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难以忘却的梵净山和凤凰城之行之二:紫薇王 |
[游记]难以忘却的梵净山和凤凰城之行之二:紫薇王 |
2007-08-05 donkee.cn |
天气: 晴朗心情: 高兴 4月18日 天还没亮时,推开窗户一看,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雾。听房东说,老天一直下了十几天的雨,昨天才出太阳。看来我们的运气不错,要知道贵州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那! 早上印江县城的街景 头天房东听说我们要上梵净山,主动为我们介绍去梵净山的路线,并打电话叫来了他的一个有车的朋友。在出发前的“作业”中,我已了解到: 1。 从印江上梵净山有班车,时间是每天7:30 9:30 11:30 13:30 15:30 17:30从印江发车。经合水镇、永义乡到张家坝,张家坝是梵净山原来的山门,现在的山门上移至护国寺了。 2。 从印江到张家坝约35公里,票价10元,而从张家坝的上到梵净山的最后的步行起点地:棉絮岭,只有15公里,却要价15元。也就是全程25元。原来因为游人少,班车不到山顶。现在都开到山顶了。 早上8:00,一辆小面的开到我们面前,司机名叫刘建中,50岁模样,印江县电信局退休干部(电话:0856-8902528,13595602518)。谈妥200元,兼作导游并沿途停。 由印江县城乘车东行,溯印江河峡谷上驶不多远,看见一个大坝横亘在眼前。 坝底有一个泻水隧洞将坝内的水引向坝外。这个大坝就是举世闻名的印江河大滑坡而形成的堆积坝。 1998年9月18日22时,约270万方的大滑坡突然垮下,将印江河截断,形成3821万方的水库,回水上朔十几公里,淹了一乡一镇13村,52000人紧急搬迁。在当地政府的指挥下,打通了3个泻水隧洞,把库水全部放光。 刘司机对我们说,如果不放水而保留水库的话,让梵净山有一个大湖为伴,印江的旅游业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在纪念碑前,我们7人照了一张唯一的合影(其他的合影都照废了) 从合水镇到永义乡的路上, 梵净山有4.2万公顷原始森林他的特点是古老的科、属、种保存完整,在演化上表现原始性状。至令保留着7000-200万年前的第三纪,第四纪古老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在梵净山西麓的永义乡昔土坝场头约250米处,生长着一 棵神奇的树。说它奇,是因为该树高大挺拔,高30余米,树干胸径 2.8米,树冠荫蔽亩许。此树筋骨嶙峋,每年脱皮1次,开花3次。花 色红白相间,朵大色艳,十分美丽。然而它只开花,不结籽,不繁 衍。因而,全国仅此一株。说它神,是因为这棵树不知到底经历了 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气盎然。 紫薇树前立了一块石碑,“紫薇王”及《紫薇王简介》就分别镌刻在重达7.8吨的这块梵净奇石的正反两面上,,且正面的石头表面还显现出一条龙的石头纹理,令人称奇。 背面刻着的《紫薇王简介》 四个人勉强才能把树围起来 旁边有一个摩崖石刻也非常状观!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一处移民新村,叫“回龙村”。是一个土家族的村寨。 村民都是从山上迁移下来的,因为国家要封山育林。 这样的一套新房,全部用木材做成。如果他们自己建,不算材料只要二万元。 时间不早了,我们继续前进。 目的地——梵净山! (未完) |
转自:http://www.donkee.cn/site/index.php/31/action_viewspace_itemid_158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