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探寻屯堡文化

[游记]探寻屯堡文化

2007-07-18    tuniu.com

西出贵阳105公里,便进入黔西的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安顺地处苗岭以西,扼控滇黔要道,曾有“商业之盛,甲于全省”之说。安顺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春秋之后,这是正是夜郎国夜郎邑,明朝时期大规模的屯兵运动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屯堡文化。

特殊群体 历史造就
公元14世纪中期,明太祖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但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有位前朝梁王仍据高山之险,负隅顽抗。为巩固边陲和管治西南各族,明太祖从江西、南京、安徽一带调遣数十万大军远征云贵高原。这些江南士兵携家带眷,背井离乡,从繁华的烟花柳巷来到了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黔中苦地。他们亦兵亦民,有事则战,无事则耕,自给自足。

公元1381年,朱元璋又命颖川候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又从江南各省征调大量兵士,取道贵州,西挺云南,平定了梁王的反抗。

叛乱平定了,云南也收复了,可是这些从江南被征调的兵士并没有能够踏上返乡的路途。明王朝为巩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下令这些兵士在贵州整修通往云南的驿道,并沿驿道设置卫所,垒墙筑堡,驻军屯垦,并将大批的工匠、平民、犯官调来贵州“填南”,与征南的将士们共同组成了“屯堡人”。

打开贵州地图,沿着古驿道一路看去,就会发现许多与军事相关的地名,如镇远、安顺、普定、镇宁、关岭、普安等等,无不打着驻守屯兵的印记。受命于天的军旅族群,经过了几番血雨腥风、刀枪厮杀后驻留了下来。后来入黔的汉人,称他们为“屯堡人”。

坚守祖制 传统依旧
600多年辗转过去了,当年屯垦的士兵们早已化为尘土,只有他们的后代还坚守着那份中原乡情。

以安顺为中心,在方圆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屯堡军户的后裔,他们固守着大明朝的祖制,身穿蓝色斜襟大袖长衫,腰系青丝带,穿着长裤。女人的长衫开襟处及领口、袖口都绣有花边,脚穿着绣花翘头布鞋,跳着傩舞,说着明代的“官话”(也称为“安顺屯堡发音”)……

屯堡妇女至今保留着婚前开脸的习俗,那是期望白头偕老;婚后女子头上都裹着白色的头帕,那是为出征的丈夫守活孝,意味着爱情的忠贞,久而久之就成了装饰。而且,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最忠实的守护者,600多年的岁月里,她们乡音不改,服饰依旧,紧紧凝聚在共同的习俗、信仰与传统中。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这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外来客眼里,他们是少数民族;在当地少数民族眼里,他们是汉族;而在他们心中,自己真正的祖籍应该是在江南。

古老地戏 传承久远
屯堡地区地戏盛行,这里的地戏源于原始的“傩舞”,又叫“跳神”。先民们戴着神灵怪兽的面具,手舞足蹈,以此来驱邪酬神,消灾纳福。明代军民迁入这里后,当时在中原和安徽等地流传的傩戏便在屯堡内延续下来,并与贵州当地的文化结合,演绎交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戏”。

屯堡地区的地戏内容多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等侠义故事,如《三国》、《杨家将》、《说岳全传》、《风神演义》、《隋唐演义》等等。这是因为当时这里的屯军出征时,都以地戏来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师顺利。

跳地戏就不能没有面具,当地人把面具叫“脸子”,脸子不光是戏中角色身份的外在道具,实际上它本身就是“傩神”的化身。五彩缤纷的脸子在地戏中是最吸引人的神具,表演者将插着长长雉尾的脸子仰戴在头顶,脸则罩在黑纱下。这样,站在高处的观众不仅能看清戏中的人物,又能清晰地听到唱词。平时少言寡语的庄稼汉一戴上脸子,立刻就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角色转换,挥洒自如地舞刀弄枪,迈步走场,一举手一投足精气神十足。

地戏脸子 神灵化身
安顺地区是地戏面具的雕刻之乡,300多地戏队,几十部大书所需要的面具多达上万个,使这里出了不少面具雕刻艺人。这些艺人大多都会尊崇一套从古时就流传下来的雕刻口诀,譬如眉毛的刻法就是注重“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火焰”。

地戏面具“脸子”大多用丁木或杨木刻制,木质比较硬而且疤结少,便于用刀。经过艺人手下六道工序:截材、剖半、出坯、白面、上彩、装饰,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地戏脸子就做好了。

单色的脸子颜色一般就代表了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红色的代表忠勇,黑色的代表刚烈,蓝色的代表果敢,绿色的代表沉稳,白色的代表英武……单色的脸子上如果加上了对称的花纹,那就是反面人物了。

武将强调煞气,脸子夸张,豹眼、火烧眉、高鼻梁、獠牙嘴,彪悍威武中显得霸气十足;文将注重神气,女将要雕得秀气,弯弯的秀眉、含笑的凤眼,娇媚和飒爽英姿结合的面具在众男将的脸子里一下子就能凸现出来。

脸子雕好上彩后必须“开光”,用雄鸡点神将,取“百事大吉”的意思。经过开光,木质的脸子就升华为神灵,“神”也被请到了人间。

喧嚣热闹 场面精彩
地戏是以平地当戏台围场演出,随便一处宽敞的场院、村中的空坝、平整的田头、大宅的门前,都可以跳地戏,屯堡人也叫作“吹地灰”。

地戏喧嚣热闹,跳的是故事,地戏的执师也叫“神头”。安顺屯堡的地戏大多是“军傩”,与贵州东北部地区流行的喜傩、冲寿傩区别很大。“军傩”中杨家将、岳家军、三国英雄、瓦岗好汉是主要角色,但看戏的人不愿看到英雄、圣人有悲剧结局,因此,“军傩”有《三国》不跳“走麦城”、《岳传》不跳“风波亭”之说。

