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没有九洞天刘靖林 常常听到关于九天的说法,据考有九重天和九野天两种注解。神话传说中天有九重,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九天乃是最高的第九重天,是玉帝居住的地方。我国古代还有九野天之说,《吕氏春秋》载: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这两种注解从高度层次和方位上划分了九天。生活中也有九天九地之说,意指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差别极大。 天上人间,事有奇巧,还有一个九洞天,这可是古籍无考,神话里也没有的稀奇事物。原本是在大方与纳雍交界的瓜仲河上,入地的伏流在长约七公里的河段上开了九个大天窗,亦洞亦水亦天,九隐九现。河流如龙在云天,变幻无穷;流水如含羞少妇,遮遮掩掩。一步一景一赞叹,人人叹为观止;一洞一水一奇观,处处别有洞天。 这奇巧还在于洞天与洞府一样,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所指的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说,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了五岳。道教中所说的洞天福地也多为实指。历代道士多住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 九洞天不光是“洞天”,还与自古神奇而至尊至大的数字“九”联在一起,是巧合,是机缘,也名符其实,可谓珠联璧合。九洞天果然神仙洞府,里面确实也住着“神仙”,有“观音菩萨”,有“张果老”倒骑毛驴,还有“何仙姑”不经意间从崖壁伸出来兰花手…… 九洞天是亿万年的天地功力造就的圣景,是地之绝有奇观。可以肯定:天上没有九洞天! 这九洞天与上游“千里乌江第一漂”的总溪河峡谷风光紧紧相联,更增添其魅力和神韵。2004年,九洞天.总溪河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洞天集伏流、峡谷、洞穴、天桥、天坑及古生物化石于一体,以世界著名溶洞专家威廉姆斯为首的中国.新西兰岩溶专家考察组在对九洞天岩溶景观考察后评价说:“九洞天岩溶景观的集中性和典型性,使其具备了很高的旅游价值和开发价值。九洞天具有国际范围内的重要性,可以说胜过世界上任何溶洞景观。其地上地下的有机结合,在学术上可起教材作用,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由于九洞天.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喀斯特地质现象,因而又被誉为“岩溶百科全书”、“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游过九洞天后,一位游客即兴捉联:一洞锁乌蒙虎踞龙盘惊寰宇,九天绝尘世山雄水奥冠神州。充分展现了九洞天景区的天下无双气魄。就九洞天的特点,还有文人作了一幅绕口令般的趣联:山中水,水中山,山山水水独占山水魂;洞上桥,桥上洞,洞洞桥桥别有洞桥天。其实还未进入九洞天,其外围景观就已令人目不暇接了。在方圆数十里范围内,有雄奇突兀的著名景观枪杆岩。有状如人的手掌的五指峰。有梯子岩猫场战役遗址和小石林风光。宛如天然大盆景的石林,绿树修竹掩映,其间农舍田畴相间,炊烟袅袅。民风古朴的苗族同胞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石林对面,绝壁万仞,九洞天与总溪河之间的达那渡口绝壁,完整地保留了一段古驿道,为古时慕俄格城堡(大定)与卧这城宣慰府(乐治)连接的必经之路,也是滇黔两省的重要通道,古驿道上多处可以看到形似贵州龙的古生物化石,这里就是著名的梯子岩。 1935年,罗炳辉、何长工、黄火青领导的红九军团为了掩护主力红军北上,佯装中央红军主力开赴猫场,在此与妄图阻截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英勇善战的红军几经周旋,斩关夺隘,终于夺取梯子岩制高点,取得胜利而取道云南,这就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猫场战役。现在的梯子岩,已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地。 在即将进入九洞天的总溪河岸壁,有一地景奇观,是一神形俱致的古装石人,呼为太公垂钓,可惜看不到钓竿。所以有人建议取名“屈子问天”,可惜石人头是略作俯视状。有人建议取名“太公问鱼”,问什么问题呢?