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潘健伟的贵州毕节特岗日记文章

[游记]潘健伟的贵州毕节特岗日记文章

2008-07-22    auyou.com

毕节地区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工作实施细则 为切实解决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缺额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决定2008年在我区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并且分设国家、省、地、县四级计划实施。为把招聘工作落到实处,根据《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人事厅、贵州省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师发[2008]123号、《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办法》(黔教师发[2008]12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目标和任务1、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2008年我区拟招聘特设岗位教师5242名。附表如下:招聘教师人数县(市、区)初中教师招聘数小学教师招聘数名 称招聘教师人数国家计划省级计划地区计划县级计划国家计划省级计划地区计划县级计划小计初中小学5242人毕节市7373 73 织金县563203360203 203 157纳雍县467172295172 183 112大方县3975034750 50100 197威宁县30005542446554 44610001000 赫章县742347395347 174 221小计5242137938631379 107611001000687二、原则和要求1、各县(市)必须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招聘教师。招聘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按照学科结构,合理搭配。2、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有关县(市)将“招聘细则”于4月27日前发邮件到地区教育局师资科,师资科邮箱地址:sxj9479@163.com3、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4、“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聘期为3年,聘期内纳入当地教师队伍管理。三、招聘对象和条件(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招部分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小学岗位和初中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2、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取得教师资格证且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出具半年以上从教经历证明),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4、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二)省、县“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为主,可招部分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年龄均要求在30岁以下(1978年5月1日以后出生)。2、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0岁以下(1968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连续代课2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5岁以下(196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由本县教育局出具的代课证明)。百里杜鹃管理区符合报考条件的代课人员可报考原属地县“特岗计划”。3、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三)地区“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为主,可招部分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1973年5月1日以后出生)。2、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0岁以下(1968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连续代课2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取得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5岁以下(196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出具代课证明)。3、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国家级、省级“特岗计划”面向全国招聘;毕节地区地级“特岗计划”面向本地区内招聘(含大中专录取前户籍在本地区的应往届毕业生);赫章县级“特岗计划”面向本县内招聘(含大中专录取前户籍在本县的应往届毕业生,下同);纳雍县级“特岗计划”面向本县内招聘;大方县级“特岗计划”面向本县内招聘;织金县级“特岗计划”面向本县内招聘。在编教师(含2006年和2007年的特设岗位教师)不能报考。(招聘的对象、条件、学科、名额、办法及程序请登陆贵州教育网(www.gzsedu.cn)下载)、填写《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有下列情节的不得报考:(1)有犯罪前科、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已婚人员要提供由乡(镇)出具县级计生部门核实盖章的计划生育证明。)、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2)伪造有关证件、证明材料或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3)有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四、资金安排1、国家“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省“特岗计划”由省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以省财政为主;地级“特岗计划”由地级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以地区财政为主。县“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2、国家、省、地“特岗计划”分别由中央、省、地财政下达专项资金,按国家“特岗计划”人均年工资性支出补助标准,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特岗计划”专项资金首先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后,可用于解决其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包括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和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特设岗位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我省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工资发放标准以及其他津贴补贴比照本县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标准确定,享受本县公办教师同等待遇。