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近沈阳 |
[游记]走近沈阳 |
2008-05-22 sina.com.cn |
作为一个在沈阳生活三年有余的外乡人,已经被这所城市所同化,常常有一种沈阳即为自己家乡的感觉,然而,有时在与友人唠及这座已习惯化的城市时,又感到自己对某些方面了解的还不够细致,介绍起来还没有达到如数家珍的地步,遂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以求精确化掌握沈阳的相关信息,有对沈阳感兴趣的朋友,可共享之,呵呵! 1、沈阳简介: 沈阳市位于松辽平原的东部,辽宁省的中部,辽河支流-浑河出山口的北部,地理位置重要,为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辽宁省的省会。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中国古代习惯于把水的北面称之为阳,沈阳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境内总人口为671万人。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32个少数民族。沈阳市下设9个区,1个县级市,3个县。沈阳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沈阳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8.1℃左右,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约24.0℃;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约-8.5℃。 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沈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距今约2,3O0年前)的燕国;它也是清帝国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曾定都于此,后又迁都北京。尽管如此,沈阳一直被叫做“奉天”,而且多位历代皇帝曾经到此避难和游玩。由于这个缘故,沈阳还留下许多与清朝有关的建筑和文物,其中又以沈阳故宫最为闻名。 沈阳市的旅游景观丰富多彩,以名胜古迹最为突出。如沈阳故宫、皇家陵寝(福陵、昭陵)、辉山风景区、辽宁广播电视塔、怪坡、“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张氏帅府、中街商业步行街、浑河乐园、夏宫、新民西湖、新乐遗址、沈阳植物园、运河风景区(环城运河水系)、康平卧龙湖、沈阳古陨石被评为沈阳十五大旅游景观。 2.近年沈阳重要事项: (1)沈阳地铁: 沈阳市的城市公交系统是以常规公共汽车为主的地面混合式交通。随着社会发展,私家车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道路的扩建速度。在沈阳市交通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沈阳地铁工程的建设被广大市民所期待。沈阳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居民出行结构不合理,道路交通负荷日益增大,尤其是市民冬季出行十分不便。规划建设的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和二号线一期工程,是市区内两条客运交通走廊,线路经过的主要街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均高达6万人次。这些街路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饱和状态,经常发生堵塞现象,通行能力严重不足。 国务院在《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要求:优先发展地面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此,沈阳市前三年新增和更新公交车2000辆,地面公交服务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改观。在此基础上,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并逐渐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沈阳地铁线网规划范围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主,规划方案为环形加放射形。由东西方向两条线、南北方向两条线和一条环线组成。线网总长度182.5公里,拟建车站124座,其中换乘站15座,总投资约800亿元。 沈阳地铁工程以建设“科技地铁、绿色地铁、人文地铁”为理念,通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通过地铁工程的建设,能拉动沈阳经济发展,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地面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繁荣和社会进步。 沈阳地铁一号线: 由沈阳张士开发区到黎明文化宫的地铁一号线是沈阳乃至东北启动建设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工程。这条规划中的东西交通地下大动脉,位于城区东西方向的主轴线上,横跨市内五区,连接沈阳经济开发区、铁西工业区和沈阳站、太原街商业区、中街商业区等客流集散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地铁一号线全线拟设18座地下车站,西起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昆明湖街与沧海路交叉口的张士站,经黄海路、南十路、中华路、十一纬路、中街、小东路、珠林路、和睦路至终点黎明文化宫站。