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尼泊尔记事

[游记]尼泊尔记事

2008-07-01    sina.com.cn

旅行(二)——尼泊尔记事

2007-05-19 01:37:07

大中小

刚过友谊桥,一道森严的铁门和门口站的尼国军人就告诉我,我即将进入另一个国度。不过铁们旁边墙上的中文“欢迎来到尼泊尔”还是增加了不少亲切感。尼泊尔军人的衣服是兰色迷采服,靴子是高筒的,很有点西方的味道。他们也有很多女兵,由于长的和印度人很像,因此非常养眼。刚进国门就被准备出国贩卖东西的一群小贩挤到了路边无法动弹,一漂亮的女兵姐姐对我一笑,使出眼色示意不要着急,接着拦住了过往行人专门将我放行。

国门刚过就是尼泊尔海关检查了。将护照交给三个尼泊尔人,竟象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了。一个眉宇之间点了一红色花瓣的男性官员手压我们的签证,笑着对我们用蹩脚的尼泊尔英语说:“200
rps per
person。”出来前在攻略上早就听说了他们这种雁过拔毛的伎俩,于是模仿攻略的招数——假装听不懂,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们。可是,人家肯定早对中国人这招有所防备,就是不把护照还我们,同样静静地看着我们。见僵持下去无济于事,老李开口开始砍价了。“100
rps per person, ok?”“200”“500 rps for all 4?”“no, 800”“600
for all
4?”来回几下,那三官员中管事的也许也不耐烦了,点头同意了每人150的方案,并苦笑着示意赶快交钱。我们的你国第一砍就这么取得了胜利!

出了海关我们花2000rps包了一吉普车前往加都。一上车我就发现了这个国家与我们的显著不同。首先是驾驶员坐在右边,行车靠左,超车靠右。正因如此,车子刚开出来时,每每见到迎面过来的车辆总因为是要和我们向撞的,实在无法适应与国内相反的会车方向。其次是他们的公路都比国内要窄一些,尤其是中间铺设柏油的部分实在很少,会车时总是右侧轮子要压到沙石路上,因此我估计他们右胎更换的几率非常的大。沿途看到的尼泊尔居民确实和书籍中说的一样,至少有三种显著不同的人种。一种完全是蒙古系脸庞,长的和东亚的中国、韩国人非常相象。一种比较有轮廓,甚至有些西方人的线条。还有一种和印度人非常相象,皮肤黑,线条比较圆润,个子不高。经过3个半小时的颠簸,我们于北京时间5点,当地时间3点左右到达了加都泰米尔地区。

泰米尔是个国游客在加都的聚居区。在这里可以解决吃喝玩乐所有需求。超市、旅游用品商店、干洗店、网吧、旅店、饭店、照相器材、书店、酒吧、货币兑换店不一而足。由于西方游客接待的比较多,他们的服务都比较规范透明,但是整个街道环境显然要比国内的丽江大研古城或桂林阳朔差很多。

本打算去入住“龙游1”的,可是房间已满切感觉对方接待的不是很热情,我们就出来另觅他处。隔壁的thorong
peak guest
house干净整洁,两个尼泊尔前台小伙很热情,于是决定住下。至此,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6天的尼泊尔腐败之旅。

晚上,被tibetan guest house
旁的一家小院环境吸引,看到里面的人都优雅地吃着牛排和水果,我们当即决定今晚的主题就是用金钱换优雅。可是从点菜开始,我们就马上把幽雅彻底地丢在了一边。西方人习惯各点各的,且waiter一定要确认哪个菜是你点的,好放到你面前。可是,我们四个饿狼什么都来者不拒,本着先点上来再大家混着吃的精神,你一个甜点,我一个水果的,把可怜的waiter搅和的晕头转向。最后他也适应了中国特色,彻底放弃确认每个菜的主人,放到桌上让我们自己去“斗争”吧!

第二天一早,为抢的照相的好时机,我和小林起的比较早,北京时间8点,当地时间6点,我们就拿着家伙上街去了。事实证明,这天的采风是我们尼泊尔期间最本土,最local的。走出泰米尔去,川行在不知名的街道里,彻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清早,街道里聚集着各种买卖人。有卖银器的,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花的。街道虽然很窄,但是两侧古老的民居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尼泊尔的建筑以棕红色为主色调。在岁月的风蚀中,很多屋檐都翻出灰白色。比较大型的建筑门窗上都有一些浮雕,大多表现的是宗教色彩的故事。色彩和风格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寺庙。尼泊尔的寺庙就像中国农村的水井一样多,几乎在没个街道拐角都能发现。清晨的寺庙香火很旺,人们进入院子就沿顺时针方向绕着中间的主塔走一圈。在院子的各个角落,是不同的人群席地而坐,中间一位年长者念颂着经文,周围男女老少就静静的听着。很多寺庙里都有遍地的鸽子。它们到处游走,并不惧怕行人。朝拜者、讲经人、卖花人、香火、鸽子,还有那充满历史感的棕色砖墙和金属佛像,构成了一幅充满引力的宗教画卷,让我久久不舍离去。