问鱼愿否上钩。或可配有注脚:“别人钓鱼弯鱼钩,太公钓鱼直鱼钩,弯鱼钩直鱼钩,愿者鱼儿来上钩。”摄影师老聂更来得直观,就给他照下的图片取个“石人观水”之名。 九洞天依序应逆流而上,水路陆路均可走,去水来陆还是去陆来水那完全悉听尊便。一洞天是完完全全的旱洞,在宽敞高大的洞口顶部,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凹壁,像高挂天空的月亮,所以叫月宫天。一洞天就像九洞天的门面和客厅,进入洞门,一道十余米宽的飞瀑从左洞壁半山腰飞流直下,洞高70至100余米,面积11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空旷而大气,白色钟乳石点缀青灰色的洞顶,繁星点点,形成烘云托月的天幕。洞壁奇趣横生,或龙凤呈祥,或狮舞鹤飞,或百兽昂首,一幅生机勃勃的迎宾气象。 沿洞壁的石级栈道拾级而上,曲曲弯弯地向上,寻找曲径通幽的感觉。十几分钟之后,就进入“月宫”了。寻寻觅觅,一幅嫦娥奔月的“浮雕”映入眼帘,不过这是一个全新的版本,与传说似乎有些差异,天空升出一巨手拉住嫦娥,脚下却有小孩拖住她的腿,所以这里嫦娥奔月的样子又好似有挣扎的感觉,可能这一刻她有些抛夫离子的伤感。似乎是“嫦娥应悔偷灵验,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诗的写意。至于吴刚桂树、玉兔金蟾等广寒宫内物事,充分发挥想象,不仅不难找到,而且觉得处处都有,似是而非,令人玩味无穷。 到得后厅,听到机器声音与水声共鸣,一曲天然的交响曲在此永无休止地演奏,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溶洞电站———九洞天溶洞电站了。这个电站装机容量2280千瓦,所有的发电、配电系统全都安置在洞里,发电的水流也是从一个天然的隧洞里引来的,这些特点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在进入溶洞电站时,远远的就露出了天光山色,二洞天就在眼前。二洞天又名雷霆天,跨过一水流湍急的拦水坝,再经过一道别致的门进入一峡谷地带,就到了。两道宽20余米、高10余米的瀑布遥相呼应,浪花飞溅,声如巨雷,所以得名。这双瀑和鸣的传神景观,常年青山白岩为背景,夏有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冬有十里腊梅尽情怒放,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感受,飞瀑巨大声浪在这样的环境里粗野地喧嚣,令人忘却尘世,不自觉地接受着自然声光山色对心灵的洗礼。 而且,还有更稀奇的。 常言有道:石头开花马长角,古怪稀奇任你说。那是说世间出现了不可能或不可信的怪事。而在二洞天,确实有石头开花奇景。有史为证,据《大定县志》载:“瓜仲河小渡口岩上(属二洞天),每年四月,值雷雨之夕,必有蝴蝶数十万于岩上孵卵,次日之为五色花蕊,烂漫频铺。至端阳后,则伏藏不见。” 石头开花还演绎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很久以前,九洞天是附近各族同胞山歌对唱的一个重要聚点,每年端午节,成千上万的各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九洞天上面的天生桥对歌,以歌相识,以歌传情,以歌相恋。有一年,一对苗汉青年男女唱出了感情,便以歌海誓山盟,私定终身。在那各民族间互不通婚的年代,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遭到各自族人的责难,族老们警告他们说:你们要结婚,除非石头开花。有情人难成眷属,两位青年只好相约来生。他们双双从悬崖上纵身跳下九洞天的一个深潭,以身殉情。两青年为了让后来的人们不再上演他们的悲剧,便化作万只彩蝶,令九洞天的石头开花。于是就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石头开花奇观。 乘船由三洞天从岩壁的洞穴逆流进入伏流水道,可以直抵八洞天。轻舟慢桨,走马观花,上观变幻莫测的洞顶,下探静谧幽深的伏流,才入“瑶池”景,又到“太虚”游,令人时而静心静神,时而又有亦梦亦幻的神秘感觉。忽然一缕天光,豁然开朗,洞顶阳光投射使水面波光粼粼,返照岩壁,扑朔迷离。这就是三洞天又名金光天的缘故了。遗憾的是,金光天的景致不是时时都有,不过阴天里灰幕色的天空,雨天里烟雨茫茫的意境,配与洞顶的古藤老树横生斜插,奇山异石千姿百态,也别具难言奇妙。 而且不管在哪一个洞天,能够抬头望天的时候,都已是在洞里游走好一阵子了,陡然见到天光,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让人惊喜而惊呼。