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就是皇陵,其建筑、其取意、其设计的独具匠心就是与众不同。从福陵的方城走过,就来到了与之相连的宝城,这里是埋有努尔哈赤与其后妃灵柩的地方。宝城呈半圆形,与方城之间的平面呈“凹”字,其型酷似月牙,故而称“月牙城”。据说,月牙城之设,是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意。皇帝死了,便是一缺,故以这样的建筑象征月缺。 在宝城的正中央,就是那涂着白色石灰的突起的圆形墓冢,人称之为宝顶。而在这宝顶之下就是那幽深的地宫了。宝顶较之宝城的城墙高出许多,当年是用白灰、沙子和黄土参合的“三合土”筑造而成。当年在建造这宝顶时,确实是费了一番功夫和心思,它不是用木夯或石夯来将这土夯实,而是每一次铺上薄薄的一层“三合土”,用十岁左右的童男踩踏,故称“童子夯”。每次踩踏时又要在三合土中掺糯米汤浇固,最后打上铁钉,还要在宝顶上抹上厚厚的白灰。因此,整个宝顶十分坚固,又不怕雨水的渗透和冲刷。今天看着这高两丈、周长三十余尺的宝顶,竟难以想象,当年是需要多少稚嫩的小脚在这里要踩上多少的时日呀,如此这样的建筑方式也只有这皇陵能采用的起了。 在宝顶的周围是这宝城的城墙,上面设有垛城和女墙,女墙中间设有马道,便于守护皇陵的人骑马和行走。奇怪的是,这里城墙上的路面与一般城墙不同,它是由外向内倾斜的。之所以要采用如此的特殊的建筑方式,是为了使城墙上的雨水往院内流。据说,这是取“肥水不留外人田”之意。按照民间的说法,水即财,皇帝不愿意财水外流,即便是在其死后,也严守着这一民俗。想起来也着实令人可笑, <a href="http://www49.vvbb00.be/fgh/iuh
|