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51旅行探索征文04墨脱半月自助游,见识蚂吸人血www.88992.

[游记]51旅行探索征文04墨脱半月自助游,见识蚂吸人血www.88992.

2007-07-24    baidu.com

本文为楼主原创墨脱半月游 墨脱出来,不知道该怎么写,只好乱写了。墨脱--团队篇 毛大叔:男,57岁,广州人氏,独自出游,于波密自行找上门要求加入。身体好状态佳,在家时每天跑步锻炼,下午还游泳两公里才上岸。墨脱时经常跟着背包工后面,把我们甩的很远,但老虎嘴路段时体力终告不支,很无奈的说:“怎么这路就没有点缓和的地方呢?”,翻越多雄拉山时体力透支到极限,平路也经常摔跟头。 王某:男,29岁,山东人上海工作,这次十人骑自行车由上海出发,中途只剩一个人独自前进,于然乌附近相识万里,相约波密。有较强的户外经验,体力超强,乐于助人,为人幽默风趣。最佩服的是他没有任何帮助下竟然敢走独木桥,万里这点就惭愧不如。 强强:男,南京人,24、5岁,被我们起了个外号叫做强强,第三次进藏,身带对讲机,这次主要目的就是进墨脱。出发前约定他负责开路万里负责殿后,一人一部对讲机,结果第一天走错路后强强一蹶不振,之后两部对讲机总是出现在队伍后面,使对讲机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但强强毅力非凡,虽然走不快但从不说他的背包重,再慢也要自己背。翻越多雄拉山口时终于不支,慷慨激昂说了一句让我们久久不会忘记的话:“你们先走,别管我”。 小张:此行外号偶像及小丸子,女,北京人,清华毕业生,这次也是辞职出来玩,我们还没到墨脱墨脱派出所人员就已经得知有一个清华女孩正在来县城途中,真牛。有自助游经验,但从没尝试过徒步什么地方,这次墨脱之行估计她一辈子也难忘记。翻过老虎嘴路段住下后竟然说翻山时真想跳进山下的江水里去,强强竟然在旁边表示赞同,说他也有此想法,恐怖!每天早起和冰冰都赖床不起,催促她们起床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又变成了万里的每天功课。 冰冰:女,22岁,苏州人,辞职出来旅游,在家常参加户外活动,体力还行,为人不怎么说话,有时候就知道默默的走路,不叫她休息都不停留,差点成为墨脱女背包工,是我们团队第一个被蚂蟥偷袭的人物。翻越老虎嘴后偶像和强强累的只想跳江,而她却想趴到地上的溪水里好好睡上一觉。

墨脱---衣篇 进墨脱只要不是冬天不需要太多的衣物,因为墨脱的海拔只有9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我们只在翻越4700米的噶隆拉山口和4220米的多雄拉山口时才加上了抓绒衣或者冲锋衣,因为山口处积雪未化,风很大,确实有些寒冷,其余时间都是衬衣短袖,王瑞和强强多数时间都是短裤。 衣服类还需准备的就是军胶和绑腿或者布袜子。墨脱雨水较多,我们从进去到出来一直都在下雨,按理说此时不是进墨脱的最佳时间,最佳时间为八月九月。六人之中强强和偶像的鞋子都是价值近千元的“狗太死”,但没有用,因为沿路都是深过脚腕泥水,还不如穿十几块钱的军胶,洗起来容易烤起来易干。但军胶的缺点鞋底子太软,走一天下来脚掌有些痛。可“狗太死”一湿就非常重,而且不能烤火,只能阴干,一烤火就破坏了“狗太死”的防水性。绑腿和布袜子都可以防止沙子和蚂蟥,但绑腿的作用还可以防止静脉曲张,可以节省十分之一的气力,所以万里先打绑腿,再穿布袜子,那天虽然没节省多少力气,但蚂蟥一条也没有钻进裤子。 雨衣及背包防水罩也绝对不可少。进墨脱十余天,天天下雨,没有雨衣绝对全身湿透。初时我们还全副武装,后来已经习惯了下雨,索性雨衣也不穿了,湿透就湿透吧,反正不在高原,感冒也不要紧。更何况沿途所遇背包工绝大多数都不穿雨衣,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但背包防雨罩一定要准备,不然下雨后背包会被淋湿,那么背包将会变得很重,最好出发前找一个大塑料袋放在背包里然后再放物品,如此,就算将背包不小心掉到河里里面的物品也不会湿。