在九洞天里“坐井观天”的感觉确也妙不可言。洞相接、水相连、天各异,洞沿本来是切割蓝天的画框,蓝天变幻着底色装在各各处异的画框里,是天装饰了洞,还是洞美化了天,谁也说不清楚,也没有谁想去说清楚,奇景共享心自闲,弄个打破沙锅问到底干啥? 此后分别是四洞天玉宇天、五洞天葫芦天、六洞天象王天、七洞天云霄天、八洞天宝藏天和九洞天大观天。三、四、五、六洞天的水域比较容易行船,洞顶距水面高约80米,水面最宽处约60米,最窄处仅30米。葫芦天两潭水面和头顶的天窗都状如葫芦,岩上树影婆娑、暗瀑飞鸣,水中桨橹声声、鱼游浅底,船上歌声清脆、此起彼伏。洞中石幔、石柱、石笋、石钟乳形态万千,忽明忽暗,形成了九龙壁、天马行空等绝妙景观。七、八洞天与六洞天洞内洞外浑然一体,旱洞水洞明暗相间,洞阔虽达百米,看上去却是玲珑剔透,洞中巨石成林、落石为岸。洞壁和洞顶上的观音坐莲、猴子归山等风景,形象逼真。八洞天三面绝壁环抱一泓碧水,另一面石壁上枝繁叶茂,时有小鸟飞鸣,春日莺歌燕舞、百花齐放,云水洞山、天低洞阔,使人流连忘返。 游九洞天,水路旱路所见到的景观也是大不相同的。旱路更可慢游细观,甚至驻足品味。时而走在人工开凿的栈道上,时而又进到天然的洞道里,九曲回肠,玩味无穷。道路从半岩里走,暗河里的水在偶尔露出的天光的映射下,透过薄雾朦胧地跳闪着细碎星辉,或有几束手电式的阳光从顶上横斜不定地乱照下来,折射出七色的光环,就像是用了激光技术有意布置的幻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洞顶岩壁经千万年的天地造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迷人风景,或如串串葡萄,朵朵灵芝;或如轻柔帷幔,玉珠垂帘;或如千年神龟,虬龙戏水;或如苍鹰展翅,或如虎踞龙盘……在一处叫作玲珑洞的不算太大的洞里,顶天立地的钟乳石粗细均匀,疏密有致,宛如一篷硕大的玉竹林。在旱路的通道上,还有一奇妙之处,是一个刚好够人挤身而过的门,名为量身门,再瘦的人也觉得刚好可过,再胖的人也觉得勉强可过,就像给任何一个人量身定做的门一样,几分玄奥,几分神奇。同行者灵感来了,顺便说了一句顺口溜:过了量身门,万事不求人。听起来还有那么点味道。 出八洞天步行百米,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又一杰作呈现眼前,一座巨大的岩溶天生桥飞架于两侧的悬崖峭壁间,桥高131米、厚124米、跨度96米、弧长160米,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大岩溶天生桥。这就是第九洞天了。 云贵高原和广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溶洞峡谷很多,天生桥也很多,但象九洞天这样天生桥密集的地方没有,九洞天在300多米的河段上,天生桥一座紧挨一座,尤其是第九洞天的天生桥,空旷、高大、雄伟、状观,在九洞天各天生桥中独占鳌头。而且,九洞天天生桥上面陡峭险峻的半山腰,还有一个神秘的仙人洞,很久以前就有了的名字,不知是否住过仙人。据传,吴三桂剿水西时,宣慰使安家在洞里藏宝,用藤绑扎软梯爬上去,被人们叫作仙人梯,为防止人上去探寻洞内秘密,把仙人梯砍了,后来藏宝人阵亡,埋藏洞内的金银财宝成了千古之迷。不知何时有好奇者用竹索编成软梯进了洞去,也不知是否偷了洞内的宝。只是仙人梯的残留遗迹现在还依稀可见,不过是没有了仙人都要用的梯子,凡人就更是无法进入洞里了。还留下了一段让有缘之人才能参透得宝的迷面:往前三步看见河,退后三步看见河。谁人识得破,金银财宝用马驮。千百年来,寻宝的人来了一发又一发,没有人识得破,也没有人找到什么宝。无独有偶,在梯子岩驿道旁,立了一块碑,碑用漆刷过的,碑文为:金七里,银七里,金银都在七七里。有人费尽心机后,以为七与漆谐音,金银可能就在碑里,就把碑砸了。打开后石碑还是石碑,砸碑人并没有得到金银。 仙人洞的传说一如古时的美好迷人,寻宝人没有了,旅游观光者却是越来越多。透过高大的天生桥洞,远方遮天蔽日的一堵天然绝壁横在前方,壁上呈现出一幅中国地图形状来,这就是“神州赤壁”的景观了。在相隔不远处,还有一酷似猴脸的头像,就象是一幅巨幅画像一样。 在巨大的天生桥和绝壁之间,感觉到人就象一粒石沙般的渺小。 在九洞天,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只有赞叹不已的感觉,其余的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你想,天上都没有的东西生在了凡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6点37分, 推荐给好友 jiudongtian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