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虎山去烟锁虎门潮 |
[游记]大虎山去烟锁虎门潮 |
2008-06-10 diarybooks.com |
东莞,富庶之地。众镇如星捧月,以各样的经济特色,点缀其上,将东莞打造成寸土寸金之地。而镇,早已突破传统的印象,卖场雄踞,商铺林立,酒店比邻,灯光流彩。从地域上,从莞城向四周,扩展着都市的概念。 去东莞,常在夜里抵达。只不过轻车熟路,会在固定的酒店住下。习惯在涡岭小街端上几杯,解解乏。那条小食聚集的街里,有位半个老乡,皖北人,入乡随俗,烧出的早不是皖北的菜肴。川味居多,粤菜打底。喜欢那里的毛血旺,麻辣味实足,还有清蒸烷鱼,鲜香自然。老板五十多了,几年前,从家乡孤身打拼,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街里,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很是佩服他,到了这样的岁数,居然也单枪匹马地,拼出了一块领地。 常去,于是熟了,就很随意。喜欢在他店外的露天档边坐下,夜里要凉爽许多,聊上几句,时常会要上那种地产的双蒸酒,不紧不慢的喝上几杯。瓶见底,借点酒意好睡觉。一次去,见老板有点激动,问之,原来又盘下远处一店。开玩笑说,真不错,有点徽商的样子。 轻工满城的东莞,有块人文的地域虎门。从番禺到莞城来往于虎门。自小就有销烟故事灌顶,所以初到虎门,就急于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顺着销烟池走走,想象着当年林大人和百姓销烟的畅快。馆里,陈列着当年的旧物,销烟板,烟枪,火炮,抗击英军的刀矛等,每个物件都衬着一个故事。御外侮、扬国威,博物馆是一扇窗口,写真般洞开那段史事。 出虎门,跑在大虎山的高速上,进入悬索斜拉的虎门大桥,望去,长约15.76公里的大桥,气势如虹,珠江口边,狮子洋前。威远炮台面水而对,上下横栏岛居于桥下。站在桥上,尽可见绿树婆娑的岛屿。史说,当年英舰由伶仃洋而进。不想,林则徐早已率众设置三重门户,打造百丈铁链,中有木桩鼎立,尽数拉开,穿于江中横栏岛固定。英舰不得进入,而岛岸守护尽有炮台,关天培英勇抗争,使得英舰受挫,史有金锁铜关记载。可恨的是,英军久没攻下,施压清政府,让林等摘链,减除设防,英军于是长驱广州,名城沦陷,百姓遭殃。 |
转自:http://www.diarybooks.com/article/2008/5/8/1853577.html3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