墨脱---食篇 没进墨脱前就听说里面的物价很高,所以我们在出发前准备了不少吃的,因为没请背包工,所以一切物品都是我们自己背。采购了如下物品:12盒红烧肉、午餐肉罐头,一箱速食面,一铁盒90式压缩饼干,十多袋榨菜和一些零食,以上物品由我和王瑞及强强负责背,三个人的背包重量都近四五十斤,然后就踏上了进墨脱的道路。因为听说我所抽的五牛牌软包香烟在里面要卖十元一包,所以自己买了两条带在身上,每条才18元。 进去后才知道并非所有物品都贵的离谱,五牛烟里面才卖三元一包,而红烧肉、午餐肉罐头也才之卖十元一盒,比外面才贵了2、3元。但鸡的价格就很贵,在墨脱吃一只鸡最少也需要150元,看过菜谱,最贵的一道有关鸡的菜是400大洋,猪肉的价格是20元一斤。在墨脱县城,素菜是20元,荤菜是40元,就连面小碗10元,大碗15元。贵的原因:人力背进来的。 沿途都有食宿点,113米日村墨脱县城背崩乡汗密拉格派区等,吃饭价格一般都是十元,住宿也是一样。但吃一般都是蔬菜烧一个猪肉罐头,然后加上一个汤。我们六个人就是六十块钱,吃的就是白菜烧午餐肉罐头一个菜外加一个汤。住宿后假如第二天不在这里吃早餐最好提前和老板打招呼,因为一般情况下都会为客人准备早餐。早餐和晚餐午餐的内容一样,也是十元一个人,也是蔬菜烧罐头。背包工一般都会吃了早餐再走,毕竟是体力活,不吃大米恐怕真没力气背东西。 在背崩乡我们住在乡政府招待所,只了提供大米、柴火和一个南瓜,烧菜需要自己动手。于是点火、放柴、烧饭全部自己解决,感觉真不错,就是烟太大,眼睛被薰的睁不开还直流眼泪。在背崩村子里面转了很久,到处找当地老百姓买蔬菜或者腊肉,结果失望而归,只买到了十数个新鲜玉米。后来问一乡***才知道,今年雨水太多,蔬菜没办法种,而且当地百姓买不到蔬菜种子,也不知道温室养殖技术,所以此地没有什么蔬菜。 到达墨脱后因为在外面吃太贵,所以大家商量后决定自己去市场买菜自己动手煮饭。天刚刚亮我们几个早起的就去了市场,买了两斤八两的肥猪肉,共计57元,还买了白菜、萝卜、西红柿、辣椒。最便宜的恐怕就是当地的桃子,一元钱五个任挑。市场回来后去了路上认识的一个背包工家里煮饭,万里亲自下厨一显身手,虽然未受好评但从吃的比较干净的菜碗里万里还是感到了满足。 墨脱路上还是要准备一些干粮,虽然有食宿点但多数都是晚上的落脚点,中餐还是需要自己准备。我们一般都是吃压缩饼干和速食面(干吃),因为没有请背包工所以不敢带太多的食品。其实中餐简单点好,因为吃完就要上路,路上少耽搁点时间意味着晚上可以多休息点时间。

