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行日记

[游记]西行日记

2007-09-05    fybbs.com

10.1 星期五 雨

虽说是国庆节,但早上起来感觉察隅县城几乎与平常没什么两样,没有任何节庆气氛。像在我们那边的政府机关门前或大街上早挂满了彩旗或标语,在这里连县政府大院门前都没有任何表示,甚至小学生今天继续上学,后来听说他们只放两天的假,与我们内地区别很大。唯一有所不一样的是昨天晚上来了一批武警和一批军人来到旅馆查夜,听说昨天白天镇上发案了,而且又是国庆前夕特别的时候。
因为昨天我去打听了一下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下察隅僜族。听说那是一个原始部落、原是印度某个民族的一个分支,那里的头领叫阿洛松,是全国政协委员。而且以前那还是一个食人部落,只是现在已经被汉化了,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很多。另外,去那里的路很不好走,而且危险,沿路旁边的溪水很凉,有一种特别神奇的力量,谁碰了就有危险。
有了以上的了解,我对那个地方——僜族更加充满了神秘感,同时也感到非常的紧张,因为我们昨天从然乌进来的路是我们这次川藏行以来最难走的路(但不是最危险的路)。
临行前,我们事先申明,如果道路太危险或是当地人很野蛮,我们就宁留遗憾也绝不冒险。
上午一早起来,8:40分从察隅县城出发,一上路就感觉挺紧张的,刚出县城没多久,就看到一排排的军营和严肃站哨的士兵,接二连三有好几个不同的部队驻地。一路赶车,但觉路况并不如前述所听说的那么差,虽然路窄仅3米左右,而且都是泥石路。但还算平整,关键是整个进程71公里路竟只碰到了两辆车,只是有局部地段因为塌方和水毁才致有些难走也挺险的。但有我们四驱6缸的PALADIN,这只是小菜一碟,行程71公里加后来的回程共142公里均由我单独驾驶。
一路风景尚可,但显然没有我们昨天从然乌到察隅的风景好,所以路上停留不多,仅在有个两江汇流的地方感觉特别不错,两股不同的江水各汇一起,在汇合处形式一条长长的色彩分隔带,煞是好看,我暂且命名其为“双色河”。
下午12:00到达离下察隅3公里的边防站,因为这里是完全的军事区,需特殊通行证才可进入,而我们事先不知,故一开始当地驻军将我们拦在了外边,后经多时的解释和保证,才得以特殊放行(下次来时千万注意:除带好边防证外,还应事先到位于察隅县城的团部所在地开具通行证,因为当地驻军守着一座桥,该通行证也叫过桥证)。
穿过军事区行驶三公里凹凸特别不平整的路面花了45分钟来到了下察隅镇,镇子很小,除了一些木板单层房外,只有一条较像样的水泥路旁新建了一些砖混结构的房子,整个镇子估计不到500人,后来听说这里的道路和房子均是广东省刚刚援建的,而且目前正在为当地僜族的首领盖一间招待所。镇上做生意的绝大部分是四川和重庆人。
因为时间比较迟了,我们打算先在镇上找个吃饭的地方再去5公里远的僜族。刚好看到一个当地最大的饭店门前停满了北京2020吉普车。而且装满了哈达和鲜花,窗玻璃写着大大的喜字,我们很幸运地碰上了藏族婚庆喜事了。我们赶紧下车拍照,正在拍照时,一对藏族新人穿着盛装朝饭店里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个端酒的小姑娘,不由分说,新人在与我们见过面,我们甚至未及介绍,新娘就端上了啤酒(小杯)要献给我们,我们甚是激动,一面致谢,一面毫不客气一饮而尽,谁知一杯喝完,新娘说按照藏族风俗应喝三杯,我们笑乐了,二杯、三杯,乐呵呵的赶紧喝酒,新娘还解释说,三小杯啤酒不会醉的,我心里想,就是醉了我也很乐意喝啊。喝完酒,我们与新娘、新郎一起合影并致了谢,然后我们找了个小饭馆坐下吃饭。
再一次向饭店老板了解了僜族的情况,吃完饭后我们赶紧又上路了,而且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打算用一小时游完僜族村寨后返回察隅县城。
重新开起我们的四驱帕拉丁沿着叠满大石块的山路出发,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四川人承包的农场(据说是当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开垦出来的)。向一个农民问清了进一步的方向后5分钟我们来到了一个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大庄园前,庄园有几亩地大,四周用石块堆砌了约1.2m高的围墙,围墙南侧有一个不大但很华丽的木门厅。顺着围墙往里看,北面一座破旧的木结构房边有一座像庙宇的大房子,房前左右两侧种满了各色鲜花和水果,门厅正对房子的大门,有一水泥路面的长长通道通到大房子入门台阶,大房子一层半高,木结构,从地面到一层楼面有几个高高的台阶,房子门前是一长廊(就在大房子屋檐下)。四方的围墙前边和右边各有一条通道,我们正疑惑着,到底该往哪里走,忽有一30岁左右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我赶忙下车问路。谁知还没待我开口,那女的就径直朝我挥手,并让我们进她的院子,待我走近,她说我是不是她叔叔的朋友。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向她解释了我们的来意,她笑笑说:“那好,我去叫我叔叔出来。”此时我们心里特紧张,因为我们到了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民族,不,应叫部落,这里还不属于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56个民族之一呢?然后,我们在上山的路上又碰到了三三二二的人群,所有人的身上均偑着一把刀,虽然身才矮小但着实看上去够野蛮的,加之有那么一个“食人”的故事。我们竟非常的紧张,但事已至此,还是见机行事吧。
