雨,雨很大,雷声也很响,哗啦哗啦的。。。。。哎。。。。。。 8月21日如约而至,清晨7点钟我们醒来,准备行装,接着上路,我们要把昨天损失的2个半小时补回来,所以8:00我们就又出发了,刚下过雨的多雄拉河两岸,云雾缭绕,如诗如画,让人如醉如痴。。。。。。9:30我们终于看到了背崩乡、终于再次看到了雅鲁藏布江,仙境之中迸发出的兴奋和喜悦,非文字所能描述,这本来是我们昨天都应该到达的地方呀!山际间的背崩乡在云雾的盘绕下恍如海市蜃楼,清澈的多雄拉河水注入如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奔腾着的雅鲁藏布江,很快就失去了踪影。。。。。。我们边走边用相机记录着这雄壮的交响乐,在10:00,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解放大桥,走在解放大桥上,看着波涛澎湃的雅鲁藏布江,瞬间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过了解放大桥,需要进行必要的登记,由于昨天晚上我们3个同事走散,行李也被背工背走,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证件可以证明身份,幸亏,昨晚我的同事过桥的时候已经给守桥的卫兵打过招呼,一说他就知道我们了,对我们也很客气,于是跟我们一道去找我们的同事,并到师部备案。解放大桥的海拔很低,当兵的说不足600米,而背崩的海拔700多米,所以,我们连续爬坡,约半个小时,见到我们的同事和背工,登记手续也很顺利地就办完了!一看时间还早,我们决定稍息片刻,吃碗面条,补充一点能量。就在我们吃面条的时候,有两拨当兵的从我们跟前过,并且询问我们是否已经登记过,有一个当兵的脖子上有很多疤痕,询问得知是被蚂蟥咬过后留下的,因为他们经常在山上连夜执勤,而山上的蚂蟥由于没有人类的干扰就更多了!11:20,我们接着向墨脱县城进发,背崩乡在半山间一个台地上,海拔只有700多米,过了背崩乡就要一路缓慢上坡了,还好,我的脚不怕上坡,因为上坡不会顶脚趾。刚出发不久,天空变得更加阴沉起来,原来的些许白云也突然变脸,一时间乌云密布,我知道又要下雨了,于是拿出相机趁雨还没下下来,赶紧抢拍着云雾飘渺中的背崩,看着雾气笼罩着的层层叠叠绿色的背崩梯田和梯田边怒吼着的雅鲁藏布江,心情重新变得愉快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这段路的平整,从背崩到墨脱的路很好,没有过多的乱石,也相对比较宽阔,加上又是缓慢的上坡,所以也就没有了脚趾的钻心疼痛,其实,脚还是疼的,毕竟脚趾甲都快掉了,能不疼吗,只是我们此时很知足,能有这么好的路很难得,脚根本感觉不到疼罢了。。。。。。很快雨又下起来了,为了防止相机再进水,我只好很不甘心地把它收起来。。。。。。不能照相,我只好安心走路,路好感觉脚底轻快许多,甚至还能跑上几步。。。。。。走了1个小时,雨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迎面碰到了一些从墨脱往背崩走的当地老乡,我知道他们都是靠肩膀背东西挣钱的背工,顺便问他们到墨脱还要多久,被告知还要3个小时,我一看时间,才1点多,难道说4点钟就能到墨脱?其实,我知道,3个小时是他们的速度(前面已经说到了,背崩到墨脱的路与前三天的路相比,好多了,据说当地的背工们,一天能走一个来回),但是我想,他们3个小时,我5个小时总能到吧,想到这里心里更加兴奋,看到路边的芭蕉林伸向自己的头顶,拿起相机拍下了这芭蕉走廊,随后迈开大步。。。。。。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又碰见一拨背工,询问告知还有4个多小时路程,怎么越走路途越远,心里犯嘀咕,不去想了,接着走吧!天气渐渐变得越来越闷热,又走了好一阵,我们来到了一绺瀑布前,瀑布激起的飞雾打在我们身上,把闷热驱走带来阵阵惬意,我们决定休息一下,本来想喝从瀑布上飞流而下的溪水,捧起一看,里面有太多的苔藓末,害怕里面有蚂蟥幼虫,也就作罢。天气比较热,双脚闷得很不舒服,于是我就索性把沾满泥水的双脚放进水里,突然,我看见几只小虫在鞋上翻跟头,可恶,又是蚂蟥。。。。。。休息片刻之后,起身继续行进,本来说好了,这一次大家一起走,别再走散了,可是气候太过闷热,走着走着,疲劳又使得大家脑海里一片空白,各自独行也成必然的选择了,脚趾也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疼了,可能由于少走2个小时的缘故,前一天走在前面的同事又一个人走在了前面。15:30左右,我们来到一条支流面前,一座木桥架横跨其上,我们走上桥之后,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撞击着巨石,突然我们又意识到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行人了,而且路上的马粪也几乎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落叶,难道我们又走错路了?本来沿着雅鲁藏布江走是不会有错的,毕竟墨脱县城就在雅鲁藏布江的边上,可是由于前一天走错路的打击使得我们不断地怀疑着自己,我们坐下来研究着从网上下载的墨脱攻略,还是无法得到答案,突然间,我又看见了三条蚂蟥在我写子上跳跃,哎,可恶。。。。。。