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之行 |
[游记]沈阳之行 |
2007-09-26 sina.com.cn |
沈阳之行 应朋友之邀,我们开始了难忘的沈阳之行,经过70分钟的短暂飞行,飞机平稳降落到沈阳桃仙机场。哈哈,真快呀,刚才还在关内,现在到关外了,到东三省了,到了赵本山的故乡,到了我早已向往的地方了。其实心早就来了,早就想看一看正宗的东北二人转,早就想尝一尝正宗的东北菜。 中午就餐,看到一“血肠”特好看,想必也很好吃,端上来一尝才知道,就是我们当地的猪血灌进肠内制成的。我们去的几个朋友中有好几个爱吃辣的,可东北菜没有太辣的,没有办法,我们让厨师做了一道我们自创的菜“粉条炒辣”,总算满足了口福。不过东北的酒到是好有名,尽管度数很高,但喝起来好香。这儿的人也好热情,我们问路,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我们此次沈阳之行的第一站就是参观“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的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 走进沈阳故宫,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小:大殿小,寝宫小,占地面积小。从平面图上看,沈阳故宫分三个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和清入关后的建筑。大政殿是努尔哈赤的“金銮殿”,十王亭沿东西两边呈八字摆开,所有的建筑在形状上都是一个大亭子,让人想起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模样。游牧民族习惯住帐篷,大政殿和十王亭的建筑风格应该是由此脱胎而来,不过是把流动的帐篷固定起来罢了。西路建筑主要是在乾隆时期增建,这当然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存放《四库全书》的大名鼎鼎的文溯阁便位于这里 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是皇太极的崇政殿和后宫。崇政殿是临朝理政的地方,与壮观巍峨的太和殿相比,只能算是微缩景观了。这座建筑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一想起皇太极就是在这里或发布命令,或带兵亲征,攻朝鲜,讨索伦,败蒙古,袭中原,所向披靡,就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起来。崇政殿后即是后宫。奇怪的是,后妃寝宫全部建在高台之上,地势比崇政殿明显要高,这应该也是游牧民族为防野兽而把住所建于最高处习惯的延伸。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后宫实在太小了,基本上就是一个大的四合院,由皇后和四位贵妃分别居住,皇帝在谁的屋里是一目了然,一个贵妃打喷嚏后宫都要感冒,看后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想清宫剧《孝庄秘史》中,皇太极到后妃居所需要穿花园、沿回廊,后妃的宫殿一进又一进,真是滑稽可笑。皇太极共有十五位宫妃,皇后、贵妃的居所还这样简陋,其他十位妃子不知是否住的集体宿舍。 皇太极后宫虽小,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辅助了三位帝王的传奇女性庄妃就住在西南角的永福宫,顺治皇帝也出生在这里。皇太极最钟爱的妃子海兰珠病重,当时皇太极正在前线与明军交锋,闻听此事,心急如焚,轻骑简从脱离战场,人不卸甲,马不解鞍,一口气跑回沈阳,演绎了一幕爱情的悲喜剧,一代雄主真有点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味道了。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bf7e101000bs4.html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