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高于国家“特岗计划”人均年工资性支出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如有结余,结余部分暂存县财政。3、省、地、县三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本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岗前集中培训等。实施“特岗计划”县(市)的县级有关部门,要为特设岗位教师提供必要生活条件。五、保障政策1、特设岗位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05]21号)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2、特设岗位教师三年连续考核合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且本人愿意继续在当地留任的,由各县(市)负责落实教师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县级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工龄和教龄自2008年签订聘任合同之日起计算。对重新择业的,各县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和办理户口迁移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六、教师管理1、特设岗位教师实行合同管理,由县级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三年聘期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特设岗位教师的管理和考核。考核每年进行一次。3、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特设岗位教师,要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要根据合同协议予以解聘并相应取消其享受的相关待遇。4、特设岗位教师的户口及档案须迁到工作所在县(市)教育局。5、特设岗位教师三年连续考核合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且本人愿意继续在当地留任的,由各县(市)负责落实教师工作岗位,否则予以辞退。七、工作程序招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和取得教师资格、年龄在45岁以下、连续代课5年以上且具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代课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可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需求,进入第二阶段招聘。第二阶段分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分学科和学段进行。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面试、体检、录取等工作由地区教育局负责组织。(一)第一阶段:(免笔试人员的招聘)1、报名时间5月5日——6日2、报名对象及条件招聘对象、条件见《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办法》(黔教师发[2008]125号),报考学科见《毕节地区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学科教师指标分配表》(附件3)。符合免笔试条件的人员须携带所要求的材料原件:(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报考县有户籍要求的,须提供户籍证明材料)。(2)应届毕业生的学生证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3)报考国家“特岗计划”的往届本科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往届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半年以上从教经历证明。(4)代课人员的教师资格证和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系本县代课人员、连续代课5年以上且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证明。(5)在贵州教育网(www.gzsedu.cn)下载并填写好的《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附件2)。3、报名地点:毕节地区实验高中音乐楼(洪山路原毕节师范内) 报名时须交填写好的《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5月7日上午在毕节地区实验高中宣传栏、毕节教育网上公布资格审查合格人员名单,并同时通知面试、时间、地点。4、面试及体检5月7日(下午2:30)——9日。5月9日在毕节地区教育局(毕节一中对面)政务公开栏、毕节教育网、毕节地区实验高中宣传栏公布面试合格人员名单及体检具体时间、地点。5、录取5月10日开始录取工作。面试及体检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5月11日在毕节地区教育局政务公开栏、毕节教育网上公布录取人员名单。6、签约5月12日由“特岗计划”县与被录取者签定聘任合同书。跨地(州)调剂的,可延至5月16日。被录取者须在地区规定时间内与“特岗计划”县签订聘任合同。凡未签约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聘任合同自然解除。5月18日将录取签约名单报省教育厅师范处。5月20日在贵州教育网公布。(二)第二阶段招聘办法5月22日在贵州教育网查询《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第二阶段”学科指标分配表》。1、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5月22日——6月2日。报考者须登陆贵州教育网(www.gzsedu.cn)下载并填写《贵州省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然后,将填写好的报名表连同以下材料复印件,于报名截止日前交至报考县(市)教育局(通过邮局寄送的,须用特快专递)。报名须提交的材料:(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报考县有户籍要求的,须提供户籍证明材料)。(2)应届毕业生的学生证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3)报考国家“特岗计划”的往届本科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往届非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半年以上从教经历证明。(4)代课人员的教师资格证和由本县教育局出具的系本县代课人员、连续代课2年(或5年)以上且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证明。报名地点:报考国家、省、地“特岗计划”的到各县(市、区)教育局人事股报名;毕节学院、黔西师范、威宁师范、织金师范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县(市)教育局报名;报考县级“特岗计划”的到所招考县报名。各县(市、区)教育局联系方式:毕节市教育局人事股 联系人:牟昌志 联系电话:8221396纳雍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郭蔚兰 联系电话:3536197织金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胡志刚 联系电话:7622580大方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韦国刚 联系电话:5252863威宁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蔡朝友 联系电话:6222996金沙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戴信榜 联系电话:7221239黔西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周昌学 联系电话:4241930赫章县教育局政工股 联系人:张天赋 联系电话:3222369百里杜鹃管委会社会事务局 联系人:黄志强联系电话:56811473、资格初审报考者经“特岗计划”县教育局资格审查合格后,取得考试资格。