休息片刻之后,我们三个人的意见也不能达成一致,年长的同事说他体力不行了,他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了,我和另外一位同伴决定往回走看看有没有岔路,我们往回走了大约20分钟,一个估计30多岁的年轻人和一个10多岁的小孩从后面追上我们向背崩走,我们向他们打听,他们告诉我们就是身后我们走过的这条路,本来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可是,他为了证明他的话说出来的另外几句话却引起了我们的怀疑,他们说过了刚才我们走过的那座桥,再过2个小时就到亚让村了,而且说他们碰到了我的年长的同事,正在村子里喝茶呢,我们刚分开怎么他就那么快走到了还需要2个小时的亚让村了呢?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敢想,也就不敢相信他们的话,又往着背崩的方向走了十几分钟,又碰到两位当地人再次告诉我们去往墨脱的路就此一条时,而且告诉我们还需要5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才将信将疑地掉过头,重新向着墨脱的方向前进。。。。。。天空中的云彩越来越少,高温闷热、口渴体乏、腿脚疼痛一起煎熬着我们,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不能再泄气了,只好咬牙坚持着。。。。。。转过一道弯,17:15我们来到了一廉背光的瀑布前,有一座小桥横在瀑布前,桥上很凉快,我们决定再次歇息片刻,连续行进引发的疲劳无法经过短暂的休息得到缓解,重新站起来之后脚步反而是更加的沉重。。。。。。终于,我们看见了一大片村子,我想着就应该是传说中的亚让村了,没错就是亚让村,我看见我的那位年长的同事了,重新会聚,感慨万千,然而,他也走不动了,看看表,正好18:00,询问得知,到墨脱还得3个多小时,我们商定不管前面的同事今天能否到达墨脱县城,虽然亚让村是一个门巴族村落,我们今天也就在这里休息了,我们接下来就往里走,询问能否有住宿的地方,突然,我们发现了我们走在最前面的同事了,在正坐在地上抱着一个黄瓜等我们呢,这里的黄瓜真大真奇怪,要是平常,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拿出相机给这个黄瓜来个特写,可是今天不行了,口渴已经使得我眼冒金星了,看到有小卖部我连忙买了一瓶水,坐在地上一口气就喝完了,喝完水才想到,这瓶矿泉水居然10块钱呀,一询问,那根黄瓜也10块钱,管不了那么多了,吃,三下五去二,一根硕大的黄瓜就被我们4个人咽到肚子里了。。。。。。我们今天的运气很好,大头阵的同事早我们1个多小时到达亚让,碰上了墨脱镇的党委书记,书记老家是山东人,老婆是门巴族,因为亚让村的支部书记是他老婆的亲戚,于是就招呼我们在这个支部书记家住下了!晚饭也就在他家吃了。门巴族人很热情,在他们家做客,他们提着黄酒不停地给你倒。。。。。。亚让这个地方比较闷热潮湿,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湿漉漉的,幸好,这里没有蚊子,否则也不知这个晚上怎么过。。。。。。 2006年8月22日早晨7点,天还不太亮,我就醒了,由于潮湿,躺在床上(实际上是地板上)实在是不舒服,于是也就起床了!今天是徒步走近墨脱的最后一天(刚走到汉密的时候已经决定走进墨脱县城后我们就不再靠双脚走出墨脱了,毕竟墨脱至波密的扎墨公路靠越野车还是能够开出去的),门巴族老支书说,从亚让村到墨脱县城步行他们只需要1个半小时,估计我们还需要3个小时!还有3个小时,我们胜利在望了,8:30,我们开始了这最后的跋涉。。。。。。一路上,雅鲁藏布江两岸的云雾在不停地变换着,时而簇拥成团,时而连成一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如炊烟袅袅,如丝带飘飘,画布般的山川在她的妆扮下更加楚楚动人,婀娜多姿,宽大的芭蕉叶在她的滋润下,绿油油,水灵灵,在这里也许才能深刻领悟江山如画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10:20我们到达了德兴乡,看到凌驾于雅鲁藏布狭窄湍流之上的德兴桥,我想,我国东部要多一点这么好的水资源该有多好呀,这是多么理想的水电站建站之所呀!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水没有被充分利用就流向印度了,实在是太可惜了!11点的时候,我遇上了3个打猪草的门巴族小姑娘,年龄大概在10-15岁之间,毕竟是本地人,她们在山坡上穿来穿去,看不出丝毫的吃力,我想把此情此景拍摄下来,刚举起相机,她们就笑着往山里钻,于是,我就收起相机大声说:你们别怕,我不拍了,你们要注意安全!我问她们到墨脱县城还有多远,她们说爬上山坡就到了,她们就住在县城!听说墨脱的小蛇很出名,只是一路上,我们一条以没碰到,于是我问到:“山上有蛇吗?”,她们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有呀,但是最多的还是蚂蟥!”,“既然有蛇还有蚂蟥,你们就不害怕吗?”,我接着问,“不怕”,她们同样轻快地回答着,我问:“你们还在上学吗?”,“在上,我上初一,她们两个初三”,一个小姑娘好奇地问:“叔叔从哪里来?”,我回答道:“我从北京来”, “你们去过北京吗?”,“没有”,“你们要努力学习呀,将来争取到北京上学去!”,“知道了”。。。。。。