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多雄拉山热身 38公里。不过从派乡可以坐大卡车沿一条简易山间公路北上18公里,到达松林口,那里是最后一段汽车可达之处,从此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墨脱徒步旅程。而后边的20公里路程有3/4都是在翻越海拔4221米的多雄拉山,此段路程相当艰难,不仅要适应高海拔的生理反应,还要经受风雪交加,前路不明的恶劣环境的考验,势必将消耗很大的体力。 4-5小时,坐车则至多1个小时。这样可以节省一天时间直接在第一日到达拉格,同时也极大的节省了体力,不至于第一天就把自己走废。试想,第一天就把自己走废了,那此后七八天的漫漫艰险路程,将带着多大的心理压力和阴影啊。 2个多小时。如此算来,从派乡开始全程徒步的话,翻越到垭口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这样天不亮就得出发,且一直到下山都不能停歇才可能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第一天还是做个轻量级的热身适应一下为好。 8点刚过,一辆农用卡车开到了饭店门口,车后斗里已经站了十来号人,我们把行李扔了进去也翻上车来。此时我才发现,同伴四人都各有一双劳保手套,只有我两手空空。猪才怪开始责怪我“老驴的准备工作还做得这么差”,并下车去给我买了一双来。不一会儿,车上竟然被人、物资塞得满满当当的,并摇摆着上路了。车行在颠簸的路上,把我们晃得东摇西荡,派乡的村庄、黄绿交织的青稞地、潺潺的小河也随之摇摆着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 10点钟了。车一停稳,我们几个跳下车来就要跃跃欲试的向多雄拉山进发,却见同车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吃东西,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向导兼背夫旺钱。也有道理,补充些能量才有气力爬山,而且防止高反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吃饱,于是我们也开始啃早上还剩下的几个馒头,同时将路粮也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30升左右的包,我们三个女孩都各自背着个腰包,只是我的腰包最大---10升,还塞得满满的。身高不到1.70米的旺钱则除了背我们那个50升的大包外,还有自己的一个背篓,全部重量决不少于100斤。但他依然健步如飞,使得我们时常跟不上他的步伐。 10米,身边已经完全看不到同车上的那些当地人了。小明在不远处呼喊我们快点前行,他已经到了垭口,为防止我们走错路,他拉着旺钱在等我们。 ore-tex的登山鞋总算派上了用场。不过水一旦从鞋帮漫进鞋内,那可就比军胶还惨了。军胶从水里出来甩两下很快就能处于半干状态,登山鞋却只能让脚泡在湿乎乎的鞋里,直到捂干为止。因此,他们几个穿着军胶肆无忌惮的在水中踩踏着,独有我不停的寻找路边合适的岩石作为落脚点,并在其上跳来跳去的行走,从而防止鞋子灌水进去。 3个小时,下山仅用1个小时多我们就下到了谷底。依然在左边的冰雪覆盖层中行走,没多久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由冻结的瀑布形成的巨型冰窟,看起来蔚为壮观。小心翼翼的走到冰窟的洞口探头探脑,却还是不敢过于靠近,万一脚底打滑或者冰层断裂掉下去,估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拍个到此一游照满足一下就好了。继续下行没多久,脚下的冰层被一条宽约两米的河隔开,大家都嚷嚷着要在冰河上拍照。白雪皑皑的河岸,夹着悦耳的蜿蜒冰川水,背景则是峡谷右边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以及挂在其上的十几条大小不一的瀑布,真的美极了。在盛夏之际,北京的朋友不断发短信告诉我他们是如何的难耐高温酷暑,而我却在这仙境般的幽谷中避暑,幸福之感油然而生,如果不是因为没手机信号,我一定会大大的刺激一把她们。 3点,旺钱告诉我们拉格马上就要到了。今天的路程相对较短,是此次长途徒步的前奏,也算为整个徒步做个热身。随后的几天就再也不会如此轻松了,基本保持每天30公里左右的路程,行进8、9个小时。 20元。如若自行带米、面动手丰衣足食,老板会免费提供锅灶、碗筷,这样能节省不少。 1、去往松林口的车一般不定时,要打听清楚出发的当天有没有车发。车资15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