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昌)、龙(虎山)、井(岗山)行-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

[游记]南(昌)、龙(虎山)、井(岗山)行-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

2007-07-18    luker.cn

12日早坐公司车到德阳,转坐德阳公司车到机场。走绕城高速公路,到双流机场仅用1小时,不走城里过,避免了塞车的烦恼。飞机晚点半小时,10.30时起飞,12.20时到南昌。飞机终点为宁波,南昌乘客下了2/3多。南昌下雨,南昌保险学校有车接机,机场到城里约半小时车程。

南昌保险学校在城里最南端,巳属城乡结合部,校门外不远处有203路公汽车进城。学校占地82亩,有正式教职工54人。教职工都在城里买有福利房,每天上下班由校车接送。学校绿化还可以,有一小人工湖,就是围城外面就是铁路,二十来分钟就有一辆火车经过,吵得人不行,晚上一般人才来根本无法入睡。学校这六七年没有招生,以短期培训为主。学校已由总公司下放到省公司管理,省公司要剥离他们,要他们自已养活自己,日子不好过,由于没钱,校舍的维修都成问题。去年学校和某中专签了一个一年代管理一个年级的协议,有两三百学生,负责日常管理和教学。通过我几天的观察,发觉他们全是放任自流,应付了事。早上、傍晚操场上看到仅十几个学生在活动,吃饭时食堂也没见几个人,课堂上学生也稀稀拉拉,上课时间也能见三三俩俩的学生自由出入校门。校园里除了教务处黑扳上有个期末考试的日程安排外,不见有学生办的宣传栏、海报什么的,学校也没晨操、体育活动之类的。总之,没有一点学校那种年轻人积聚的地方应有的那种体现充满青春活力、生机勃勃气氛,显得很冷冷请清,死气沉沉,好象巳处于假期中。大约双方都在混,真是既误人又误已!据说学校今年下半年要恢复招收中专生,这恐怕不是一件易事。现在的中专生源竞争激烈,象这种没有特色,师资、设施、办学经验等都较差的学校,要吸引学生来就读,我不抱太大的期望。学校也要讲规模效应,如招的学生少了,那将是入不敷出,亏本的买卖。他们好的出路是被某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兼并,作为其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主要是利用其地盘、校舍等设施,毕竟大学是不缺生源的,教职工的待遇也可得到很大的提高。 游览南昌市容,把城里的主要景点跑了一下。藤王阁,门票50元。主楼里的陈设跟我91年来时没什么变化,周围的环境美化了许多。站在顶楼运眺赣江西岸,原来房屋不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南昌市委、市府已搬迁过去,形成了一片新城区。底楼增加了一个清朝圣旨为主的展览。有十几幅清各朝皇帝的圣旨真迹,其内容多是有关科举的。另有一些清朝考试制度的说明、实物,有的“夹带”之小,字迹之细,需用放大镜才能辨认,当事人真是好眼力。考试作弊,屡禁不绝,自古有之。动物园(15元),在城中心。场地不大,动物种类还不少,有一露天动物表演场和一露天海豚表演场,每天上下午各演出2场,不再另收费。游人不多,肯定收不抵支,不知政府一年要补贴多少钱。南昌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是一座革命城,英雄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贺龙都曾在此居住、工作过。朱德故居(2元),位于民德路东段花园角2号。一栋二层小楼,保持着原样。现在的展出以图片为主,朱德在南昌期间主要在此居住。朱德军官教导团旧址(8元),位于八一大道58号。清末为训练清军的场所,后改为江西陆军“讲武堂”。27年春,朱德在这里创办军官教育团并亲任团长,培养了一批革命武装干部,其中一部分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现已按原貌恢复了朱德的办公室兼卧室、会议室,陈列了部分当年的用具。南昌起义纪念馆(25元),位于中山路中段38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江西大旅社。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包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57年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名为陈毅元帅手书。现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图片、图表、绘画和文物。民俗博物馆(贺龙二十军指挥部旧址)(8元),一幢两层楼。由于贺龙在此居住时间短,现未留下什么实物。一楼大厅作为贺龙生平事迹展览,全是文字、图片,没什么特色。其余房间作南昌民俗博物馆用,展出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当地民间婚姻风俗的,有一些实物,值得一看。还有些地方如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十一军指挥部等因天热实在没精力跑,只好算了。 南昌城有几个特点:一是以“八一”命名的多,象大道、纪念塔、纪念馆、大桥、饭店、宾馆等等。借其知名度提高本身的影响。二是信箱很多,大街两边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个扁平形状的邮政信箱,全国仅见。但我看好多信箱象很久都没有开启的迹象了,一些小广告把信箱的门都封住了,弄得人不知道那些在用,那些没用,不敢贸然将信件投进去。我试着在其中两个信箱中投了明信片,赌一把运气,看能收到否。信箱两面都是贴的广告,它的作用大约主要是广告牌了。三是城里还有几路无轨电车,这在其它城市里也少见。四是公汽有好几路环线车,而且同一路还分内环和外环,外地人不清楚,一不小心就要上错车。公汽一般为无人售票,不管远近,票价一元。