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艰难的“贵阳之行”,重庆晚报-都市新闻

[游记]艰难的“贵阳之行”,重庆晚报-都市新闻

2007-11-17    cqnews.net

正月初七,草草收拾好行李,我踏上了这次“贵阳之行”的旅途。我接受的采访任务是:不带纸和笔,亲身体验春运期间旅客的种种酸甜苦辣。
天刚亮不久,菜园坝火车站就已挤满了焦急的出行者。人头攒动,如潮汹涌,我也赶紧汇入其中。
4小时等来“只剩软卧”
上午9点半,在最短的一列队伍站好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队尾排在广场上,距窗口仍近百米。
其后近两个小时,队伍前行速度如蜗牛般奇慢,手中一份报纸连广告都翻了两遍,脚仍未踏进售票大厅。车站广播不停传来各种消息:“7日到16日,1327次到杭州全部满员”、“1082次到乌鲁木齐全部售完”,其后,K167、159到昆明、1646到厦门、T258到汉口、1006到福州的票全部售完。等到下午1点,窗口重新售票后,广播里终于传来“噩耗”:5601、5613到贵阳的坐票10天内全部售完。我有点慌,但队伍却并没乱。“没有坐票,还有卧铺噻。”人们相互安慰。
果如广播所言,不断有空手而归的人骂骂咧咧地离去。终于排拢了,“贵阳,今天的。”“没有!”窗口里的售票员瞟了眼电脑答,“加班车?”“没有”、“过路车?”“没有!”售票员面无表情。“卧铺呢?”,她这才敲动电脑:“只剩软卧”......
花50元翻墙进站
真的走不了?沮丧着刚离开窗口,后面同样空手的“票友”却提醒了我:“急着要走,找乘务员带上车再补票。”她进一步介绍说,站、车分离后,乘客如在车上补票,对乘务组有好处,所以,现在乘务员都愿意在站外“顺便”带几个乘客直接从客运调度部那边进站上车。言谈中,还得知她爱人就是跑车的,“运气好,有时他跑趟车下来,收获相当可观。”她说。
按照指点,下午4点,我顺着铁路村支路,找到车站客运调度部大楼。此时,楼前面积不大的花园内,早已有七、八个乘客在此等候,不时还有乘务员领着提包的乘客进去。
“你还没登记?”见我一直在围墙外徘徊不去,临近一家刘姓副食店的女老板热情地答上话。得知我的“处境”后,她摇头说在春运期间,一般每位乘务员也只允许带20人的名额,还要先登记,点到名后才允许上站台。“不过我可以帮你打听一下。”谈得高兴,刘随后熟悉地跑进大楼,但很快又摇着出来,“运气不好,今天上面的来检查,严得很。”不一会,来副食店玩耍的站务员也告诉我:往年只要拿点钱就可以带进去,今年很紧,站上还有录像机监控,哪个敢?
“找‘二娃’把你带进站!”近6点,见我有些着急,刘姐劝我,“二娃”以前是站上的,“他和站上的熟得很,你又没有多少行李,给他50块钱就行了。”
“二娃”很快就来了,领着我和一位名叫赵燕红的自贡“客户”朝车站围墙外狭窄的小巷走去。路上赵告诉我,她也是急着去贵阳,但一直买不到票,才在山城饭店附近找到二娃帮忙的。前面带路的二娃也不时回头嘱咐:进站后,如被发现,千万不要说被人带进来。
“就从这里翻过去。”在围墙边一处10米高的铁塔旁二娃停下,果然,铁塔上已爬有四名扛着包裹的男女。我们也爬上去,再顺着墙头早已绑上的两根指头粗的电缆,顺利进站。
在站内一僻静处等候到近7点时,二娃打探回来,说经贵阳到上海的K73次已进站。急忙背着行李赶到列车旁,二娃停下,指着一节车厢:“过去问一声‘这里是不是在补票?’就行了。”随后他接过我们的100元钱迅速消失了。
壮着胆,走近车厢,照二娃的吩咐如法炮制,面容严肃的乘务员果然开了“绿灯”......
上了车的人都有一个故事