逛到中午12点左右,我们就开始往泰米尔赶,原因是有一位重要的朋友在那里等我们。准确的说我们中有三人都不认识他,只是老听小郭提起过这个活佛。活佛是去年小郭行走川藏线时在路上认识的。由于他常年生活在尼泊尔,因此能在川藏线相识,并再次在尼泊尔相见,应该说,他们两人是充满佛缘的。而我们仨也跟着沾了光,不仅在这天中午选择了攻略中著名的Helenas与活佛共进午餐,而且在离开尼泊尔的头一天专程到活佛居住的位于加都郊区的佛学院参观做客,近距离地了解活佛和喇嘛的生活,以及聆听活佛有关人生态度的教诲。

那加阔特、巴德岗和帕坦由于在一条旅游线路上,因此我们接下来的两天就向着这三个目标进发了。三个地方中,那加阔特离加都最远,需要一直往西走30多公里。为了全面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决定这30公里决不包车,而是趁坐localbus。

Localbus的经历确实让人回味无穷。首先是找车非常困难。虽然尼泊尔大部分人都会一点英语,但是由于localbus纯属当地底层百姓的交通工具,很少有外国游客乘坐,因此,在汽车站为了问清哪趟车是到那加阔特我们就费了不少劲。最终才被告知直达的车已经没有了,只能先坐到巴德岗的车,再在那换乘到那加阔特的车。我们一上车,就享受到了国内人民给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的待遇——有四处大量我们的,有看着我们傻笑的,还有边看我们边议论的。反正也没人认识,只要不给中国人民丢脸,看就让他们看去吧!车子已经没有座位,我们只能站在走道里。由于他们的汽车空间没有国内的大,因此一米八的老李和我在里面显得非常局促。更不巧的是,当天赶上游行,远远的看到红色的共产党旗帜树立在马路中间,不准任何车辆通行。顿时整个城市交通混乱无比,所有bus或taxi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在小巷子里钻来钻去,原本40分钟的路程我们却走了2小时。事后我向旁边的尼泊尔人询问是不是传说中的毛派(maoist)组织的游行,他却不置可否。在车厢里闷了2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巴德岗,大汗淋漓的我们在找到了到那加阔特的bus后一致决定爬上车顶,享受当地人的露天bus。就像在国内的电视上看到的印度一样,尼泊尔人的乘车本领可大着呢。大街上的汽车几乎都不关车门,有本事的人可以挤在车里将身子半探出车外。此外下面坐不下的人还可以爬上车顶,在行李架上坐着。我们四个当然不是由于坐不下才上去的,而是纯粹的好奇。要说坐在车顶也确实有意思。一来是可以充分享受尼泊尔的阳光,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涂抹足够的防晒用品。二来是可以将沿途风景一览无余。最后就是你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遇到横穿马路的电线,还必须估摸它的高度。如果见到状况不妙,电线正冲你的头、脖而来,那么你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闪了之。当然,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刻,总是车顶所有人的集体行动,前方的人会给出喊叫,后面的人赶紧躲闪。大家全部通过后,车顶一片热闹欢腾。

到达那加阔特已经是下午饭的时间了。老李和小林坚持要住攻略上推荐的那家日本人开的resort,可偏偏不巧的是今天周末,人家客满了。于是我们找到了旁边一家住了下来。那加阔特的旅游卖点就是这里一个山头都是休闲别墅。你既可以在这里享受安逸的服务和可口的美味,还可以看到对面的喜玛拉雅诸峰,非常的壮观又相当的惬意。只可惜我们运气不太好,只在到达的这天下午看到了夕阳掩映下的几个山峰,日出美景由于第二天有很大的雾而只能期待下次了。补充一句,这里很适合情人或新婚夫妇来度蜜月。

带着遗憾我们乘localbus前往巴德岗。巴德岗在加都和那加阔特之间,因此我们实际上是在回加都的半路上到达了巴德岗。巴德岗的历史甚至比加德满都还要古老,在尼泊尔人的心目中这是历史文化名城。沿街而走,这里并没有加都的嘈杂,各色古老建筑比加都更成规模。走到城市中心,一个宏大的广场就展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杜巴广场。其实杜巴广场在尼泊尔至少有三个,都是古代王权的象征,其中的寺庙和宫殿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巴德岗和帕坦的杜巴远比加都的杜巴要厚重和漂亮的多。不管是中午在巴德岗的杜巴,还是傍晚在帕坦的杜巴,坐在广场中央的我都被这种浓厚的宗教色彩陶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28778010007yd.html1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