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游祖国[10]贵州之行屯堡文化

[游记]漫游祖国[10]贵州之行屯堡文化

2008-06-10    jobems.com

漫游祖国<10>贵州之行---屯堡文化---石头建筑的绝唱---伍龙寺

迎寒独开

Fri, 29 Feb 2008 10:04:43 +0800 搜狗博客 阅读(2)

摄影/文/迎寒

龙头风头都朝大殿的伍龙寺

石头建筑的绝唱---伍龙寺
漫游祖国<10>贵州之行---屯堡文化

走过古银杏树,仰视天台山,见山崖直立,如刀削斧砍一般,崖顶树隙间露出白色的寺宇飞檐,再看陡峭的崖壁上,有一块块石板层层垒叠,从半山腰直至山顶,屯堡导游姑娘介绍说,那就是伍龙寺完整的围院。
天还下着细雨,空气格外的潮湿清爽。
青石铺就的山路曲折蜿蜒,山路两旁林荫密布,使得山里的光线比山下更加暗淡,植物的绿也显得更加的沉郁苍茫。细细密密的雨从浓密的枝叶间滤过,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滴落在雨伞上,石板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这是真正在大自然里体会了一次《林雨心处》的美妙音符。
紧跟着屯堡导游姑娘,沿着崎岖的古道石阶,第一道很古的山门展现在我们面前,上面苍苔斑斑,正中有刻于乾隆23年的“黔南第一山”,行草入碑,飘逸潇洒,与侧面石崖上的楷书摩崖“大观在上”,形成鲜明对比:第二道山门是牌坊式建筑,上刻“天中之天”四字竖式石匾,山门两边对联“九天星宿山前现;一轴烟霞门外收”,颜体大楷,端庄肃穆,山道侧凿有古代用于军事的石臼;再上数十石阶,便到了天台山的第一台“小月台”,此台10余平方米,前面是高大雄伟的第一道石拱形庙门,往里望去“幽静深邃”。庙门正上方刻有一精雕石匾,此匾是天台山佛、道、儒三教合一文化的最好证据。匾主体雕刻下方是一弥勒佛,憨态可鞠,肥胖的双手向上托起一扇形石匾,匾刻正中太上老君驾着仙鹤翩翩而来,两旁是各骑灵兽的护法八仙。山门两侧是闻名遐迩石刻对联
“云从天出 天然奇峰天生就,
月照台前 台中胜景台上观”。”
对仗工整,写景明确,联语中隐藏的三个“天台”,讲的就是天台山三个主要的平台,在三个平台上看景各有不同。对联两边分别镶有两块文字石碑,其中一块有诗曰:“停骖且作天台客, 为入寒山第几重,绝顶摩娑千仞石,危梁回荡一楼钟,丹枫黄树愁容老,疏雨微云画意浓,胜欲乘风寻玉宇,潇潇落木杏仙踪”。
穿过这道庙门,登20余台阶,进入了天台山第二台“中月台”。中月台是小月台的四五倍,四周用石栏相围,石板铺地。向前看去,古墙逶迤,壁垒森严,依山崖之势而造形,墙体和山崖形成一条乖直线,从外形上根本看不出是一座庙宇。该处原有一亭,今已圮,尚未修复,只存“吟风亭”三个隶书大字。
此时通过上刻“清静禅院,伍龙寺”的石拱门便真正进入了寺庙主体建筑。第一空间层左侧的是干碾房,很阴暗,有些地方还露出岩石,木柱就立在岩石上面。通道在右侧的岩石和靠悬崖的墙体之间,墙上有集采光了望射击为一体的窗户。走完这段阴森的石级,眼前突然亮堂起来,只见上挂“恩沾北阙”金字匾额的大殿庄严肃穆,两只托柱石狮张开残缺的大口作无声的怒吼,似乎是怪游人扪干扰了它的清修。
大殿两侧建有精巧的配殿,最值一提的是左侧配殿墙体下便是悬崖峭壁,本身地势很窄,有的地方不足1米,如没有“配殿”,左侧便成了一个大缺口,建筑完整;“正殿”对面是“倒座”,以前奉一尊韦陀菩萨。这一层建筑空间完整丰富,空间利用极其巧妙,殿宇雕梁画栋,飞檐走角,为四合院式庙宇建筑。 现内陈列着吴三桂路经此地留下的朝服、朝笏、腰刀以及表演地戏所用的服饰和人物面具的展柜。
从大殿后过去,又到了一层新的建筑空间“玉皇阁”,这里以前是道家圣地。从整个建筑群来看“玉皇阁”是最高的建筑,飞檐建造的很漂亮,层层叠叠,宛如玉宇琼楼。阁前有一泓清池,波光粼粼,金鲤逐戏,空灵清幽,确实可以悟道修禅。穿过有很多柱子的层层建筑,出一石门,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这里就是天台山伍龙寺的大月台了。站在大月台上朝刚才游过的大殿两侧和倒座看去,见五条蟠龙横卧、盘踞在屋脊上,龙头与风头皆回望主殿(在其他庙宇未见到的)。瞬间有即飞的样子:挥袖遥指,远山朦朦,田野阡陌,屯堡横道,黔中大千之美于此尽览。令人不觉心旷神怡,是我想起古人为五龙寺写的藏头诗:
“天上风云聚,
台前景色幽,
山深忘世界,
寺古别春秋”。
观看五龙诗,使人赞叹天台山建筑之美。美在依势造形,灵施巧布,能在有限山岩上创造出丰富的建筑空间,沿袭中原所有庙宇屋顶琉璃瓦,檐角龙、鹤、凤,柱骑狮豹,房椽饰木雕,四壁雕木花,构建木梁架等的修建方法;同时又展现出屯堡建筑共有的军事防御性。真不愧为我国建筑专家称作“中国古代山地石头建筑的一组绝唱”。
我被这一石头建筑和人文历史价值所震撼。匆匆掏出照相机和手机,有照相机拍下“石头建筑的典范”,有手机的录象功能记下这“深山明珠”的美景。
在下山的路上,回首望去,那些层叠相压、厚重齐整的石板是用“干打垒”的方式夹固在山崖峭壁上的。没有粘合的水泥,没有升降的机械,屯堡人是怎样把那些沉重的石板抬升上去,又安顿得如此严丝合缝,稳稳托举了伍龙寺几百年呢?庙宇内龙头占屋顶、鱼尾沿屋檐,上下平行朝向大殿,有是何意呢?是本人不得起解。借问屯堡导游姑娘,答:下山后之有真果。直至在我离开“屯堡古镇”也没得到真果。
从天台山下来,坐在开往屯堡古镇的旅游车里,为我自己没有错过天台山的旅游而庆幸。我在想:如果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若能有寻找性灵诗意生活的权利,在此地朝歌夜宿,剑舞风流,赏杏花疏影,叹鹤寒梅瘦。当是人生一大幸事。

2008/2/27

第二山门“天之中天”对联:九天星宿山前现;一轴烟霞门外收

庙门正上方刻有一精雕石匾,此匾是天台山佛、道、儒三教合一文化的最好证据。山门两侧是闻名遐迩石刻对联“云从天出 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 台中胜景台上观”。”

转自:http://www.jobems.com/Article_669714.htm2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