线路全长22.156公里,途经站点分别为张士站、沈新路站、黄海路站、洪湖北街站、重工街站、卫工街站、保工街站、铁西广场站、云峰北街站、沈阳站站、南京街站、南市站、青年大街站、怀远门站、中街站、津桥路站、滂江街站和黎明文化宫站,平均站距1310米。设车辆段和控制中心各一处,主变电所2座,设置4条折返线。计划建设工期为54个月,工程总投资94.8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3亿元。 据悉,经过勘探,地铁一号线沿线地质以厚层砂类土、砾砂为主,厚度大、强度高,为建设地铁较为理想的工程地质条件。 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完成“四通”,需要四年时间: 2008年8月完成土建工程,实现全线“洞通”; 2008年11月完成辅轨工程,实现全线“轨通”; 2009年5月完成供电系统安装调试,实现全线“电通”; 2009年12月试运行,实现“车通”。 2010年5月正式运营。 运营后,地铁车辆采用国家标准b型车,每辆6列车厢编组(3动3拖),最高时速80公里,平均时速35公里,发车最小间隔初期6分,近期4分,远期2分。线路运能为初期38.5万人/日,近期69.7万人/日,远期109.8万人/日。初期线路配16列,96辆车辆。票价暂定2-3元,分段计费。站台内设有自动扶梯、屏蔽门、电子预警系统、自动检售票装置、电子信息屏以及各种人性化设施。 地铁建成后将为沈阳公共交通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分析,到2010年,全市日出行总量将达到1518万人次,有20—30%市民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其中,轨道交通占5—10%。随着地铁网络建设逐步健全,换乘更加方便,乘坐人数将越来越多。 预计到2030年,沈阳日出行量将达到2049万人次,其中乘坐公共交通人数占55%,乘坐地铁的日出行量将达到600万人次左右。届时,地铁将成为大部分沈城普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而和地铁有并行线路的公交汽车将配合地铁合理调整运营线路。 沈阳地铁二号线: 在沈阳人对地铁一号线期待的热度未减之时,沈阳地铁二号线也呼之欲出,在市规划局、市地铁指挥部的共同努力下,地铁二号线的规划方案已经清晰地在城市地图上描绘了出来。 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是连接浑河南北两岸的骨干线路,形成城市南北向主要客运交通走廊,连接沈阳北站客运交通枢纽。主要功能是加强浑河两岸交通联系,推动浑南新区建设。二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8.8公里,计划设车站16座。计划建设总工期48个月,工程总投资需要77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1亿元。二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于2006年正式动工。 总长37.8公里的地铁二号线,由于主体部分与沈阳的城市金廊走向基本一致,因此也被响亮地称为“金廊线”。这条贯通城市南北的金线,北起道义组团,南达桃仙航空港,穿越了浑河,串起了沈阳市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地段,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下了极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金廊线”的规划是紧密地依据沈阳市的总体规划和战略规划进行设计的。以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为定位的沈阳市,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划出了三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中心城区,一部分是北部新城子副城,一部分是南部桃仙航空港副城,规划区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空间内,沈阳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将产业空间分成一廊两带,即南北金廊和东西两侧的产业带,并沿金廊向南发展。 在这样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中,沈阳市必须强化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而这正是“金廊线”突出的功能所在。“金廊线”的北起点和南终点,都与沈阳的出口路相接,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紧密联结,将有利于强化沈阳作为东北三省首位城市的功能。 与主要联结沈阳站、太原街、中街等几个大的客流吸引点的一号线相比,二号线除了考虑客流外,更着重考虑城市空间的拓展。从选线来看,“金廊线”串起了北部的道义开发区、南部的浑南开发区,还有未来规划当中的桃仙航空港副城,把几个开发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沈北大学城、新乐遗址、北陵公园、沈阳北站、市府广场、青年公园、体育馆、五里河体育场,“金廊线”将众多大景点和大客流吸引点都联结进来,大大延伸了城市发展的纵深。 在浑南的选线中,曾有两条比选线路,一条是沿机场路西侧,经过那里现已成片的新建住宅区,另一条是在折向机场路东侧,多走900多米,途经正在规划中的浑南中心商务区。前一个方案马上就能见到客流,而后一个方案则是着眼于区域未来的开发,远期效果更好。经过几番论证,线路选择了浑南中心商务区,一片正在规划中的开发热土。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7249601000awj.html2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