墨脱---住篇 波密我们都住在了鸿鹄宾馆,开价25元每人还价20元每人,卫生条件不错,带电视,最关键的是宾馆自己有淋浴,住宿客人不需要花钱,愿意洗多久就洗多久,并且还有洗衣机提供给客人使用,感觉真好。宾馆老板也挺好,帮我们把进墨脱不需要的物品免费托人带到八一镇他朋友处,等我们墨脱出来自己去八一出取。 进墨脱第一天没想到走错了路,竟然去了岗乡,走了足足一天到了下午三四点才知道走错路,最后只好坐拖拉机返回了鸿鹄宾馆又住一天。实在郁闷,但没办法,沿途问人墨脱怎么走此地人都往里面一指,于是我们到了岗乡,看来以后问路一定要弄明白对方的汉语是几级的。第二天早起准备上路,老板关心的来了一句:“你们‘又’上路了?” 第二天,因为早上又走错了小路,所以晚上起点才到24k,住宿每人十元,吃自己所带的速食面和罐头,住木板床通铺。强强和冰冰则在吃饭的房间打地铺睡睡袋,并且负责烘烤我们所有人湿透的的衣服鞋子。第三天下山住52K,第四天80K,第五天108K,第六天米日村,第七天到达墨脱,只能住县招待所,至此一家,别无选择。第八天第九天墨脱休整,第九天上路晚上住背崩乡政府招待所,招待所每人20元,贵是贵了点,但有蚊帐,不再担心背崩凶猛的蚊虫。 第十天住宿汗密董扎西家,也是客栈,发现脚部严重受伤,冰冰好点但是也没办法继续走路,于是我和冰冰及偶像决定休息一、两天养脚,而毛大叔、王瑞和强强决定明天继续上路。 董扎西是个帅哥,四川大凉山藏族人,娶了当地门巴女子,有个十个月大的小女儿,老婆也很漂亮。扎西好酒,晚上常喝,为人直率风趣,炒的菜也很好吃。晚上我们一起喝酒聊天,力劝扎西哥们唱歌,扎西老婆极力阻止,说他唱的很难听。扎西没理会他老婆,唱起了藏族歌曲。在小木屋中,火塘边,蜡烛的阴影中,歌声环绕在墨脱的夜空中。 第十一天,认识了西藏军区最小的兵站排长余排长,这个兵站只有两个人,排长和一个江苏的士兵。余排昨天来查证件时和我们聊了不少,还答应请我们吃鸡,结果我们从第二天就开始挂念他,没事就念叨:“这鸡怎么还没来啊,没想到他正巧进门,满脸郁闷的说我怎么成鸡了?不过到走也没见到余排的一根鸡毛,不能不说是有些遗憾。但余排人也挺好,知道我们脚坏了第三天帮我们拿来了两排消炎药和一只红霉素药膏,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想吃鸡。不过出墨脱后遇到进墨脱的熟人就提醒他们帮我们去汗密兵站催债。 第十二天天气好转,我和冰冰的脚也好了很多,能穿鞋子走动了。扎西说带我们去河边抓鱼,一行人兴奋的准备出发,走了不到500米,水开始深,我们冰冰的脚刚见好转,但不能沾水,怕再次发炎化脓,不敢前行,大家只好败兴而归。 第十三天上路,又开始下雨,晚上住宿拉格,依旧住宿十元吃饭十元。第十四天翻越多雄拉山到达派乡,住宿一藏式客栈。老板欺我们是游客开价20元一个人,我们一口气还到10元。至此正式结束墨脱旅程,大家个散东西,我独自徒步三天到达八一镇。