“特岗计划”县进行资格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须建立报考档案(录用后,此档案将进入“特岗计划”教师个人档案),并于6月5日前将初审合格人员名单(含加盖公章的文本、Excel电子表格,样式见附件4)报地区教育局师资科。地区教育局汇总审核后于6月10日前报省教育厅师范处,6月12日后,省教育厅在贵州教育网公布初审合格人员名单,供报考者查询。4、获取准考证和查询考务安排6月12日后,资格初审合格人员须在毕节教育网查询具体考务安排,下载、打印准考证。考务安排由地区教育局连同初审合格人员名单一并报省教育厅师范处。5、考试(1)笔试笔试内容:笔试试题分初中和小学。初中按报考学科分别命题。每套题总分100分,其中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70分,教师综合素质30分。专业知识含高中至大学阶段专业基础知识,以大学阶段知识为主。教师综合素质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大专阶段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的国内时事政治。小学按文科类和理科类命题。报考小学语文、英语、品德、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学科(或专业)的考生考文科类试题;报考小学数学、自然或科学(含实验)、信息技术的考生考理科类试题。每套题总分100分,其中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70分,教师综合素质30分。专业知识部分文科类试题为中师至大专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理科类试题为中师至大专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均以大专阶段知识为主。教师综合素质内容同初中试题要求,但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中含少量中师阶段内容。笔试时间:6月22日上午9:00-11:30。笔试地点:具体地点见毕节教育网、毕节地区教育局政务公开栏。报考者必须同时持准考证、身份证到考试地点参加考试。笔试成绩与面试人员名单公布:笔试成绩由地区教育局统计汇总,并按国家、省、地、县“特岗计划”的类别,以招聘数的1:1.5比例,按学科及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员(当参加考试人数低于招聘数时,则全部进入面试)。地区教育局于6月30日前将所有报考人员笔试成绩及面试人员名单(含加盖公章的文本、Excel电子表格,样式见附表3)报省教育厅师范处,省教育厅于7月2日公布在贵州教育网,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查询。凡未被确定为面试人员的报考人员,应随时关注贵州教育网上有关面试人员的增补信息,以便及时递补面试。(2)面试进入面试范围的报考者须在地区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面试。面试前须接受资格复审,复审合格后方可参加面试。复审须提供报名时所交材料的原件,另交本人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3张。面试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面试的具体安排可在毕节教育网查询。面试须于7月9日前完成。面试合格人员名单要在醒目位置公布,未进入面试名单的人员按规定程序候补。6、体检参加体检人员按“特岗计划”县、学科及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招聘数的1:1.3比例,从面试合格人员中确定(当面试合格人数低于招聘数时,则全部进入体检)。体检在地区教育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于7月14日前完成。7、录取、签约录取须在面试和体检均合格的人员中,按学科、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报考者被录取后须与“特岗计划”县签订聘任合同书。凡在规定时间内未签订聘任合同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录取和签约工作须于7月18日前完成。8、上报和公布录取签约人员名单地区教育局须于7月22日前将汇总审核后的录取签约人员名单(含加盖公章的文本、Excel电子表格,样式见附件4)报省教育厅师范处,经省审核后于7月24日在贵州教育网公布。9、岗前培训和报到已签订聘任合同书的人员,须于8月10日前参加由省统一组织、市(州、地)教育局具体实施的岗前培训。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市(州、地)教育局确定。培训合格后,由省教育厅发给《“特岗计划”教师报到证》,被录取人员须持《“特岗计划”教师报到证》,按“特岗计划”县的规定时间报到,逾期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特岗计划”县可依据聘用合同追究其有关责任。10、第二阶段招聘具体时间安排:(1)报名时间:5月22日——6月2日(2)获取准考名单和时间:6月12日(在贵州教育网查看)(3)笔试时间:6月22日上午9:00——11:30。具体地点见毕节教育网、毕节地区教育局政务公开栏。(4)评卷时间:6月23日——25日。6月30日前将成绩统计汇总报师范处。7月2日可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号在贵州教育网查询考试成绩。(5)面试时间:7月5——8日。面试人员面试前需接受资格审查,复审合格后方可参加面试。复审需提供报名时所交材料的原件,另交本人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3张。(6)体检时间:7月14日前。(7)录取签约时间:7月18日前。7月17日在毕节教育网查看初录人员名单及签约地点。7月24日在贵州教育网查看录取签约人员名单。(8)地区教育局7月22日将审核后的录取、签约人员名单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师范处。(9)岗前培训及报到时间:8月10日。具体时间、地点查看毕节教育网。培训结束合格者领取由省统一制作的《“特岗计划”教师报到证》,并按“特岗”县(市)规定的时间报到,逾期不到者视为自动弃权。8月15日前完成招聘工作。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的各项信息将及时公布在贵州教育网,报考者应随时关注网上相关信息,同时须保持通讯畅通。八、有关要求(一)各市地、县(市)、区教育局必须确保完成今年的招聘任务,招聘过程中,如有签约后不到岗的,须按本招聘办法及时补录。(二)报考人员必须对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及个人有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招聘单位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直至解除合同。1、有犯罪前科、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2、伪造有关证件、证明材料或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3、有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九、工作职责1、成立毕节地区行署特岗教师招聘领导小组;2、成立毕节地区教育局特岗教师招聘领导小组:组 长:地区教育局局 长 余大亮副组长:地区教育局副局长 胡清珍 地区教育局副局长 谢祥贵 地区教育局副局长 章剑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师资科 电话: 8229479 8222391(人事科)办公室成员:师资科 税晓菊(科长) 谭 刚 刘 玲 人事科 崔克勤(科长) 董 敬 办公室 李可乐(副主任) 监察室 彭 艳(主任)法规科 龙从芬(督学)计财科 全世春教仪站 李 骞招聘工作由地区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全程监控,电话:8226650。本细则由地区教育局、地区财政局、地区人事局、地区编委办负责解释。 2008年4月21日

转自:http://www.auyou.com/myweb/xsnj/wdrjinfo.asp?c_Uid=panjianwei&auto_id=11792910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