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藏浮影托林寺 |
[游记]西藏浮影托林寺 |
2007-07-30 mjjq.com |
西藏浮影21.托林寺 那些个从不后悔的人(起码嘴上这么讲的)向来是我佩服的对象。比如,光明左使杨逍的那什么的纪晓芙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不悔”就让我从心里泛起一阵阵的感动,好生仰慕了几个月。这是怎样一个至温柔至刚烈的女子,竟如此默默地坚韧地把心底幽悠燃烧的情欲的火焰和顽如千年玄岩的教规誓言揉在一起...... 之所以佩服那些从不后悔的人是因为我自己时不时要犯后悔的毛病,有时候甚至后悔得从夜梦中醒来,发现脸上沾着冰凉的泪水。扎达就让我后悔,我后悔当时没有听从老牛提出的多呆一天的建议,诉说我们当中有些人不得不回到上海一下飞机就得直奔公司。老牛夫妇当时无限惋惜,我也难过,我知道扎达土林的人文价值和风景含量,我又何尝不明白这一路上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艰辛?但我还没有舍弃那滚滚红尘的“姿态”,所以后悔常常是两难境地中唯一的选择...... 扎达县小县城里也有自己的魂魄所在,她就是托林寺。 当世界屋脊上的第一缕温暖的阳光洒在小城扎达标志性的建筑----白塔上时,早起的鸟儿骆逸和小飞就抱着心爱的相机外出“游猎”去了。他们回来告知,托林寺不开门。不过我们五个女生还是溜达到寺前,朱颜褪尽的大门果然关闭着。不知是谁心意执著,我们在小城里遛了一圈后又遛了回来,这回芝麻开门了,是为了让当地的老妈妈到寺内转经,于是我们乘机遛边。 托林寺内有红殿和白殿两大建筑群,马丽华对她们有过一段浓墨饱蘸的描述。当年极盛时的堂庙应是早早被天灾和人为弄得坍塌殆尽,只有桑烟几许,经轮若干和虔诚的老妪膜拜的身影。然而,托林寺在藏传佛教中神圣的地位和影响又不允许任何一届政府等闲视之,所以我们看到了眼前修葺一新的,白得晃眼的部分殿堂。这把我们跟风小姐气得恨不能把玉牙咬碎,冷笑两声:“不如不修,不如不修”。我心里头一直觉得跟风小姐在脾性和才学上很象探春,头脑清楚,思想独立,快人快语,只是有时候太直了。但这两声冷笑,当真是于吾心有戚戚焉。 修葺一新的殿堂里梁柱都是才粉刷的,光可鉴人。每一根柱子上还镶上了雕花玻璃的壁灯。正中被砸毁的佛像基座还留着,上面散漫得堆着佛像的头颅和四肢的碎片和几段泛黄的哈达,沧桑之气逼人。这一尊座佛原是很高的,所以殿顶上还凿了一个象上海老虎窗一样的藻井。当然六边形的藻井比老虎窗艺术得多了去了。 当我从昏暗的内殿走出来,一抬头,看见了阳光下站着个胖胖的老头。银白的头发,红润的脸膛,一种特慈祥特有智识的样子。我一下子觉得他就是那种我特欣赏的老头子————会烹点小鲜,钓点小鱼,画两笔丹青,下两手围棋,写许多让人喷饭的打油诗的老头子,因为他身上的那种闲雅淡定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一时一地是绝难装出的。当然以上都是安妮天马行空似的联想,后来并没有得到宗老师的亲证,看官们莫见怪,我是个小神经。 谈将起来后,得知他姓宗,是专业摄影师,在故宫工作,这次为按照原样修复托林寺已经在扎达呆了很久了,也很喜欢在这儿呆着。问他为什么不端着家伙,他笑而不语,我估摸着大爱无语,大音息声,那大摄影家就不用家伙了?真是妙,妙,妙不可言!宗老师得知跟风小姐原是水木清华的,对我们这几个女生都另眼相看,答应起锁开门,让我们看看红白两殿里因为在文革中充当粮仓而侥幸保存下来的雕塑和壁画。 其实,这一路上机缘凑巧的事情还真不少,我们几个能挤进托林寺,又在托林寺里邂逅宗老师就是大幸。没有他,我们就无缘窥见托林寺内堪称至美的传世壁画,甚至不知道自己和什么样的宝贝擦肩而过......。那些壁画色彩明亮,想象大胆,表情逼真,题材极为丰富。从常见的神话故事到百兽图,百花图,高僧和众喇嘛图等等,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这和我以前看一切绘画的体验都有所不同,因为我仿佛看到几百年前艺人们画画时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开心样子,而他们似乎也知道,几百年后,几个江南女子从画中看懂了作者的心思,在那古老的一刻,彼此心意相通地莞尔一笑。 所属类别:西藏自助旅游 | 点击查看更多 |
转自:http://tibet.mjjq.com/fit/4422.html1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