墨脱---行篇 以前看过不少有关墨脱的攻略,但都没有最新的,如今墨脱已经列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只因他是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今日进入墨脱,道路依旧,景物全非。墨脱里面不再是只有一台解放车,里面还有很多东风车及压路机和推土机,还有摩托车在县城里面飞驰,可惜目前出不来。墨脱如今已经每年八九月份间歇通车,只要当年的雨水不多,道路会马上抢修,然后大批物资在此时抢运进去,然后道路会随时塌方崩溃,然后大家依旧用人力背运,大件物品则等待来年再运。 墨脱县城早已不是以前在网上书上所看到的木板房模样,县政府附近都是水泥马路,而水泥的建筑物也有了不少,例如县政府大院和医院及肉菜市场都是水泥建筑,上面还有标题:广东援建。 从波密出来到都是宽敞的泥路,可以跑车,但24k处的嘎隆拉雪山公路上仍旧又很深的积雪,看不见路,所以目前汽车只能开到24k,然后走小路翻越雪山。小路很明显,我们从24k就跟着60K林场出来背菜的工人一起翻山,大家都成了老朋友,途中还等我们,并邀请我们去他们林场玩。万里很想去,可毛大叔又联系了几个进墨脱的背工一起上路,所以最终没有去成,不然和林场的朋友上山伐树体验一番肯定终身难忘。噶隆拉上山用了两个小时,下山用了四个小时,基本是沿着山涧向下走,路只有一条,但用拐杖会轻松很多。 从开始频繁走塌方路段,102k的泥石流最让人难忘。当时还在下着雨,我们是跟着几个四川背包工后面,走到塌方泥石流路段前面的人都停了下来,其中一个门巴背包工背着东西就走上去察看,并尝试走了几步,上面被水冲下了几块石头,他马上跑了回来。我走上去看了看,公路完全不见,全部塌下,上面的山壁成70度延伸到江里,而且上面不停的往下流水,水流冲击着上面的石块不时往下掉。那门巴小伙回来后放下了背包又冲了上去,用脚使劲的踩,尝试踩出一条路,可惜都是泥水,只能踩出浅浅的脚印,因为一使劲整个脚就陷进泥水里面去。他边踩边前行,边注意看着头上的石头,大家都在旁边提心吊胆的看着,几块大点的石头又被水冲了下来,大家都在喊,他马上疾步跑到石壁的凹陷处避开,然后成功的跑到了对面,然后又跑回来背包,然后第一个冲了过去。 毛大叔看见他过去马上跟了上去,我一下没拦住,我当时想等他们背包工把路踩实点我们再过。毛大叔跟在那门巴小伙后面,我们看着很紧张,都在帮他留意上面的石头,就在他走到最危险的地方,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就在毛大叔头上方顺势而下,我没敢叫他注意,我怕一叫他一停石头就会砸在他身上。就在毛大叔身后半米处,石头落下,毛大叔什么也不知道安然度过。一过去就掏出相机帮我们拍相片,这时我才明白大叔这么急于过去的原因。然后是王瑞、强强、冰冰、偶像,最后是我,大家好像都忘记头上在掉石头,只顾着脚下,因为只要不小心滑下去就会随着江水漂到印度,大家都没带护照,只好小心为上。 102k到113k塌方很多,大家都走习惯了,就连只有脚掌宽的塌方大家都走的不再提心吊胆。从墨脱出派乡,都是小塌方,对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是危险。按偶像的说法:真该死了在哪里都会被石头砸死,不一定非到墨脱才会死。或许有一些道理,但后来又听偶像说,她过塌方时心里一直在默默的念六字箴言。 113K到墨脱已经看不出是公路,只能算是宽一点的小路,依旧是泥水兼碎石路面。80K中途还经过独木桥。独木桥横跨在河上,一棵在河面,一棵连接上一棵,倒霉的是粗的一头在下面。万里背着包走到中间,发现树越来越窄,最后只有鞋子宽,当发觉这一点时平衡已经失控,摇摇欲坠。还好林场老大哥过来将万里稳住,扶回了岸边,然后将万里的背包先背过去,再拉着万里的手走过了独木桥。而王瑞则背着包自己走过去的,让万里羡慕不已。进墨脱唯一让万里感到郁闷的就是独木桥。 墨脱出来沿途明显好走很多,但都是上坡,按常理应该从派区进波密出,这样比较省力。过老虎嘴,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汹涌的江水,路不太宽,都是大石,水不停的沿着石头下流,走路确实应当小心,因为有些石头是松动的,而且非常滑。还好我们是上山,累的没时间看身边的景物,当时全身都被山上流下的溪水侵湿,只顾着快点走过去早点到达休息点烤火,所以人称危险路段的老虎嘴我们走过后没有什么感觉,只有一个字:累! 汗密、拉格、多雄拉路段只有多雄拉比较麻烦。人家派区出来上山只要两个小时,下山四个小时。我们反过来走的,上山走了五个半小时,下山较快,走了一个半小时到达松林口。上山很多小路,但都是对着山垭口方向,不会走错。偶像几次累的说要丢掉背包只带着相机上路,当万里说帮她背时,她又自己背起了包继续了行程。到达山顶,雾气很大,但不至于象别人说的12点前一点要过多雄拉山口,不然会出生命危险,或许别人说的是冬季吧。 下山就简单了,体力好可以学背包工小跑下山,反而不累,都是大块的平坦的石头。到达松林口,三点,已经没了车去派区,依旧徒步,有小路,好像挺复杂,和松林口老板商量60元让他带我们走小路,两个小时我们到达派区,结束了旅程。

