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记遵义会议旧址游记

[游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记遵义会议旧址游记

2008-06-13    touraim.com

苏龙居

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份。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拨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粟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埃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粟色。 1953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在遵义会议会址会客室里,92岁高龄的老红军、原遵义地委副书记王道金先生向我们讲述了长行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形。王老先生是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革命,是红军一方面军三军团的战士,他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延安,走完了长征全过程,后又参加东北战役、和平解放北京、南下打到湛江、雷州半岛、北上抗美援朝,1955年获授正师级上校军衔,之后在汉口中南军大学习,为支援边穷地区经济建设,1958年到贵州铜仁任地委常委、副专员,1971年到遵义任地位副书记,1983年离休。
提到长征,提到遵义会议,王老先生感慨良多。他说,长征开始的时候,敌军设了4道封锁线。当时,红军走小路,敌人走大道,常常是蒋军跑到了红军的前面,围追堵截,待红军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由出发时的八万六千多人只剩下三万多人了。在行军路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红军将士对军事指挥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在湖南通道到贵州黎平的一路上,红军从上到下都在激烈争论———是西进还是退回。长征开始时毛主席患结核病,王稼祥被轰炸机炸断肠子,张闻天也有病,他们都是被抬在担架上同行的,毛主席在担架上不断地做王稼祥和张闻天的工作,使他们最终被说服,同意毛主席西进到敌人的薄弱环节———贵州的主张。
王老先生说:“到遵义时我是个排长,负责保卫工作,经常能见到毛主席。记得遵义会议开完后,传达时很简单,就是说把博古和李德换下去,毛泽东、王稼祥换上来,周恩来不动,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解决了军事领导权的问题。当时朱德和毛泽东在红军中威信很高,一听说毛泽东换上来了,红军将士都非常高兴,我也感到有了一种踏实感。遵义会议确实是一个转折点,说明共产党从此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政党。”

转自:http://www.touraim.com/sight/getDiaryContent.htm?diaryId=3691&sightId=52245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