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之旅 |
[游记]沈阳之旅 |
2008-05-22 sina.com.cn |
话说上回完成哈尔滨之旅,我们又坐六个半小时火车,于12月31日晚9时半,赶到东北的门户——沈阳。 沈阳零下八度,与哈尔滨相比,暖和多了。沈阳女导孙迪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说书”导游——小孙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北京,就是沈阳。”孙导从历史、地理、城市人口、环境建设等方面向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 孙导告诉我们沈阳是一代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文化名城。我们还知道这里有736万人口,居住着五个民族,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其中满族占总人数的37.6。 “满族人有两点风俗,一是不吃狗肉;二是不打骂乌鸦。而朝鲜人是喜欢吃狗肉的。因此这里也是个有着文化冲突的城市。”孙导说。 谈到城市环境,孙导客观地说:“前任腐败市长慕绥新给我们拿了一个让沈阳人脸红的奖——最适宜人类居住奖,全国人民听说有这么个好地方,抢着要来转转,而作为重工业城市的沈阳,当时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办法,除了雪花啤酒酒厂,其它工业企业全部外迁。” 对于雪花啤酒,孙导非常引以为豪:“知名度全国排名前三的啤酒一是燕京啤酒,作为国宴用酒它的地位不可动摇;二是老品牌青岛啤酒;三就是我们沈阳产的雪花啤酒。但雪花啤酒全国的销量是全国第一位的。” 小孙不愧是个“说书”导游,我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由于赶火车晚饭没来得及吃,入住宾馆,放下行李,我们一起外出吃个饭。 品东北家常菜,辞旧迎新 大伙个个是饥肠辘辘,外出走了百把米没有看到个大酒店,只看到几家东北家常菜馆,我们向其中一家走了进去。 老板娘很热情,我们点了一大桌东北家常菜,柿子汤、猪杂汤、炖狗肉、小鸡煮蘑菇、大葱醮酱、蜇皮黄瓜等等。 每到个新地方,我们都要尝尝地方的白酒。水叔作为我们一帮人的“品酒师”就有发言权,开了一瓶白的,水叔说这酒不咋地,搞得大家都不愿意喝了,为了不浪费,一人倒了半杯。 书记以为柿子汤是我们这吃的柿子做的汤,上来一看,原来是蕃茄蛋汤。小鸡炖蘑菇也不是小鸡,是老母鸡做的汤,大家挺失望,不过汤汁还算鲜美。大葱、黄瓜、东北馒头都挺可口。 喝完白酒,当然喝当地的雪花啤酒。今天是2007年的最后一天,马上要迎来新的2008年,所有人兴致都挺高,个个喝得很尽兴,还有十秒就到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倒数:“10、9、8。。。”在新的一年到来时,我们共同举起酒杯,互祝新年快乐! 游沈阳故宫,学习满清文化 2008年元月1日,我们坐车向沈阳故宫赶去,在车上孙导向我们讲起到了不打骂乌鸦和不吃狗肉的传说故事。 “有一次,清太祖努尔哈赤被明军追杀,眼看就要追上了,一群乌鸦盖在他的身上。明兵远远看见一群乌鸦,就断定这地方没人,朝前追去了。乌鸦救了他的命。在逃跑的过程中,他带了一只大黄狗。明军看到没人,顺手放了一把火,由于逃跑太累,努尔哈赤当时昏了过去,他的周围长满了草,眼见要烧到他了,大黄狗到远处的小溪里一口一口含着水,灭了他周围的火,救了他一命,由于频繁进出火场,黄狗受了重伤,死掉了。为了感谢乌鸦和狗,努尔哈发誓,从此以后不吃狗肉和不打骂乌鸦。”孙导的故事讲得很感人。 接近四十分钟,我们赶到沈阳故宫。走在门前的街上,孙导说:“这条街于2004年由香港首富李嘉成出资1.7亿翻修过一次。” 走进故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壮观。不过走在磨得发亮的青石上,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苍桑。我们更喜欢听孙导讲故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7a3c501007yrn.html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