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游元帅林-旅游游记

[游记]春游元帅林-旅游游记

2007-08-02    100mf.cn

去年三月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在友人的安排下游览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35公里处的元帅林景区。
北方的三月,残雪尚未融化尽,在路旁的草地和林木间斑斑驳驳的白,而树木已经微微的泛青。车子沿着逶迤的山路上行,路旁是深达数十米的沟壑,如一条条撕开的裂痕,直至与控制流域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大伙房水库的冰面接壤处嘎然而止,一眼望下去,心旷神怡。
元帅林景区是因有张学良为其父——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所建陵寝而得名。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张作霖自北京返回奉天(今沈阳)的途中,被日军在皇姑屯埋下的炸药炸死。张学良秘密返奉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后,开始与寿夫人(张作霖的五夫人)寻找比较理想的坟地。当时他们跑了不少地方,都觉得不够满意,最后来到抚顺东面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区,见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尤其那雄伟巍峨的铁背山,宛如一排排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雄浑磅礴,气象万千,山脚下是一个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泊。风水先生连声赞好,称此地“前照铁背山、后座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有金沙滩”。张学良也觉得此地甚好,于是择定此址,修建张作霖陵园,并命名为“元帅林”。
为什么把它称为“元帅林”,而不称“元帅陵”呢?以当时张作霖职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并有“东北王”之实来看,他的墓是完全可以称为“陵”的。究其原因,在于张学良一直反对他父亲称“王”。张作霖生前曾对张学良说:“你将来要做李世民”。张学良反驳说:“时代不同了,你不是李渊,我也做不了李世民。”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将军比照“孔林”,决定把萨尔浒陵园定名为“元帅林”,这便是称“林”不称“陵”的缘故。
因为此时尚未到游览的季节,在偌大的一个景区里,路上除了我们的两辆车子,并未看见其它的游人。护园人帮我们打开了景区的栅栏门,车子转了一个弯,驶向此行第一站:关东碑林。友人向我们介绍,整个陵园是依明清帝规制,坐北朝南,外有方城围绕,内有圆形宝城,环护宝顶。在宝城和方城之间是第二进院落,建有享殿五间,为祭典之所,东西厢配殿五间,祭祀之用;路阶旁立着石虎、石羊、石驼、文臣、武将等各类石雕。
在柏油路的尽头我们停了下来,同行的几个人依次下车。这是宝城的东麓。在树木和蒿草的掩映下,龙头碑、明清石刻苑及关东碑林展现在面前。关东碑林建成于一九九六年,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据说内有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谢稚柳、李铎、尹瘦石、赵冷月等作品200余幅,精工镌刻于泰山青石料上,布局各异。大家都想很好的瞻仰一下名家的墨宝,可惜一挂黑锁锁住了去路,我们又无暇久等,只好在碑林之外望了望里面的游廊碑石,便匆匆向宝城进发。
由神道向宝顶只能步行。神道的两旁仪列石雕,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据说,这批石雕是为建张作霖陵寝而专门从北京西郊石景山五里陀隆恩寺及附近的清代饶馀敏亲王、安亲王的墓地购得,并长途转运而来的。饶馀敏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名为阿巴泰;安亲王是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一六一八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之前,即在元帅林对面的铁背山上建起了界藩城,作为建都屯兵之地;两年后,又在此地凭借着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力克明军,终于奠定了夺取辽沈、问鼎中原的基础。当年阿巴泰随其父努尔哈赤驰骋疆场打下江山,死后葬于北京隆恩寺。没想到三百年后,张学良为其父张作霖修建陵寝,又买下了阿巴泰墓上的石刻,运回阿巴泰父祖的发祥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有趣的巧合,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不会重新上演。
宝城正门是木结构的门楼,琉璃瓦顶,正脊有吻,戗脊有兽。进入正门是一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之后即为宝顶墓门。墓道总共设有三道墓门,最后一道为盈尺厚的巨大花岗岩整体凿成。墓室门穹之上既有日月星辰、吉祥图案,又绘有上帝、天使,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陵墓文化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运用,实属少见。
其实此处墓室只是一个空墓,张作霖真正的下葬地是位于辽宁锦县石山乡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因为就在元帅林陵园修建的过程中,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使张学良无暇顾及张作霖下葬之事;又恐张之遗骸埋葬于此之事已人人皆知,会因此而受日本人之制约,遂由张作霖旧部张景惠将其葬于驿马坊。
从宝顶出来,迎面远望铁背山。顺120级台阶而下,原本可以到达祭祀的享殿,但由于修建大伙房水库,水位上涨,这些建筑大都被淹没了,只有两侧矗立的两根高14米的方锥形华表依然可见全貌。在平坦宽敞的冰面下,是翻涌潜流的水泽和静静沉寂的萨尔浒古战场。
我们无暇去界藩城和萨尔浒城,寻找另一个故事。只是站在宝城前的台阶上,远眺苍茫险峻的铁背山。心中所思的,却是历史和人物的传奇。世人对张作霖的评价,大多是“一个满嘴粗话土匪起家的乱世军阀”,实际上对于研究张的史学家们而言,张作霖是以精于权谋而著称的。值得回味的是,这个名震一时的张军阀,尽管官至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称霸东三省,却也最终只可称之为一个“枭雄”而已,或者连枭雄都称不上。倒是被他唤作“小六子”的少帅张学良,因真正担起了历史的责任而称名史册。纵观张学良的军旅之途,也是在一场场的血腥杀戮中逐渐称雄一方,但在那个群雄四起的时代里,他也不过是“阀”中之一而已。最终是一个明智而负责任的选择,使他名垂千古,彪炳史册,从而赢得一代名将的称号。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也许历史真的就会重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改变了历史——这并不容易;而历史也因此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这更不容易。
峡谷间迎面的春风,挟来生生不息的气息。曾经铁马金戈纵血厮杀的古今战事,如今已化为史书中薄薄的一页纸帛。一个人的一生,与漫漫的历史长河相比,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瞬间。但总有些星辰般的名字,静静的闪烁着光芒;总有些伟大的故事,述说着传奇的乐章。在时光的背后,是正义的力量牵引着历史缓缓前行,从古到今,永不停歇。

[1]

转自:http://www.100mf.cn/Article/ds/sw/lyyj/121086.html4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