大约等了七、八分钟,不见有任何动静,我们非常的犹豫,不走吧,可能是人家主人不欢迎,用这种方式拒绝我们;走吧,可不打招呼就走怕冒犯人家有不敬之嫌,加之对当地文化、习俗不了解,又不敢冒然进屋,所以我们有了两种意见,一方说继续等,我则认为应再到外面去向其他路人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正在犹豫间,一个60岁左右,剃着光头,穿着普通汉装的老人挻着个发福的肚子走了出来。一见面,他就很和蔼地向我们问好,我们的队友唐伯虎向他作了简单的介绍,说我们是从上海来的,是来考察旅游线路的。他二话不说,请我们进入了大房子。一进屋,只见屋内中间是一个大厅,大厅正中的墙壁上挂了一张巨大的黑白的毛泽东像,左右两侧挂满了各种奖状,其中一张是“奖给民族团结模范阿洛松同志”,客厅的一圈摆着木质沙发,沙发上铺着鲜艳的毯子,中间一个大而长的茶几。客厅的左右各有一扇关着的门,估计是房间。
刚跨进大厅,光头老头就指着正中的沙发让我们坐,我们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大厅可同时坐几十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贵客才能坐中间的上座。我们四个人谁也不敢去坐,但又不知如何是好,见我们犹豫,老头又说,“没关系,你们是贵客,就坐中间”。我这才和唐伯虎两人上到正中的座位,吴、陈则往旁边的座位上坐。老头自己坐到吴、陈的对侧。
我们此时仍是非常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无缘无故地被请进了屋,又不知其主人是谁,关键是墙上的“阿洛松”正是我们听说中的僜人首领。
还是老头先开口,“你们好!我是这里的村长,也是僜人的首领,阿洛松。”啊!我们都惊在那里,更不知该如何是好。阿洛松又道:“欢迎上海客人,不是山海关的吧。”因我离他坐的最近,问我:“先生贵姓?”我赶忙答道:“我姓金,叫我小金吧。”老头风趣地说:“是黄金的金还是白金的金。”我想也没想“黄金的金。”大家都笑了。他又接着问坐在我身旁的唐伯虎,听了唐的介绍,他说:“哦,那是汤(唐)司令啰?”唐伯虎赶紧道,“不敢不敢,你才是个真正的司令。”阿洛松笑道:“我是土司令,你们才是城市里来的正规军啊!”接着又问了吴、陈。经过这一番介绍,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向他介绍,我们是汽车俱乐部的,这次出来是考察旅游线路的,他马上风趣地说:“俱乐部,不是日本的宪兵俱乐部吧。”大家又是哄笑。他再次表示欢迎,而后一声呼,叫出了一个女的,并让她给我们上茶,一会儿,女的拿了一个银壶和5个小口杯,托着托盘过来。阿洛松说道:“欢迎远方来的朋友,先喝一口茶水。”说完,亲自为我们斟满,碰过之后大家一饮而尽,接着又斟满,他又道:“好事成双,再来一杯”。我们笑着又饮了一杯(说是茶,其实是米酒)。
放下杯子,他开始向我们介绍他的情况以及部落的来龙去脉。
他指着刚才上茶的女的说:“她是我第七个老婆,也是我最喜欢的,不过我要娶八个老婆,八大金刚。”幸好,我们早已知他有好些个老婆,一点也不惊奇,只是看着他第七个老婆,见她很快活的样子,我们真是感叹人与人的差异真是太大了。
接着,他开始大谈共产党如何如何对他好,社会主义如何好,还向我们介绍他们僜人是印度某个民族的一个分支,这里曾是印度属地,但他一真认为这里应该属于中国;然后又大谈中国有怎么怎么了不起,62年中印之战打到了新德里,他也参加了那次战争,现在要打的话就更不在话下了,祖国强大了吗。瞧,你看他看起来有多幸福、又多自信。
相互介绍的差不多后,他说先请我们上他们的民居了解一下、看一看,等我们走之前再穿民族服装与我们合影留念。
告别阿洛松,随着他给我们指的路去参观了僜人的原始村落,感觉这里的建筑有点像云南的民居,而且与云南的气候也差不多(海拔与纬度相同),故植物类型也很相似。只是因为当时恰好下雨,而且村子本来就不大,不到半小时,我们去拜访了一位普通的僜人农户后就返回阿洛松家。
还没来到他家,他就在远远的招呼我们。他们刚吃好饭,但留着酒,见我们过去,马上邀请我们坐下,而后,一定要让我们四人与他们家人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主要还是说欢迎我们,因为他们开始打算搞旅游,希望我们帮忙宣传,因为现在的设施还不完善,吃住游都还很不理想,望我们谅解之类的话。
我们非常激动,当然更释怀,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食人族”会把我们吃了。而后,阿洛松及其家人又向我们每人敬了两杯酒,与前面喝的是同样的东西,此时他承认这是酒(前面他说这是茶水)——青稞酒,以此作为与我们的道别。
喝完酒,阿洛松特地去换了一套民族服装,与我们分别合影、握手拥抱,而后送我们上车并出村口。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我们见到了传说中中国最原始的三大部落之一,受到了部族首领兼全国政协委员的亲切而热情的款待,心里甚觉不枉此行。
一路飞奔,来时开了三个多小时,回时竟只有开了两个半小时。别了,僜人,我会想念你们,祝愿你们一路走好。
2004.10.1 察隅农庄1 穿越禁地 僜人访谈 僜人门楼 僜人民居1 僜人民居2 地草莓 欢迎 回廊 会见 机械 吉米,来吧 敬酒 军事桥梁 陌路问候 泥道 首领与他的第七个老婆 双色河2 田园1 同庆 味道好好哟 我是头人 五谷丰登1 拥抱 又见稻花香 雨中留影 这可是个大户人家

转自:http://www.fybbs.com/forum/view.asp?id=477213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