内地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十来岁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呀,吃穿不愁,除了上学,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干,而这里的孩子,除了上学还要翻山越岭帮助家里操持家务,而且,每走一步都要靠双脚,要上高山,要钻密林,随处都有蚂蟥、毒蛇,他们都习惯了,我从心底里默念着: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希望这里的人们也能像内地人民一样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想到这里,我为自己此行感到自豪,毕竟我是为这里的建设服务的一分子,如果扎墨公路能够彻底修好,墨脱县人们与外界的来往会更方便一些,现代文明也许会使这里人们生活的艰辛减轻许多。。。。。。11:40,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墨脱县城,看到远处平台上被绿色簇拥着的白色建筑,我的大脑出现了瞬间的空白,所能想到的第一个词语居然是布达拉宫,然后是空中楼阁。。。。。。我终于到达墨脱了,我兴奋地挥舞中手中的毡帽,四天来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墨脱,我来了。。。。。。我来了。。。。。。我拿出相机发泄似的拍摄着这片圣洁的净土。。。。。。 打猪草的门巴族孩子们 德兴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外桃源——墨脱县城 墨脱县城的街道 墨脱县城不大,整个县城只有一条街道,县政府位于一个山包之上,一条环路(我们戏称之为一环路)绕着县政府与街道相连。街上人很少,冷冷清清,倒是经常有马匹无拘无束地在街上漫步,街上也随处可见斑斑的马粪。第一次走进墨脱,我们决定停下来休整两天,好好的洗一洗,整理一下资料,找县政府联系一辆可以载我们走出墨脱的越野车,当然还要仔细欣赏这世外桃源中的世外桃源,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沿着一环路我们走了8圈!由于四天半的上山下坡,脚趾甲已经松动,我决定到墨脱县人民医院去看一下,在藏族医生和门巴族护士的安排下,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我的脚趾甲必须拔掉,由于我在这里不能久待,所以,我要求简单处理一下伤处,等我回到北京再处理!在我们到达墨脱县城的第二天,墨脱镇的书记也回到了县城,由于相互之间已经很熟悉,他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也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异乡遇知己的温暖! 2006年8月25日,一辆破旧的吉普车载着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墨脱县城!墨脱县全县的越野车数量也屈指可数,我没仔细打听,好像也就在10辆以下,由于我们来的当天,县政府刚纠集全县半数以上的车辆由县长、县委书记陪同送水利部门的人员出墨脱,所以当我们找县政府借车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车可派了,多方努力才勉强找出这么一辆破旧的吉普车!由于路况及其糟糕,所以车速也十分缓慢,基本上保持在每小时10公里上,从墨脱县城到80K总共60公里的路程用了6个小时!后排座坐3人,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由于剧烈颠簸,尽管我已是十分小心了,短短的60公里,我的头也被撞了十几次。。。。。。 墨脱之行已经结束,可是这段经历至今还时常映现在我的脑海里,忘不了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时的喜悦和兴奋、忘不了在原始森林和亚热带雨林中艰苦跋涉近100公里的的无助和无奈、忘不了在长达1000多米的老虎嘴中穿越时的饥渴和疼痛、忘不了蚂蟥在身上跳跃时的惊恐和厌恶、忘不了看到墨脱县城的一刹那脑海中的空白和反应。。。。。。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早日收回被印度非法占领的那片富饶的土地,祝愿扎墨公路早日修成名副其实的省级公路让墨脱彻底告别不通公路的历史,祝愿生活在墨脱的各族同胞们早日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享受现代化的文明! |
转自:http://hetongzhong.blog.163.com/blog/static/2420062007488737212/10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