墨脱---蚂蟥篇 不得不提的墨脱的蚂蟥,大小都有,小的如小蚯蚓般,大的如小手指般,不过小手指般的都是吸饱血的。小的外表黑色细长,大的略粗,草绿色还带点金色,两头都有触角吸盘,沾在身上就开始用两头的触角不停的翻,直到找到血管部位开始注射麻醉及让伤口无法愈合的液体,然后狂吸,吸饱后自己坠落,爬到草丛里石块下蛰伏,然后一个季节不再吸血维生。被咬过的伤口往往鲜血淋漓。假如发现及时,小的一揪就可以揪下来,但大的吸力强劲,硬来很可能只揪掉外面的一部分,而头部却仍留在皮肤内,容易引起感染发炎,最好就是烟头烫,一烫它就落荒而逃。 第一个被蚂蟥光临的是冰冰,因为都说墨脱以前没蚂蟥,出名的蚂蟥坡在墨脱出去后的阿尼桥到汗密。结果附近时冰冰的腿部已经鲜血直流,她自还拍了照片留念。晚上我和强强到达住宿点听说后强强马上检查,结果在肚皮上发现了两条还没得逞的蚂蟥。我还在偷偷庆幸,结果上楼拿蜡烛时发现小手指缝中有一条黑色的小东西,心里慌了,猛摔,甩不掉,不敢去抓,伸手去蜡烛上烧,手都烧痛了它也不下来,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揪,揪下来随手就扔,也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没办法不慌,第一次见这玩意,吓了一头汗。 后来再上路,每个人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腿部,防止蚂蟥上身。遗憾的是在波密一直到墨脱都没买到绑腿,无从预防,只能将裤脚塞进袜子里。强强最惨,和王瑞一样穿短裤上阵,但王瑞经常检查,强强总是忘记,所以蚂蟥经常咬的就是强强,整个腿部千疮百孔,再加上跳蚤,整个身上都是又红又肿的疙瘩,大家都想拿他作为模特拍照,可惜最后分手都没来得及。 叫的最惨的就是偶像,只要发现身上有蚂蟥就惨叫,附近的同志就来帮忙揪蚂蟥。强强最勇敢,每次偶像一叫强强就帮忙揪,然后就是蚂蟥紧紧的又吸住了强强,然后强强一个人在后面独自玩蚂蟥,将蚂蟥揉成一个疙瘩状,或者再将蚂蟥拉成一条直线,我看着直起鸡皮疙瘩。但到后期,偶像再发现蚂蟥已经冷静很多了,不再尖叫,小的自己解决,大点的才让别人来帮忙。 里面最不怕蚂蟥的恐怕就是毛大叔,因为毛大叔曾经在海南当过知青,下过田,不怕这玩意。再加上大叔带了双膝盖高的雨鞋,开口处可以绑紧。但蚂蟥坡终于还是被蚂蟥群偷袭了,据王瑞所说,两条腿上起码有100多条蚂蟥在工作,而且还分兵两路,一路向上爬一路向下走,吓的大叔赶紧让王瑞来帮忙抓蚂蟥。据大叔所说,起码有50多条,也不知道怎么钻进去的,因为有鞋套,所以掉以轻心了。听后头皮在发麻。 蚂蟥这东西雨天最多,都在草丛里呆着,稍有动静就伸出触角试探,所以走路时第一个走的快点往往不会遭遇,而后面跟着的就容易被蚂蟥光临,听说抹盐水在身上可以防蚂蟥,因为一直都在下雨,我们没机会尝试。但从汗密出来后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蚂蟥明显的越来越少,直到看不见。