傍晚7点42分,伴着“旅途愉快”的祝福声,列车缓缓启动。但我们上的7号车厢内仍热闹非凡,这时我才注意到,这节车厢的乘客大多在急着补票,尽管补的都是无座车票,但小小的补票柜台前一直围着几十名乘客,不时还有乘务员领着乘客加入,最多的补了8张票。
车停綦江,票仍未补完。车厢过道、连接处很快都坐满了人,大家相互交流起“逃难”的经历来:
最得意的是一位合川的中年妇女,她说,由于爱人通过朋友认识了车上的乘务员,所以全家三口都穿着制服上了车。
最戏剧性的是坐在车厢连接处的巫山人陶涛,他腊月26就到窗口买票,排拢后得知初七的票还没有发售,等到次日再去时,就没有了。“急着走,只好花50块钱找车站的搬运帮忙,装扮成‘棒棒’混进来了。”
“投资”最贵的是金华人毛志强,花150元找人从剪票口带进来,问及是哪路“神仙”?毛忍不住破口大骂:“还不是吃这‘饭’的。”
思来想去,翻院墙的我只能是最没面子的人。
买到正票的乘客也加进来。从綦江上车去杭州的大竹人艾某说,他初三就出了门,在菜园坝等了两天,“哪里还有票”,幸好赶到綦江后,找“熟人”帮忙才买到。他说,去上海的车,綦江分有35张坐票,但多数都是熟人拿走了。这话顿时得到其他几位綦江人的赞同。
也有不少幸运者是从窗口买到票的。浙江某设计院的张明远说他花了20元钱,买了一个排在前面的“棒棒”的位子。“站了1小时队就搞定。”周围人羡慕不已。
熬到贵阳真不容易
列车不急不慢地南下,车厢里的人更多。双腿已经麻木的站客不时提醒乘务员“有没有卧铺?”登记表上也排起长队,但乘务员称“看明天还有没得。”
车过遵义,原先还能来回走动的7号车厢,已变得只能做些转身运动。汗液、脚气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入睡。
坐在过道上的陈志华也难以入睡,这位在义乌做了10年厨师的南岸人告诉我,这10年来,他仅仅回过3趟家,“就怕春运耽搁久了,除脱饭碗”。他说,这几天老板一天一个电话催,限9号必须回去,不然就换人。“恁多人现在都在朝那边走,再恼火我爬也要爬去!”这话让人沉闷起来。
大约凌晨4点40分,终于熬到了贵阳。提起早已酸麻的双腿走下车厢,我心里突然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从重庆坐火车到贵阳我都差点“顶不住”了,要是从重庆坐到北京、广州呢?我头上直冒冷汗。
我发誓不再坐“春运火车”
出了站,我直奔售票大厅———我还得赶紧返回重庆啊!尽管是凌晨,但广场上黑压压排着12条长龙。广场临时候车大篷内更是“人满为患”,大量民工不得不坐在露天广场上,疲惫不堪者就地大睡。
与重庆不同,贵阳的售票大厅是封闭的,还开着暖气,让空气更加郁闷。我环顾大厅,发现值勤者较少,队伍中不时传来吆喝甚至打斗声———有人乘机“插轮子”。
几分钟后,队伍中突然一阵骚动,只见一年轻人四仰八叉倒在地上,“他已站了好几个小时。”有人告诉我。5分钟后,有人赶来将脸青鼻黑的男子扶起。
“站住!”身后突然响起一声大喊,原来是车站值勤者揪住一男子,一边“教育”一边摸出罚单:“吐痰,认,10元,不认,50!”那男子争辩了两声,悻悻摸出10元认了。刚罚完,值勤者飞步抓住另一随地吐痰者。
这让我一阵心惊。幸好,回重庆的票很容易到手,晚7点30分,我终于高兴地踏上了返乡的列车,“痛并快乐着”地结束了这趟艰难的采访。同事来接我,我立马对他们发誓:我今后绝对不会在春运期间坐火车了,绝不!
记者 胡东强

转自:http://cqwb.cqnews.net/webnews/htm/2003/2/11/3615.shtml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