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织金洞:洞穴音乐厅——王志纲故乡行-06 |
[游记]织金洞:洞穴音乐厅——王志纲故乡行-06 |
2008-05-22 sina.com.cn |
RE:织金洞:洞穴音乐厅——王志纲故乡行-06 2007-05-26 20:32:20 大中小 严晓霖/文 木木/图 (六)4月3日:织金洞:你想不想听一场洞穴音乐会? 惜别化屋基,寨子里的小孩子一直把我们送到船边。 站在船沿,遥望林岩深处的绿草繁花,小说镜头在脑海里忽闪,幻想是否会有故事万千的高人栖居于此。“诗意地栖居”在真实生活中能否实现,抑或只能是安守精神家园的达观和智慧?我不知道。我常想放慢脚步,常想驻足停留,但总在行走,总是匆忙。工作室的格言,“策划就是生活”,我尚未甘之如饴,确已然感同身受。对我们这群永远在路上的人而言,以审美的态度行走,是否是更加可望而可及的目标呢? 身边的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恍然回过神来。送行的孩子笑魇如花,齐刷刷的牙齿却清一色的黑黄,像是上海孩子的四环素牙。听说是因为这里的水含氟甚重,且食物匮乏,营养摄入不良。今日招待我们已是盛宴,但食材也不外乎三五种。惊讶之余,心里却也释然了。幸与不幸,本就是同根生的一体两面。好比上午的表演,现代化的舞台令古老的歌舞得以展现,却也遮掩了原本质朴真实的美。以外力之手拨弄一处古老的所在,设计感和原真的美之间,对外开放融合与向内保有自我之间,经济发展与文化沿革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平衡,怎样的尺度,怎样的速度,是大学问。人与人,人对物,也总是在艳羡与惋惜之中,认同与自我认同。 船沿河行,绕过笋子岩,苗寨已不见踪影。下午的考察点是织金洞,我们在距离很远的地方便上了岸,步行上山,转走陆路,车行近两小时才终于到达。因为当下是枯水期,水位太低,通常的游路无法通行,只得绕道而行。这风尘仆仆的开头,似乎预示了后面游览的艰辛。 随行的袁秘书长介绍说,这织金洞原名叫作打击洞,80年代普一发现便震惊全国尤其是地质学界,“世界溶洞博物馆”、“地下天宫”等美名次第而来,最终以“织金”这一地名替代了原来颇具乡土气息的名字。“织金”这一地名相当美,说是取自桂花香中稻浪翻滚的意境,乍一听颇有堂皇华贵之风,恰恰合衬这一瑰丽繁复无所不包得足以穷尽一切象形想象和承载一切赞美词藻的诡秘洞穴。织金洞属于高位旱洞,与通常意象中流水潺潺的溶洞不同。不成水泊也该滴滴答答水气缭绕才对,不然石钟乳如何生长发育呢?笔者地质知识很是有限,心里存着疑惑。洞内导游解释说,由于景区周边生态保持得不好,加之现在是枯水期,洞内缺水,石钟乳无法继续生长,眼下只能尽量保持与维护。 在洞内各个景区之间兜兜转转,解说词可能是十来年前写的,几乎赋予了每一块石头人物形象与故事传说。仿佛在攀爬一座座山中的山,高高低低连绵不断,外界大自然的景致在这里仿佛都有能工巧匠雕琢的缩微版本,水与石历经千年在这里打造出与世隔绝的另一番天地;又仿佛走在昏黄幽暗的地下矿井中,狭长的甬道,拉扯的电线,悬着的灯泡,还有满鼻子的尘土味儿。也许是山离开了水,缺失了灵性,我的美好想象为疲累所禁锢,才引发出这反差甚大的比拟。满眼的石笋、石柱、石树、石幔、石帷等等等等,这里是应有尽有的溶洞博物馆,但我这个好奇的学生找不到介绍和讲解的指示;巍峨的宫殿,辉煌的厅堂,深邃的苍穹,寂静的群山,这里塞进了太多的意象,但我们这群腿脚灌铅的人无法坐下仔细端详。这里是座宝藏,但还不知如何打扮才能既超脱俗艳,又赢得目光。这里还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不,也许都还不能算,阻断的交通甚至令游人无法到达。观光旅游的一个特点就是累,痛并快乐着,我们忘了快乐,思量着针对这一宝贝的可能策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fa3a6010009dt.html4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