墨脱--闲言碎语篇 墨脱也出产不少特色物品,其一:乌木筷子,据说不能洗,用完后只能用布搽干净,越用越黑,黝黑铮亮。我们在墨脱也见到了,四块钱一双,还是半成品,还需要用砂纸慢慢打磨,所以大家都没有买,再加上能不洗,用起来不太爽。其二是紫藤拐杖,只见到一个背包工使用,听说要去某个村落去买才有,这种紫藤拐杖很坚硬,不易断,因为带了登山杖也没有打算买。其三是石锅,好像是旁辛村才有,价格三四百元,纯手工雕琢,而且只能是这村子附近的岩石才可以做这种锅,重量约二十多斤,看起来一般,据说用此锅烧汤煲鸡味道奇佳,在墨脱我们就想找一家有这锅的餐馆品尝一下,可惜没有找到,想带,太重。其四,某种蛇,名字藏语我总听不明白,雌雄一对才行,还必须是活的,用来泡酒,能治疗多种风湿类病。在扎西家看到过,土黄色,不咬人,他们说这种蛇拿到八一就能卖上千元。 墨脱因为是亚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热带植物很多,常见的有冷杉、云杉及芭蕉,路上我们就曾见到路边已经结果的芭蕉树,大家想方设法弄下一梭蕉,结果不能吃,还没熟。再有就是花很多,名字我都叫不上来,只能拍照留念,等回来后再找有识人请教。 今年雨水太多,就连大拐弯也不让去了,途中见到一个独自进墨脱的山西女孩就想去,结果也没去成。这女孩好厉害,独自一个人骑自行车走川藏,再独自一个人走墨脱,还打算一个人骑自行车走新藏线。 其实墨脱的路也不是很难走,看看我们的队伍就知道了,有57岁的大叔,有从没玩过什么户外的偶像,最后大家都走了出来。明年,墨脱将重新勘探新的道路,因为以前的公路设计安排不合理,不久将来墨脱将会有一条新公路。不知道这个大原始森林会不会因此遭到破坏。雅鲁藏布江好像从108K位置就开始出现,江水汹涌澎湃,但到派区后江水大为改观,江水缓慢而且恬静的流淌,截然两种风格,伴随着我们从峡谷一直走完全程。 最后大家为墨脱总结了一句话:塌方太小,蚂蟥太少。也算是转赠给准备进墨脱的同志们吧。总之,胆大心细,危险就不存在。

墨脱---要点篇关于传说中的下毒:都是在书中攻略中见过,进入墨脱也没好意思问当地人是否如今还是如此。但总归是听说,身边朋友中还没有人中过毒,近些年进入墨脱的游客也没有听说被毒杀的,万里相信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不需要过于担心。虽说沿途四川背包工还说有,但他也是听说,不能全信。沿途遇上门巴或者洛巴的背包工,有些就很热情的请万里喝藏白酒或者包谷酒,劝酒词乃“喝了走路就快”,万里从没拒绝,也没见有中毒征兆,但走路仍旧不快,郁闷。住过门巴族的客栈,门巴老板娘也请万里喝过包谷酒,万里也照样喝,依旧没有任何多虑。所以,安心大胆的玩吧,只要不去过于偏远乡村一般不需要太谨慎。 背包工:其实进墨脱未必一定需要背包工,除非自己行李太重或者需要带一些干粮改善伙食,因为路都比较容易认,就算是小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比较清晰。波密路上背包工虽然没有派区方向的多,但每天都有人经过,可以结伴而行。沿途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啤酒罐和烟盒及一些食品包装袋,一些是背包工抛弃的,一些是游客抛弃的,所以在此呼吁塑胶等废弃物品请勿乱抛弃,自己带进去自己带出来。抛弃物最多的地方多数是背包工的固定休息点,只要看见这些就证明你没走错路,假如还怀疑自己的路线最好在明显处稍等,问问路过的当地人。 背包工价格今年一般都在80元--100元一天,80元的要包吃包住,100元的可以不包吃住,算起来100元比较合算,因为每天三餐外加住宿10元就要四十大洋。但请背包工一定要和对方谈清楚,说明白是单程价格,回程费用绝对不负责。我们六人在墨脱时请了一个门巴背夫,当时一切都说好了他还不愿意,说他自己一个人回来太危险,要求我们把他朋友也请上。可我们只有四十多斤的东西,都是吃的,越走越轻,绝对不需要两个人,请人的目的主要是带路。最终和他达成意向,我们多付一天的费用也就是80元,用于他到达派区后自己坐车去波密,然后在自己从波密回墨脱,因为那段路我们走过,一个人走没什么问题。上路第二天下午,这门巴背夫就甩开我们先走了,他自己先去到汗密,令我们很气愤。本来我们有女孩,走不快,要求他和我们一起走,因为天都快黑了不容易辨别道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这也罢了,两个小时后天黑前我们赶到汗密住宿点,又听他说我们当初答应给他回程的费用,按照他这样算,出去四天每天80元,回来四天还要另外付他每天80元,过份。当晚我们决定解雇他,两天的费用外加曾经答应过他的80元一共240元一次了清。第四天翻多雄拉时我们和他迎头碰上,他一个人背着大包货物健步如飞,根本看不出他一个人走有多畏惧。以往的游记也曾提过这问题,没想到我们就这么碰上了。