街上出租车多为桑塔那,1.6元/公里。 经过争取,学校增加了一次“考察”。18日,班上分成两路,一路去庐山,一路去龙虎山。因前者我已去过,故选择了后者。我们30多人到龙虎山,一日游每人280元。晨7时出发,车东行约3小时到鹰潭市,再行20分钟到达景区。下了一整天的雨,雨时小时大,有时还夹着大风。好在景区到处都有塑料雨衣卖,三至五元一件,不贵,如果只打雨伞,肯定遮不住。 龙虎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发祥地,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仙水岩、上清古镇、五应岩、金龙洞、洪五湖等,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游了最出名的仙水岩和上清古镇景区。景区的道教文化、泸溪河秀丽景色和千年崖墓群构成龙虎山三绝。《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大尉误走妖魔”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来形容这里的秀丽景色。坐小木船,20人一船,逆水沿沪溪河上行一公里多。这一段河宽50一60米,深3一4米,河水平缓,沿途右岸为龙虎山的主要景点。有千年崖墓(悬棺),莲花、云锦、尼姑背和尚、仙菇、石鼓、仙桃、玉梳、道堂、丹勺、仙女、文豪等岩石。的确石如其形,十分相象,特别是终点处的文豪峰,活脱脱的一个鲁迅侧面头像,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河右岸为浅丘,一片田园风光。河上有当地人划着小竹筏(三四根兰竹,长丈余、宽不过一米)到船边来兜售食品,筏上有一峰窝煤灶,灶上放一铝锅,锅里是热腾腾的棕子、煮鸡蛋等,筏上脸盆里还有生黄瓜、矿泉水等饮料。河上飘荡的小竹筏和他们的叫卖声,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船在文豪峰附近靠岸,上岸后沿河边继续上行约50分钟,过桥。这一段路沿途没什么风景,可坐轿(20元)、骑马(15元)。桥头到正一观约一华里,可坐人力车(3元)。正一宫(15元)在老龙虎山下,道观较大,但因是新建的,没什么历史和文化内涵。龙虎山峰笼罩在云雾中,不见其真面目。返回河边,坐竹筏漂流。每个竹筏坐8人,另加两个船工。飘流全程约5公里,途中有几个险滩,河水直冲崖石,转一个近90度的直弯,显得比较惊险、刺激。船工飘流一趟管理处支付他们50元,多劳多得。在河边陡峭山峰的半山腰的缝隙间、洞穴中,放置有不少古代的木棺材。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棺木放在数十上百米高的地方。多少年来人们试图解开这个秘,但都无功而返。上世纪九十年代,风景区管理处设奖40万元,寻求解秘之道。还专门请了有关专家来此考察,他们设想了多种方案,<中央电视台还跟随拍了一部专题片>但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至今这40万元奖金没人拿走。现在管理处每天下午在此表演两场“升棺、降棺”仪式(根据专家组试过的一种方法),山顶上固定一个滑轮,将一根长绳索从滑轮穿过,绳的两头下垂在河边,一头栓在小船上的棺木上,一头拉在岸边人的手上。岸边有一平台,举行一些祭祀仪式后,三声炮响,岸边的人拉动绳索,棺木徐徐上升,升到半山腰的洞穴时,站在棺木上的人先跳进洞里,再利用绳子把棺木拉进洞里。下来时顺序相反。 看过“升棺”后,我们乘车去上清古镇。古镇长约2华里,沿河而建。街道宽约5一6米,石板路,街两边均为木板房,门楣上有些木刻,房屋多为清代建筑。居民以经营工艺品、古玩的居多。嗣汉天师府就处在街上。它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掌教之所,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和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现存的建制为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定,占地面积43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玄壇殿、法箓局、玉皇殿、私第、天师殿、三清殿、灵芝园、百花塘等。建造豪华,金碧辉煌,道教文物琳琅满目。府中还有一个较大的后花园,园内豫樟入灵、千年罗汉松荫郁天日,是一个好去处。天师殿前有一口水井,井口被大石块盖上并用铁索栓住。据说此井即为当年洪太尉不听劝告,执意打开而放出了“天煞三十六妖、地煞七十二妖”的“镇妖井”,使大宋的江山不得安宁。晚七时返回到南昌。 22日到井岗山参观学习。井岗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现为县级市,属吉安市管辖。井岗山面积1310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东北走向,中上部绵亘数百座峰峦,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先后率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岗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早上7.40时出发,到井岗山约360公里,路况还好,下午1时到。中午在农民开的饭馆吃饭,游人多,流水席。当年红军有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当干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 ….。许多游人都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5510&ArticlePage=15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