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游记

[游记]沈阳游记

2007-07-16    sohu.com

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区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筑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游昭陵时,先游前部。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美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开始。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十分庄严,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欣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常华丽。

参观罢隆恩殿,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

东陵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完整的帝王后妃墓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清东陵地处遵化县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南麓,位于北京以东125千米,故名东陵。东陵地势向阳,地形宽敞,河流左环右绕,四周山脉前拱后卫,帝后陵墓各依山势东西排开。
东陵共有陵寝和园寝14处,其中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埋葬了5个皇帝、15个皇后和136个妃子。陵墓布局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以神道为中轴线的东边有景陵、惠陵及其后妃园寝;裕陵、定陵及其后妃园寝在西边。陵区最南面的建筑是石碑坊,从这里直达孝陵的宝顶。神道就有5千米长,其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大红门、列衣殿、碑亭、影壁山、石像(生生)、龙凤门、七孔桥、神道桥、下马碑、隆恩门、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明楼,这一系列建筑物由一条宽12米的砖石神道连接起来,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
孝陵是顺治帝的陵墓。从孝陵往东是孝东陵,埋葬顺治的皇后和妃子、福晋、格格等28人。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墓,位于孝陵以东偏南的地方,规模仅次于孝陵。地宫中附葬的有皇后及皇贵妃等4人。景陵之东尚有妃嫔等48人的园寝。
裕陵是乾隆帝的陵墓,位于孝陵西侧。乾隆帝名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在位60年,还当了4年太上皇。他自封为“十全老人”,这个活了89岁的皇帝,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裕陵是一帝、二后、三皇贵妃合葬的墓群。裕陵西500米处的裕妃陵,葬有皇后、皇贵妃及妃嫔共40人。
裕陵地宫内四壁和券顶皆雕满各种佛像、经文和装饰图案,雕刻刀法明怏,线条细腻流畅,以明堂门洞两侧浮雕的四大天王像和券顶的五方佛像最具代表。
定陵是咸丰帝的陵墓。普陀峪定东陵是慈禧太后的陵寝。陵寝中的祭殿隆恩殿,是明清两朝皇后陵墓中最豪华的,也是东陵地面建筑工艺水平最高的一座。建陵工程持续达14年之久,殿宇梁枋全部用名贵的黄花梨木,直接沥粉彩画,殿内64根明柱皆为半立体浮雕鎏金盘龙。尤为突出的是殿前的丹墀龙凤大理石更是空前绝作,采用透雕手法,雕成一幅活龙活现的,一反惯例的龙在下、凤在上,龙追凤、凤戏龙的画面,堪称石雕中的杰作。

转自:http://syn418.blog.sohu.com/16150867.html19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