地戏鼓点随剧情的变化时而激烈,时而平缓,松紧有度。跳舞实际是在“打”,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兵器的敲击声随着鼓点而起。对打中吸取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旋转中战袍飘舞,使惨烈场面透出刚劲之美。伴唱的人手执彩帕纸扇,边唱边舞,使格斗气氛不至于太过肃杀。

按传统风俗,地戏在春节期间要跳20多天,叫“玩新春”,和逐疫、纳吉的礼仪一起举行。旧历的7月地戏跳5天,叫“跳米花种”(正值稻谷扬花),以祛灾除害,预祝丰收。现在随着旅游的开发,在天龙古镇等古屯,随时都可以观赏到专为游客表演的军傩地戏的片断。

屯堡文化景点指南
天龙古镇
天龙镇原是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叫饭笼驿,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明代时开始大量屯兵,清康熙年间“改土归流”,军户转为普通百姓。后来,乡儒取附近天台山之“天”和龙眼山之“龙”,改名为天龙镇。历代的屯兵,在天龙镇及其周围留下了大量遗迹,镇中街巷纵横,工事严密,易守难攻,是典型的屯堡时代的杰作。镇上有一座颇有特色的三教寺,佛、道、儒齐奉。在这里可以看到军傩地戏,屯堡人头顶脸子,彩裙饰腰,战旗飘扬,用歌舞展现着远古的战争场景。

交通:天龙镇距贵阳72公里,从贵阳客运站或新体育馆车站乘坐安顺方向的车,10-15分钟一班,在天龙加油站下车,再转乘面的或步行1.5公里。门票:20元。

天台山
贵阳至安顺的公路旁,有座四面峭壁的孤峰——天台山,峰顶的五龙寺依山就势而筑,险峻雄伟,被称为“深山明珠”。该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集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于一体的建筑。若非亲眼所见,恐怕难以相信,小小的山头上,竟有殿宇、亭阁、禅房40多间,围墙、护墙贴岩切壁,寸土不丢,是屯堡建筑的典范。山上有石壁天街、摩崖诗廊、溶洞景观,寺内还保存着吴三桂当年在天台山留下的宝剑、象牙朝笏和清代官服等遗物。

交通:天台山距天龙镇1.5公里,在天龙镇可乘坐面的前往。门票:5元。

云山屯
从天龙古镇继续往安顺方向12公里,有一个七眼桥镇,镇南4公里的云鹫山峡谷中的云山屯,屯门用巨石垒砌而成,两旁有长约1000米、高7-8米的城墙,城墙上建有炮眼、垛口、哨棚等军事设施。走进屯门的一刹那,时空似乎凝固在了几百年前,“明代一条街”的大小巷道将各家各户的三合院、四合院、箭楼、碉堡等建筑巧妙相连,构成了完善的城堡攻防系统。历史上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透过那厚厚的城墙和华丽的地戏,仍可看出当年的风采。

交通:贵阳至安顺的班车在七眼桥镇下,也可从安顺客车西站乘车到七眼桥镇,再转往云山屯。镇上包车前往的费用在25元左右。

屯堡文化旅最佳季节
平常时节到屯堡村寨旅游,能看到的最多是那些针对游客的一些象征性的地戏片断表演,根本领略不到真正的文化韵味。而最佳的时间则是:正月初九的玉皇会、正月十六的迎汪公、六月初六的土地会、六月二十四的敬雷神……这些节日中,以迎汪公最具屯堡特色。在正月和七月的云山屯,还可以见到当地人于花灯镇戏,花灯的主要剧目有《八仙图》、《铡美案》等,表现形式以唱腔为主,道白为辅,这样的花灯表演至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安顺地区其它景观
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是安顺城中值得一游的地方,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经历代维修,渐成规模。这座以石雕艺术为主的古建筑群,典制齐备,布局严谨,由27个单体建筑组成。现存建筑石雕部分为明代所作,木石结构则多为清代建筑。大成门的一对高浮雕盘龙石柱,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大成殿前的一对云石龙狮柱,两条5米多高的巨石透雕镂空,内刻远天云纹,外雕云朵,蛟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古朴苍劲。

黄果树瀑布
这条高74米、宽81米的瀑布实在是太出名了,是中国第一大瀑布,坐落在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上。奔腾的白水河自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十里之外即闻其声。大瀑布周围方圆20公里内,还分布着18个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瀑布,有宽105米的陡坡塘瀑布、滩长350米的螺丝滩瀑布、落差达316米的滴水滩瀑布……游览的最佳时节是每年5-8月的丰水期。

龙宫与漩塘
在安顺至黄果树的途中,有一条近十里长的暗河,穿过了30多座山头,连接着90多个溶洞,这就是闻名遐尔的龙宫。龙宫以水溶洞之长、洞中瀑布之高、天然辐射率之低(低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益)堪称国内“三最”。与龙宫毗邻的漩塘奇异怪绝,两条短河汇入直径100米的塘中,仔细观察,会发现潭中碧水竟在作整体顺时针自然旋转,年复一年,昼夜不息,原因是因为塘底有一个漏斗,塘水由此潜入地下。

花江大峡谷
位于关岭县的花江大峡谷全长79公里,隐藏于群山中,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有奇峰绝壁、盘江奇石、河谷风光、古生物化石、石刻壁画等多种形态景观。峡谷中有九个民族村寨,民风原始古朴。峡谷因为深藏在大山中,直至今日,它也不像其它景区一样拥有络绎的游人,但对热爱行走探险的人来讲,这绝对是一条绝佳的徒步猎奇路线。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3 次, 发表于 22点32分, 推荐给好友

ticol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232719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