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 阴 星期五 55天穿破一双军用胶鞋——一双50码的胶鞋 ——辗转3700余公里——墨脱人的鞋子惊动中南海 55天,我进山才穿的新军用胶鞋就破了。走路多的战士穿坏鞋子的纪录更短,往往一次巡逻下来,一双新鞋就报销了。不是鞋不结实,而是崎岖的墨脱山道确实费鞋。胶鞋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想去别的地方,没有任何代步工具,全靠两条腿走路,没鞋是万万不行的。 看到我的鞋穿破了,杨营长便让王朝清助理给我发了一双新的。营部上士王礼高看到很羡慕:“我的鞋穿破了,就没有了。”可不是嘛,他1.81米高的个头,要穿50码的胶鞋,不光营里没有,分区仓库里也没有。为他那双大脚,封山前,在分区党委会上,罗际明政委、蒋兴明司令员专门交代后勤部:到拉萨或成都去买,直升机停飞前一定要送到王礼高手中。结果,后勤部的同志辗转3700多公里,才在成都买到了三双50码的军用胶鞋,赶在飞机停飞前一天,由分区李源副司令员亲手交给了小王。这胶鞋,小王平常舍不得穿,只有走远路,才会见到他穿在脚上。 说起鞋,墨脱人的话也长了起来。在墨脱工作了10年的吕崇星上校告诉我,有一年大雪封山时间特别长,县仓库、营里的胶鞋全部告罄,许多人的鞋穿破了,一时间全县军民闹起了“鞋荒”。县委、营部在向林芝地委、分区告急的同时,共同起草了一封电报,发往北京中南海,要求中央派直升机空运1万双胶鞋到墨脱。后来,部队紧急出动直升机,为墨脱军民运来1万双胶鞋救急。 这里,一根针、一尺布、一条线、一张纸都要从山外背运来。因为没有公路,每公斤东西运费高达二十余元。听到这个价码,对墨脱人穿鞋难就不难理解了。 2月14日 雨 星期二 电台里边“看”报纸——好不容易的 夫妻对话——全县只有一部电话 到今天,我已在这里整整困守100天了。这些天好象耳朵被塞上了,眼睛给遮住了,山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全然不知。 前几天,分区政治部段世龙副主任通过军用电台喊话告诉我们,春节前,《解放军报》把墨脱官兵的心愿登在了报上,可具体写了什么却没说。今天,分区电台的报话员左小全终于找到了元月24日的《解放军报》周末版,通过无线电波我“看”到了那篇题为《驻墨脱官兵委托本报向边防军人亲属拜年》的稿件。小左一字一句认真地为我读着,尽管无线电波杂音很大,但我仍然认真仔细地听着、记着,生怕拉下一个字。听完了,我拿来录音机,请他再念一遍。“听”来的报纸一录了音,下午即在营部的大喇叭里放了起来。官兵们激动万分,听了一遍让再放,再放之后还要求再放。谁也不知道究竟放了多少遍。杨营长让我把录音带复制上几盘,带给其他点上的人也听听,那场面真叫人感动。我搞了这么多年新闻报道,头一回掂出了一篇稿件的份量。 在这里,任何一个外来客都会受到战士们的欢迎,因他们的到来会带来许多新消息。我刚来的时候,战士们一天到晚缠着我侃大山。全县只有一部刚开通的卫星程控电话,技术性能还不稳定,常出毛病。官兵们有时为了打通一个电话,要跑上好几趟,而我住的营部离县城竟有36公里。虽说历经如此艰辛,但官兵们乐此不疲。只要电话一拨通,要放下就很难了。营部卫生所所长黄国章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打电话,由于线路不好,创造了这里的打电话之最。想着这里官兵打电话的艰难劲,我默默在心里为墨脱官兵祈求通信状况切实改善这一天早日到来。 救喇母 救喇母 救救喇母 吞救卡拉 喇庆母 喇母 阿嘉搭嘉 吞救 入路入路 吽救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