证件问题:今年听说八一已经不办理任何进入墨脱的证件,除非你大有来头。证件最好在自己所在地办理好,上面注明:林之地区就可以了,方便的话括号里面写上墨脱。解放大桥会检查登记身份证,但感觉早上七点前没有哨兵。墨脱县城派出所会检查登记身份证及边防证,因为住宿点只有一个县招待所,来了客人基本派出所都会知道。我们六个人中有两个人没有边防证,索性苦苦哀求派出所的干警开张介绍信类的说明文件,结果也得逞,因为我们说路上弄丢了。到达汗密兵站会来人检查登记身份证和边防证,墨脱派出所的证明信派上了用场。但感觉汗密兵站的余排长人不错,假如真没有边防证或许也会通融一下的,毕竟赶我们回去就等于赶我们回边境啊。 军胶:军胶哪里都有的卖,但绑腿和布袜子就要早准备。我们在波密几乎所有小店都找过了结果也没买到,最终是在墨脱县城才买到了这些物品。而派区转运站的很多小店都很容易买到。走路要预防沙子进鞋,这里说的并非感觉明显的沙石,所说的是细小的感觉不出的细沙。万里和冰冰的脚趾就是因为细沙进去没注意,结果脚趾缝被磨的血红一片,伤口处还化脓红肿,连鞋都穿不了更别说走路了。最后每天使用盐水洗脚,晾干后撒消炎药。也试过背夫介绍的办法,盐水洗脚后抹上清油(蔬菜油)。也试过盐水洗脚后抹上红霉素药膏。几种方法都试过,两天后就可以上路了,脚明显好转,但不知道哪种方式最有效最合理。 装备:背包(不用说,每人多数都会准备),防雨物品(雨衣、雨、防御罩及一些胶袋),证件(身份证、边防证、学生证< an lang="EN-US">-学生证可以在墨脱县招待所得到优惠,没电视的价格40元一个人,带电视的50元一个人,我们其中一个带了学生证没电视的拿到了33元的价格),一些食物(派区到墨脱途中中午午餐多数自己解决),头灯或者电筒(很多住宿点没有电和厕所,晚上只有自己拿着头灯找草丛里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蚂蟥,高原地区则可以放心大胆乱串),登山杖或者竹竿(下坡时使用,效果奇好,平衡感强,但需注意有蚂蟥顺着登山杖向上爬),睡袋(基本上沿途的卫生状况不乐观,再加上雨季比较潮湿,用自己的睡袋最好,更何况这里还有跳蚤横行),军胶绑腿或者布袜子(防沙防蚂蟥节省力气防止静脉曲张,而且军胶湿透了晚上用火容易烤干),一些简单的衣服和一些家常药品,最好带一些小礼物,和你谈的来的当地哥们朋友可以送一些略表心意。以上物品加起来重量也就是二十斤上下,当然不算食品,如此,进墨脱就比较轻松,也就有心情欣赏沿途风光。 最后要说的是,轻易别答应帮当地人拍照,除非别人不要相片。不然,照了你就要想办法把相片送给人家,因为此地不通邮。墨脱县邮局目前使用的仍旧是< an lang="EN-US">2003年的邮戳,他的业务也只限于电报和电汇,连信都没办法邮寄。这点适用任何时候,万里在途中就曾遇到不少人要求万里给拍照,万里首先问有没有准确的通信地址,假如没有万里就会向他解释,照了也是白照,他没办法收到,事后说不定还会说万里说话不算数,通常一解释对方都会理解。但有通信地址的不妨帮个忙,因为很多地方没有照相馆,照个相对他们来说也不容易,切记一定要给别人邮寄回去。 (踯躅万里)最后在给大家看几张在途中拍的照片

 

 

转自:http://hi.baidu.com/%0C2%0C3%0D0%0D0%0C8%0D5%0BC%0C7/blog/item/bc589802cf1fd80f4afb513d.html4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