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日记]拉萨米林 |
[游记][西藏日记]拉萨米林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西藏日记]拉萨-米林 2007年7月15日 星期天 多云 从拉萨市西郊驻地出发,跨过拉萨大桥,逆拉萨河东上,走318国道,经达孜、墨竹工卡县、翻越米拉山口进入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沿尼洋河北岸继续向东行驶,穿过八一镇后改走省道沿尼洋河西岸往南到米林县帮中镇(林芝机场)后、跨过雅鲁藏布江,再转上县道沿雅鲁藏布江南岸向东到丹娘乡,又走上乡道到达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的派镇乡直白村。行程600多公里,费时14个小时。 头一天(14日)为作野外宿营的准备,在拉萨市旅行用品商店购买了帐篷、睡袋等物品。 8:30 早餐后出发,汽车越过拉萨大桥、出拉萨市东郊,沿拉萨河南岸的318国道逆河而上,一直向东行驶。经拉萨市达孜县进入墨竹工卡县。 一路狂奔,上午11点左右开始翻越米拉山。米拉山口是川藏公路南线必经山口,位于拉萨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工布江达县界上。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米拉山以西地区(拉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以东地区(藏东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山麓为天然牧场和农田。 从拉萨到林芝必须翻越米拉山,过了这里(米拉山口),就进入了号称“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了。 米拉山口海拨仅5020米,在西藏众多的雪山中,甚至与四川的很多雪山相比,海拨并不算很高,但由于米拉山同时孕育了二条比较有名的河流-拉萨河、尼洋河,就有一点名气了。 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纸条,但在山口的最高处,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它是米拉山惟一的标志性建筑。 米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山顶上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山麓有森林资源,为云南松、桦木、冷杉等树种。山间有獐子、羚羊、狗熊等动物,产天麻、贝母、三七等药材。 12:00 到工布江达县城工布江达镇(果林卡)。工布江达县地处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尼洋曲中上游地区。 (果林卡以东80公里的高山峡谷中有圣湖“巴松错”又名“错高湖”,湖面26平方公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湖水如碧。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雪线下为莽莽原始森林,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举行盛大的转湖节。)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清代为江达宗。民国初设太昭县,后改称工布江达宗。和平解放后又称太昭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复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进镇的车辆在这里要经过严格检查。 在县城美美吃了顿午餐,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 13:30左右 经过尼洋河上游的著名景点“中流砥柱”。 路边石碑上《尼洋河中流砥柱景点简介》上是这样描述的:“该景点西侧山坡上奇石异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坡下侧是尼洋河,水势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中流砥柱就屹立在河的中央。据当地长者道:此大石为“贡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时的座椅。“贡色德姆”的主庙修建在林芝县的米瑞乡境内,此大石就被当地人供为“守护神”。每逢佳节或农闲时,周边的群众就来此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 “中流砥柱”是块巨石,距墨竹工卡县城15公里处尼洋河上游的河中,川藏公路从旁经过。巨石像一枚带钮的四方印章,有一幢别墅大小,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河水冲击到这块巨石之上,溅起一片浪花,翻滚激荡,夺路而去。游人无不为之惊叹!有诗人赞曰:“一柱遏中流,群山暗自羞。楚歌圍四麵,霸氣不思收。” “中流砥柱”是到林芝旅游节目中的一处重要景点,游人至此必会驻足观赏、留影。然此景点仅有一個不相符合的小亭子和一个不太大的临时停車场。 14:30 林芝行署所在地八一镇 雪山、草原、帐篷、高寒、缺氧这是很多人对西藏的印象,但到了位于西藏东南部,被称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时,却被这个青山绿水所环抱的新兴城市所惊喜,很多人就问:“这还是‘雪域高原’西藏吗?” 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此建设,故得名。八一镇现有人口3.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
|
转自:http://hslj999.blog.163.com/blog/static/320620200835914427323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