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毕节游记 杨占富的游记

[游记]毕节游记 杨占富的游记

2008-06-15    yododo.com

杨占富的游记» 贵州纳雍县箐苗服饰的来历、文化

景区:贵州毕节2008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相关标签: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丫口老寨子

回应(0) | 收藏此游记

贵州省纳雍县箐苗族为纳雍苗族的四个支系之一,分别居住在百兴、张家湾、水东等乡镇,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箐林里的15个苗寨,总共有500多户人家4000多人。纳雍境内苗族10万人,而箐苗是苗族总人数的二十分之一。

纳雍箐苗族主要聚居在张家湾镇的老翁81户、398人,百兴镇的丫口老寨子77户,371人,水东乡平寨64户、314人,其中30—40户的有6个寨子,15—29户的有6个寨子。

纳雍箐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非常恶劣,以高山箐林为主,而且人数极为稀少,自称是“丢失在深山老箐的民族”。平时,自耕、自种、自编、自织,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生活,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这支民族明代就居住在贵州腹地,成为贵州的居民。但居住在现在的地点是在清朝初年,康熙三年(1644年),吴三桂剿水西,水西宣慰使安坤(彝族首领)率领水西领土上的各民族奋起反抗,苗族是其中一员,水西战役失败后苗族为了躲避战乱四处逃散,他们躲到六枝、织金、纳雍三地交界处海拔2000米以上的箐林中,以狩猎为生,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支生活在黑羊大箐里的苗族成为苗族的另一个支系——箐苗。

箐苗服饰以女装为例,主要分刺绣、蜡染两种,成衣形式为全刺绣和刺绣、蜡染相间两种,其中全刺绣手工精巧,技艺高深,手法多样,花样精美、大方,古朴而艳丽。

箐苗服饰特点:上身前襟到腰,后披到小腿的对襟上衣,下穿至小腿百褶裙,腿裹羊毛护腿,脚穿翘头桃花鞋,头戴特制呈“√”状木梳,盘上以祖辈老人等的头发揉成的长3--4米,重2公斤的黑色高髻发式,显得雍容华贵,西方学者称为有“殿下气质”的民族。

箐苗族男耕女织,自耕自种,自编自纺自织,蜡染以天然植物为染料,家家户户有染缸,纺织有自制纺织机,刺绣则从小孩开始接受刺绣技巧教育。一件刺绣成品,则由几十块绣片缝合而成,一件成品要3—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成衣全刺绣服饰,网上价值在6000—10000元不等。

贵州省纳雍百兴、张维(张家湾)箐苗服饰,作为苗族的服饰,已经形成一个固定体系文化,蜡染、刺绣已与本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苗族自身没有自己的文化作为传承记录的工具,而一件苗族服饰就是一部苗族史诗,世代相传,外国学者把中国苗族与犹太人称为人类最顽强、最优秀的民族。苗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消亡,而自己的文化传承也以独特的方式流传至今,不能不说苗族有其优秀的地方。苗族是能工巧匠,特别是妇女更是心灵手巧,传说苗族在迁徙中,苗族妇女站在高山顶上回望自己居住过的地方,把一切都留在心里,并随手采摘木叶用牙咬把家乡的美景留在叶片上,再把它绣在服装上。而在现时生活中,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挑花绣朵,在制作的过程中,苗族的历史也在无意识中传承了下来。

箐苗服饰有蜡染和刺绣两种,其中的箐苗全刺绣服饰最为精致,以全套刺绣为例,上身前襟至腰后披至小腿,呈燕尾服的对襟上衣,下穿镶有花样不一的刺绣花条百褶裙,腿裹赶毡羊毛护腿,脚穿桃花鞋头带钓向上翘钉子鞋,头饰呈牛角状,用黑色发丝揉成的长3米,重2公斤盘成“√”状高髻。相传苗族祖先外出狩猎时,打到一只罕见的锦鸡,他们看到美丽的锦鸡羽毛,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画出美丽的图案。她们身后象燕尾服一般的长披风,则是锦鸡美丽的尾巴。苗族服饰有“服饰大族”之誉,是中国服饰史上的活化石。箐苗刺绣当数它独特的图案造型与和谐绚丽而又质朴的色彩搭配,最常用的是红、黑、青、白等。图案是一个民族最富有人文内涵的符号,苗族服饰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其“族徽”式图腾含义的动物图案,如牛、龙、凤、鸟、鱼等,而苗族主要用在头巾、衣领、袖、腰、袖口、衣肩、褶、衣摆、腰带、裹脚布巾、鞋子及围兜等装饰。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011A00D30B9E0B37FF80808119FDBE562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