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梵净山雪中纪行(下)

[游记]梵净山雪中纪行(下)

2007-08-09    ctrip.com

(三)

八点起床。天气多云,雪已经停止,但气温仍然很低。昨天虽然劳累,但休息一晚后身体状况恢复得不错。到小屋里,不出所料主人也刚起床,早餐煮了面条,另外还拌了点自制的油辣椒,十分可口。临走时主人送了我一根手杖,并叮咛我路上小心,到了山顶要记得到蘑菇石旅馆她的哥哥那里报一下平安。

九点出发,周围的景物一片纯白,路上的积雪已有五、六厘米高。前行不远到达护国寺,参观了这座2002年重建的名寺,红砖青瓦在雪的掩映下显得异常别致。

离开护国寺来到梵净山山门的售票点,售票点的小屋门锁着空无一人,山门口架起了路障。我翻过路障,躲过了这张30元的淡季门票。

到棉絮岭的八公里基本都是上坡路,非常辛苦,而且由于雪深,鞋很快就湿透了。一路沿着盘旋的公路急行军,偶尔在路边的岩石上坐着歇脚。太阳出来了大概半个小时,看到了云海和缭绕其中的山峰,峰顶有很多积雪,象是拖着长长的白色衣襟。然而过了一会儿,太阳就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

十一点半到达棉絮岭,在商店里买了瓶水,然后开始登山。公路就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是直往山顶的台阶路,到山顶的镇国寺大约是六点五公里。但是,应该在刚才的商店里吃点什么,以致后来在到达山顶前因为积饿丧失体力,而陷于窘境。

在棉絮岭没作停留,因我想越早到达山顶越好,尽可能于傍晚前从另一侧下山,并不打算在山上住宿。十一点四十分出发,在出发点发现“谨防毒蛇”的管理局告示牌,不解其意,如果真有毒蛇,还是干脆把道路封闭了事。好在眼下正是蛇的冬眠期,应无大碍。

踩着石阶上山,立刻进入山腹的森林地带,路很窄,要不断闪避茂密的树丛。所有的树枝上都挂着细腻优美的冰凌,绽放犹如花朵,令人感到无限的魅力,却又寒气逼人。石阶上的积雪很厚很完整,有时出现一串小动物的脚印,但没有人的痕迹。看来今天没有其他人从印江这一侧上山,不,也许昨天也没有。

路上见到好几棵许愿树,密密麻麻缠着红绳,红绳上垂挂之物不知被谁拾去,还是被风吹断了荡入山谷。

到金顶的路要翻越三、四座山脊,虽然都不是很高,却要反复地上山、下山,出发前旅馆主人送我的手杖在这里派上了用处。但无论如何,早上从护国寺到棉絮岭已经走了八公里上坡路,肚里也已经空空,我累得筋疲力尽,经常在岩石上一歇就是很久,有一次垂下头合上眼,几乎进入梦乡。

下午两点不到,已接近山顶,在一块褐黄色几十米高的岩石脚下行走,抬头可以见到山顶标志的蘑菇石。又行约半小时,两点二十分终于到达蘑菇石旅馆,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旅馆主人就是山下金龙宾馆那位袁大姐的哥哥,连忙给我泡上热茶,又煮了碗面条给我吃下去,方才舒畅很多。休息了一个小时,门外有袁大哥捏的一个雪人,在那里留了影。临走时袁大哥叫我千万不要去爬金顶,金顶太陡峭又因为积雪路滑,恐有危险。

离开时手表指向三点二十分。山顶上雾很大,十米外不能视物。前行百多米,见到右边往金顶的岔路,果然十分险峻,依照目前的能见度和我的体力完全无法攀登。于是折向左,经过镇国寺招待所的两排平房,走进镇国寺里。镇国寺实际上是座遗址,因大部分建筑已坍塌,僧人和重要佛像已经搬走,留下的是一些残垣断壁。寺内有一对老年夫妇看守,我在此捐了香火并许下心愿。

(四)

下山的路是笔直向下的近7000台阶,首先经过了6600步的金顶招待所。天色昏暗,觉得已是傍晚,不由加快了脚步。在5800步和4800步分别遇到了两拨都是从深圳来的自助游客,其中的一拨雇佣了挑夫。我看着挑夫担负着沉重的轿子,在雪中缓慢吃力地迈过一个个台阶,心中不由担心却又感到阵阵的辛酸。

挑夫踩过的台阶上雪化得特别快,很滑,我开始连续摔跤,好在都是臀部着地,并无大碍。在摔了第六次后,我学会沿着台阶的边缘走路,那里的雪没被踩到。但是,因为走得过快的惯性使我摔了第七次,紧接着的第八次终于把手杖摔了出去。幸运的是,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依次经过4500步的回香坪、3600步的大顺山庄、3200步的长坂坡,一直在茫茫森林和未融化的雪地中穿行,半山中雾渐渐散去,耳听着风声和雪滚落的簌簌声,那种努力控制步伐、谨慎迈出每步所付出的艰辛犹难忘记。在2400步的凤宏美食店托老板娘找了辆面的在山下鱼坳等我,看了看表已是十七点三十分。

来到1000步的食店,已接近谷底,水声震耳欲聋。台阶上积雪减少,我加快了行军速度,于十八点三十分到达鱼坳,已经是困顿不堪。面的司机足足等了我一个小时,连忙驱车离开鱼坳,十五分钟后到达黑湾河。天已漆黑,一见到黑湾河小镇的灯光,我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回忆起当时在雪中登上梵净山的景象,我想大概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吧,的确,那一路上的艰辛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然而,没有亲自踏上高山的人终究是无法理解的,那攀登到山脊眺望云海的舒畅,行走在森林地带的优美,和登上山顶俯瞰千峰的壮观。我攀登过很多山,今后也将会继续攀登。山是我自身的反映,通过不断地把自己深深地浸入大自然中,才能看到大自然的微妙心灵,也就是我自身的心灵深处。

正所谓:“如同从水底捞取石子那样看清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感觉到了自己对旅途,对新的出发的渴望。

(记于2006年4月3—5日)

(雪道)

(雪道)

(冰凌树)

(石塔)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924272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