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山长城游记 08-28 12:02 |
[游记]虎山长城游记 08-28 12:02 |
2007-07-16 |
虎山长城游记 文轩 我想凡是去过北京八达岭长城的人对长城的体验一定有很多,用惊险、雄伟、壮观来形容长城最平常不过。但八达岭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代。在我们丹东距离市区四十公里左右,也有一座长城,它始建于明代,属明代长城东端起点。该长城经历了千百年风雨蹂躏和洗刷之后,仍巍然屹立在山坳之间,在市政府大力开展旅游业,振兴旅游经济时,被挖掘重现天日。由于地处虎山村交界,所以被命名为“虎山长城。” 早上,与朋友事先约好,打车朝虎山长城进发。大约半小时之后,到达长城。一座镶着“虎山长城”四个大字的三层楼阁赫然屹立在我们眼前,拾阶而上,看形态倒是颇有北京长城的遗风。本想马上登攀长城,领略虎山长城的雄伟与壮观,怎耐肚子空落,抗议空腹爬山,于是临时坐在长城脚下搭好的凉亭内,啃上几个烤好的玉米棒子。这才正式攀登长城。 沿台阶而上,走上长城,最初的好奇随即变为遗憾,比起八达岭长城实在是没什么可惊叹之处,虎山长城不够惊险也不够刺激,每个台阶都不高,而且很多地方几乎是一马平川的砖面。城墙两旁是熟透的栗子,栗子果窝在栗子锅里,泛着笑,晒着阳光。几个连绵的烽火台象征性地立在那里,插了几面国旗,给灰色的城墙平添几股新鲜的活力。大约走了十几分钟之后,对虎山长城的印象开始改变,路径越来越窄,台阶越来越陡,到了最后路径几乎是悬挂在悬崖之上,两旁是栏杆连接的城墙壁,脚下的台阶窄得只够一个人的半只脚,攀爬时,心砰砰乱跳,生怕一不小心摔入深涧。攀爬时遇见了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精神爽朗,笑声不断,有老当益壮之雄风。也间杂着几个三四岁的孩童。那一时刻的感觉不是在登攀长城而是在登攀险峰。这时才意识到虎山长城的险峻。 登上最高烽火台,北朝鲜一览无余。田野、村庄、树木,零星的几只飞雀,还有一些低矮的民房,都一一呈现在眼前,贫穷的朝鲜,比市区里所看的新义州城市还要破落。一导游小姐正在讲解“一步跨”的景点,我好奇站在一旁,聆听了一会,原来“一步跨”寓意就是中国和朝鲜之间仅一步之遥。可细听才知道,要到达一步跨需要再沿着长城的背面险峰走下去才能到达。 和朋友相互看了看,示意还走吗?陡峭的悬崖就立在前面,是沿着原路返回,还是继续朝前走,攀越另一个险峰?咬咬牙,走吧。我和朋友彼此鼓励对方。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和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几乎没什么区别,高高的台阶,笔直朝下,每走一步感觉都有掉下去的危险,半山上,和我一样爱臭美的朋友强烈要求拍照留念,冒着掉下去的危险我为她拍了一张光彩照人的玉照,而我的心要提到了嗓子眼儿。谢天谢地,大呼小叫的,在几个孩子的带动下,总算到达长城后山脚下,那是一片荒草与麦田承接的原野。原野还开着一簇簇憔悴的山花,山花已快近凋落,寓意晚秋的来临。 走上一座独木小桥,趟过田间地头的羊肠小道,来到一条小河边,所谓的小河其实河面还是很宽的,但河水清澈,几条渡船停泊在那里,专门拉游客去往一步跨。如果不坐小船,可以继续登攀长城天险,一条悬在半山粱上的铁索通道,我仰头看了看那条通道,无非是攀着铁索攀爬在峭壁之巅,还要经过一条铁索链衔接的颤巍巍的小桥。整个桥的长度在几百米左右,可走起来却不是闹着玩的。勇气俱无,于是一行几人上了小船,走了便捷之路,便到达一步跨。 一步跨不过是块石碑,后面是条小河沟,小河沟有块方方的石头,以石为线,分国界。本想下去看看,但苦于几个警察和当兵的阻拦,没敢试验,生怕被抓了去说我越了国界,一个朝鲜穷乡小村怎值我何? 到这,虎山长城也就算走完了。沿着小村院落人家,随手摘几个糖瓜栗枣,喝几口山泉水叮咚,也就走出了长城,走出了村寨,走出了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山青得滴翠,水秀得迷人,虎山长城却也可唬唬没见过八达岭长城之险峻的四方游客,其实景本就是各有千秋各有澄明的。 神州大地,哪一湾水域哪一方乡情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呢? ※※※※※※ 文轩阁 QQ:19619162=44527294 |
原始链接:http://bbs4.xilubbs.com/cgi-bin/bbs/view?forum=lili73&message=695 |
转自:4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