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林芝风光墨脱 |
[游记]西藏林芝风光墨脱 |
2007-07-24 |
[06-14] 西藏林芝风光----墨脱[20P] 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挡住了北来的寒流,使来自印度洋的温暖季风畅通北上,长年累月地滋润着这被誉为“雪域翡翠”的大约10000多平方公里的绿色深井。 3天。墨脱县境内气候暖热湿润,树木常青,鲜花遍野,风景秀丽。 5座寺庙,正在修复的还有几座。但是,墨脱群众信教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转经楼就是其中之一。转经楼一般设在路边流淌的山溪上,那里有一座座小木屋,木屋里不断地传出隆隆的转动声和悦耳的铃声,这便是转经楼。它以水为动力,溪水推动着木制扇叶,扇叶带动着一个高约2米、直径约1米的竖木轮,木轮上裹满了各种经文、经幡,还安有拨动铜铃的装置,木轮每转动一圈,铜铃叮当响一下。于是,下有水声潺潺,上有铜铃叮当,满山遍野鸟儿叫,花儿香。墨脱群众这种转经的方式,确实富有诗情画意。与西藏其它地方不同,在墨脱境内,几乎看不到嗑长头、手持转经轮的善男信女。只有看到那座座转经楼,你才感到宗教的存在。 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墨脱古称“白玛岗”,藏语意为“花朵”。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向往的莲花胜地。墨脱原本不是门巴人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门巴人在近一两百年前开始东迁,凭着勇气以及对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里迢迢来到白玛岗。他们并未找到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块富饶之地建立村寨,定居下来。还有一支东迁者门巴族的“门”是指门隅,“巴”藏语指人,藏语“门巴”就是生活在门隅地方的人之意。据1999年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在整个墨脱县九千多人口中,门巴族就有六千多人。 墨脱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有3700多种植物及大量动物,历来被人们称为“小西双版纳”。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至今这里所需的全部物资还靠肩扛人背,所有进出这里的人,都需用身体丈量大地,靠双脚越岭翻山,各方面条件极为艰苦。 听刚去过西藏的同事说,西藏的人民很纯朴,很好客,但也很贫穷。 >>>>>您的等级为游客,目前仅能浏览此贴的部分内容,要查阅完整内容请注册或者登录 |
原始链接:http://www.52picture.com/thread-100463-1-1.html |
转自: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